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 > 第廿五章 双喜临门 百家争鸣

时光流转,菜园里的色彩日益浓烈。那一片辣果子地,已然成了最绚丽的风景。

正如孙氏日日观察所料,三种辣果子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成熟风貌。那“大个子”已有大半披上了鲜艳的红妆,肥硕饱满,沉甸甸地坠在枝头;那“小巧玲珑”的小果,果子在变红的过程中竟神奇地将尖梢翘向了天空,变得愈发俏皮可爱,红得透亮;而那“朝天长”的,则一如既往倔强地指天而立,通体红艳,如同一簇簇燃烧的小火把。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辣果子竟是连绵不绝的宝贝。大家发现,小心摘掉成熟的红果子后,植株上果然又冒出新的花苞和嫩果,仿佛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生机。

采收之日,院子里箩筐满地,欢声笑语。

孙氏理所当然地成了技术指导。她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颗红得发亮的尖角朝上的小红果子,掰下一小点放入口中尝了尝,顿时倒吸一口凉气,脸上瞬间飞起红霞,眼中却爆发出极致的光彩。

“嘶……哈!就是这个!果果说的‘很辣很辣’!够劲!”她猛喝了一口水,兴奋地对围观的家人说,“这小个子红果,辣度可比‘大个子’高多了!咱们自家人吃,做菜时切成小米粒大小,放一点点提味就成,要是整根放,怕是没人受得住!”大家看着孙氏,没人敢跟她一样生尝,他们都有点好奇红果子的辣度,也有点害怕它的火辣。

大人们怕孩子们毛手毛脚伤了珍贵的植株,只让他们在一旁整理采摘下来的果实。

孩子们蹲在装满红艳艳果实的篮子边,叽叽喳喳,好奇地打量讨论。

李文远家那个刚满六岁的小老四,机灵劲儿随了他爹娘,拿起两根最是昂首向天的红果子,左右一比划,笑嘻嘻地分别插在了果果的两个小发髻上:“快看!像不像果果小时候扎的朝天辫?那会儿扎的就是红头绳!”

大伙儿闻声瞧去,只见那红果配着果果玉雪可爱的小脸,竟真有几分神似。孙氏一看就乐了:“哎呦!还真像!这红果子脾气也犟,一直都是这么朝天长的,不知道叫啥,咱们干脆就叫它‘朝天果’呗!”

这名字既形象又顺口,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林怀勇(林文柏家四小子,七岁,最爱听故事学样)一看,也不甘示弱,拿起两根最大最弯的红辣椒就插在自己头顶,双手比划着:“看我!我是红角牛大王!我是神仙变的!”

果果的亲二哥林睿(八岁)立刻有样学样,也顶了两根:“我才是红角大王!来,与我一战!”

两个孩子立刻学着村里看来的牛顶角场面,嬉闹起来。

大人们被逗得前仰后合,林文柏一边笑一边忙喊:“行了行了,两个皮猴子,可不许弄坏了这些‘牛角果’!”他这随口一接,又一个形象的名字诞生了。

两种红果都有了名,剩下那最小最俏皮的一种该叫什么呢?孩子们议论纷纷。最后还是孩子们里的老大,十三岁的林怀安(林文柏长子)沉稳,他想了想说:“刚才孙婶婶不是说,这种小红果特别辣,要切成小米粒那么大一点一点用吗?要不,就叫‘小米辣’吧?”

孙氏立刻拍手赞成:“怀安这名字起得好!‘小米辣’,又说了它小,又点了它辣,还说了咋用它,太合适了!”

就这样,这三种来自异域的新奇作物,就在孩子们的玩闹和家人的欢笑中,拥有了它们最初、也最形象的名字——朝天果(朝天椒)、牛角果(牛角椒)、小米辣。

孙氏看着这些红色的小宝贝,目光灼灼,仿佛已经看到了它们的无限未来:“这些辣果子辣味正!香!拿来泡菜是绝配!扔几根进泡菜坛子,特别是这小米辣和朝天果,几根就能让一整坛泡菜都是酸辣鲜香的味儿!还能晒干了,磨成粉,那不就是现成的辣子面?撒一点在菜上、饼上,得多香啊!”

