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后我从煤二代成了投资教父 > 第453章 定位高端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政治课总绕不开 “枯燥” 二字。

满页的理论条文、抽象的概念定义,听着听着就容易睡着。

可坐在课堂里的张伟豪,却与周围昏昏欲睡的同学截然不同,那些曾让他觉得晦涩的内容,如今结合上一世摸爬滚打的社会经验,竟生出强烈的 “感同身受”。

课本里写着 “当前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下方紧跟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的发展方向。

这话在旁人看来或许只是考点,在张伟豪眼里却成了刻在现实里的真理。

现在的老百姓确实正经历着从 “吃饱穿暖” 到 “吃好穿好” 的转变。

就像此刻的魔都街头,最能印证这份 “矛盾” 与 “方向”:

以前巷子里只有几家卖家常菜的小馆,如今川湘粤淮扬的馆子挨着开,连西餐、日料都成了寻常选择;

服装店也不再是灰蓝黑的老款式,碎花裙、牛仔外套、韩版卫衣挂满橱窗,连面料都从粗棉布变成了柔软的针织、挺括的聚酯纤维。

行人兜里的钱渐渐多了,眼神里的**也跟着亮起来。

有人盘算着换辆好点的汽车,有人琢磨着给家里添台彩电,连买菜时都不再只盯着 “便宜”,开始挑 “新鲜”“稀罕” 的品种。

可并非所有人的 “**生长”,都踩在踏实的生活轨迹上 —— 比如李学海。

这个曾经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连说话都带着几分怯懦的男生,如今彻底换了副模样。一身阿玛尼的休闲西装衬得他身形挺拔,

手腕上的石英表闪着细碎的光,连头发都精心打理过,发胶的味道隔着半米都能闻到。

往日里的 “老实” 踪影全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略显张扬的自信:

走路时抬头挺胸,跟同学说话时声调不自觉拔高,甚至敢在课间拦住班花王冉,笑着递上一杯热奶茶,语气自然地聊起周末新上的电影。

没人知道,这份 “脱胎换骨” 的背后,是张伟豪有意为之的 “强行点灯”。

让他过早窥见了不属于自己的繁华世界。

只是此刻的李学海,显然没意识到这份 “自信” 里掺了多少泡沫,他沉浸在名牌带来的体面里,

沉浸在被人慧眼识珠的雀跃里,全然没察觉自己正一步步偏离原本的人生轨道,朝着未知的方向走去。

教室里的喧闹还没散去,李学海站在讲台上,声音里带着刻意的兴奋:“同学们稍等一下,这周我跟老班商量好了,咱们班搞次集体活动 —— 去森林公园踏青野营。”

他还特意加重语气,眼神扫过台下,像在炫耀什么宝贝:

“这次我专门联系了魔都成仁资本的王总赞助,所有花费都由他们包了,大家只管去玩就行!”

话音刚落,班里立刻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不少同学眼睛亮了,小声议论着 “免费野营挺好啊”“终于有集体活动了”。

可张伟豪坐在后排,只觉得提不起劲。

余光瞥向身边的曹博、程风、张楚,三人脸上都是似笑非笑的神情,看李学海的眼神,像在看一场马戏表演。

几人收拾好东西,正准备起身回宿舍,李学海的声音突然又响起来,精准地 “点” 到了张伟豪:“张伟豪同学!

你可是咱们系的三好学生,这次活动可不能缺席啊,还得给咱们班做表率呢!”

张伟豪脚步一顿,心里暗笑:来了,果然是小说里常见的桥段,用 “身份” 绑架,逼你接下不感兴趣的事。

他没回头,只是随意挥了挥手,径直往教室门口走,连多余的眼神都没给讲台上的人。

李学海僵在台上,脸上的笑容瞬间垮了,脸色一点点变得铁青。

台下的议论声也小了,不少人悄悄看向他,眼神里多了几分微妙。

“哎,班长我提个建议啊。” 张楚走在最后,路过讲台时停下脚步,目光落在李学海的裤子和鞋子上,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调侃,

“穿西装就配双正经皮鞋,你这 AJ 搭西裤,多少有点不伦不类了。”

按张楚的脾气,要是换成别人这么刻意针对张伟豪,早就让对方吃不了兜着走,

可张伟豪之前特意叮嘱过 “不用管”,他才按捺住没发作,只是人家懒得理你,你还专门找事,显的你能耐了。

“这你就不懂了吧?” 程风凑过来,故意拖长语调,“人家这叫高丽潮流穿搭,现在小年轻就好这口,咱们不懂。”

曹博也跟着补了一句,语气里满是戏谑:“潮流我懂,可脸白不白总得讲究吧?

