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 > 第61章 种子落地希望生 机遇临门勤者先

积雪消融殆尽,泥土的芬芳混合着草木初醒的气息,弥漫在平华村的每一个角落。村中央打谷场上,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种子认购大会,如期而至。

场子中央摆开了长桌,李文石带着两个识字的青年负责登记和收款,林文柏、刘大山等则在旁监督维持秩序。最引人注目的,是桌上那几个分别装着不同种子的箩筐,尤其是那个装着“辣果子”种子的精致小布袋,仿佛自带光环,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大会伊始,林文柏首先高声宣读了有资格优先认购辣果子种子的名单。名单不长,都是村里公认的家底厚实、勤劳肯干、且在上一轮种植中表现优异、贡献值高的几户人家。

当“王大力”的名字被念出时,人群中的王大力憨厚地笑了笑,他身后的杨春草紧紧攥着衣角,眼圈微微发红,王小花和王冬雪更是激动地小声欢呼。这意味着,他家不仅能种上这金贵的作物,更是被村里公开认可为“先进户”,这份荣誉,比金子还让人欢喜。

同样引人注目的,是那些不在名单上的人。

冯小芹缩在人群靠后的位置,听到名单念完也没有自家,虽然早有预料,但那股失落和酸涩还是瞬间淹没了她。她下意识地捏了捏怀里那个干瘪的钱袋,里面仅有的几十文钱,似乎都在发烫,嘲笑着她的窘迫。

她不由得想起第一次认购胡瓜苗时,她特意穿上了最体面的衣服,怀着当家做主的激动和几分故作镇定,仿佛未来一片光明。

如今,她确实当家了,也种出了好菜卖了好价钱,可为何日子反而比没分家时更紧巴了?她茫然地看着周围兴奋的人群,怎么也想不明白。

林守成和王氏根本没有露面,只让大儿子林文杨和大儿媳姜氏挤在人群中。听到名单果然没有自家,林文杨和姜氏对视一眼,脸上写满了紧张和不安。

优先认购结束后,便是按各家申报的种植面积,排队认购其他菜种。队伍排得老长,气氛热烈而欢快。

与去年第一次认购时家家紧捂钱袋、满脸紧张不同,今年大伙儿脸上更多的是轻松、期盼和掩不住的兴奋。

能买辣果子的,志得意满;能买好几样的,踌躇满志;就算只能先买一两样的,也眼里有光,坚信下一轮就能扩大规模。

“我要菠菜、莴笋、胡瓜各半亩!”

“我家要一亩菠菜,半亩菘菜(大白菜)!”

“给我来点萝卜种!”

队伍缓缓前进,终于轮到了冯小芹。她低着头,快步上前,声音细若蚊蚋:“……就要半亩胡瓜种。”她飞快地数出铜板放在桌上,几乎不敢看周围人的目光,拿起那小包种子便匆匆钻出了人群,背影带着几分仓皇。

接着便是林文杨和姜氏。两人忐忑不安地报上要买的菜种(他们只敢先买一样最稳妥的)。果然,旁边有几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年轻后生,互相挤挤眼,扬声问道:“文石哥,里正,他家也能买啊?他们家上次可没交回种子!”

这话一出,周围瞬间安静了些许,许多目光投了过来。林文杨和姜氏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远处躲在墙角观望的林守成和王氏,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王氏更是紧张地抓住了林守成的胳膊。

这时,负责监督的林文柏走了过来,面色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拿起李文石手边的账册,朗声道:“规则就是规则。林守成家未按规上交种子,已按村规处以十倍罚金,账目在此,清清楚楚。村规亦言明,缴纳罚金,认错悔改者,可给予一次改过机会。若再犯,则永久取消申购资格。”

他目光扫过那几个后生和全场村民:“今日他们能站在这里买种子,是依规而行。但也望你二人,”他看向林文杨和姜氏,“珍惜这次机会,莫要再行差踏错,辜负了村里给的这次机会,也寒了族亲的心。”

林文杨和姜氏连忙点头如捣蒜:“哎!哎!谢谢里正!谢谢村里!我们一定好好种!”

村民们听了,也纷纷点头称是。规则得到执行,公平得以彰显,大家心里反而更踏实了。那几个后生也嬉笑着拍了拍林文杨的肩膀:“文杨,听见没?可得好好种啊!再来一次,十倍罚金可真要砸锅卖铁啦!”

种子认购大会圆满结束。村民们怀揣着沉甸甸的希望,各自回家,开始了精心育苗的忙碌。

温暖的阳光下,家家户户的屋前院后,都摆开了育苗的浅盆薄筐,覆着保暖的草帘,大人们小心翼翼,孩子们也屏息静气,仿佛呵护着最珍贵的宝贝。

【王大力家】

王家人更是全家总动员。新分到的辣果子种子被单独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王老汉几乎寸步不离地守着。杨春草带着王小花、王冬雪仔细地照料着其他菜种的苗床,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

正当他们忙碌时,孙氏笑着走了进来。她打量了一下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院落和苗床,满意地点点头。

“春草嫂子,忙着呢?”孙氏开门见山,“我那边泡菜作坊要招人,年前来就瞧见你家利落干净,想问问你或者小花,愿不愿意来帮忙?先学着,等春种忙完了就正式上工。工钱好说,主要是学门手艺。”

王家人一时愣住了,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还没等他们从这惊喜中回过神来,李文石的妻子江氏也温温柔柔地走了进来。

她先是跟孙氏打了招呼,然后对王家人道:“黄豆爷爷的豆腐坊想请我去帮忙,只是我眼下想先帮着把咱自家的泡菜摊子支起来,便婉拒了。黄豆爷爷托我问问,你家小花姑娘心思细,手脚麻利,愿不愿意去豆腐坊学做豆腐?”

