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家族的断代史 > 第70章 请客

一个家族的断代史 第70章 请客

作者:外号六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3 10:45:57

说完,憨柱从一摞大洋上边拿出两块放到自己面前,余下的十块推到了苗褚氏这边,动情地说,东家的情分我们一家还不完,这十块大洋,你收着,借你的钱只能先还这点,剩下的慢慢还,人不死账不烂。女人嫌憨柱不会说话,埋怨了他一句。苗褚氏笑笑,帮着憨柱打圆场,老实人,说话就这样,话锋一转,说一码归一码,两说着。又把大洋推了过去。憨柱有些窘,是不是嫌少?苗褚氏笑了,看大哥说的,我只是觉得今年你家事多,花销大,这钱你先用着,等宽绰了再还不迟,再说,就我们娘俩,花钱的路子少,也不差十块八块的。

算完憨柱的账,再算大满的,当苗褚氏把比憨柱高出很多的一摞大洋推到大满跟前时,憨柱一家人都惊呆了。苗褚氏不顾他们一家三口的惊讶,漫不经心地说,这是大满的,当初讲好的四六分成,大满,赶紧收了。

大满不相信地盯着泛着银白亮光的袁大头,心头狂跳起来。说是帮着苗家经管窑厂,实际上也没多做多少活计,几个匠人都轻车熟路,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都了然于胸,根本无需多操心,要说操心,也只是帮着东家把窑货卖了,可是,这也是当初讲定的活计的一部分,他理应负担的,无需额外支付工钱。

二十块大洋,大满最终没有收走,在憨柱的提议下,抵做了欠款。憨柱说得很明白,年,有,有过,没有,没有过,穷家小户的,更不能铺张浪费,年月不好,就得多攒点钱,以备不时之需,手底有钱不还,不厚道,有多少还多少,还一点少一点,否则良心上过不去。

憨柱说到这个份上,苗褚氏就不好再坚持了,她也知道,欠钱的滋味不好过,更理解憨柱的心思,能还一分是一分,家里搁着钱不还账,那不是厚道人家能做的事。把两摞大洋推到东家跟前,憨柱还不忘念叨一番苗家的恩情,他说,若没有你们帮忙,大满能不能坐在这里都玄乎。憨柱的女人适时帮腔,陈述了一遍当初的心境,同样深怀感激的意思,最后,在憨柱女人的提议下,憨柱一家三口回敬了苗褚氏娘俩两杯酒,算是对他们一家照顾的回应。

那晚,结算完憨柱爷俩的工钱,苗褚氏又拿了一块花布给大满,让带给孩妈做件衣裳。大满不肯收,一脸为难地看着母亲。憨柱的女人倒没推辞,说你婶子给的你就拿着,大满这才收了,并代媳妇表示了感谢。

开学头天,永昶告别了母亲,牵着新买的毛驴去了敏河。毛驴背上驮着新近添置的被褥及一些日常用具。临行前,苗褚氏不厌其烦地交代永昶,到了学校怎么和同事相处,要尊敬校长,万不可意气用事等等,简直把永昶当成了三岁小孩,或者是当初去济南时候的永昶。永昶嘴里答应着,脑子却走了神,他在想象着那种新奇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会遇到怎样的同事,调皮捣蛋性情顽劣的学生,甚或是会不会遇上漂亮的女老师。虽然当初的理想不是当一个教员,可毕竟这是自己的一份正当职业,永昶还是有着无与伦比的期盼,至少,比窝在苗家庄,做一个少东家强上许多。

大舅特意交代了,什么不用带,空着手来就行,还跟永昶开玩笑,我大外甥来了,我还慢待?要知道,在大清朝,我大外甥就最低也是个秀才,说不定就是举人呢,我得好好巴结巴结。永昶明着答应了,可该准备的还是一样没落,打心眼里,他就没打算吃住都在大舅家里,虽然大舅待他视如己出。哪能什么都依靠大舅呢,何况工作都是大舅的功劳,不能事事麻烦大舅,他那么忙,这是永昶的真实想法。学校有房子,他还是宁愿住在学校里,肃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己能挣钱了,吃住在大舅家里就不合适了,毕竟他是个外姓。

