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卷 窃影寻踪
第一章 博物馆的寂静回响
根据秦屿提供的失窃案信息和林珂挖掘出的关联线索,江淮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发生失窃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馆。他选择了一家位于城西、以收藏东方古典冥器和水墨画着称的小型博物馆作为首个调查点。
博物馆规模不大,氛围清幽,甚至带着一丝阴冷。失窃的是一幅名为《空山寂雨图》的古画,据记载,画作描绘的是深山空谷、细雨迷蒙的景象,意境极尽空灵与寂寥。
江淮没有惊动管理员,而是选择在闭馆后,凭借对能量波动的敏锐感知,悄然潜入。展览厅内一片黑暗,只有应急指示灯散发着幽绿的光。他来到原本悬挂《空山寂雨图》的位置,那里只剩下空荡荡的墙面。
他闭上双眼,体内混沌星海微微流转,精神感知如同水银泻地般扩散开来,仔细捕捉着空气中残留的任何异常痕迹。
果然!在那片空墙附近,他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却与“沉默低语者”同源,但又更加飘渺、更加贴近“寂灭”概念的残留气息!这气息并非邪物本体所有,更像是被其力量污染或引导的某个载体所留下。
同时,他怀中的“沉默之心”也传来了清晰的悸动,指向博物馆深处——库房的方向!
第二章 库房暗格与古老的卷轴
潜入戒备森严的库房对江淮而言并非难事。循着“沉默之心”的指引,他在一个存放着大量未鉴定文物的区域,发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暗格。暗格内没有警报装置,只有一层微弱的、带着腐朽气息的能量屏障。
江淮指尖混沌星芒一闪,轻易瓦解了屏障。暗格中,只有一个古朴的青铜匣子。打开匣子,里面并非失窃的古画,而是一卷材质奇特、非帛非纸的暗黄色卷轴。
展开卷轴,上面用古老的篆文记载着一段晦涩的祷文或者说……契约?内容涉及向“永寂之主”献上“有声之物的静默”(可能指活物或蕴含强烈意念的物品?),以换取“虚无中的永恒安宁”。卷轴的末尾,有一个用暗红色朱砂绘制的、不断旋转的螺旋符号,散发着与失窃现场同源的“寂灭”气息。
这绝非《空山寂雨图》本身蕴含的意境,而是后来者附加上的!有人,或者某种东西,在利用这些蕴含“寂静”概念的古老器物,进行着某种邪恶的仪式,试图与“沉默低语者”或者其背后的概念建立更深的联系!
第三章 意外的“盟友”与情报交换
就在江淮仔细研究卷轴时,库房的阴影中,一个身影缓缓浮现。
“果然,你也找到了这里。” 来者竟是学生会副会长,一位平时存在感极低、总是戴着厚重眼镜的文学系女生,名叫墨芸。此刻,她摘下了眼镜,眼神锐利,周身散发着一种与书卷气截然不同的冷冽气息。
“墨副会长?”江淮眼神一凝,握紧了手中的卷轴。他竟没提前发现她的存在。
“不用紧张。”墨芸语气平淡,“我和秦会长并非完全一路。我更专注于追踪这些……‘文化层面的污染’。”她指了指江淮手中的卷轴,“这个符号,我最近在另外两起失窃案的残留痕迹中也发现了。有人在有系统地搜集、并‘标记’这类器物。”
她提供了一条关键情报:根据她的调查,这些被标记的器物,最终都被运往了城市地下水系统的一个废弃枢纽站。那里空间复杂,能量场混乱,是进行隐秘活动的绝佳场所。
作为交换,她希望获得江淮手中卷轴的拓印本,以及后续行动的“观察权”。
第四章 下水道深处的仪式场
获得新的线索后,江淮没有耽搁,立刻动身前往墨芸提供的下水道枢纽站坐标。他没有通知月夜绫或秦屿,决定先独自探查,以免打草惊蛇。
城市的下水道系统庞大而阴暗,空气中弥漫着潮湿、腐臭的气味。越是靠近目标枢纽站,那股“寂灭”的气息就越是浓郁,甚至开始干扰江淮的方位感。怀中的“沉默之心”也变得越来越活跃,悸动中带着一种近乎“渴望”的情绪,这让他更加警惕。
终于,在迷宫般的管道中穿行许久后,他抵达了目的地——一个巨大的、废弃的圆形蓄水池改造的空间。
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悸!
蓄水池的中央,被清理出一片空地,地面上用暗红色的、仿佛凝固血液的物质绘制着一个巨大的、与卷轴上相同的螺旋符号。符号周围,摆放着数件失窃的古老器物,包括那幅《空山寂雨图》,它们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神韵”,变得黯淡无光。而在符号的中心,跪伏着一个穿着黑色斗篷的身影,正用某种古老的语言低声吟诵着那卷轴上的祷文!
随着他的吟诵,一股股无形的“寂静”力量从那些失窃器物中被抽取出来,注入地面的符号,符号闪烁着不祥的红光,并与虚空中的某个存在(无疑是“沉默低语者”)建立着微弱的连接!他在试图搭建一个更加稳定、更加隐蔽的召唤或强化仪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