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高武,我能吞噬万物 > 第46章 新的威胁

高武,我能吞噬万物 第46章 新的威胁

作者:小爱快跑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13 14:49:33

随着夜风加剧,那股寒意愈发浓烈。

四名银蛇徽的阵法师立于屋顶。

青铜罗盘指针微颤,扫过巷道每一寸阴影。

林风伏在残梁之后,呼吸沉入丹田,元力如细流般缓缓循环,连心跳都压至最低频率。

他未动,也不敢动。

对方的探测范围覆盖整个街区,稍有气血波动,便会暴露。

他掌心贴着横木,指尖无声划动,在腐朽的表面留下三道浅痕。

这是给小石头的第二道指令:七日内不得靠近窝棚区,所有联络改为东墙老槐树根部交接。

瓦片轻响,其中一名阵法师转向这边,目光扫来。

林风立刻凝滞身形,混沌熔炉内能量沉降,如同深潭无波。

那人迟疑片刻,最终移开视线。

四人分立四角,布下微型侦测阵。

铜片反光与废桶构成三角锁定网,一旦有人穿越路径,便会触发隐秘传讯。

这不是临时清剿,而是系统性围困,意图将南区变成铁桶。

林风缓缓闭眼。

他知道,赫彪不会只靠监控等线索浮现。

下一步必是高压盘问,甚至株连逼供。

任何异常举动都会成为突破口。

现在,唯一的活路是彻底断联,转入潜修,稳固境界,等待破局时机。

他悄然退后,借倒塌屋脊掩护,一寸寸挪离屋顶。

落地时足尖点地,未激起半点尘埃。

随后贴墙疾行,绕开三条主巷,抵达窝棚背面的隐蔽夹道。

此处原是排污管破裂形成的塌陷带,常年无人涉足。

林风拨开锈铁皮,钻入内部狭缝。

空间仅容一人蜷缩,头顶是断裂的混凝土板,脚下是潮湿的碎石层。

他靠坐角落,取出怀中最后一瓶清心散,倒出半粒含于舌下。

药力缓缓化开,识海清明,但肾脉深处那股阴寒之气依旧盘踞,如毒蛇蛰伏。

那是吞噬“毒蛇”时残留的血气,虽已被混沌熔炉压制,却始终未能完全炼化。

每到子时前后,便有一丝刺骨寒意顺经脉游走,引发短暂幻听——耳边响起低语,仿佛有无数声音在催促他再度出手,吞噬更多生命。

他运转《虚空古经》第三重路线,引导元力自百会穴下沉,经脊柱直抵尾闾,再逆冲督脉,重点疏通肩胛旧伤处。

那里仍有滞涩感,像是被某种阴劲锁住经络。

每一次循环,都像用钝刀刮骨,缓慢而折磨。

半个时辰后,寒意稍退。

林风睁开眼,从怀中取出一枚暗沉玉简。

那是从“毒蛇”神魂碎片中剥离出的记忆载体,记载着《黑水劲》的部分运行路线。

他无法修炼此功,但可借鉴其结构逻辑,优化自身炼化之法。

识海中,玉简展开,一段气血流转图浮现。

起于涌泉,沉入地脉,再沿任脉上行,形成“沉渊引气”之势。

这种下沉式导引,恰好能压制躁动能量,避免混沌熔炉因负荷过重而失控。

他尝试将这段路径融入自身循环节奏。

元力不再一味冲刷经脉,而是先沉入足底,借地气稳住根基,再缓缓上提。

过程中,混沌熔炉内部能量分层更为清晰,杂质分离效率提升近两成。

有效。

林风继续推演,将“沉渊引气法”拆解为七段短循环,分别对应不同脏腑区域。

每当阴寒之气试图反扑,便启动相应段落进行压制。

如此反复打磨,直至体内气息趋于平稳。

他并未察觉,掌心那团黑气已由翻滚转为静敛,如同被无形锁链束缚。

时间一日日过去。

第三日清晨,林风照例完成三轮循环,正欲调息巩固,忽觉耳畔微动。

远处传来极轻的敲击声。

三下,停两秒,再三下。

是小石头。

他在执行新暗号,确认安全状态。

林风未回应,也未露面。

他知道,此刻任何回应都是风险。

但他起身,从随身包裹中取出最后三株紫星草、两枚低阶兽核,以及一张折叠纸条,一同封入陶罐。

罐口用蜡密封,外裹油布,确保不渗水气。

当晚子时,他悄然潜行至东墙老槐树下,挖坑埋罐。

纸条上只写四字:“应急自用”。

他知道小石头会找到它,也知道这能维持人心不散。

第四日,张伯药铺前两名暗卫仍未撤离。

一人仍倚墙记录,笔尖沙沙作响。

另一人则频繁进出,似乎在采集药材样本。

林风判断,他们已在构建行为模型,通过比对日常出入规律,筛选异常个体。

他不能再冒险接近。

第五日,林风发现肾脉寒意大幅减弱。

连续五日以“沉渊引气法”疏导,终于将那股阴寒血气压缩至命门穴附近,形成稳定封印。

混沌熔炉运转更加顺畅,炼化效率提升的同时,精神污染回响几乎消失。

他开始尝试将《黑水劲》片段中的“断流截脉”技巧反向解析,用于增强能量剥离精度。

以往吞噬所得,常因属性驳杂而需长时间提纯,如今可通过模拟“断流”节点,在炼化初期就切断杂质流向,大幅提升效率。

这一思路让他陷入深度推演。

