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大名着穿梭记 > 第63章 捷报传:梁山欢呼声

四大名着穿梭记 第63章 捷报传:梁山欢呼声

作者:穿越空间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23:18:29

方腊被押往济州府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一夜之间飞遍了梁山及周边十里八村。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梁山营盘就被喧闹的人声唤醒 —— 村民们挎着布包、提着竹篮,从各个村落赶来,有的举着用红布写的 “除暴安良” 木牌,有的敲着自家的铜锣,还有的牵着孩子,手里拿着彩纸扎的小旗,要和梁山弟兄一起庆祝这盼了许久的胜利。

我刚走出帐子,就被眼前的景象暖得心头一热:通往聚义厅的石板路上,挤满了欢笑着的人群,村民们脸上的皱纹里都透着笑意,嘴里喊着 “梁山好汉万岁”“以后不用怕反贼啦”,声音此起彼伏,连水泊 “哗啦啦” 的波浪声都被这欢呼声盖过。张婆婆挎着个蓝布包,正挨个给巡逻的弟兄递刚蒸好的馒头,蒸汽裹着麦香飘在空气里;李大爷带着几个年轻村民,在聚义厅前的空地上搭戏台,木锤敲在木板上 “砰砰” 响,和孩子们的笑声混在一起,热闹得像过年。

“西西姑娘,可算等着你了!” 张婆婆看到我,迈着小碎步迎上来,把一个还热乎的红糖馒头塞到我手里,“快尝尝,俺凌晨三点就起来和面,里面加了自家熬的红糖,甜着呢!要不是你们把方腊那反贼抓住,俺们这辈子都别想睡个安稳觉。”

我接过馒头,指尖传来的温度顺着掌心往上窜,咬一口,甜丝丝的麦香在嘴里散开,眼眶突然有点发潮。“张婆婆,这不是俺们的功劳,” 我笑着说,“要是没有村民们给咱们送粮草、报信,没有弟兄们拼命,咱们也抓不住方腊。这胜利,是咱们一起换来的。”

正说着,李逵扛着板斧大步走来,粗嗓门在人群里格外响亮:“乡亲们!今天不练兵、不巡哨,咱们痛痛快快庆祝一天!俺让伙房杀了两头肥猪,炖了一大锅肉,还有王大叔熬的草药茶,大家放开吃、放开玩,不够再添!”

村民们顿时欢呼起来,几个半大的孩子围着李逵,有的拽他的衣角,有的踮着脚想摸他的板斧。李逵平时凶巴巴的,这会儿却难得放软了性子,蹲下来把板斧递到孩子面前,还叮嘱 “轻点摸,别伤着手”,憨厚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林冲和武松也走了过来,他们刚从药庐看完受伤的弟兄,脸上带着欣慰的笑:“轻伤的弟兄们恢复得不错,王大叔说再过半个月就能归队;那两个摔断腿的,也能慢慢坐起来了,就是得再养些日子。”

“太好了。” 我松了口气,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虽然眼前满是欢庆的景象,但我总忘不了战斗结束时,弟兄们绑着绷带、忍着痛的样子 —— 他们的伤,是这场胜利最沉的分量。

007 拿着个蓝布封面的本子走过来,递到我手里:“这是俺早上赶制的‘胜利纪念册’,打算让弟兄们和村民都签上名,以后留着当念想,让大家都记得今天,记得咱们一起拼出来的和平。”

我翻开本子,封面上画着梁山的水泊和聚义厅,旁边用墨笔写着 “终局之战胜利纪念” 八个字,笔画虽不算工整,却满是心意。第一页上已经签了不少名字,有林冲、武松的工整字迹,有村民们歪歪扭扭的签名,还有孩子们画的小太阳、小旗子,每一笔都透着喜悦和期盼。

上午辰时,庆祝活动正式开始。戏台上,村民戏班穿着自家缝的戏服,先唱了段《武松打虎》,武松就站在台下,看到戏里的 “自己” 打死老虎,忍不住摸了摸下巴,惹得周围人笑个不停;接着又唱《林冲夜奔》,林冲看得认真,还小声跟身边的弟兄说 “当年俺要是有这劲头,也不用吃那么多苦”。

戏台旁边,弟兄们和村民一起摆了十几张长桌,上面摆满了吃食:伙房炖的猪肉冒着热气,油花在汤里翻滚;村民们带来的馒头、烙饼堆得像小山,还有自家腌的咸菜、晒的果干;王大叔提着大陶罐,给每个人碗里舀草药茶,还念叨 “这茶解腻,多喝点不上火”。

大家围坐在桌旁,边吃边聊,话题从战斗聊到未来。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举着木枪,激动地说:“俺以后要跟林教头学枪法,等俺长大了,也保护梁山,保护乡亲们!”

一个种庄稼的村民笑着接话:“俺跟西西姑娘学科学种植,去年试种的麦子就多收了两成,今年再好好学,争取让全家都能顿顿吃白面馒头!”