双喜临门!

这突如其来的好运让王家人一时怔在原地,脸上交织着难以置信的喜悦和一丝茫然。王老汉激动得手都有些抖,下意识地就想应承下来:“去!都去!这是天大的好事!地里的事……”他几乎是本能地想像过去一样,由自己这“老骨头”扛起更多,让子孙们去抓住所有机会。

“爹,娘,”杨春草却轻声开口,打断了公公的话。她的目光在兴奋的家人脸上掠过,最后落在孙氏和江氏身上,脸上带着惯有的、温和却坚韧的笑容。多年艰难岁月的打磨,让她比任何人都更懂得权衡与取舍,也更清楚什么对这个家的未来最重要。

她先看向爽利的孙氏,语气真诚而恳切:“孙妹子,您能看得上我家,是我家的福气,我心里真是……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她微微吸了口气,话锋带着现实的考量,“只是您看,大力他常要跟着车队往外跑,家里的地是根本,爹娘年纪大了,经不起过度劳累,里外总得有个能掌总、能随时搭把手的人。我要是也走了,实在放心不下,这个家不能散着。”

说着,她拉过身边安静站着的女儿王冬雪。十二岁的冬雪清秀的脸上还带着稚气,但眼神却像母亲一样沉静。

杨春草轻轻抚着女儿的头发,对孙氏道:“孙妹子,您这泡菜的手艺是能传家的宝贝,比什么都实在。我家冬雪今年十二了,别看年纪小,人细心,也坐得住,眼里有活儿,性子像她爹,踏实。您要是愿意,能不能让她去给您当个学徒?工钱不工钱的不要紧,关键是让孩子跟着您,学门一辈子饿不着、能立身的手艺。这比什么都强。”她的话语里,是一个母亲对女儿最深远的计议,希望女儿将来不必再吃自己吃过的苦。

接着,她又转向温婉的江氏,将一旁眼中充满期待却又有些害羞的王小花轻轻向前推了推。她对小姑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妯娌,更似长嫂如母。“江姐姐,小花不一样,她大了,十五了,正是该学门安身立命本事的时候。她性子稳,手脚麻利,您也是知道的。去豆腐坊正合适。家里的事有我撑着,绝不耽误她。她能学出来,有个好前程,将来……无论在哪,都能挺直腰板,我这当嫂子的,心里这块大石头也就落了地。”这番话里,饱含着她对王小花的疼惜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一席话,说得屋里静悄悄的。孙氏和江氏对视一眼,眼中都流露出深深的动容和赞赏。她们没想到,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只是埋头干活的女人,心思竟如此缜密通透,为家人打算得如此深远无私,将儿女和小姑子的前程看得比眼前的利益重得多。

王老汉和老伴愣了片刻,脸上的急切渐渐化为恍然和一丝愧疚。王老汉重重一拍大腿,声音有些发哽:“对!对!春草说得在理!是这么个打算!我这老眼光……只盯着那点工钱了!还是孩子的前程要紧!”

王老太也红了眼眶,紧紧拉住杨春草粗糙的手:“好孩子,这个家……多亏了有你,想得周到。只是苦了你了……”她深知,留守意味着继续承担大部分的辛劳。

王大力站在一旁,看着妻子,这个用单薄肩膀为他撑起这个家十二年的女人,此刻在他眼中仿佛散发着光。他嘴唇动了动,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个沉重而坚定的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他支持妻子的决定。

孙氏性格爽快,最见不得这感人场面,一把拉过王冬雪的手,朗声道:“成!冬雪这丫头我看着就喜欢,安静,干净!瞧这小手,就是个做细活的样子!那就说定了,等春种忙完,就让冬雪来跟我学!放心,我绝不藏私,有多大本事教多大本事!”

江氏也温柔地拉起王小花的手,柔声问:“小花妹子,那你可愿意跟我去豆腐坊?黄豆爷爷人很好,手艺更是没得说。”

王小花看着嫂子,又看看江氏,眼中闪着泪光,用力点头,声音虽轻却无比清晰:“我愿意!谢谢江嫂子!谢谢……嫂子!”最后两个字,包含了无尽的感激和亲情。

王冬雪也仰起小脸,认真地对孙氏和母亲说:“娘,孙婶婶,我会好好学的。”

机遇来临,王家人在短暂的狂喜后,在杨春草清醒而充满智慧的抉择下,为她最关心的两个人,选择了一条更具长远光明的道路。

而她自己,则一如既往地,选择了守望——守望这个家,守望土地,守望她用全部心血浇灌出的、家人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