班长一看就是最近‘操劳’过度,都晒黑了。

悦儿啊,我上次给你买的防晒还有吗?

送班长一瓶,毕竟班长代表咱们班的脸面,可不能马虎。”

李学海站在台上,听着三人一唱一和的调侃,脸涨得通红,想反驳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攥紧拳头,看着他们转身离开。

“行了,走了。” 张伟豪在门口停下,回头喊了一声。三人这才收了话,快步跟上。

走出教学楼,程风还忍不住笑:“那李学海也是有意思,以为拉个赞助、穿身名牌,就成人上人了?”

张伟豪没接话,只是望着远处的操场。

他知道,李学海的执念还没散,这场野营邀约不过是个开始。

但有些路,得让李学海自己走到底,才会明白:强行踮脚够不属于自己的圈子,最后只会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

眼下的张伟豪,满心思都扑在 mINI one 的发布会上的筹备上。

从产品参数到品牌调性,每一个细节都在他脑海里反复打磨。

经过多日的权衡,他终于敲定了核心策略:

将 mINI one 定义为国际品牌,剑指高价值客户群体,用 “华米合资” 的外壳,裹住自己 100% 掌控的内核。

这步棋,走得既现实又无奈。

当下国内手机市场的现状:洋品牌占据主流,消费者对 “国产高端” 仍存疑虑。

若直白打上 “国产” 标签,再定一个高价位,大概率会遭遇 “不买账” 的尴尬。

毕竟在多数人心里,“高端手机” 还等同于 “国外大牌”。

于是他动了 “股权优化” 的心思:表面上引入米国合作方,让 mINI one 看起来是 “华米合资企业”,生产、研发环节也穿插部分米国技术元素;

但通过股权架构设计,核心决策权、利润分配权始终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没办法,现在国人就吃‘国际背景’这一套。” 张伟豪私下跟高世东聊起时,语气里带着几分清醒的妥协,

“先借‘合资’的壳子敲开市场,等品牌立住了,谁还在乎它是哪来的?”

发布会的规划更是 “逼格先行”:国内魔都一场,米国硅谷一场,两场发布会同步直播,从场地布置到嘉宾邀请,全程对标国际顶级科技产品的规格。

张伟豪要的不是 “卖多少台手机” 的短期收益,而是先把 “mINI one 是高端品牌” 的印象刻进消费者心里 ,他深知品牌定位的 “不可逆性”:

若一开始就站稳高端赛道,即便日后推出中低端产品,

消费者也会觉得 “是品牌回馈大众”,欣然接受;

可若从低端起步,再想往上走,只会被贴上 “想钱想疯了”“低端品牌装高端” 的标签,举步维艰。

就像前世的手机市场,有的品牌靠性价比起家,后续冲击高端时,即便配置拉满,也始终摆脱不了 “性价比” 的刻板印象;

而有的品牌从诞生起就定调高端,哪怕偶尔推出入门款,也能维持住品牌溢价。

为了夯实 “高端” 标签,张伟豪还在细节上做足了功夫:发布会邀请函采用金属材质,刻有专属编号;

现场展示的 mINI one 样机,每一台都经过手工打磨,机身纹路、屏幕亮度都做了统一校准;连发布会上的讲解话术,

都避开了 “性价比”“亲民” 等词汇,转而强调 “设计美学”“用户体验”“技术创新”。

比如 USb 接口的通用性、mINI z1 系统的流畅度、集成基带的稳定性,每一个卖点都紧扣 “高端用户的需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