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 > 第43章 炊烟袅袅腊味香 小厨神思妙点心

第一场冬雪悄然而至,细碎的雪花温柔地覆盖了平华村的田野、屋舍和那棵巨大的苹果树。天地间一片静谧,村庄正式进入了“猫冬”时节。然而,这份静谧之下,涌动的却是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暖意。

这是平华村多年来第一个几乎家家户户怀里都揣着活泛银钱的冬天。

往年此时,多是愁眉不展,算计着那点微薄存粮如何熬过漫长寒冬,盘算着开春又得向谁家借贷种子。

而今,即便有些人家还需偿还些陈年旧账,脸上却不见往日的愁苦,反而带着轻松的笑意。因为他们心里有底了——只要跟着村里的步子走,肯下力气,明年就能彻底翻身!腰杆挺直了,连走路都带风。

那些往年总怕过年时外村亲戚来访时露怯、受白眼的日子,眼看就要一去不复返了!

村里处处洋溢着忙碌而喜庆的气氛。女人们拆洗被褥,浆洗衣衫,商量着用新得的钱扯几尺花布给家人做新衣;男人们修缮农具,加固门窗,或聚在一起畅想着开春扩大哪种菜的种植;孩子们则在雪地里疯跑,小脸冻得通红,笑声却格外清脆。

对于村里大半的林氏族人而言,今年冬天还有一件顶顶重要的大事——囤白菜!

几十年前随老祖宗从北方逃难而来,最念想的就是这一口冬日里脆嫩清甜的大白菜。今年终于靠着林家分发的种子,重新种出了这家乡味,而且品质远比记忆中的更好!

家家户户都留足了过冬的量,院子里、地窖里堆满了水灵灵的大白菜,心里别提多踏实了。妇人们忙着晾晒、清洗,准备腌制酸菜,空气中似乎都飘起了未来白菜炖粉条、白菜炖豆腐的诱人香气。

这份熟悉的年味,勾起了深藏的乡情,却也让他们觉得,这片新的土地、这新的生活,越发有了根,有了盼头。

他们的喜悦和忙碌也勾起了村里其他外来户的好奇。这被林氏一族念念不忘的“家乡味”究竟有多勾人?

于是,抱着自家收获的、林家人种得少的胡萝卜、水灵的胡瓜、硕大的白萝卜或清脆的莴笋,上门去换几棵大白菜的人家络绎不绝。

林氏族人都大方,往往多给些白菜,再换回些别家的特色菜。这一换一往之间,说着不同乡音、有着不同习俗的村民们,关系空前地融洽起来,纷纷约着年节时互相尝尝对方的家乡做法。

平华村在这个冬天,真正有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味道。

更让人欣慰的是,不用里正再三催促,许多村民便主动将精心留好的菜种送到了祠堂,由李文石登记入库。他们生怕交晚了,明年选不到好苗,种不上那能生钱的“金疙瘩”。

家家户户都在心里默默规划着来年:哪块地肥,多种些值钱的胡瓜;哪块地向阳,适合种红彤彤的胡萝卜;大豆必须多种,明年村里的油坊酱坊可就指着它了!

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和里正林文柏也没闲着,时不时就要“敲打”一下那些娘家在外村、平日里又有些爱显摆的媳妇儿。

“栓子家的,今年咱村日子好过了,是你自己和小栓子勤快挣来的,关起门来自己乐呵就行,可不敢回娘家嘴上没个把门的,啥都往外秃噜!”

“就是!要是把咱村种新菜赚大钱的事嚷嚷得十里八乡都知道了,引来红眼病或者歹人,坏了全村的大事,那罪过可就大了!”

“真到那时候,可别怪族里和村里不讲情面,休书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些话虽不点名,但分量极重,让那些心思活络的小媳妇们心里都是一紧,纷纷保证绝不多嘴。

村里的孩子们则对另一件事念念不忘——用新菜叶子捕兔子!果然有几家大人耐不住孩子缠磨,拿着胡萝卜缨子或莴笋叶子去了山林边缘,没成想,还真有两三家运气好,捉到了傻乎乎的野兔或山鸡!

