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群美传 > 第57章 甄姜的点悟,曲辕犁横空出世。

从朔方大营的演武场,回到将军府,凌云仿佛跨越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军营是棱角分明的铁血疆场,而这里,尽管陈设依旧简朴,空气中却似乎萦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淡雅馨香,让他紧绷的心弦不自觉地松弛下来。

尚未步入膳厅,一股温热而诱人的食物香气便已悠悠传来,巧妙地融合了油脂的丰腴与谷物的醇厚,进一步洗涤着他周身沾染的凛冽风尘。

甄姜正静立在膳厅门口,一袭素雅的衣裙,宛如一株空谷幽兰。见到凌云的身影,她清澈的眼眸中自然而然地漾开一抹温婉的笑意,如同春水泛起的涟漪,她迎上前,声音轻柔得如同耳语:“将军回来了,膳食刚备好,趁热用些吧。”

餐桌之上,几样小菜精致摆盘,虽仍是朔方本地常见的粟米、腌菜与一些干肉,但明显经过了更用心的烹制,色泽鲜亮,香气扑鼻,显然是甄姜私下指点过府中厨娘的结果。

两人相对而坐,安静地用着餐食,只有碗筷轻微的碰撞声和彼此的呼吸声在静谧的空气中交织。席间,甄姜似是随意闲聊般提起:

“将军,今日偶然听府中管事说起,春耕之期将近,但朔方郡内多地新近收复,耕牛、尤其是得力的农具,都十分紧缺。

许多回归的流民虽有垦荒安居之心,却苦于无力深耕,只能依靠最简陋的耒耜,一尺一寸地艰难翻土,效率极其低下,长此以往,只怕……会严重耽误农时。”

她微微蹙起那好看的柳眉,流露出真切的忧虑,“民以食为天,若春耕不顺,则夏耘艰难,秋收无望。届时,不仅百姓生计困顿,恐怕也会动摇将军您安定朔方、图谋大业的根基啊。”

她心思玲珑剔透,深知凌云胸怀大志,故而刻意将民间这些具体的疾苦,与凌云所追求的宏大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希望能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为他分忧解难。

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耕牛短缺……农具简陋……效率低下……”这几个关键词,如同几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凌云的脑海中猛烈地碰撞、激荡!

一道被迷雾长久遮蔽的灵光,此刻如同撕裂夜空的闪电,骤然迸发,瞬间照亮了他思维的每一个角落!

他猛地放下手中的筷子,动作之大,使得碗碟都轻轻一震。双眼因极度的兴奋而瞪大,脸上瞬间涌现出难以自抑的狂喜之色,竟控制不住地“哈哈哈”放声大笑起来。

这笑声洪亮而畅快,充满了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激动与振奋!

这突如其来的大笑,将甄姜结结实实地吓了一跳,手中的汤匙“叮当”一声轻响,落在碗沿。

她愕然抬首,望向状若癫狂的凌云,美眸中充满了茫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将军……您、您这是怎么了?”她完全不明白,自己一番忧心之语,为何会引来如此反应。

凌云止住笑声,目光灼灼如烈火般投向甄姜,那眼神亮得惊人,其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赏与巨大的喜悦,他甚至激动地一拍桌面,震得杯盘作响:“甄小姐!你真是我的福星啊!哈哈,天降福星,佑我朔方!”

“福……福星?”甄姜更加困惑了,纤纤玉指下意识地绞紧了衣角,她只是转述了几句民间实情,何来福星之说?

“对!就是福星,我的福星!”凌云兴奋地霍然起身,在并不宽敞的膳厅里快速踱了两步,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之情,“你这一言,真真是惊醒了我这梦中之人!耕具!问题的关键就在耕具上!”

“我方才还在潜意识里苦思如何提升农耕效率,打破眼前的困局,你便立刻提到了此事!我想到了一种全新的犁,一种结构迥异于现今所有长直辕犁的新犁!它可以极大地节省畜力,甚至人力,更能翻土更深、破土更易,效率远超现有任何一种耕犁!”

他越说思路越是清晰,典韦他们收复诸县凯旋还需些时日,这段空档期,正好可以用来全力完成这项利在千秋、功在当代的伟大创造!