他设想将经脉视为多级过滤通道,在关键节点设置“断流阀”,当感知到异种能量涌入时,立即封锁上游,防止污染扩散。

随后再以“沉渊引气”为基底,引入地脉之力稳定核心,逐步分解被截留的能量团。

这种方法若能成熟,不仅适用于当前体内残余血气的处理,未来面对更强敌手时也能实现精准炼化,避免反噬。

他反复在识海中构建模型,调整“断流阀”的开启阈值与响应速度。

太敏感则易误判,导致自身元力流动受阻;太迟钝则失去拦截意义。

最终他设定三层动态监测机制:第一层感应能量波动频率,第二层分析属性特征,第三层结合心神波动判断是否具有攻击性。

三重验证通过后,才触发“断流”反应。

这套系统初步成型后,他在识海中模拟了一次高阶异种能量入侵。

结果令人振奋。

原本需要三个时辰才能压制的冲击,现在仅用不到半个时辰便完成截断与净化。

这意味着他的炼化体系正在从被动承受转向主动控制。

第六日,屋顶阵法师换岗。

新人带来更精密的仪器。

一根青铜长针插入废桶中心,针尖泛起淡青色光晕。

林风认出那是“灵波共振器”,能捕捉藏匿者的心跳频率,误差不超过三次呼吸。

他彻底停止外出,仅靠窝棚夹道内储存的干粮维持生存。

每日除修炼外,便是反复推演《黑水劲》片段,寻找更多可借鉴之处。

他不敢突破五阶,体内能量尚未完全稳定,强行冲击关卡极易走火入魔。

面对新威胁,他重新评估自身处境。

灵波共振器依赖生物节律波动,尤其是心跳与呼吸频率。

若要规避侦测,必须让生理信号趋近于死物。

他回忆起早年在荒野生存时学到的“龟息术”,一种通过极度放缓代谢来伪装死亡的方法。

但普通龟息术无法长期维持,且对元力运行会造成干扰。

他决定将其与“沉渊引气法”融合。

将元力沉入地脉,使体表温度与环境一致,同时降低心跳至每分钟不足十次,呼吸近乎停滞。

首次尝试时,身体剧烈抽搐,险些引发经脉逆行。

他冷静调整,先以“断流截脉”原理封锁四肢末端的气血流动,减少能量消耗,再逐步压缩核心区域的生命活动。

第二次试验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

期间,他感知到外界传来两次探测波动,均未触发警报。

成功了。

他意识到,这套融合技法不仅能应对当前危机,未来在执行隐秘任务时也将成为保命手段。

第七日黄昏,敲击声再次响起。

三下,停两秒,三下。

安全。

林风靠坐在夹道深处,双目微闭,元力在经脉中缓缓流转。

他已将“沉渊引气法”拆解为十二种变式。

第一式“接地生根”,用于快速稳住心神,防止情绪波动引发能量震荡。

第二式“泥牛入海”,专克暴烈能量冲击,将其导入地脉消解。

第三式“寒潭映月”,针对阴寒类毒素,形成镜像反制场域。

第四式“逆流归源”,可逆转部分被污染的元力路径,实现自我修复。

第五式“磐石镇脉”,强化经脉韧性,抵御外部压迫型探测。

第六式“雾锁重楼”,制造虚假能量轨迹,迷惑侦测仪器。

第七式“断川闭流”,即此前推演的“断流截脉”实战应用版。

第八式“吞星纳虚”,提升混沌熔炉的吸纳上限,为后续突破做准备。

第九式“吐故凝真”,加速杂质排出,提高炼化纯度。

第十式“蛰龙养晦”,全面降低生命体征,配合龟息术达到完美隐身效果。

第十一式“星轨循序”,将十二式串联成循环链路,实现无缝切换。

第十二式“归墟守中”,作为终极保险机制,一旦察觉失控征兆,立即启动,强制回归初始状态。

这十二式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彼此嵌套,可根据战况自由组合。

他在识海中演练数十遍,确保每一式都能瞬发而成,无需思考。

混沌熔炉内部结构在他识海中愈发清晰,宛如一座微型星图,每一缕能量流动都有迹可循。

他知道,这场封锁还未结束。

赫彪的真正手段尚未展开,南区之外可能已有更多力量调动。

但他已不再是被动躲避的猎物。

七日潜修,让他从内到外完成一次蜕变。

吞噬之力不再只是杀伐工具,而是可控、可塑的力量体系。

他缓缓抬起右手,掌心黑气浮现,却不再躁动,而是随着呼吸节奏微微起伏,如同蛰伏的猛兽等待号令。

窝棚外,夜风穿过破瓦缝隙,带着一丝铁锈与焦油的气息。

林风睁开眼,目光穿透黑暗,落在东墙方向。

那里,槐树根部的泥土有轻微翻动痕迹。

有人取走了陶罐。

他收回视线,重新闭目。

元力继续循环,混沌熔炉缓缓转动,将最后一丝残余杂质炼化成精纯能量,注入四肢百骸。

他的手指轻轻叩击地面。

一下。

又一下。

节奏与小石头的暗号完全一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