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涅斯特河沿岸的夜色掩护下成功接货,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何将这批足以引发国际纠纷的“钢铁洪流”安全、隐秘地运抵数千公里之外的非洲战场,是摆在“暗影”物流团队面前的又一巨大考验。
第一段:陆路潜行——从东欧腹地到黑海之滨
接货小队并未在德涅斯特地区久留。在“扳手”的指挥下,满载军火的越野车队和那四辆略显笨重但动力尚存的BTR-70,沿着素察预先规划好的、避开主要城镇和固定检查站的偏僻路线,昼伏夜出,向西南方向的敖德萨进发。
这段路程同样充满风险。他们需要穿越摩尔多瓦相对管控较严的区域,以及熊二过南部局势微妙的边境地带。得益于“乌鸦”持续提供的情报(额外支付了高额的“护航”费用)和伊万娜在当地打通的部分关节,车队有惊无险地通过了几个关键节点。
遇到无法绕开的检查站,便由小队中面相最和善、精通俄语或罗马尼亚语的成员,携带伪造的“农业机械”运输文件和大叠准备好的美元现金上前交涉。金钱的魔力在**滋生的官僚体系中屡试不爽,绿灯一次次为他们亮起。
几天后,车队终于抵达了黑海北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敖德萨。这里鱼龙混杂,是走私者的天堂,也是各方势力紧盯的焦点。
第二段:黑海暗流——被买通的“阿尔戈英雄”号
在敖德萨港一个远离主航道、设施陈旧的私有码头上,停泊着一艘看起来其貌不扬、船龄超过三十年的散货船——“阿尔戈英雄”号。它悬挂着方便旗(如巴拿马或利比里亚),船东是一家在塞浦路斯注册的空壳公司,实际控制权几经转手,最终落入了苏菲通过层层离岸架构控制的实体手中。
船长是个名叫阿里斯·科斯塔斯的希腊人,五十多岁,头发花白,眼神浑浊,身上带着浓重的烟草和海水混合的味道。他是个老油条,常年跑黑海-地中海-北非这条灰色航线,运过各种“特殊货物”,从偷渡客到禁运品,只要钱给够,他从不问箱子里装的是什么。
苏菲通过加密信道,与科斯塔斯确认了最后的细节和巨额运费(一半预付,一半货到支付)。同时,一笔可观的“港口管理费”也流入了敖德萨港某个实权人物的私人账户,确保装货过程“一帆风顺”。
深夜,码头区域被临时清场。“阿尔戈英雄”号打开了它那锈迹斑斑的侧舷舱门。吊机将覆盖着帆布的武器箱和那四辆BTR-70(拆卸了部分外部武器以节省空间和避免过于醒目)缓缓吊入货舱。这些“货物”被巧妙地混杂在大量合法的工业零件和农产品包装箱之中。
“扳手”和他的小队核心成员并未上船,他们的任务到此为止,将经由其他路线返回非洲。负责押运这批军火的是两名新招募的、有海军陆战队背景的东欧裔队员,以及四名完全不知内情、只负责航行安全的普通船员(由科斯塔斯挑选,并支付了封口费)。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阿尔戈英雄”号拉响一声沉闷的汽笛,缓缓驶离了敖德萨港,融入了黑海繁忙的航道,看似与无数往来于欧亚之间的普通货船别无二致。
第三段:海上航程——风浪与监视
黑海的航行相对平静,但一进入博斯普鲁斯海峡,气氛就骤然紧张起来。这里是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咽喉要道,两岸分别坐落着伊斯坦布尔的欧洲区和亚洲区,土耳其海军的巡逻艇和北约的侦察机时常出没。
科斯塔斯船长展现了他老练的一面。他严格按照航道行驶,提交了伪造的货物清单(声称运往埃及塞得港的“农机配件”),并巧妙地在船流中穿梭,避免引起过多注意。货舱内,两名押运员时刻监控着货物固定情况,并利用素察提供的便携式设备,扫描周围是否有异常的信号追踪。
穿过爱琴海,进入地中海,视野变得开阔,但风险并未减少。这里活跃着各国海军,特别是针对利比亚的武器禁运巡逻队。科斯塔斯选择了一条更靠南、远离常规巡逻区域的航线,虽然航程稍长,但更为安全。
航行期间,素察的团队24小时监控着“阿尔戈英雄”号的AIS(自动识别系统)信号,并随时准备注入虚假数据以干扰追踪。他们也监听者国际海事组织和相关国家海军的通讯,以防万一。
第四段:北非登陆——大佐国家的混乱港湾
十几天后,“阿尔戈英雄”号抵达了预定的交接点——利比亚东部城市班加西附近的一处荒凉海岸线。这里远离政府军和控制西部的主要武装力量,由多个地方民兵和部落武装割据,是走私活动的温床。
接应工作由马库斯远程协调,通过他在北非建立的、与当地走私网络有联系的中介人进行。几艘马力强劲的走私快艇在夜色中靠近“阿尔戈英雄”号,船上是从“暗影”非洲基地派来的、值得信赖的接应人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