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一个家族的断代史 > 第27章 破财免灾

一个家族的断代史 第27章 破财免灾

作者:外号六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3 10:45:57

郭修谋迈过苗家的门槛时,太阳鲜亮的光芒洒满了这个干净的院落。郭修谋看到苗褚氏一头金色的秀发半隐在一片的翠绿之中。家宽出少年,苗家庄如她一般年纪,眉眼腰身还能保持如此之好的,绝无仅有。郭修谋感慨着,故意咳嗽两声。

苗褚氏正弯腰侍弄石台上的看樱桃,没有留意保长郭修谋踱着方步进了家门,听到咳嗽,她才看到披着半身金光的郭修谋正微笑着打量自己,脸突然没有缘由地红了。

郭大哥来了,屋里坐,稍等,我洗洗手。

郭修谋嗯嗯应着,却没有迈开步,他饶有趣味地看着石台子上簇拥的十几盆各色的花,心里却在想,这个女人真不简单,火都烧眉毛了竟然还有闲心侍弄花儿。

花是好看,苗家庄却没有几家愿意侍弄,饭都吃不周溜了,谁还有闲心弄那些中看不中吃的玩意,生存面前,当要紧的是填饱肚子,别的都是老假,花呀草呀都是有闲人家的玩意,寻常人家有那个闲心也没那工夫,拾把柴火都比弄闲情强。

郭修谋倒是养了几盆菊花,那也是跟着乡公所那帮人学的,无非是赶个时髦而已,并不是真心的喜欢。

苗褚氏洗罢手,把郭修谋让到屋里坐了,又倒上一杯热茶,这才坐下来说话。郭修谋倒是没有客气,直接把来意说了,说完后又很抱歉地一笑,三斜子的儿子两口子找到我,我呢又是苗家庄的保长,推脱不了,你也知道,那媳妇可是个难缠头,整天钻钱眼里去了,摔倒了都得抓把土装兜里,反正不能白摔倒。

苗褚氏被郭修谋的一番言论引笑了,这个说法倒是很新奇,不过想想,倒也符合三斜子儿媳妇的本性,据听说,那可是个撒土不漏的主,一根蛋毛不炼出油不扔。当然,那都是糟践人的话,当不了真,可反过来,也说明那个小媳妇的精明,从分家后五年不到,人家硬是买下了三亩地,这在苗家庄哪个不知道。

苗褚氏没有立马答应郭修谋,只告诉他容她和当家的思谋思谋,但是又表态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不是,人死为大,苗家不会装作没事人一样,东家该花的钱一分不会少,毕竟三斜子在苗家的窑上干了好多年,没有功劳还是苦劳呢,再说,就是什么都不是,老亲世邻的,出点力也是应该。

郭修谋对于苗褚氏滴水不漏的回应很是赞赏,毕竟这事有关苗家的声誉,容不得不思量思量,钱倒真的莫小可,怎么给,给多少,却不是拍脑袋的事。郭修谋得到苗家这个态度,他的任务就算圆满完成,至于到时候苗家出不出这个钱,出多少,那就和他无关了,他只负责传话。

三斜子的死让苗褚氏的心头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她实在想不透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接二连三的厄运似乎没有没有止境,大有不把苗家折腾散板不罢休的势头。仔细数数,自男人病倒后,每一件事情的降临就像预谋的一样,踩着鼓点前后衔接,不容分辨,只能被动接受。钱财的损失在苗褚氏看来倒是小事,苗家的运势才是她最关心的,因为这关系到子孙后代,关系到她唯一的儿子永昶,作为她的心头肉,她宁愿舍弃自己所有的一切也不愿意儿子有丁点的意外。

三斜子死得好,不单体现在一觉睡过去,他死在苗家的土场,怎么着都和苗家有关系,一副棺材钱苗家是少不了的,于公于私苗家都省不了这个钱。郭修谋逢人便说,别看三斜子糊涂了一辈子,死得可不糊涂。有人反驳说,他哪是糊涂呀,都是喝酒喝得,睡着了都比一般人精,到老了不花钱给自己一副棺材,谁也糊涂给我看看。