敏河小学坐落在镇子西头,中间要经过一座小桥。学校里没人,问过门房才知道,一切事宜要等到明日开学才能办理。永昶谢过门房,牵着毛驴去了大舅家。大舅褚亚青看到毛驴背上鼓鼓囊囊的两个口袋笑着调侃永昶,是不是把家都搬过来了。永昶一五一十把去学校的事说了,又把自己想住学校的事也说给了大舅听,谁知道大舅不同意他住校,说要是传出去我外甥住在学校里,别人不得说我六亲不认?说啥也不让永昶住在学校里,又说,学校那几间小破房子我能不知道,听大舅的,就住在家里,说着,喊过大亮让把永昶的铺盖拿进了屋里。

那晚,永昶住在大舅家里。这间专门给他腾出的屋子靠着河,推开窗就能看到镜子一般的水面。夜晚的河水在灯光的映照下闪闪发亮,像一条柔软的绸带。睡前,大舅过来,交代了一些做教员的必备的常识,并鼓励永昶好好工作,最后,半开玩笑半是认真地告诉永昶,争取在敏河找个媳妇回家,省的你娘操心,接着又把苗家的历史讲给了永昶听。

长这么大,永昶第一次知晓了自家近百年的历史,还知道了那个忌讳莫测的男不过四十的现实。永昶惊讶于自家历史的复杂和诡异,更惊讶于舅舅的博闻,他不知道做生意的大舅咋会把苗家的历史了解的这么详细,并且在这么一个夜晚告诉他。大舅临走时一笑,很温和地说,别多想,好好睡觉,明日一早我让大亮带着你去。

期待的日子终于来临,日头也是出奇的好。一大早,永昶洗漱完毕,陪着大舅一家人吃了顿丰盛的早餐,然后跟着大亮去了镇西的敏河小学。

因为是首富褚亚青介绍,永昶没费什么工夫就办好了一应事宜。从校长室出来,永昶看到大亮正跟门房聊得正欢。永昶让大亮先回去,他跟着一个姓朱的老师去了教员室。敏河小学不大,满打满算八个老师,除了一个没见过面的女老师之外,剩下的清一色的男老师。论年龄都比永昶大,有的大了一圈都不止,其中一个留着八字须的姓胡的老师对永昶很是不屑,永昶招呼的时候只点了一下头,似乎高傲的很。永昶作为新来的教员,客气地打过招呼之后,坐到了属于自己的位子上,翻看起课本来。校长交代过,永昶负责五年级的国文,顶替那个病休的老师。永昶当然没有二话,他自信应付得过来。打小,他的国文成绩就好,所写的诗文还被老秀才夸赞过。

开学第一天,没什么实质性的工作,打扫完卫生,检查完学生的寒假作业,就放学了。看看天色尚早,永昶没有立马回到大舅家,他围着操场转了一圈,又挨个教室逡巡了一遍,这才走出了学校。出门的时候,他跟门房老头打了个招呼,门房老头亲切地跑出来,问他有何吩咐,又说,我知道你,新来的,褚东家的外甥。对于褚东家外甥这个身份,永昶颇为无奈,好像一提褚东家,他苗永昶就不是他苗永昶了,只是赫赫有名的褚东家的外甥。永昶没有表现的丝毫不悦,毕竟人家热情的要命,自己再冷着脸,那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何况,看他先前和大亮聊天的热乎程度,他应该是敏河街上的人,得罪他,说不定自己的坏名声就传到大舅的耳朵了。永昶笑着脸回应了门房一小会,然后趁着他停顿的工夫,借机自己还有事,急匆匆走开了。

说是打过春了,却春寒料峭,过了那孔石桥,运河的水面就一览无余了。天色尚早,回去也是无聊,大舅一家人都忙得不沾地,表哥也都在柜上忙活,没有时间陪他闲侃,而他又不想跟舅妈多说,就顺着河边慢慢往前走。走过郁家码头,又走过彭家码头,不知不觉到了御码头。这是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驻跸的码头,岸上刻有碑文。小时候经常跟着老表到处跑,到处耍,敏河的大街小巷都跑遍了,好玩的地方也都玩遍了,如今再回到敏河,永昶竟然有一种陌生的感觉,他不知道是自己长大的原因还是上学后来的少的缘故。

