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金属触感取代了地下峡谷的潮湿阴冷。强烈的气流呼啸声和引擎低沉的轰鸣充斥着耳膜。黄凌和杨萤被拉入了一个狭窄、充满机油和消毒水气味的舱室。这并非想象中拾荒者公会那类充满改装痕迹和粗犷风格的飞行器,而更像是一架标准化的、线条硬朗的军用运输舱。
舱壁是毫无装饰的哑光灰色合金,头顶是排列整齐的管线接口和散发着惨白光芒的条形灯。除了两排坚硬的折叠座椅,几乎看不到任何多余的物品。先上来的疤脸和其他两名拾荒者已经坐在座椅上,被要求系好了安全带。他们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但也有一丝对这种过于“正规”环境的不适应。
老金躺在一个可移动的急救平台上,被两名穿着同样灰色制服、戴着口罩的人员迅速推往舱室前方一个封闭的隔间,隔间门上印着一个红色的医疗十字标志。
“金叔!”黄凌想跟过去,却被一名守在隔间外的、全副武装的士兵伸手拦住。士兵的面罩下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机械地摇了摇头。
“伤员需要紧急处理,闲人免进。”一个冰冷的声音从旁边传来。代号“屠夫”的小队长也上来了,他摘下了战术头盔,露出一张大约三十多岁、线条硬朗、但毫无表情的脸。他的眼神如同两口深井,看不到任何情绪波动,只有一种程序化的审视。他的目光扫过黄凌和杨萤,最后落在杨萤紧紧抱在怀里的终端上。
“请坐好,系上安全带。飞行途中可能会有颠簸。”“屠夫”指了指空着的座位,语气不容置疑,“关于数据移交事宜,抵达总部后会有专人负责。”
黄凌和杨萤只能依言坐下。安全带自动锁死,发出咔哒一声轻响,给人一种被禁锢的感觉。
舱门缓缓关闭,将外界最后一丝光线隔绝。引擎的轰鸣声陡然加大,强烈的推背感传来,飞行器开始爬升。透过舱壁上狭小的舷窗,只能看到下方那片无边无际的、被辐射尘笼罩的黑暗大地,以及远处零星闪烁的、代表其他浮空岛或深渊裂隙的诡异光芒。
飞行器内部异常平稳,几乎感觉不到震动,显示出极高的工艺水平。但这份平稳,却让黄凌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这绝不是什么普通的公会救援队!公会的飞行器他见过,大多是东拼西凑、噪音巨大的改装货,绝无可能如此安静、高效、充满冰冷的纪律感。
他悄悄闭上眼睛,再次尝试调动感知。精神力恢复了一些,但依旧疲惫。他将感知如同蛛网般小心翼翼地向四周蔓延。
首先感知到的是疤脸和其他拾荒者。他们的能量场充满了劫后余生的疲惫、对未知前路的忐忑,以及一丝对公会救援的感激,情绪复杂但清晰可辨。
然后,他尝试感知那几名士兵和“屠夫”。结果和之前一样,他们的能量场如同被封装在厚厚的铅盒里,整齐、冰冷、高度统一,充满了金属般的质感和高效的运转节奏,但几乎隔绝了所有个人情绪和思维波动。这绝非正常人类应有的能量场!更像是……经过严格训练和某种技术改造后形成的特殊状态?
最后,他将感知投向这架飞行器本身。一股庞大、精密、但同样冰冷无情的能量流在金属骨架和管线中奔腾。这能量流的性质……他隐约感觉到一丝熟悉,与之前在第七研究所感受到的、联盟制式设备的能量特征有几分相似,但又更加先进和隐蔽。
疑点越来越多。
杨萤坐在他旁边,手指在终端屏幕上飞快地、不引人注意地滑动着。她在尝试进行数据备份,并将关键文件加密隐藏。同时,她也在偷偷扫描飞行器的内部网络信号。
片刻后,她借着舷窗外透入的微弱光芒,悄悄在黄凌的手心里快速划了几个字:
信号屏蔽。
网络独立。
目的地加密。
果然!他们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了,甚至无法确定飞行器的真正目的地!
黄凌的心沉了下去。他看了一眼坐在对面、正闭目养神但眉头微锁的疤脸,又看了看另外两名似乎已经开始打盹的拾荒者。他们显然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必须想办法警告他们,或者……寻找脱身的机会!
飞行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期间没有任何人说话,只有引擎单调的轰鸣。舱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突然,飞行器轻微地震动了一下,似乎改变了航向,并且开始缓慢下降。
“屠夫”立刻睁开了眼睛,通过内置通讯器低声说了句什么。几名士兵也立刻进入了警戒状态。
“准备降落。”“屠夫”站起身,声音依旧平淡,“我们即将抵达临时中转站。”
临时中转站?不是直接回公会总部?黄凌和杨萤心中的警铃大作。
舷窗外的景象发生了变化。下方不再是无尽的黑暗,而是一片相对平坦、但布满了残破建筑和巨型岩石的荒原。远处,可以看到一个建立在几座相连的、相对低矮的浮空岛上的据点。据点规模不大,灯火通明,外围有着简易的能量屏障和防御工事,几座了望塔上探照灯的光芒来回扫视。据点中央,停靠着几艘大小不一的飞行器,其中一艘的涂装……赫然是守望者联盟的蓝白标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