苗肇庆对于三斜子的死毫不意外,这点令女人苗褚氏很是不解。苗肇庆见怪不怪,凡是过头的事都没有好结果,喝酒是,抽大烟是,说话也是,月满则溢,水满则漾,一个意思,别疼钱,给弄副四六事的棺材吧,省的人家说咱刻薄。

苗褚氏嘴上念叨着做了什么孽呀,却实打实地给三斜子家送去了五块大洋,两块买棺材,剩余的当作助丧。反正摊上了,与其抠抠搜搜,倒不如大方些,也博得个好名声。好名难得,有时候花钱也买不到。三斜子的女人接过钱,实打实地让儿子给磕了两个响头,遇到如此仁义的东家,再多的话也表达不出那份感激。

苗褚氏再次对祖坟的风脉产生了不可抑制的怀疑,为了稳妥起见,她托人请了临城一个颇有名气的风水先生,好菜好饭招待,再次探勘了祖坟风水。结果和前两次一样,风脉没问题,还是绝佳的风脉。不出意外的话,后代必出功名。风水先生临走前如是说。一个人不信,两个人不信,三个人观点出奇地一致,苗褚氏不信也得信了,只是,她实在想不明白,既然风脉没问题,还是绝佳风脉,咋偏偏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还总是和自家扯上瓜葛。

苗褚氏去找金半仙,观香的结果颇令她欣慰,她把自己的困惑说于金半仙,金半仙沉思了一下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只要你家人没事,那些事都是命中注定的劫数,破财免灾就是这个道理,否则的话还不知怎么着呢。苗褚氏吓出一身冷汗,惜财的念头随即打消,相对于别家的不幸,自己损失的钱财倒是根本不值一提了。下山的时候,苗褚氏感觉浑身轻松了许多,胃口也好了许多。

进入小暑,苗肇庆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村里人已经能看到病了大半年之久的苗肇庆慢笃笃地走在村道上了。偶尔,他会停下来跟人打个招呼,聊一会闲篇。多数时候,他一个人慢悠悠地走在村前的田垄上,面对着一望无际的棒子地贪婪地看,那神情就好像没见过棒子似得。再然后,苗肇庆的身影就出现自家窑厂的土矿边了。

说也奇怪,山南广袤的大地,只有苗家庄附近三两个村子出粒土。而粒土是制造土陶的唯一原料。小门小户的人家,三五亩地,哪个也不肯在自家丰腴稀罕的土地上开采,填饱肚子才是一顶一要紧的事,虽然都知道,粒土可以制作窑货,卖了变钱。

苗家的土矿里,几个窑匠正在出土,看到东家,无不隔着老远就打招呼,唯恐怠慢了似得。苗肇庆跟他们摆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干他们的,自己只不过是随便看看。在苗肇庆那里是随便看看,那些窑匠却不这么想,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就凭东家的仁义,他们也不能偷懒。何况,行使半个主家权利的憨柱隔三差五地过来看看,并不厌其烦地教导大家,端人家的碗就要对起那碗饭。是以,苗家窑厂的窑货没有因为苗肇庆的缺席而有任何的减少,相反,比苗肇庆在跟前时多出一成不止。在整个黄方山套十三个村子,祖辈传下的好名声为苗家带来了优厚的选择权,苗家留下的匠人也都是个顶个的能干老实,人们以在苗家做活为荣。若是有谁被苗家除了名,理所当然,都把不是怪到那个人身上,而不是怪在苗家。

苗肇庆从土矿走来,一路上花香扑鼻,微风轻拂。锄过二遍的棒子已经高过膝盖了,墨色肥厚的叶子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他慢悠悠走着,丝毫没有感受到阳光的炽热。相反,他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像是在春天里。村头的窑场上,一排排土色的生胚罐子、盆、缸,像静默的孩子等待着他的抚摸。每当这时候,憨柱的儿子大满总是快速跑过来,作势扶他,嘴里说着,大叔你来了。对于称呼,苗肇庆秉承着长幼尊卑,乡情邻里,而不愿意大满最初称呼他为东家。苗肇庆一本正经地告诉憨柱,咱两家不是单纯的东家和伙计的关系,咱们算是世交。憨柱嘴上说着哪能心里却为东家的仁义欢喜。实际上,已经积攒下六亩薄田的憨柱完全可以不做长工了。凭着他和已经成人的大满,爷俩完全可以靠平日的打短维持一家人的衣食和体面。

