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明以为王狄流心软求情呢!
原来是乔迁宴。
“那我跟你郑叔处理完就回家。”赵天明说着,一边推着郑广平。
“嗨,你去干嘛拉着我啊!”郑广平明显不愿去。
“赶紧的....”
赵天明拉着郑广平走了。
而在场其他几位瞪大双眼看向王狄流,心里却吐槽;郭团长送的钢笔,你小子真敢收下!
王狄流有什么不敢收的,礼尚往来。
他花宰杀币到时候弄一桌好菜招待。
廖建军见郭团长都送钢笔,他送什么啊!
这次命令下达,走的匆忙什么也没带。
就拎了两身换洗的衣服。
其实王狄流也不要他们的礼物。
心意的话,他就收下。
虽说在这样的年代钢笔是很珍贵。
但王狄流有比钢笔更好用的笔。
既然郭团长送给自己,那自然要收下。
刘厂长跟林教授在身上摸了摸,实在是没东西送。
他们也没准备。
只能跟着赔笑了。
王狄流见几位十分窘迫的说:“没关系,就一顿饭,你们赶上好时候.....”
“要不这样吧!我们可以帮忙搬东西?”
廖建军提出建议。
“不用了廖叔,新房那边的家具都布置好了。这边房子里的东西保留着,将来等弟弟妹妹稍微长大了,再推了重新建新房。”
王狄流已经想好了。
不管今后是在城里发展,还是到市里。
这里房子还得问问大家的意见。
当初是口头承诺说是离开王家庄,房子会送给大队。
突然!
王狄流想到什么,说:“对了,你们还没参观新房子吧!我带你们参观,参观.....”
“好....”
就这样王狄流带着几位大人物参观下新房子。
现代元素的中式风格建筑,还是让大家惊讶的。
看到新房感到意外的是林教授,他好奇的问王狄流去过京都。
王狄流肯定说没去过。
就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林教授是看出这建筑风格,跟京都的四九城下的四合院很像。
不过!
新房的角落里的电缆,还是被这位科研教授发现了。
“这是电线?”
看到电缆线林教授推了推眼镜,然后震惊的看向王狄流,问:“你是从哪里搞到这电线?”
他之所以这么震惊是因为,王狄流采用的是军用电缆线。
不等王狄流回答,郭团长好奇的问,“林老,这黑线是电线?”
“是啊!这是高功率的铝线啊!”林教授声音透着激动。
他看待王狄流的目光更加炽热。
王狄流尴尬的回答:“这铝线其实是我从.....”
编了个理由。
说这铝线是从凌若雪父母给的那份研究资料一起的!
“什么....你会做这种铝线?”
林教授再次刷新对王狄流的认知,心想这就是天才?
绘画卫星设计图,又会自主研发电缆线。
问题是这材料作为科研教授,也搞不到啊!
因为国家技术落后。
要是航天研究所换上这种大功率电缆线。
那研发效率大大提升啊!
当然以现代的电缆线,用于航天的话,肯定是7050铝线。
它是一种系高强度铝合金线材,因其出色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抗应力腐蚀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能被广泛应用。
不过,对方不知道的是眼下黑色铝线外面那层,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
所以看上去是黑色的。
如果用于航天的电缆线,就是采用耐热聚氯乙烯绝缘尼龙护套,或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偏氟乙烯护套了。
工作温度上限为105℃。
不得不说,系统出品的铝线可不是一般的。
而且,这铝线因其轻便、价格低廉且导电性能良好而受到科研人员的青睐。
与铜线相比,铝线更轻,便于携带和操作。
比如在实验室中,铝线常用于需要减轻重量的场合,如风筝线、模型飞机等的连接线。
林教授刚要开口,立马闭口不谈,他决定把重大发现上报给上面。
他必须对王狄流这个年轻人重视起来。
最好能把他招到研究院去。
王狄流没想到林教授会这么想。
郭团长注意到林教授的表情,知道这黑色电线不简单。
有这样的技术,国家肯定是需要的。
廖建军也对王狄流重视起来。
每个人都有秘密。
只能说王狄流太优秀了。
.......
看完新房。
王狄流开始准备午饭,系上粗布围裙,正站在新家敞亮的厨房中央颠勺。
铁锅烧得发红,他手腕一沉,青笋片裹着琥珀色的酱汁在空中划出弧线,又稳稳落回锅中。
墙上还沾着几点新溅的油星子,和他鼻尖沁出的细汗一样,透着鲜活的烟火气。
“六哥,你这红烧蹄髈得炖到脱骨才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