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名义,风起汉东 > 第87章 樽前别意长

穿越名义,风起汉东 第87章 樽前别意长

作者:爱吃北特加的庞士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3 10:45:55

组织部门的调令来得比预想中更快,祁同伟赴吕州市担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任命正式下达。消息传来,在林城,尤其是在他们这个小圈子里,激起了一层复杂的涟漪。吕州是汉东省的经济重镇,地位超然,这个职位无疑是重用和提拔,预示着祁同伟的政治生涯迈上了一个关键的新台阶。然而,那潭水的深浅,也足以让了解内情的人为之捏一把汗。市委书记是高育良,祁同伟在汉东大学政法系求学时的恩师,对他有知遇之恩;而市长则是李达康,以雷厉风行、作风强势、甚至有些独断着称,更是省长赵立春曾经倚重的大秘(现任秘书是刘新建)。高、李二人理念不合、风格迥异,在吕州明争暗斗已是公开的秘密,祁同伟此去,无异于踏入一个微妙的漩涡中心。

饯行宴设在了林城东郊一处颇为雅致的私人会所,名为“竹韵轩”,是赵瑞龙特意安排的。这里环境清幽,白墙黛瓦,庭中植有数丛翠竹,晚风拂过,沙沙作响,平添几分离愁别绪。

李为民、祁同伟、赵瑞龙和陈海四人先后抵达。包间里,红木圆桌上已摆好了精致的凉菜,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与檀木气息。四人落座,一时竟有些沉默,往日的插科打诨似乎都被这即将到来的分别冲淡了。

赵瑞龙作为组织者,率先打破了沉寂,他端起面前斟满的茅台酒杯,努力想让气氛活跃些:“来来来,第一杯!都端起来!咱们一起敬同伟!祝贺他高升吕州,以后就是咱们兄弟里第一个在这么重要岗位上独当一面的!”他声音洪亮,但眼神里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同伟,别的都不说了,就一句,到了那边,该拼就拼,该争就争,但也得照顾好自己。高书记是你老师,肯定会关照你。就是李达康市长那边……”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了父亲赵立春偶尔提及李达康时那种又欣赏又头疼的复杂表情,以及李达康那出了名的六亲不认的工作作风,最终还是把后半句咽了回去,化作一声叹息,“总之,一切顺利!干了!”说罢,仰头一饮而尽。

祁同伟连忙举杯,眼圈微微有些发红,感激道:“瑞龙,谢谢你!兄弟的话,我记心里了。”他也一口喝干,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丝灼热。

陈海也憨厚地举起杯,他话不多,只是看着祁同伟,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和不舍:“同伟哥,恭喜。你能力那么强,肯定没问题的。有空常回来看看。”他也干脆地干了。

李为民最后一个举起酒杯,他没有立刻喝,目光温和而深邃地落在祁同伟脸上,仿佛要将他此刻的模样刻在心里。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却带着千斤分量:

“同伟,吕州是经济重镇,平台更高,视野更广,对你而言是极好的锻炼机会。但正如瑞龙所虑,那里的情况确实比林城复杂得多。”他刻意放慢了语速,让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入祁同伟耳中,“高育良书记是你的恩师,当年在汉东大学,除了我,就属他对你最为关照,不仅在学业上悉心指导,在你毕业分配时也为你说了话。这份师恩,你铭记于心,于公于私,敬重他、配合他工作,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官场伦理。”

他话锋微微一顿,包间内的空气仿佛也随之凝滞了几分,连赵瑞龙和陈海都屏息听着。

“但是,”李为民的语气加重了几分,“李达康市长那边,你更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应对。他是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这一点我清楚。他能力极强,魄力十足,是全省闻名的‘闯将’、‘实干家’,抓经济、搞建设确实有一手,赵省长也一直很欣赏他这点。然而,他作风极为强硬,有时候甚至显得不近人情,为了达成目标,手段可能会比较激烈。你作为常务副市长,是市政府的‘大管家’,直接在他手下做事,同时又与高书记有着密切的师生关系。这个位置,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

李为民的目光锐利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吕州那错综复杂的权力格局:“你夹在两位主要领导之间,这个度,如何把握,将直接决定你在吕州的成败,甚至影响你未来的政治生命。记住我的话,既要坚持原则,守住底线,也要懂得审时度势,灵活处事。绝不能简单地选边站队,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在那里是行不通的,那只会让你早早出局。你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独立的价值,用自己的工作实绩去赢得尊重,在两位领导的夹缝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将吕州潜在的凶险和生存法则剖析得淋漓尽致。祁同伟听得心潮澎湃,又感到肩头沉甸甸的压力。他重重地点头,拿起酒瓶,先为李为民斟满,然后又给自己倒满,双手颤抖着捧起酒杯,站起身,神情激动而无比郑重:

“学长!”这一声呼唤,包含了太多难以言喻的情感,“您今天这番话,是金玉良言,是护身符,我祁同伟一定刻在心上,时时警醒!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从金山镇那个愣头青,到岩台县,再到林城市,是您手把手地教我,一步步地带我,不仅在政治上扶持我,更在为人处世上给我树立了榜样。这份知遇之恩,栽培之情,如同再造!我……”他喉头哽咽,有些说不下去,深吸一口气,才继续道,“我敬您!无论我祁同伟走到哪里,走得多远,您永远是我的学长,是我的领路人!”说罢,他仰头,将杯中那灼热的液体一饮而尽,仿佛要将这份决心和感激一同吞下。

李为民也站起身,他能清晰地看到祁同伟眼中闪烁的泪光,能感受到那份发自肺腑的真诚与即将独自面对惊涛骇浪的决绝。他没有多说什么安慰的话,只是沉稳地举起杯,目光坚定地看着祁同伟,同样一饮而尽。然后,他伸出手,用力地拍了拍祁同伟的肩膀,那力道传递着无声的支持和信任。

“路,终归要自己走。”李为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记住你的根本。你是从金山镇最基层,一步一个脚印,靠着实干和成绩走上来的。这份经历,是你最宝贵的财富,是你区别于很多干部的底色。无论面对高老师的理论高度,还是李市长的雷霆手段,都不要忘了这份底色。守住初心和底线,比什么都重要。遇到实在绕不过去的难处,林城永远是你的退路,我这个学长,也还能帮你分析分析,出出主意。”

这番话,给了祁同伟莫大的安慰和底气。他知道,李为民虽然放手让他去历练,但并非真的完全不管不顾,这份情谊和支持,将是他未来在吕州坚持下去的重要力量。

赵瑞龙也被这气氛感染,眼圈更红了,他嚷嚷着:“哎哟,看得我心里都酸溜溜的。同伟,别搞得跟生离死别似的,吕州才多远?想兄弟们了,一个电话,我们随时杀过去看你!要不,我在吕州也搞个分公司,咱们常聚!”

陈海也用力点头:“对,同伟哥,我们都在呢。”

气氛在赵瑞龙的插科打诨和陈海的憨厚安慰下,稍稍轻松了一些。四人重新落座,边吃边聊。话题渐渐从离愁别绪,转向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祁同伟感慨道:“说起来,在汉东大学那会儿,除了学长一直照顾我,高老师确实对我也极好。那时候我家里条件不好,高老师知道后,不仅在学习上指导我,生活上也常有关心,还帮我争取过勤工俭学的机会。陈海,还记得吗?那时候你和你姐姐陈阳,也没少接济我。”他看向陈海,眼中流露出对那段纯真岁月的怀念。

陈海憨厚地笑了:“记得,我姐那时候总说,同伟有志气,就是太要强,不肯轻易接受帮助。为这个,我没少挨她数落,说我不会关心同学。”

李为民也露出一丝微笑,那段青春岁月,同样是他记忆中的宝贵财富。他接过话头,将话题引向更深处:“高老师学识渊博,看问题有深度,这是他的长处,你跟着他,能学到很多宏观思维和理论素养。但也要注意,他有时候过于注重理论和平衡,可能会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显得犹豫。而李达康恰恰相反,他目标导向极强,执行力惊人,但有时可能为了效率而忽略程序和部分人的感受。如何吸取他们二人的优点,避免其缺点,这需要你在实践中慢慢摸索、领悟。”

这番对高、李二人精准的“画像”,让祁同伟对即将面对的两个主要领导有了更立体、更清醒的认识。他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之谈默默记在心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夜色已深。庭外的竹影在灯下摇曳,更添几分怅惘。

宴席终有散时。四人走出“竹韵轩”,秋夜的凉意扑面而来。站在车前,最后的道别时刻还是到了。

李为民看着祁同伟,千言万语,最终化作最朴素的叮嘱:“同伟,多余的话不说了。记住,你是从林城出去的,是从基层摸爬滚打出来的祁同伟。保持本色,谨慎前行。”

祁同伟重重地点头,逐一与李为民、赵瑞龙、陈海用力拥抱。

“学长,保重!”

“瑞龙,谢了兄弟!”

“陈海,照顾好自己!”

他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室,发动了汽车。摇下车窗,最后看了一眼站在夜色中的三位兄弟,挥了挥手,然后坚定地驶离,尾灯很快便融入了远方的流光溢彩之中。

李为民站在原地,望着车子消失的方向,久久未动。秋风吹动他的衣角,带来一丝寒意。赵瑞龙和陈海也默默地站在他身边。

“走了。”赵瑞龙喃喃道。

“嗯,走了。”陈海应和。

李为民没有说话,他心中清楚,祁同伟此去吕州,犹如一叶扁舟驶入了风急浪高、暗流汹涌的海域。不仅要面对繁重复杂的经济建设工作,更要在他恩师与省长爱将的角力中,小心翼翼地寻找平衡,艰难地开辟自己的道路。这既是祁同伟必须经历的成长之劫,也是他命途中难以预料的缘分。而汉东的政坛棋局,因为祁同伟这一步调动,无疑又增添了许多微妙的变数和看点。未来的波澜,似乎已可预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