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窟一日游,轻松得如同郊外踏青。云逸扛着扫帚,领着神情恍惚的玄诚子三人,以及那头依旧慢悠悠嚼着路边紫色苔藓的毛驴,走出了那片瘴气弥漫的山谷。身后,是彻底沉寂、再无半点生息的幽魂教分坛。
那些被救的凡人早已四散逃入山林,想必用不了多久,幽魂教分坛被神秘高人随手覆灭的消息,就会伴随着“糖豆换神器”的传说,在这片混乱之地掀起新的波澜。
云逸对此浑不在意,他摸了摸肚子,嘀咕道:“光顾着打扫卫生,都错过饭点了。老周,附近有什么吃饭的地方?”
周一仙还沉浸在“跟着大佬刷副本”的梦幻感中,闻言一个激灵,连忙掏出他那宝贝罗盘,装模作样地测算了一番,然后指着东南方向:“前辈,据此三十里外,有一处‘清风集’,是附近修士和凡人混杂交易之所,应该有酒肆茶馆。”
“行,就去那儿。”云逸翻身上驴,一拉缰绳,毛驴调转方向,迈着蹄子朝东南而去。
清风集坐落在一处山坳平地上,规模比黑岩城小得多,更像是一个大型的村落集市。以竹木搭建的简陋房屋错落分布,街道上人来人往,多是些低阶修士、猎户和行商,气氛比黑岩城少了几分戾气,多了些烟火味。
云逸这骑驴扛扫帚的造型,依旧引来了不少好奇的目光,但或许是此地消息闭塞,又或许是云逸气息收敛得完美,并未引起太大骚动。
一行人找了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露天茶摊坐下。茶摊老板是个炼气期的老者,手脚麻利地端上粗茶和几样简单的点心。
云逸喝着寡淡的茶水,吃着硬邦邦的粗面饼,倒是颇为满足。
就在这时,旁边一桌几个修士的议论声传了过来。
那桌共有四人,三男一女,穿着统一的青色劲装,袖口绣着一柄小剑标志,似乎是某个小门派的弟子。修为最高的是一名面容沉稳的青年,约莫筑基中期,另外两男一女都是筑基初期。他们此刻正围坐在一起,愁眉不展。
“大师兄,这可如何是好?师尊闭关前将‘青元剑诀’的后续功法交予我们参悟,可这第三层的运功路线,与前面两层截然不同,灵力运转至‘风池穴’时,总是滞涩难通,强行冲击,便觉神魂刺痛,已有两位师弟因此受了内伤。”那名容貌清秀的女弟子忧心忡忡地说道。
被称为大师兄的沉稳青年叹了口气:“师尊言道,此乃青元剑诀的关键瓶颈,若能突破,剑罡自生,威力倍增。可这运功路线实在凶险,古籍记载也语焉不详,我等参悟数月,依旧不得其法。”
另一名矮胖弟子挠头道:“会不会是我们理解错了?‘气走奇经,意守祖窍’……这祖窍指的是眉心识海,可灵力若强行冲击此处,稍有不慎便是识海崩溃的下场啊!”
“可若不按此法,剑罡便无法凝聚……”最后一名瘦高弟子也是一脸苦恼。
几人议论纷纷,显然被这功法瓶颈困扰许久,却又无人可以请教,只能自己摸索,风险极大。
他们的对话,一字不落地落入了云逸几人耳中。
玄诚子微微摇头,低声道:“青元剑诀?似乎是‘青木门’的镇派功法。此功法前期进境尚可,但据说到了金丹期便隐患重重,极易走火入魔,看来这瓶颈确实存在。”
周一仙则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专心对付着桌上的点心。
苏小婉倒是听得认真,她虽不修剑道,但修行之理相通,也觉得那“气走奇经,意守祖窍”的说法颇为凶险。
云逸喝完最后一口茶,将粗面饼的碎屑拍掉,忽然扭头对着那桌青木门弟子说道:“喂,你们几个。”
那四名弟子一愣,疑惑地看向云逸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老者。
“前辈……是在叫我们?”大师兄起身,拱手问道,态度还算客气。
“嗯。”云逸点了点头,用扫帚杆指了指他们,“你们刚才讨论的那个什么青元剑诀,练法错了。”
四名弟子闻言,皆是一怔,随即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那矮胖弟子更是忍不住道:“老人家,你懂我们青木门的镇派功法?我们师尊钻研此道上百年,难道还不如你?”
也难怪他们不信,云逸身上毫无灵力波动,打扮又如此怪异,实在不像什么高人。
云逸也不生气,咬了一口硬邦邦的粗面饼,含糊不清地道:“不是懂不懂的问题。是你们这功法本身,漏洞太多,跟个破筛子似的。”
“你!”那瘦高弟子脾气较急,闻言就要发作,被大师兄用眼神制止。
大师兄沉声道:“前辈何出此言?我青木门青元剑诀传承数百年,虽非顶尖,却也自有其玄妙。”
“玄妙?”云逸嗤笑一声,“把走火入魔的隐患当成玄妙?你们那创派祖师,要么是自己也没搞明白,要么就是故意留一手坑后人。”
他放下面饼,拍了拍手,继续道:“就拿你们卡住的第三层来说。‘气走奇经,意守祖窍’,听起来是让你们将灵力引入奇经八脉,同时意念守住眉心祖窍,对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