她的话一下子点燃了大家的思绪。基于日常的生活经验,众人纷纷附和。

“对对对,晒干了磨粉,跟咱们弄花椒粉一个道理!”李货郎首先响应。

“这红彤彤的,晒干了串起来挂厨房,瞧着就喜庆暖和!”郑秀娘笑着规划。

“辣子面拌面,想想都流口水!”林怀安已经开始憧憬。

除了最小的果果和小五,家里大人和半大孩子都对这新奇的辣味接受良好,甚至充满了期待,讨论得热火朝天。

与此同时,另一项重大的收获也在进行——大豆熟了。

林家父子几人将豆株连根拔起,摊在院中空地上。那豆荚的饱满程度令人咋舌,轻轻一捏,几乎能感到豆粒要蹦出来。这与村里其他田地产出的那种干瘪瘦小、稀稀拉拉的豆子形成了天壤之别。

“老天爷……”老把式林守业捧着一把沉甸甸的豆荚,手都有些微微颤抖,“我种了一辈子地,就没见过这么争气的豆子!瞧瞧这豆荚,个个鼓囊囊的,这得收多少豆子啊!”

“何止是收得多,”林文柏小心翼翼地剥开一个豆荚,几颗滚圆滚圆、色泽均匀的豆子躺在他掌心,“爹,您看这豆子本身,粒大饱满,色泽光亮,一看就是极品!这……这真是一颗都舍不得吃,都得留着做种啊!明年全种上,后年就能种遍全村……这能多打多少粮食,养活多少人啊!”

丰收的喜悦中夹杂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优质大豆的意义,远不止一餐一饭,而是关乎生计与未来的希望。

当然,如此喜人的收获,无论如何也要先尝个鲜。大家围坐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这第一茬新豆的吃法。

“盐水煮毛豆!简单又鲜美!”张青樱提议,这是最能体现豆子原味的做法。

“正好!大姐(林文柳)上次带来的腊肉还在,切点腊肉丁,和这青豆米一起炒,肯定香掉眉毛!”郑秀娘立刻想到了绝妙的搭配。

擅长做豆豉酱的二姑奶奶和李文慧则已经开始盘算更长远的事:“这么好的豆子,做出来的豆豉、酱料,滋味不知要比从前好上多少倍!说不定也能像咱的辣酱一样,成为咱们村的招牌呢!”(宋代豆豉已是普及调味品,还是重要贸易品。)

就在大家热切讨论时,一个温柔的声音轻轻响起,是平日里最少言寡语的江氏(李文石媳妇)。

她看着那金灿灿的豆子,眼中流露出怀念和一丝跃跃欲试:“那个……等这些豆子晒干了,我……我可以试着磨些豆浆给大家喝。我娘家有位亲戚是做豆腐的,我小时候跟着学过一点,还会点卤……只是这些年,没好豆子,一直没机会做。”

这话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真的?大嫂(\/他大婶)你还有这手艺?”众人都又惊又喜地看着她。 江氏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但还是肯定地点了点头:“嗯,豆浆、豆腐……应该都能做出来。”

“太好了!”孙氏第一个欢呼起来,一把拉住江氏的手,“到时候咱们有辣的有香的,有干的有稀的,这日子可真真是要越过越美了!”

丰收的院子里,阳光洒满金黄的豆荚和艳红的辣果子,也洒在每个人洋溢着喜悦与希望的脸上。关于辣果子的千般用法,关于大豆的万般可能,正在每一个家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平华村的食材宝库,正在众人的智慧碰撞中,轰然打开大门。而一场更具烟火气的美食盛宴,已悄然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