他的眼前仿佛已经浮现出无数架崭新的曲辕犁,在朔方广袤的田野上欢快驰骋,锋利的犁铧如同划破大地的利刃,翻开黑褐肥沃的土壤,播下来年丰收的愿景!

“快!立刻用完饭,马上召集府中所有手艺最好的木匠、铁匠,全部到偏院工坊集合!”凌云迫不及待地吩咐道,语气急促而充满力量。

随即,他重新坐下,如同风卷残云一般,将面前剩下的饭菜飞快地扒拉进嘴里,那急切的模样,看得甄姜先是错愕,随即忍不住掩口轻笑,只觉得此刻的凌云,褪去了所有的威严与沉稳,竟流露出几分孩童得了新奇玩具般的纯真与急切,格外动人。

饭后,原本只是堆放杂物、偶尔用来修理兵甲器具的偏院工坊,顿时变得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接到紧急命令的五名巧手工匠——三位经验丰富的老木匠,两位擅长打造农具的铁匠,匆匆赶来,脸上都带着几分忐忑与疑惑,不知主公深夜召见,所为何等要紧之事。

凌云早已命人清空了一张宽大的长条木桌,铺上了较为光滑的牛皮纸。他手持一根临时用上好木炭细心削制成的炭笔,凝神屏息,努力回忆并勾勒着脑海中那关于曲辕犁的每一个关键构造。

甄姜则依旧安静地侍立在一旁,亲自端来了刚沏好的热茶,默默地为凌云和几位显得有些拘谨的工匠一一斟上。

当这几位工匠从旁得知,这位亲自为他们端茶送水、气质高华如天上明月的绝色女子,竟然是名满天下的冀州巨富甄家的长女时,惊得几乎魂飞魄散,连连摆手,躬身作揖,口称“不敢当”、“折煞小人了”、“万万使不得”。

甄姜却只是回以温和娴静的浅笑,柔声示意他们不必多礼,专心听候将军吩咐便是。这份毫无架子的平易近人,让工匠们在受宠若惊之余,也对这位甄小姐与自家主公的关系,有了更多隐晦的猜测与发自内心的敬畏。

(以致后来他们每每谈起此事,无不感慨万千:“主公非常人也,甄小姐亦非凡女,能得如此贤良淑德、慧质兰心的内助,实乃天意眷顾,我朔方之福!”)

“诸位老师傅,请看这里,”凌云收敛了所有杂念,目光专注地落在牛皮纸上,开始用炭笔勾勒线条,“此乃我近日苦思冥想,偶得的一种新式耕犁构想,暂且命名为——‘曲辕犁’。”

他一边画,一边用尽可能清晰的语言详细讲解着每一个部件的设计与原理,“与我们现今普遍使用的长直辕犁截然不同。

此犁最关键之处,在于这辕木……需自此处开始,巧妙地弯曲而下,形成一个优美的弧线……再看这犁盘,我们要将其缩小,使其更为灵便……

这是犁箭,它最关键的作用是可以灵活调节,控制犁头入土的深浅……而这里,名为犁评,正是通过移动它,来控制犁箭的升降……最后是犁梢,它的弯曲角度至关重要,便于扶犁者灵活掌控方向,省力转向……”

他讲解得极为细致,力求将每一个环节都阐述清楚。然而,这其中涉及的许多全新概念,尤其是关于力学原理与结构优化的部分,对于这个时代、这些习惯于传统制式、凭借经验操作的工匠们而言,简直如同天书般难以理解。

几位工匠起初听得是云里雾里,眉头紧紧锁在一起,脸上写满了困惑与怀疑。若非出于对凌云一贯的敬畏与信任,恐怕早已按捺不住,出声质疑这“奇形怪状”的犁具是否真能用于耕作。

凌云见状,却丝毫不以为忁,反而更加耐心。他不厌其烦地一遍遍重复解释,甚至直接拿起手边的木条、木块,现场比划着弯曲的角度,演示着不同结构可能带来的受力变化。

他深知自己并非专业的工匠,许多设计细节必须依靠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凭借他们精湛的手艺和宝贵的实践经验,共同探讨、摸索,才能将图纸变为现实。

