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城现在可没有心情想那么远。
自从接任了副市长,他的工作就多了起来。
身为副市长,还是分管经济和工业建设的副市长,必须要了解全市的情况吧?
所以他一边照顾老婆孩子,一边熟悉了各方面的资料。
然后在老婆还没有坐完月子的时候,就马上要出去考察和调研工作了。
平州市的五区六县,五个区各自有自己的特色。
滨海区就是以港口为龙头,带动了物流、运输、船舶、金融、工业和服务业等方面的发展。
对于这个项目,孙连城也是觉得丁小明和石亚楠做的决策是对的,带来的正面影响更大。
虽然中间有些波折,但结果肯定是向好的。
目前省里和伟业国际的谈判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了,平州港项目估计也要继续下去。
就是可惜了孙连城的小弟们白忙活了一场,结果伟业国际没有受什么伤,平州港项目又没有抢下来,着实是丧气啊!
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经济也是要服从于指示的,省长赵安邦希望伟业国际的国资能够继续保值增值,那么就必须给伟业国际创造条件。
小弟们要么是私企身份,要么是外资背景,省里能放心交出去才怪了。
孙连城还不知道省里的决定,但是看过了平州港项目后,对于丁小明和石亚楠的大胆也是感到很吃惊。
这个扩建工程规模比较大,属于是非常看好平州市未来的发展了。
孙连城也很看好,毕竟有他在这里,外贸还能做不了吗?
一旦他们这里的工厂工业都全力爆发,算是搭乘着平州港项目起飞了。
所以对于滨海区,孙连城没有多少想法,继续按照原来的规划走吧!
顶多是在临港经济发展的方面,会做一些调整,但不会改变原来的大方向。
平安区隔壁的另一个区是西乡区,对方主要是以工业制造为主,搭配着一些第三产业。
这里的工业制造比平安区稍微差一些,但也是门类很多。
前段时间平安区拉到的订单里,有一部分都是流向了这里,需要他们提供各种零配件和原材料。
唯一让暗暗皱眉的就是西乡区有个规模比较大的化工厂,是为了给纺织工业做染料的,属于市属国企。
这个化工厂的污染问题在裴一泓担任平州市委书记的时候就初步解决了,现在的问题不大。
但是为了搞好以后的城市环境,孙连城还是打算让他们想办法迁移出去。
去到下面的几个县里,找个相对偏僻一点的地方,重新搞好污染的治理工作,提高标准,免得影响市里的未来发展。
听说以前还有其他化工厂,主要是生产农业肥料和农药之类的,后来也被迁移走了。
不过这些都不需要太关心,还不知道是不是孙连城分管的范围呢!
城东区是新开发区,目前有各种规划,都是以各种城市功能为主。
比如建设新的体育馆、图书馆,以及新的学校、住宅区、商业区等等,算是丁小明和石亚楠他们规划出来的新区。
可惜他们还不会炒作,学区房的概念竟然没有炒起来,好像收益都少了很多。
但他们这里是以基建和房地产为主,搭配未来的平州市城市发展需要,孙连城也没有什么意见。
中心的老城区就比较麻烦了!
市委市政府都在这里,还有很多老旧建筑,都是以前五六十年代以后修建的。
现在去搞拆迁是划不来的,也还没有到必须要改的地步。
所以孙连城暂时看了看,没有什么想法。
其他的几个县里,却不是孙连城意料中的农业县,竟然都是有些工业基础的。
平州市毕竟是临海城市,对外出口贸易的经济辐射作用已经展开了。
前面是受限于外部环境和港口等方面的因素,如今外部环境逐渐向好,港口扩建工程也开始了,所以带动的效果也起来了。
不过县里的投资规模不如市区那边,工业建设相对差了很多,都是以中小工厂和家庭作坊为主。
不像城区那边,动辄几个亿以上的投资,放在县里也是非常震动的事情了。
孙连城一时间改变不了这个局面,但是他也要想办法兼顾县里的发展了。
以前他是区委书记,就只要管好平安区就行了。
可现在他已经是副市长了,自然就要把目光看向全局,不可能太偏向自己的一个区!
孙连城仔细想了很久,最后才决定在高新科技产业发展起来之后,再想办法转移一些基础工业出去。
比如市里的一家机械制造工厂,一直放在城里的话,整天哐当哐当的响着,也会影响市里的环境。
还有其他的一些传统制造业,未来可以逐步转移出去,顺便把这几个县里带动起来。
只是眼下没法兼顾那么多,只能优先把市里的经济搞起来了。
一番调研下来,孙连城对整个平州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已经做到心里有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