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敖德萨港。
夜色下的港口从未真正沉睡。巨型起重机的剪影在探照灯的光柱间如同沉默的钢铁巨人,集装箱堆场如同迷宫般延绵不绝,远处泊位上停靠的货轮亮着星星点点的灯火,与城市方向传来的隐约喧嚣交织在一起。咸湿的海风裹挟着海水、铁锈、燃油和货物**的复杂气味,吹拂着第7号码头附近一片相对僻静的仓储区。
这里灯光昏暗,只有几盏孤零零的路灯在潮湿的空气中晕开昏黄的光圈。一座编号为B-17的旧仓库孤零零地矗立在码头边缘,它的外墙布满斑驳的锈迹和涂鸦,巨大的滑动门紧闭着,仿佛一个被遗忘的巨型棺椁。
仓库内部,空间空旷而高耸,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灰尘和金属气味。几盏临时拉设的防爆灯悬挂在钢梁上,投下惨白而晃动的光影,照亮了仓库中央那片被清空的区域。
这里正在进行一场交易。一场足以改变某个小型地区冲突力量平衡的交易。
四名身着深色便装,但行动间透出明显军事素养的男子,组成了“暗影”一方的交易小队。领头的是个代号“铁砧”的塞尔维亚裔前伞兵,面容冷硬,经验丰富,是伊万娜麾下负责高价值货物交割的老手。他身边站着三名队员,分别负责警戒、验货和通讯。他们的武器隐藏在宽松的外套下,手指若有若无地靠近扳机护圈,眼神如同猎鹰般扫视着仓库的每一个阴影角落。
他们的对面,是这次交易的卖方——一群自称来自“第聂伯罗联合体”的乌克兰人。领头的是个身材肥胖、穿着不合身西装、脖子上挂着粗大金链的光头男人,名叫瓦列里。他脸上堆着商人式的油腻笑容,但那双小眼睛里闪烁的精明和狠戾却挥之不去。他身后站着六名手下,个个身形彪悍,神色警惕,毫不掩饰地挎着AK-74U短突击步枪。
在双方人马中间,停放着一辆覆盖着厚重帆布的平板拖车。帆布已被掀开一角,露出下面墨绿色的长条形板条箱。箱体上喷绘着模糊的序列号和警示标识。其中一个箱子已经被打开,露出了里面黄澄澄的、散发着枪油味道的9K38“针”式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管,以及旁边配套的、密封包装的电池冷却单元和攻击引导头。
“铁砧”蹲下身,借助手电光,仔细检查着发射管的成色、序列号(已被刻意磨损但仍有痕迹),以及引导头接口的完好性。他的手指拂过冰冷的金属管身,心中评估着这批货物的价值。这批总共六套“针”式导弹系统,是“暗影”为应对非洲战场上可能出现的、来自敌对势力或某些国家低空侦察/攻击直升机的威胁,而特意通过伊万娜的渠道,花费重金订购的。有了它们,“暗影”在非洲的武装力量将获得宝贵的区域防空能力。
“怎么样,我的朋友?”瓦列里搓着手,用带着浓重口音的俄语说道,“都是好东西!刚从……库存里出来,绝对可靠!要不是看在伊万娜小姐的面子上,这个价格,别人想都别想。”
“铁砧”没有理会他的吹嘘,完成了最后的检查,站起身,对着负责通讯的队员微微点了点头。那名队员立刻通过加密卫星电话,向远在布加勒斯特的伊万娜发出了确认信号。
“货款已经释放了一半到指定账户。”伊万娜冷静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确认收货并安全运离后,支付剩余部分。‘铁砧’,动作快点,敖德萨最近不太平,国际刑警的风声有点紧。”
“明白。”“铁砧”低声回应,随即对瓦列里示意:“验货通过。开始装车。”
他带来的两名队员立刻上前,准备和瓦列里的人一起,将板条箱转移到他们停放在仓库角落的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封闭货车上。
然而,就在此时,异变陡生!
“嗡——!”
一声极其轻微、但绝对不同于港口正常噪音的、类似电机驱动的声音,从仓库高高的、布满蛛网的通风窗方向传来!
“铁砧”脸色骤变,多年的战场直觉让他几乎是吼着发出警告:“有无人机!找掩护!”
话音未落!
“砰!砰!砰!”
仓库顶棚几盏主要的照明灯几乎同时被精准击碎!玻璃碎片如同雨点般落下!整个仓库内部瞬间陷入一片昏暗,只有那几盏临时防爆灯还在顽强地投射着摇曳的光斑,反而制造出更多扭曲晃动的阴影!
紧接着!
“咻——轰!”
一枚火箭弹拖着炽白的尾焰,撞破了仓库一侧用于通风的百叶窗,狠狠地砸在瓦列里那伙人附近的一堆废弃木箱上!剧烈的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而起,破碎的木屑和金属片如同弹片般四处激射!
“啊!”
“隐蔽!”
“敌袭!”
惨叫声、惊呼声和俄语的咒骂声瞬间响成一片!瓦列里的手下反应也不慢,立刻依托拖车和附近的杂物堆进行还击,AK-74U喷射出短促的火舌,子弹盲目地射向火箭弹袭来的方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