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刃鳞江湖 > 第135章 嵩阳

刃鳞江湖 第135章 嵩阳

作者:凝七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3 15:03:13

北行十余日,昼伏夜出,专拣那荒僻小径。

弥仞的内伤在玉衡本源与自身调息下,已好了七七八八,只是眉心的暗种愈发沉寂,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让她不敢有丝毫松懈。

萧见白的冰绝剑意经过连番恶战,尤其是与那蕴含妖力的杀手搏杀后,似乎被磨砺得更加纯粹,寒气内敛,偶一流转,却如深潭潜流,暗藏惊涛。不嗔的佛光也扎实了不少,至少赶路时不再那般气喘吁吁。

越往北,地势渐趋平缓,人烟也稠密起来。虽仍避开官道大城,但沿途村镇已能感受到与江南水乡迥异的、属于中原大地的浑厚气息。

这日午后,三人行至一条废弃多年的古驿道旁,道旁石碑斑驳,隐约可辨“嵩阳古道”四字。

据说此道曾是前朝通往嵩山的主要官道,后来新路开通,便逐渐荒废,如今只剩下残破的石板路掩映在荒草与古木之间。

“沿着这古道走,应该能避开不少麻烦,也能更快接近嵩山。” 萧见白展开一份简陋的舆图,比对了一下方位。

弥仞点头,目光却落在古道旁一座半塌的凉亭上。

亭柱上似乎刻着些字迹,风吹雨打,已模糊不清,但依稀能感受到一股挥之不去的文墨气与某种难以言喻的沧桑道韵。

她走近细看,指尖拂过粗糙的刻痕,那并非诗词,而是一些残破的、类似卦爻与星象标记的符号,与她脑海中那些星图碎片隐隐呼应。

“这里……也曾是‘守星人’途经或停留过的地方吗?” 弥仞心中暗忖。自清微观之后,她对这些古老的、可能与星枢相关的痕迹格外敏感。

就在她凝神感知之际,风中忽然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琴声。

琴音清越,在这荒凉古道上显得格外突兀,其音律并非寻常的婉转悠扬,而是带着一种独特的节奏与韵律,仿佛在演算着什么,又像是在安抚着什么。

琴音入耳,弥仞只觉得体内那沉寂的暗种微微一动,并非躁动,反而像是被这奇特的音律抚平了一丝戾气,连带着她因连日奔波而略显浮躁的心绪也宁静了不少。

“这琴声……有古怪。” 萧见白也听到了,他侧耳倾听,冰眸中闪过一丝讶异,“音律中含着一股中正平和的‘文气’,似能安神定魄,调和阴阳。”

不嗔更是夸张地深吸一口气,一脸陶醉:“好听!比寺里早课的钟声还好听!感觉浑身都舒坦了!”

三人循着琴声,小心地向前走去。绕过一片茂密的竹林,眼前景象豁然开朗。

只见古道旁,一处清理得颇为干净的空地上,一位身着月白文士衫、头戴方巾的年轻书生,正盘膝坐在一块青石上,膝上放着一张古琴,指尖轻抚,那奇特的琴音正是由此而出。

书生身旁,还站着一位作书童打扮的少年,正捧着书卷,似乎在记录着什么。

而在书生对面不远处,竟趴伏着一头体型硕大、皮毛杂乱、双目赤红的野猪。

这野猪显然正处于某种狂躁状态,獠牙外露,喉咙里发出威胁的低吼,四肢却如同被无形的绳索捆缚,挣扎不得,只能焦躁地用蹄子刨着地面。

那书生神色从容,指尖琴音不停,口中还轻声吟诵着某种晦涩的篇章,道道肉眼难见、却能被感知到的清辉文气,随着音律与吟诵,如同涓涓细流,不断渗入那狂躁野猪的体内。

野猪眼中的赤红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缓消退,暴躁的气息也逐渐平复,最终,它发出一声不甘的哼唧,庞大的身躯软倒在地,沉沉睡去,鼻间甚至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以音律与文气,化戾气为祥和?” 萧见白眼中精光一闪,低声道,“此等手段,非儒家正统心法不能为。此人年纪轻轻,竟有如此修为……”

那书生此时也停止了抚琴,抬起头,看向弥仞三人藏身的竹林方向,微微一笑,朗声道:“三位朋友,既然来了,何不现身一见?荒山野岭,能闻雅音,亦算缘分。”

他声音清朗,带着一股令人心折的书卷气,却又没有丝毫迂腐之感。

弥仞三人对视一眼,既然已被发现,便不再隐藏,从竹林后走了出来。

“在下白玉京,游学至此,偶遇这山中生灵受瘴气所染,狂性大发,故以琴音驱瘴,惊扰三位了。”

书生拱手为礼,姿态潇洒自然,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尤其在弥仞脸上和萧见白那柄断杖上停留了一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白玉京?” 弥仞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似乎在哪里听过,一时却又想不起来。

萧见白抱拳还礼:“萧见白。这两位是在下同伴,弥仞,不嗔。白兄好精妙的琴技,竟能以音律化去妖兽戾气,令人佩服。”

