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名义,风起汉东 > 第55章 双喜临门启新程

一九九六年的初冬,北国的寒风已带着凛冽的意味,呼啸着掠过京城纵横交错的胡同与日渐高耸的楼宇。然而,在李家的那座保持着传统格局的四合院里,却仿佛自成一个温暖的小世界,洋溢着驱散严寒的融融暖意和难以抑制的喜悦氛围。

腊月十六,凌晨时分。军区总医院产房外的走廊里,灯光柔和而安静。李为民独自站在那里,身影被拉得修长。他表面上看起来依旧沉稳,但微微抿紧的唇线和偶尔望向产房紧闭大门时那焦灼的眼神,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当那一声清亮、有力的婴儿啼哭声穿透门板,清晰地传入耳中时,他一直紧绷的肩膀骤然松弛,几乎是下意识地向前迈了一步,脸上瞬间绽放出如释重负又难以掩饰的激动笑容。

护士抱着襁褓出来报喜:“李主任,是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他快步上前,动作近乎虔诚地、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个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生命。小家伙脸蛋还红扑扑、带着些许褶皱,闭着眼睛,却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在宣告自己的到来。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杂着巨大责任感与血脉相连的深刻悸动,如同暖流般涌遍他的全身,让他眼眶微微发热。

他快步走进产房,俯身在额发被汗水濡湿、脸色苍白却带着胜利般微笑的宋雨晴额头上,印下轻轻一吻,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微颤:“雨晴,辛苦了。”目光交汇,满是无需言说的深情与共渡难关后的默契。

喜讯如同插上了翅膀。李太行老爷子在接到儿子李振邦的电话汇报时,握着听筒,洪亮的笑声几乎要穿透线路,连说了三个掷地有声的“好”字,满是戎马生涯磨砺出的豪迈与隔代亲的慈爱。宋家那边,一向沉稳的宋老更是喜形于色,当即在书房铺开宣纸,挥毫泼墨,写下“芝兰玉树”四个苍劲大字,寓意孙辈才德高尚,如芝兰生于庭阶,即刻便派人送往医院。经两家商议和李为民夫妇的意愿,孩子取名“李继业”,既蕴含着继承家国事业的厚重期许,名字本身又显得朴实而稳重,寄托了长辈们最本真的愿望。

孩子出院回家的这天,小小的四合院仿佛迎来了最盛大的节日。李振邦和周蕙抱着襁褓中的孙子,几乎爱不释手,脸上是多年来少有的、毫不掩饰的灿烂笑意,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宋思远和韩静书也带着大包小包的婴儿用品和精心准备的补品赶来,小小的李继业成了绝对的中心,他每一次无意识的咂嘴、每一次挥舞的小拳头,甚至一个细微的哈欠,都能引来大人们一阵充满爱意的低声讨论和欣喜的目光。

李为民站在稍远处,看着眼前这幕父母岳父母围着孩子、其乐融融的景象,看着靠在床头、虽然难掩疲惫却浑身散发着柔和母性光辉的宋雨晴,心中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满足感和安定感所充盈。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人生的几大基石似乎都在这一刻被夯得无比坚实、稳妥。这份来自家庭内部的、最质朴的温暖与圆满,为他本就坚定的前行意志,注入了更为深沉而持久的磅礴力量。

就在李家上下沉浸在这份天伦之乐中时,千里之外的汉东省,其政治棋盘上,一步影响深远的重要棋子,正被郑重地提起,准备落下。

省委书记办公室内,光线明亮,气氛严肃。赵立春与省委书记隔着一张宽大的办公桌相对而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与烟草气息。

“书记,关于林城市市长接任人选的问题,我经过这段时间的反复斟酌和考察,认为省委政策研究室的李为民同志,是目前来看非常合适,甚至可以说是最佳的人选。”赵立春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沉稳,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核心议题。

省委书记微微后靠,手指在扶手上轻轻点着,神色平静无波:“嗯,立春同志,说说你的具体理由。林城是我们省的经济重镇,情况复杂,市长人选至关重要。”

“李为民同志的优势,确实非常明显和突出。”赵立春显然有备而来,开始条分缕析地阐述,“第一,也是我认为最可贵的一点,他拥有极其扎实且完整的基层主政经验,这不是浮在面上的镀金,而是实打实干出来的。在金山镇,他让一个贫困镇旧貌换新颜;在岩台县,他主导的综合改革试点更是成了全省的标杆。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个细节,”他稍稍加重了语气,“李为民同志,还有现在在岩台干得风生水起的祁同伟同志,他们都是汉东大学顶尖的优秀研究生毕业。要知道,研究生毕业是可以直接享受科级待遇,起点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的。但他们二人都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主动放弃了这份唾手可得的待遇和相对轻松的机关岗位,坚持要求从最普通、最基层的科员岗位做起,真正沉到一线去摸爬滚打。这种不图安逸、不慕虚荣、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的选择,本身就深刻地说明了他们的格局、定力和对自身能力的强大自信。”

赵立春特意强调的这个细节,显然起到了作用。省委书记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要知道,如今可是在九十年代,一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学历堪称凤毛麟角,是各级机关争抢的对象。能主动放弃既定的高起点,选择一条更为艰难、需要从零开始的路径,这份心性和魄力,在年轻干部中确实极为罕见,也更能印证其投身事业的真挚与纯粹。

“第二,”赵立春见铺垫已有效果,继续推进,“正因为有这样异常扎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基层历练作为根基,他在推动改革、发展经济方面,展现出的思路之活、办法之实、成效之显着,是有目共睹的,也得到了上下一致的高度认可。这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本事。第三,他在省政研室主持工作这段时间,成功主持制定了《汉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等重要文件,这充分证明了他已经具备了出色的战略思维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完成了从优秀的县区实操干部到合格的省直机关战略谋划者的成功转型,其视野和站位都更加开阔、高远。”