顺着码头一直走,没多久就出了镇子,极目处,运河像一条发亮的绸带闪着银鱼一般的亮光伸向厚实的黄土腹地。运河两岸,平展展的麦地在阳光下蓬勃着生命的新绿。河里,一艘接一艘的船,晃晃悠悠着过来,又晃晃悠悠的远去,甚至有一艘大船上还传来粗犷的歌声,似乎憋了多少天发出的呐喊。永昶觉得好笑,这哪是唱歌啊,简直就是在吼,若不是有曲调的韵味在里面,真的很像船老大的叫骂声。舅舅家有四艘大船,小时候永昶跟着舅舅最远到过微山湖,看过大片的荷花盛开在一大片浩渺的湖面。那个场景伴随了好几个夜晚,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见过那么宽广的大水,那么宽广的荷花。

一路走来,不知不觉已经饭时,永昶怕大舅等得急,就抄近道往回赶,不曾想,路过一个小巷子的时候,一扇门里突然泼出一团东西,只听哎呀一声,永昶躲闪不及,被泼了个正着。永昶扭头看去,一个年轻女子端着一个罐子站在门里,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对不起哈,女子说,掩藏不住的笑意在脸上荡漾。永昶恼怒地瞪了对方一眼,低下头去看,对方泼在他身上的竟是熬过的药渣。

山南的风俗,熬过的药渣要倒在路上,让路人把晦气带走,病人的病也就好了。永昶知道母亲也经常这样做,是以不觉得奇怪。永昶纳闷的是这家的病人得的啥病,竟然倒出这么多的药渣。

这是个年轻的女子,年纪不会比永昶大,甚至有可能还小上一两岁。女子显然没料到会永昶会瞪她,愣了一下,还是抿嘴笑了。永昶有些气恼,哪有这样的人啊,泼了别人一身药渣还笑。永昶看看裤脚,鞋面上还有一些熬过的药渣。真晦气,母亲交代过他,倘若路上看到药渣,一定要躲着走,谁曾想到莫名其妙的被泼了一身药渣。

那女子显然为自己的笑感到不妥,忙不迭地过来,要帮永昶擦拭裤脚鞋面,永昶嘴上说着没事,人却跳开了。面对一个陌生女子,永昶似乎比对方还要窘迫。女子看到永昶的样子笑了,细密的牙齿闪着闪着瓷一样的光。

要不要进家里烤烤?女子说,满脸的真诚,刚才的笑意已经隐去。趁着还没湿透,我家生炉子了,烤很快的。

永昶说了句不用了,就急匆匆走了,脚踝处一片冰凉,湿湿的感觉实在不好受,先回去换了鞋袜再说。走到巷口的时候,永昶无意间回头看,那女子还站在原地,一手拎着罐子,似乎目送自己离开。

大亮迎在门口,告诉永昶,东家一家人都等着他吃饭呢。永昶顿觉有些不安,光顾着闲逛了,害得大舅一家等着他。他告诉大亮马上就来,急匆匆去了屋里,换了鞋袜,赶到饭厅的时候,永昶才发现校长竟然也在,并且坐在了主客的位置。

大舅褚亚青的意思很明了,把校长请到家里,有让关照永昶的意思。永昶在大舅的提议下,按照晚辈的礼数给校长端了两个酒,陪了两个酒,然后回到自己的屋里拿出母亲给备下的礼物,当着大舅的面给了校长。校长倒也没客气,笑呵呵地接过,指着永昶说,好好干,你是亚青的外甥,也算是我的外甥,放心,亏不了你。

苗褚氏知道大哥的能力,但是也知道一码归一码,该尽的礼数必不可少,再怎么说,学校校长不是大哥,给校长礼物,大哥作为中间人也有面子。思量再三,苗褚氏选了一个上好的砚台,她听大哥说,王校长写得一手好字,且喜欢收藏砚台,送砚台正合适,还不显俗气。

王校长知晓永昶送的是砚台后,一口气干了三盅酒,连说,大妹妹的心意我不能不领,永昶,你叫永昶是吧,我这脑子,一喝多就肯忘事,你尽心把学生教好,别的什么事你不要管,有我在,有你大舅在,说着,校长打了个嗝,我保证你在敏河找个媳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