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 > 第102章 前蜀来使议分地,李昭布局南北夹击

前蜀使者被引到偏厅时,李昭正站在廊下调整腰间玉佩的位置。

这是他前世养成的习惯——与人面谈前整理衣饰,能让对手先入为主生出此人从容的错觉。

晨露打湿了青石板,他的麻鞋在地上洇出浅淡的水痕,耳中传来偏厅里瓷器相碰的轻响,混着蜀地口音的低语:茶是好的,可惜火候过了三分。

推开门的刹那,李昭看见主位上端坐着个穿墨绿蜀锦的中年人。

对方正在剥一颗荔枝,果皮在青瓷碟上堆成小丘,见他进来,指尖顿了顿,荔枝核地落进果盘:淮南王安好。

使者远来辛苦。李昭落座,目光扫过对方腰间的鱼符——前蜀银鱼符,三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佩戴。

他注意到对方左手小指戴着枚翡翠扳指,戒面有半块拇指大,在晨光里泛着幽绿,像极了前世博物馆里那件王建赠宠妃之物的复刻品。

使者从袖中取出信匣时,李昭闻到了蜀地特有的沉水香。

信匣是乌木嵌螺钿的,开合时的一声脆响,露出里面叠得方方正正的信笺。

他展开时,王建的字迹扑面而来——笔锋如刀,字最后一竖拖得老长,像要刺破纸背。

以湘江为界,孤取潭、衡、永三州,王取岳、郴、邵三州。李昭念到关键处,指节微微发紧。

信笺边缘沾着几点朱砂,是王建特有的批注习惯,前世他在《前蜀起居注》里见过类似的痕迹。

使者端起茶盏:蜀王说,楚地马殷如今正与荆南争澧州,正是良机。他的目光扫过李昭案头未收的军报,淮南王若肯与我家大王联手,待破楚之日,自当以湘水为盟。

李昭将信笺折了三折,放进信匣。

他的拇指反复摩挲匣盖的螺钿纹路,像是在数上面的花瓣——共十三片,与王建宠妃花蕊夫人的步摇坠子数目相同。使者且去驿馆安歇。他抬眼时,眸中只剩温和平静,本王需与幕僚商议一二。

使者起身时,腰间玉佩叮当作响。

李昭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廊角,转身对候在门外的亲卫道:去请徐留守、郭军师,还有李昪,半个时辰后到议事厅。

议事厅的炭盆烧得正旺,徐温进来时带着寒气,鼻尖还挂着点白霜。

他习惯性摸了摸腰间的铜钥匙,在李昭下首位坐定。

郭崇韬随后而至,手里抱着卷《孙子兵法》,发间沾着片银杏叶——定是从后园那棵千年古树下经过的。

李昪最后到,发梢还滴着水,显然是刚从水军大营赶回来。

前蜀来使,要联我攻楚。李昭将信匣推到案中,诸位且看。

徐温打开信匣的动作极轻,像是怕惊着里面的信笺。

他看完后抬头:蜀王素来守着剑门关,从未染指过荆楚。他的拇指蹭过信笺边缘的朱砂,这朱砂里掺了辰砂,是蜀地特供内廷的。

郭崇韬摸着胡须笑了:留守好眼力。他拿起信笺对着光,这纸是成都薛涛笺,纹路里有芙蓉暗纹——但墨色不对。他指给众人看,蜀王平日用松烟墨,这信里掺了桐油烟,显是急着写就的。

李昭的指尖敲了敲案几:为何急?

马殷上个月派了二十艘楼船去澧州。郭崇韬翻开自己带来的《孙子兵法》,里面夹着张密报,前几日有商队从夔州过来,说蜀王的亲军指挥使王宗弼带了三万人到利州。他抬头时目光如炬,利州往南是成都,往北是汉中——可往东,过了米仓山就是荆楚。

李昪突然插话:我上个月派往峡州的细作汇报,蜀地的粮船这月多了三成。他的手指在舆图上点了点,从成都到利州的漕运,运的不是粮,是甲胄。

徐温的手停在腰间钥匙上:蜀王想借我淮南之力削弱马殷,待我军疲于楚地时,再吞了潭州。

不错。郭崇韬将信笺放回匣中,湘江为界是虚,让我当先锋是实。

若我真出兵,等马殷元气大伤,蜀王的三万亲军从利州东下,潭州唾手可得。

李昭望着舆图上的二字,前世记忆如潮水涌来——马殷的楚国后来被南唐所灭,但此刻他若与前蜀联手,只会让王建坐收渔利。回书。他突然开口,就说本王愿与蜀王共图大业,但需整顿水军三月。

郭崇韬眼睛一亮:三月?

李昭的指节抵着下巴,让前蜀先攻长沙。

他们若真有诚意,自会出兵;若只是试探...他笑了笑,三个月足够我摸清蜀王的底牌。

徐温点头:末将这就去拟回书。

李昭叫住他,回书里要提一句闻蜀王新得南诏良马三千,若能借三百匹充作前驱,本王当亲率虎贲军渡江他的目光扫过众人,马殷的骑兵多是山马,蜀地的南诏马腿长力足,若王建肯借,说明他确实想联手;若不肯...

那便是虚与委蛇。郭崇韬接话,眼里满是赞许。

散会后,李昭单独留下李昪。

议事厅的炭盆不知何时熄了,李昪哈出的白气在眼前散成薄雾。明州的楼船如何了?李昭问。

已征了二十八艘,其中五艘是福船,吃水浅,适合近海。李昪的声音里带着兴奋,船匠说,若再加装隔舱板,远洋也能走。

李昭从袖中取出张图纸,是前世在泉州博物馆见过的宋代福船结构图。照这个改。他指着图纸上的水密隔舱,再加两门床弩,船头装撞角。他的手指划过福州港的标记,等舰队成军,先取福州。

李昪的眼睛亮得惊人:大王是要...

掌控海洋,便掌控天下命脉。李昭拍了拍他的肩,朱温占着运河,杨行密余部守着长江,但海路...还没人看透。

夜阑至三更时,李昭独自登上七星台。

台高数丈,夜风卷着江水的湿气扑面而来,他裹了裹披风,望向西南方向——那里有前蜀的星子,暗而不沉;再往北,晋国的星子亮得刺眼,像团烧不尽的火;东南方,吴越的星子泛着冷光,与泰州方向的星子交缠在一起。

北有晋国虎视,南有闽楚未定,西有前蜀窥伺...他对着星空低语,声音被风吹散,是时候,下一盘更大的棋了。

晨雾未散时,寿州城门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守城兵卒的喊喝声穿透薄雾:扬州密探!

紧急军报!

李昭站在城楼上,望着那匹青骓马撞开晨雾,马背上的密探浑身是汗,怀中的竹筒用蜡封得严严实实。

他摸了摸腰间的玉佩,突然想起昨夜在七星台看到的——泰州方向的星子,不知何时暗了一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