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意志的条件清晰而冷酷,如同宇宙法则般不容置疑,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有冰冷的是与非。交换,意味着分离,意味着他们必须带着用巨大牺牲换来的火种离开这片即将修复的苗圃,而将播种后、蕴含着无限可能与巨大风险的土地,归还给绝对的寂静与漫长的观测。
随着“协议”的达成,那暂停的崩解景象再次启动,但不再是之前那种狂暴无序、充满恶意的毁灭。这一次,是温和的、定向的、几乎称得上 “程序化优雅” 的消散。如同精密时钟的齿轮倒转,翻涌的虚无开始有序地、安静地向后撤去,留下被抚平的空间;那些扭曲断裂的街道和建筑,被一只无形而绝对精确的手缓缓分解、抹平,还原为最初、最基础、闪烁着柔和白光的数据流,如同被清除了所有冗余和错误代码的程序,回归到最简洁的初始状态。世界正在被 “格式化重置” ,回归到它作为纯净观测沙盒的原始面貌——一个等待着“修正后”故事自然、不受干扰地展开的空白舞台。
而作为这个世界“原生”却又是最大“变量”的沧澜,他的存在,也开始被这无所不至的重置力量所影响,被系统识别为需要被 “净化”并“重新归档” 以维持观测纯净度的关键部分。
他若有所觉,平静地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那双曾满怀热忱与私心、调配出禁忌试剂的手,指尖已经开始变得透明,如同滴入清水的墨迹,色彩与实感正一点点地剥离、消散,呈现出其下流动的、代表此世底层规则的二进制代码光晕。不仅仅是手,他身体的轮廓也开始模糊、波动,仿佛一副被水浸湿的画卷,线条柔和、分解,随时会化作一缕无痕的信息,彻底融入这片正在恢复绝对 “逻辑洁癖” 的空间。这不是死亡,而是一种归位,一种从“异常变量”向“系统常量”的转化。
他抬起头,脸上没有惊恐,没有不甘,甚至没有对自身形态消亡的惋惜,只有一种历经滔天波澜后、尘埃落定的极致平静,以及那双洗尽所有迷茫、偏执与轻狂、变得如同被雨水洗涤过的夜空般清明而坚定的眼睛。那眼神深处,是理解了自身在宏大因果中所处坐标后的坦然与担当。
他向前一步,动作间带着一种近乎仪式般的庄重,仿佛在进行一场将自身献祭给更高使命的典礼。他将怀中那管依旧散发着诱人而危险幽蓝光芒的 “源点试剂” ,以及那个存储着所有起源核心数据、冰冷坚硬的外置硬盘,用已经略显虚幻、几乎无法传递真实触感的双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交到了奈瑶(林可)的手中。交接的瞬间,仿佛不是物质的传递,而是一段核心权限与一个宇宙级秘密的转移。
“走吧。”他看着奈瑶和若阳(杜恒),声音温和得如同春日最后的暖风,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源于内心终极觉悟的力量,仿佛一位看透了命运剧本的引路人,在叮嘱即将踏上最终征程、肩负着文明续绝重任的继承者。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他们物质的形态,看到了那个在现实维度、躺在病床上依赖维生系统、等待着一个渺茫希望的妹妹,嘴角勾起一抹无比温柔而又带着深刻歉然与无尽牵挂的弧度:
“告诉我妹妹,”他的声音很轻,如同穿越星海的微弱信号,却字字清晰地、沉重地烙印在两人的意识核心,“哥哥找到了拯救她的真正方法,不是通过危险的捷径,而是走上了一条更漫长、但能确保她和其他所有人都能安然活在阳光下的正途……只是,这条路,需要一点时间。”
这 “一点时间” ,蕴含了无尽的可能与牺牲。或许是他将以另一种形式——如同一个被固化在系统深处的 “守护程序”——在这个时间流速未知的沙盒世界里,以永恒的孤独监视者身份,度过的漫长到近乎永恒的时光;也或许是等待现实世界中,林可和杜恒带着最终的“答案”与成熟的技术归去,才能触发的、真正治愈他妹妹的那个遥远契机。
随即,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奈瑶和若阳身上,那眼神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与释然,仿佛卸下了所有因无知而可能犯下大错的沉重负担:
“还有,谢谢你们。”他微笑着,那笑容纯净而温暖,仿佛能驱散周遭所有数据世界的冰冷与虚无,“让我在亲手打开潘多拉魔盒、释放出所有灾难之前,就得以窥见盒底深藏的‘希望’究竟是什么模样,更让我……在真正铸成大错、坠入万劫不复之前,就已深刻理解了那错误背后,所需要支付的、我可能倾尽所有也无法偿还的代价。”
他目睹了韩阳因执念而生的偏执与最终的毁灭,他预见了“先行者”文明因力量失控而迎来的终末。他彻底明白了,掌控足以创世灭世力量的前提,并非智慧与勇气,而是刻入灵魂的敬畏与如履薄冰的责任。这份提前到来的、无比沉重的认知,如同一次灵魂的淬火,彻底扭转了他作为“造物主”的宿命轨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