苗肇庆病倒后,苗褚氏做主请来了胡庄的匠人替代男人,工钱讲定一个月一开,每月一块大洋。多年前苗褚氏就不想让男人做匠人了,在她看来完全没必要,守着祖宗留下来的百多亩地和一年四季不断活钱的窑厂,一家三口人吃香喝辣都绰绰有余,何况还有参股娘家药店的分红,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男人的理由无懈可击,家有万金不如日进分文。

苗肇庆围着场地转了一圈,又蹲下来饶有趣味地盯着一个缸觑着眼看。当别的窑匠迎出去,热烈地跟苗肇庆打着招呼,说着恭维的话的时候,岔腿坐在轮子前的胡大财一脸的自得,他知道,凭着自己无可挑剔的手艺,主家是断断挑不出毛病的。

棒子追过肥,农人就算闲下来了。六月的连阴天像天空被戳漏了,一片云彩就是一阵雨。天溽热难耐,空气似乎都带着水珠。

苗肇庆很是厌烦这漫长的雨季,他天天看着垂直的雨幕顺天而下,而无可奈何。

女人在屋里纳鞋底,嗤嗤拉拉的声音合着外边的雨声,竟平添了一份不曾有过的诗意。女人提议让他看书,再不行就去找人闲聊,再怎么也比窝在家里要强。

苗肇庆哪也不去,多少年来他就没有串门的习惯,再说,他也听不惯那些男人的胡侃八拉,那些粗鄙的男人,除了聊一些比骚羊蛋子还骚的呱,他们还能聊些什么?要么就东家长西家短,全无新意,听多了平添烦躁。再说,那个圈子也不适合他,就像猪圈里突然跑进来个绵羊一般突兀。

有一次,他老远就听到窑屋里几个匠人嘻打哈笑,结果等到他的身影出现,众人都刹住了笑,然后不无尴尬地各干各的活了,似乎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瞬间,他感到了自己的孤独,他知道,他不属于那个圈子,那个世俗的圈子,那个属于匠人的圈子,虽然他也是一个匠人。

苗褚氏怕男人劳累,就把藤椅搬到廊檐下,给男人泡了壶茶,让他慢慢嘘着消磨时间。此刻,她已经不奢望什么,只要男人守在身边就好,哪怕他什么不干,就那么闲着,甚至躺着,反正家里吃穿不愁。

男人寿宴那天,四哥聊到那晚才走。从四哥和永昶的口中,她知道了外边并不太平,日本人虎视眈眈,像盯着一块大肥肉盯着关内丰饶的国土。

甥舅俩人因为日本人会不会打进来而起了争执,不过倒是那种温和的争执,不伤和气。永昶说想都不要想,日本人会打进来的,时间早晚而已。舅舅不同意外甥的观点,说整个东三省都让日本人占了,还不知足?永昶反驳舅舅,问,你都有两千多亩土地了,为啥还想着再有两千亩。舅舅笑了,为外甥这个鲜活的比喻。

她在一边都听得呆了,这爷俩也太能聊了,而且聊得都是乡下不曾听说的稀奇事。几个执喜的也算经多见广,可说来说去还是庄户人家,最远的也就到过县城,至于济南那是连想都没想过的事,永昶的一席话让他们口瞪目呆之余,口中不停地连说乖乖,这是什么世道。有的人不无忧虑地想了又想,日本人到底什么样子,是不是红眼绿鼻子四个毛蹄子,待听说日本人个个都是小矮人后,都轰地笑了,有人不屑地说,人小国的还想统治咱中国呀。

倒是郭修谋眯着眼不吱声,心下却不停翻腾,日本人能打进来,占了东三省,想必不是无能之辈,想当初满人不也是一小撮么,不还照样统治大汉民族?众人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两年之后,日本人真的打了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