这下可好,孩子们更是坚信新菜叶子是“捕兔神器”,闻风而动的人更多了,结果没几天,就把山林里的小动物吓得彻底猫起来,再不敢轻易露面。

而村东头的林守成家,今年冬天则过得格外“节俭”和“低调”。经过那次惨痛的“胡瓜教训”和后续的罚款(是的,为了保住明年的种菜资格,他们捂着绞痛的心脏,大出血支付了高额罚金),他们总算深刻体会到了“规矩”二字的分量。

虽然看着别家热热闹闹备年货,心里酸得冒泡,但也只能夹起尾巴,默默啃着自家的咸菜疙瘩,暗暗发誓来年一定要紧紧跟着村里的步伐,务必学会新菜的“正确打开方式”,再也不自作聪明了。

林胖墩的“家庭霸主”因此有了动摇,偶尔闹腾,也会被心烦意乱的爹娘呵斥几句了,经此一事,倒是阴差阳错地懂事了一点点。

雪停初霁,阳光照在洁白的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林家院子里,更是热闹非凡。

张青樱和郑秀娘等几个妯娌,正在清洗晾晒好的猪肠、猪肉,准备灌制腊肠。院子里支起了大锅,熬着浓浓的浆糊,孩子们跑来跑去地帮忙贴窗花、挂灯笼。

小小的果果穿着厚厚的棉袄,像个圆滚滚的小球,在院子里和哥哥姐姐们跑来跑去,这里看看,那里闻闻。当她看到娘亲和大伯母准备做腊肠时,小脑袋里那些来自遥远未来的美食知识仿佛被激活了。

她扯着张青樱的衣角,奶声奶气地比划:“娘亲,肉肉……香香……辣果子……辣辣……放进去,更好吃!”她说不清“辣椒粉”这个词,只能用“辣果子”和“辣辣”来形容。

张青樱愣了一下,随即想到女儿那异于常人的“食觉”,又联想到孙氏泡菜里那“红果子”惊人的提味效果,心里一动。她试着切了一小碟新鲜的辣椒末,混了一点进调味料里,搅拌均匀后,自己先尝了尝。

一股辛香炽烈却又不呛喉的滋味瞬间打开味蕾,让传统的咸鲜味层次变得更加丰富迷人!

“嫂子,你快来尝尝!”张青樱惊喜地叫来郑秀娘。 郑秀娘尝过,也是眼睛一亮:“这味道!果然奇特!果果,你这小脑袋瓜里怎么这么多好东西!”

于是,林家今年灌制的腊肠,便悄悄多了一种“秘制辣味”版本。果果看着娘亲和伯母采纳了自己的建议,高兴得直拍手,又蹬蹬蹬跑到另一边。

只见二姑奶奶正在指挥人磨糯米粉,准备做年糕。果果仰着头,看着那白白的米粉,小脑袋里又蹦出一个念头:“糕糕……甜甜……红果果豆豆……放在里面……好看又好吃!”她努力想着“红豆沙”和“点缀”的概念。

二姑奶奶听得半懂不懂,却极有耐心地弯腰问她:“果果是说,在里面包上甜甜的馅儿?或者用红果子弄点颜色?”

果果用力点头,小手指着旁边碗里泡着的红枣:“枣枣……甜甜……”

二姑奶奶恍然大悟:“哦!是要加枣泥馅儿?或者做个红果糕?哎呦,这主意好!往年都是白糕,今年咱们也弄点花样!”

林家小院里,炊烟袅袅,香气四溢。传统的年货在制作,而因为果果不经意间蹦出的“新奇点子”,又悄然融入了许多令人期待的新味道。

大人们一边忙碌,一边笑着讨论果果又出了什么“馋主意”,言语间充满了对这个小福星、小厨神的宠爱和信任。

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着这个欢声笑语的院落,空气中弥漫着腊肉的咸香、糯米的清甜,以及一丝若有若无、诱人探究的辛辣气息。

平华村的这个冬天,因为收获、因为希望、因为爱与分享,变得格外温暖而滋味无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