一时间,工坊之内,炭笔划过牛皮纸的沙沙声、凌云沉稳而耐心的讲解声、工匠们时而疑惑不解、时而恍然有所得的提问声、以及工具与木料偶尔的碰撞声,交织成一曲充满创造力的独特乐章。

甄姜始终安静地站在光线稍暗的角落,目光却绝大多数时间,都牢牢地系在凌云身上。

她看着他时而因遇到难点而凝眉沉思,那紧蹙的眉头如同山峦聚拢;看着他时而灵感迸发,挥笔疾画,那专注的侧脸在灯下勾勒出坚毅的轮廓;

看着他为了一个榫卯结构的合理性、一个弯曲弧度的最佳值,而与几位老师傅激烈讨论,那沉稳而充满智慧的声音,在工坊内回荡。

她心中那份原本因感恩、欣赏而悄然萌发的情愫,如同被绵绵春雨悄然滋润的藤蔓,不受控制地、肆意地蔓延、生长,缠绕满她的心扉。

她出身名门,见过太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世家子弟,也见过不少皓首穷经、埋首故纸堆的所谓学者。

却从未见过,也从未想过,会有像凌云这般身份的人——他既能于万军之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展现统帅的雄才大略。

又能为了最底层黎民百姓的一口饭食,如此彻底地放下身段,甘愿待在这充满刨花与铁屑气息的工坊里,与这些“操持贱业”的工匠们挤在一起,汗流浃背地钻研这些被世俗视为“奇技淫巧”的物事。

这份难能可贵的务实精神,这份深沉博大的、心系苍生的胸怀,以及这份专注于创造之时所散发出的、近乎于道的独特魅力,都让她感到深深的震撼与着迷。

她不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她默默地走上前,为讨论得口干舌燥的众人添上热茶,偶尔递上擦汗的干净布巾,每一个动作都轻柔得如同羽毛拂过,生怕打扰了那紧张而宝贵的思维碰撞。

她看着凌云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在灯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看着他因与工匠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难题的解决方案而露出的、如同孩童般纯粹灿烂的笑容,只觉得自己的心,也完全被他的情绪所牵引,随之起伏,为之雀跃。

那份无怨无悔、甘之如饴的陪伴与支持,已悄然融入了这间弥漫着木材与金属气息的工坊,成为了这伟大创造过程中,一抹不可或缺的温柔底色。

经过数日废寝忘食的反复修改、试验、失败、再重来……第一架完全按照凌云最终定稿图纸打造而成的曲辕犁原型。

终于在这间承载了无数汗水与智慧的偏院工坊里,巍然诞生!

当那造型奇特、线条流畅优美、木质部分打磨得光滑温润、铁制犁铧闪烁着寒光的曲辕犁,稳稳地立在众人面前时。

所有参与制作的工匠都情不自禁地围了上来,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弯曲的辕木、灵巧的犁评、锋利的犁铧,眼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惊叹、自豪与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凌云凝视着这架凝聚了众人心血、堪称艺术与实用完美结合,长长地舒出了一口积压在胸中数日的浊气,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无比欣慰的笑容。

他转过头,目光落在身旁因连日陪伴而略显清减憔悴,但那双美眸却因此更加明亮动人的甄姜身上,由衷地感激地说道:“甄小姐,此犁若能成功推行,惠及万民,你,当居首功!”

甄姜闻言,嫣然一笑,宛如百花绽放,她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温柔而坚定地回望着凌云,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将军心系万民,励精图治,方是创造出此神犁的根本动力。姜,不过是恰逢其会,说了几句份内之言罢了。”

然而,能得到凌云如此毫不吝啬的肯定与赞誉,她心中那份甜意,早已如同清泉般汩汩涌出,浸润了四肢百骸。

潜龙之志,其锋芒不仅在于开疆拓土的赫赫武功,更在于这润物细无声的根基建设,在于让脚下土地焕发勃勃生机的创造。

这看似小小的曲辕犁,或许就将如同蝴蝶初次振动它那脆弱的翅膀,在未来,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掀起一场影响深远、惠及千秋万代的农业变革风暴。

而在这场伟大变革的起点,一位来自冀州的璀璨明珠,正以其无言的陪伴、细腻的支持与智慧的启迪,悄然地融入了这条注定要腾飞九天的崛起之龙的生命轨迹,与之血脉相连,休戚与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