我和 007 坐在桌旁,听着大家的畅想,心里满是踏实。007 指着不远处的学校工地,眼里闪着光:“等开春解冻了,咱们的学校就能封顶了,到时候教孩子们认字、算算术,再教大家怎么沤肥、怎么防虫害,梁山的日子肯定能越来越好。”

我点点头,目光却飘向了药庐的方向 —— 外面这么热闹,受伤的弟兄们却只能待在屋里,肯定会觉得遗憾。“咱们给他们送点吃的去吧,” 我提议,“再把纪念册带去,让他们也签上名,这胜利里,也有他们的功劳。”

007 立刻应下来,我们装了满满两篮吃食,还揣着纪念册,往药庐走去。刚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笑声 —— 时迁正坐在床边,给受伤的弟兄讲他怎么从黑石穴的裂缝爬上去,怎么用烟雾弹救走人质,说得眉飞色舞,听得人都忘了疼。

“你们怎么来了?外面不热闹吗?” 一个胳膊绑着绷带的队员看到我们,笑着坐起来,虽然动作还有点僵硬,却精神头十足。

“给你们送好吃的,还有这个。” 我把纪念册递过去,“这是咱们的胜利纪念册,少了谁的名字都不行,快签上你们的名。”

受伤的弟兄们一个个接过笔,认真地在本子上签名。有个摔断腿的队员,没法坐起来,就让我帮他举着本子,他歪着身子,一笔一划地写自己的名字,写完后还笑着说:“能跟大家一起打赢这场仗,俺这辈子都值了,以后就算不能上战场,也能帮着守粮仓、修水渠!”

从药庐出来,外面的庆祝已经到了**。戏台上正演新编的《擒方腊》,演员们把 “烟熏黑石穴”“暗河擒贼” 的场景演得活灵活现,台下的欢呼声一波高过一波。宋江和吴用站在戏台旁,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

“这就是咱们守着梁山的意义啊,” 宋江感慨地说,“看到百姓能安心笑,弟兄们能踏实过日子,再苦再累都值了。”

吴用扇着羽扇,点头附和:“终局之战虽有代价,但换来了长久的和平。以后咱们要把梁山建得更好,开学校、修水渠、教百姓种庄稼,让这里成为真正的世外桃源。”

傍晚,夕阳把水泊染成了金红色,庆祝活动渐渐接近尾声。村民们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有的还拉着弟兄的手说 “以后俺家种的菜熟了,就给你们送过来”;弟兄们则忙着打扫场地,把长桌叠好,把剩下的吃食分给年纪大的村民,虽然累得满头汗,却没人抱怨。

我和 007 坐在聚义厅前的石阶上,看着渐渐散去的人群,听着远处传来的零星笑声,心里满是平静。007 掏出 “梁山日志”,在上面写道:“今日梁山庆终局之战胜利,百姓欢腾,弟兄喜乐,和平之光照临水泊。此胜非一人之功,乃团队同心、百姓相助之果,当永世铭记。”

我接过笔,在旁边补充:“胜利喜悦之下,勿忘受伤弟兄之牺牲。当以余生护此和平,让他们的付出皆有意义,让梁山永无战乱之苦。”

月光升起来时,梁山慢慢安静下来,只有巡逻弟兄的脚步声 “嗒嗒” 响,和水泊的波浪声交织在一起,温柔得像在哼摇篮曲。我躺在帐子里,手里还攥着张婆婆给的红糖馒头,心里满是坚定 —— 这场胜利不仅带来了和平,更让梁山的人心拧得更紧,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只要大家一起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第二天清晨,天刚亮,梁山就恢复了往日的忙碌。有的弟兄去学校工地搬木材,有的去水泊边巡查,还有的跟着村民去田里帮忙翻地。庆祝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胜利的喜悦还揣在每个人心里,成了干活的劲头。

我和 007 也去了学校工地,跟着弟兄们一起扛木梁。阳光洒在工地上,木梁上的木纹都透着暖意,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汗水浸湿了短褂,却没人喊累。“等学校建成了,咱们在门口挂块牌匾吧,” 我指着工地中央的地基,“就写‘和平之校’,让每个来上学的孩子都知道,现在的安稳日子,是多少人拼出来的。”

弟兄们都点头说好,手里的力气更足了。远处的水泊上,几只白鹭掠过水面,留下一道道涟漪,像是在为这和平的日子跳舞。我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觉得心里满是幸福 —— 梁山的故事,以前是打打杀杀的战斗,现在终于能写下 “和平” 这两个字,以后还会有 “学校”“丰收”“团圆”,这些温暖的字眼,会把梁山的日子填得满满当当。

夕阳西下时,我站在水泊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看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落,看着工地上忙碌的身影,心里的暖意像水泊的波浪一样,一圈圈散开。这场胜利的欢呼声,不仅回荡在梁山的营盘里,更刻在了每个人的心里,成了往后岁月里,守护和平、创造幸福的动力 —— 我们会用双手,把梁山建得越来越好,让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