他稍作停顿,用总结性的语气说道:“综合考量,林城不仅是我们省改革发展的重点地区,更是我们规划中的产业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市之一。让既熟悉改革、敢于碰硬、又对林城,尤其是其下辖的、作为改革策源地的岩台县情况有着深刻理解和深厚感情的李为民同志,去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无疑最有利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能凭借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开拓精神,强力推动试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我省下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和宝贵经验。我认为,这是从全省工作大局和长远发展战略出发,经过审慎权衡后得出的最佳选择。”

省委书记听完这番逻辑严密、论据充分的陈述,沉吟了更长的时间。他手指间的香烟缓缓燃烧,烟雾袅袅上升。他对李为民的印象本就颇佳,无论是其显赫却低调的家族背景,还是其本人在基层创造的突出业绩,以及在更高层面获得的特殊期许。如今,赵立春着重补充的“放弃研究生待遇从科员做起”这一关键经历,更让他对这位年轻干部的品格和初心,有了更深入、更积极的评价。这种不走捷径、甘于在基层淬炼的作风,往往意味着更坚实的根基和更远大的前程。让这样一个人物去主政林城,虽然挑战巨大,但其能带来的发展动能和突破可能性,也同样值得期待。

“李为民同志的能力、品格和过往业绩,省委是充分认可和肯定的。”省委书记终于缓缓开口,做出了决定,“让他去林城,这副担子确实不轻,林城情况复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需要一个有锐气、有章法、又能稳住局面的掌舵人。既然立春同志你如此力荐,也符合我们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方向。这样吧,你这边以省政府党组的名义形成正式推荐意见,我这边和其他同志也通个气,然后我们联合正式向中组部推荐,建议任命李为民同志为林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看看上面的最终意见和安排。”

“好的,书记,我完全同意。我马上安排落实。”赵立春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知道此事在省级层面已经取得了关键性共识。

数日之后,这份关乎汉东一个重要地市未来数年发展走向、乃至可能影响全省改革进程的关键人事推荐建议,被郑重地封入机要文件袋,通过保密渠道,迅速送往京城。

李为民获悉这一重大动向,是在为儿子筹备满月宴的前夕。电话是韩立民伯伯从京城家中打来的。韩立民在电话里的语气带着长辈特有的欣慰与沉稳:“为民啊,最近怎么样?孩子和雨晴都好吧?你在汉东这段时间的工作,特别是主持制定的那个产业规划,还有你早年扎根基层的经历,上面都很关注,也看在眼里。最近,组织上很可能会有更重要的担子交给你,可能要让你去独当一面了。你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戒骄戒躁,保持住那股子锐气和务实作风,一如既往。”

挂了电话,李为民独自站在书房的窗前,望着窗外院落中在清冷月光下泛着微光的薄雪,心潮如同窗外的夜色般深沉而涌动。儿子降生带来的巨大喜悦和新鲜感尚未完全平复,家庭角色刚刚完成重要转变,事业上却又将迎来一个如此重大的、堪称飞跃的转折点。市长——主政一方,这与他之前在县里作为执行者、在省直机关作为谋划者的角色截然不同,意味着更大的决策权力,也意味着更直接、更沉重的经济社会发展责任,意味着更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需要平衡,意味着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将接踵而至。林城,作为汉东的经济重镇,工业基础雄厚,但历史包袱也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各种矛盾交织,去那里当市长,绝非易事,无异于一场硬仗。

他不禁回想起当年汉东大学研究生毕业时,面对那份可以直接进入省直机关、享受副科级待遇的、在旁人看来羡慕不已的坦途,自己内心那份异常坚定的抉择。很多人都表示不解,甚至有人认为他傻。但他始终坚信,只有真正从基层最基础的岗位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历练,才能真正透彻地了解最真实的国情、省情、民情,他的根基才能扎得最深、最牢,未来才能走得更高、更稳。如今,看到祁同伟也沿着同样的路径,在基层磨砺中迅速成长、崭露头角,这让他倍感欣慰,也证明他们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他深吸一口窗外清冷而新鲜的空气,目光逐渐由波澜起伏转为磐石般的坚定。既然时代选择了你,机遇和责任同时摆在了面前,那就没有犹豫和退缩的理由,唯有勇往直前。他想起在岩台时,乡亲们谈及未来时那饱含期盼的眼神;想起南巡老人那“国之栋梁,无双国士”的千钧期许;更想起怀中儿子那纯净无邪、依赖着他的稚嫩脸庞……一股豪情与沉甸甸的使命感油然而生,瞬间压过了所有可能的忐忑。

他毅然转身,回到那张宽大的书桌前,拧亮台灯,铺开一叠崭新的稿纸,拿起那支熟悉的钢笔,开始系统地梳理自己前期对林城市情的各类研究资料,勾画对未来工作的初步思考和可能的破局路径。他知道,无论这项任命是否最终下达,他都必须提前进入“战时状态”,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不负重托。

窗外,夜色渐深,万籁俱寂。四合院里,为明天孩子的满月宴而提前挂起的一串串红灯笼,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散发着格外温暖、祥和的光晕。屋内,橘黄色的灯光下,李为民伏案疾书的背影显得愈发沉稳而专注。麟儿弄璋,添丁进口,是为家族之大喜;青云路近,委以重任,是为事业之新程。家庭与事业的双重喜悦与责任,如同这冬日里交织的暖流与寒冰,共同淬炼着这位年轻改革者的心志与能力,预示着一程更加波澜壮阔、也必然充满艰险的征程,即将在时代的召唤下,凛然开启。汉东的政坛格局与发展态势,也必将因这一关键的人事布局,而进入一个全新的、备受瞩目的阶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