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磐石、伤痕与迟来的对话
---
“磐石”基地 - 最高级别医疗区。
钢铁的穹顶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只剩下生命维持设备规律的嗡鸣和消毒水冰冷的气味。这里是战场之后的战场,没有硝烟,却弥漫着同样浓烈的生死气息。
**重症监护区:**
灰狼趴在特制的悬浮病床上,背部覆盖着先进的生物敷料,复杂的管线连接着他与周围的仪器。脊椎和内脏的损伤经过紧急手术暂时稳定,但神经受损带来的巨大风险和漫长的恢复期如同阴影笼罩。他依旧昏迷着,眉头即使在沉睡中也紧锁着,仿佛仍在承受着爆炸冲击的痛苦。生命监测仪上的曲线虽然微弱,却顽强地跳动着。两名军医寸步不离地守候着,如同守卫着风暴后残存的火种。
“猎犬”躺在旁边的隔离舱内,如同被包裹在科技的茧中。人工心肺、血液透析、强效抗生素……各种尖端设备维持着他摇摇欲坠的生命线。腰腹间那致命的贯穿伤引发了严重的感染和器官衰竭,每一秒都是与死神的拉锯战。他的脸色呈现出一种不祥的灰败,只有仪器上那微弱起伏的曲线,证明着这个铁血汉子仍未放弃。他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被紧急接来,隔着厚厚的观察窗,妻子死死捂着嘴,泪水无声滑落,女儿懵懂的大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不解。
**特殊隔离监护室:**
张伊森博士同样躺在特制的维生床上,身上连接的管线不亚于“猎犬”。长期的囚禁、神经毒素侵蚀、非人实验的折磨,让他的身体千疮百孔,免疫系统几近崩溃。但他那双深陷的眼睛,此刻却异常清醒。劫后余生的巨大疲惫依旧存在,但更深层的,是一种混合着巨大痛苦、深刻反思和一种急于倾诉、急于赎罪的**焦灼**。营养液和药物通过静脉缓缓注入,维持着他脆弱的生机。他偶尔会极其艰难地转动眼球,看向门口的方向,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高级神经修复病房:**
陆远志静静地躺着,深度睡眠如同保护性的茧壳。与之前的濒临崩溃相比,他的呼吸平稳悠长,脸色虽然苍白,却透着一丝安宁。复杂的生物传感器贴附在他的头部和左臂,将神经活动的微弱信号转化为屏幕上稳定流淌的曲线和图谱。那片惨绿色的视觉映射区域依旧“静默”,但核心意识节点和运动通路的活性光芒,如同经过暴风雨洗礼的星辰,更加稳定、更加坚韧。陈博士看着屏幕上代表左臂神经通路的“织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并且首次捕捉到了极其微弱的、非应激性的自发信号波动,激动得手指都在微微颤抖。希望,如同石缝中钻出的嫩芽,顽强而清晰。
---
**“磐石”基地 - 核心指挥区 - 安全隔离室。**
这里的气氛截然不同。冰冷、肃杀、如同审讯室的氛围。单向玻璃隔绝了内外的视线。
张教授枯槁的身体挺得笔直,坐在桌子一侧。他换上了整洁的研究服,但布满血丝的眼睛深处,那汹涌的疲惫和巨大的情感风暴并未平息。他布满老年斑的手放在桌面上,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桌子另一侧,李振同样坐得笔直。脖颈上的绷带换成了更小的敷料,辐射灼伤的皮肤涂着药膏。他的眼神锐利如鹰,带着任务完成后依旧紧绷的警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他将两个密封的证物袋轻轻放在桌面上。
第一个:那张微型存储卡——张伊森博士在“导师”眼皮底下留下的最后影像。
第二个:从“枭”尸体上搜出的防水战术包。
“开始吧。”张教授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他首先拿起那个存储卡,插入旁边准备好的解密终端。屏幕上再次出现了弟弟伊森那憔悴却燃烧着不屈火焰的脸庞,那微弱、嘶哑、字字泣血的警告再次回荡在冰冷的隔离室内:
“……哥……‘导师’……不是一个人……是‘血鹰’的……最高意志……代号‘枭’……”
“……我的研究……被他们……扭曲……‘龙吟’……是武器……目标是……远程……神经摧毁……”
“……轮椅……是伪装……行动……无碍……”
“……湮灭……核心……快……阻止……”
“……小……”
当听到最后那个未尽的“小”字时,张教授的身体难以察觉地晃了一下。他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再次睁眼时,眼中只剩下冰冷的、属于科学家的探究和属于“磐石”掌舵者的决绝。
接着,他拿起那个防水战术包。李振已经初步检查过,里面没有爆炸物。张教授戴上特制的手套,极其小心地打开。里面是几样东西:
* **一个微型加密数据硬盘**:表面有“血鹰”的滴血鹰徽。
* **几张经过特殊处理的照片**:一张是“枭”的真容特写(与李振在地下河所见一致),眼神阴鸷锐利;另一张是一个模糊的、位于欧洲某地的古老庄园远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