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抹顽强破土而出的嫩绿,如同在云逸平静无波的退休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小小的石子,漾开了一圈细微却持久的涟漪。
自那种子发芽后,云逸的日常routine便悄然多了一项固定内容——观察幼苗。
每日清晨,在例行用冰铲伺候绿萝之后,他总会在那暖阳玉花盆前驻足片刻。他并不像那些狂热的灵植夫那样,时刻用神识探查、用灵泉浇灌、甚至布置聚灵阵催生。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如同一个耐心的老农,看着自家田里的秧苗,顺其自然。
那幼苗生长得极其缓慢,几天过去,也才长到指甲盖高,两片椭圆形的子叶嫩得能掐出水来,叶脉中隐隐流动着与种子同源的奇异生机。它似乎对阳光的需求很高,总是努力地将叶片朝向窗外,却又畏惧正午的灼热。
云逸注意到这一点后,便随手调整了一下花盆的角度,让它能更好地沐浴在晨光和夕阳中,避开毒辣的午时阳光。
“小东西,还挺娇气。”他低声嘀咕了一句,语气里却没有丝毫不耐,反而带着几分兴味。
这日午后,他照例泡好了“月华天露下午茶”,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躺下,而是端着茶杯,坐到了窗边,目光落在那个小小的花盆上。
阳光正好,温柔地笼罩着那株幼苗,给它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嫩叶在微风中轻轻颤动,仿佛在呼吸。
云逸看着看着,忽然心念一动。他伸出食指,在茶杯边缘轻轻一蘸,指尖沾上了一滴混合着月华天露的茶汤。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将那滴茶汤,滴在了幼苗根部的土壤上。
他并没有动用任何灵力去催化,只是纯粹地想看看,这蕴含月华之力的茶汤,对这神秘的幼苗会不会有什么反应。
茶汤迅速渗入灵土。起初,幼苗并没有什么变化。但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那两片子叶的边缘,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月白色光晕!虽然转瞬即逝,但云逸清晰地捕捉到了!
而且,幼苗似乎挺立得更加精神了一些。
“哦?”云逸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喜欢这个?”
他像是发现了什么新玩具的孩子,饶有兴致地又蘸了一滴茶汤,滴了下去。这一次,他更加专注地观察着。
果然,那微弱的月白光晕再次出现,持续时间比上次稍长了那么一瞬。幼苗叶片舒展的幅度,也似乎大了一点点。
“有意思……”云逸摩挲着下巴,“看来不是凡种,对月华之力有所感应。”
他并没有继续滴灌。过犹不及的道理,他比谁都懂。只是将这新的发现记在心里,决定以后每次喝下午茶的时候,顺便“喂”它一两滴,看看长期效果如何。
于是,云逸的“月华天露下午茶”时间,又多了一个小小的仪式感。他品茶,幼苗“喝”他指尖滴落的残汤,一人一苗,在午后的阳光下,构成了一幅奇异的和谐画面。
几天后,苏小婉前来请教一个关于剑意凝练的问题。她结束修炼后,习惯性地想帮云逸打理一下藏书阁,目光扫过窗台,立刻被那盆新出现的幼苗吸引了。
“长老,这是……”苏小婉好奇地走近。她能感觉到那幼苗散发出的生机虽然微弱,却异常纯粹而古老。
“哦,一个小朋友送的种子,刚发芽。”云逸懒洋洋地靠在躺椅上,手里拿着那本没看完的《九州奇物志》,随口答道。
“好奇特的生机!”苏小婉仔细感应着,她身具天灵根,对天地灵物感应敏锐,“弟子从未见过这种气息的灵植,长老可知它是什么来历?”
“不知道。”云逸翻了一页书,语气平淡,“等着看它长大不就知道了。”
苏小婉看着云逸那浑不在意的样子,又看看那株备受“优待”(能放在窗台最受长老关注的位置,还能蹭到月华天露)的幼苗,心中了然。能被云长老如此对待,这幼苗定然不凡。
她想了想,从自己的储物戒中取出一个小玉瓶,说道:“弟子前些时日完成宗门任务,得了一瓶‘乙木灵液’,对草木生长颇有裨益,或许对这幼苗有用?”
云逸抬眼看了看她手中的玉瓶,摇了摇头:“不用。它现在这样挺好,长太快未必是好事。”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你那份‘乙木灵液’,留着给自己淬炼灵力吧,比你用丹药强。”
苏小婉闻言,心中一暖,知道这是长老在指点自己,连忙收起玉瓶:“是,弟子明白了。”
她又看了那幼苗几眼,这才告辞离去。
云逸的目光重新落回幼苗上,嘴角微不可察地弯了弯。这丫头,倒是好心。不过,这种来历不明的古种,贸然用外力催生,谁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还是顺其自然最稳妥。
时间一天天过去,幼苗在云逸那“有一搭没一搭”的照料下,缓慢而坚定地生长着。子叶渐渐舒展变大,茎秆也粗壮了一些。它似乎格外喜欢月华天露的气息,每次云逸滴下茶汤,它都会微微颤动,仿佛在表达欢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