“萧兄过奖了。” 白玉京谦和一笑,“不过是些微末伎俩,借助先贤文章中的浩然正气,抚平其体内躁动的异力罢了。倒是三位……” 他话锋一转,目光再次落到弥仞身上,带着几分审视与好奇,“这位弥姑娘,气息颇为奇特,似乎身怀异宝,又似与某种……高渺之物有所牵连?还有萧兄,剑气冰寒纯粹,已臻化境,却隐有一丝星辉之意,非同凡响。”

此言一出,弥仞和萧见白心中同时一凛。此人眼光好生毒辣。

竟能一眼看穿弥仞身负星枢之缘,甚至点出萧见白剑气中隐含的、连他们自己都未曾明确感知到的星辉之意?

他究竟是什么人?

不嗔没想那么多,只觉得这书生很厉害,凑上前好奇地问道:“白、白先生,您刚才念的是什么?好像比小僧念的经还有用!”

白玉京看向不嗔,眼中笑意更深:“小师父谬赞了。

不过是《礼记·乐记》中的些许篇章,辅以《周易》的推演之法,音由心生,感于物而动,故能通神明,安万物。佛家经文,亦有降魔定心之妙用,只是路数不同罢了。”

他谈吐优雅,引经据典,却丝毫不让人觉得卖弄,反而有种春风化雨般的舒适感。

弥仞压下心中疑虑,试探着问道:“白兄学识渊博,修为高深,不知欲往何处游学?”

白玉京抬手指向北方,目光悠远:“嵩山。听闻嵩阳书院近日有场文会,汇聚四方学子,论道辩经。更重要的是……”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弥仞一眼,“嵩山之地,文脉汇聚,亦是观星望气、推演天机之佳处。或许能窥见一些……星移斗转的奥秘。”

嵩山,文会,观星望气。

这几个词如同重锤,敲在弥仞心上。此人绝非普通儒生。他不仅看出了他们的不凡,似乎连他们的目的地和目的都有所察觉?

他究竟是敌是友?是知守观的人?还是那幕后黑手派来的、更加高明的试探者?

弥仞心中警铃大作,脸上却不动声色:“巧了,我们也要去嵩山访友。不知白兄可曾听说过‘知守观’?”

“知守观?” 白玉京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思索神情,随即恍然,“哦,可是那嵩山深处,藏书极丰,却极少接待外客的知守观?略有耳闻。据说观中之人,学问精深,尤擅星象历法,推演之道。三位欲往知守观,想必所访之友,亦非俗人。”

他回答得滴水不漏,既承认知晓知守观,又撇清了自己与观中的关系。

萧见白忽然开口,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剑锋般的锐利:“白兄琴音通玄,不知师承何处?”

白玉京对于这近乎盘问的语气并不在意,依旧笑容温和:“家师乃山野闲人,名讳不足挂齿。只是自幼教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心见性,格物致知罢了。” 他巧妙地将师承问题一带而过。

场面一时有些微妙。这白玉京看似坦诚,实则句句机锋,让人摸不清底细。

就在这时,那一直安静侍立一旁的书童忽然轻声提醒道:“公子,时辰不早,我们还需赶往下一个落脚点,准备文会事宜。”

白玉京闻言,点了点头,对弥仞三人拱手道:“三位,看来我们同路。前方不远有一处小镇,名为‘临嵩镇’,是登上嵩山前的最后一处补给之地。若不嫌弃,我们可在镇中‘文华客栈’再会,届时再与三位品茶论道,细说这嵩山风物与星野妙趣,如何?”

他发出了邀请,姿态从容,让人难以拒绝。

弥仞与萧见白交换了一个眼神。此人神秘莫测,但似乎并无恶意,且其对星象、文气的理解,或许能提供一些关于知守观和天权星枢的线索。与其在暗中猜测,不如放在明处观察。

“好,那便依白兄所言,临嵩镇文华客栈再会。” 弥仞点头应下。

白玉京笑容更盛,再次拱手,随即带着书童,飘然远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古道尽头,那悠扬的琴声似乎还隐隐回荡在风中。

“此人……深不可测。” 萧见白望着他消失的方向,沉声道。

不嗔挠头:“我觉得他人挺好的啊,还帮那么大头猪睡觉……”

弥仞眉头微蹙:“是好是坏,现在还难说。但他必然与我们要找的知守观,甚至与天权星枢,有着某种联系。临嵩镇之约,是危机,也可能……是机遇。”

她抬头望向北方,嵩山那巍峨的轮廓已在远方的天际线上隐约可见。山雨欲来风满楼,这看似平静的嵩山脚下,似乎早已暗流涌动。

白玉京的出现,如同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让前往知守观的道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走吧,去临嵩镇。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的。” 弥仞握紧乌鳞匕首,眼中闪过一丝锐芒。

三人不再停留,沿着荒废的嵩阳古道,继续向北而行。

前方的临嵩镇,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怎样的会面?而那隐藏在嵩山深处的知守观,又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与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