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大名着穿梭记 > 第49章 盼和平:绘新梁山图(一)

初冬的暖阳像揉碎的金箔,透过聚义厅的雕花窗棂,在青石板地上铺出细碎的光斑。宋江从怀中取出一张崭新的粗麻布,小心铺在宽大的木桌上,麻布边缘还留着草木染的淡青痕迹。他握着支磨得光滑的炭笔,眼神里满是期待:“如今梁山安稳,村民也能安心耕种,咱们得为长远打算。今天召集大家,一起画张‘新梁山图’,把想建的、想做的都画上去,让日子越过越踏实。”

木桌周围很快挤满弟兄,有的搬来小马扎,有的凑到桌前探头细看。王大叔拄着枣木拐杖赶来,手里提个粗布包,里面装着晒干的野山楂:“边吃边想,脑子更活泛。咱们慢慢琢磨,把这图绘得周全些。” 我和 007 挤在桌前,指尖拂过粗糙的布面,心里满是憧憬 —— 这不仅是规划,更是对和平的期盼,是 “使命觉醒” 的承诺。

“俺先说!” 李逵突然举手,粗声打破安静。他大步走到桌前,板斧在手里比划,指着麻布左下角:“俺要在这儿建‘大练兵场’,比现在校场大两倍!能练长枪、新弩,还能练近战!以后天天在这儿练兵,敌人来了,一斧一个把他们打跑!” 他拍着胸脯,引得弟兄们阵阵发笑。

“好!练兵场必须建!” 宋江笑着在麻布左下角画个四方框,用炭笔写下 “练兵场” 三字,笔锋刚劲,“还要在旁边建‘武器库’,把改良的连弩、反光镜好好存放,再留块地方做新武器,让咱们的防御更硬气,弟兄们打仗有趁手家伙。”

林冲往前挪了挪,手指在麻布上方轻划,眼神认真:“俺建议在梁山制高点建‘了望塔’,比现在哨塔高两倍,用青砖木料搭建,装个能转动的木架,看得更远。不管是敌人来犯,还是野兽靠近,都能早发现。塔上再装几架新弩,紧急时能直接射箭防御。”

“俺早画好草图了!” 时迁从怀里掏出皱巴巴的草纸,上面歪歪扭扭画着 “储物棚”,“俺想在粮草营旁建三个储物棚,用老竹子编框架,铺防雨油布,通风又防潮。能存粮食、草药,还能放俺编的竹蜻蜓,再也不怕梅雨季东西发霉。”

武松摸着腰间的刀,指着麻布右侧:“水泊边该建个‘简易码头’,铺些木板,村民送粮不用趟水,咱们捕鱼也方便。再在码头设‘巡查站’,白天有人守,晚上轮流巡逻,保水泊安全,防人偷偷摸进来。”

负责粮草的老周捋着胡子,指着麻布边缘:“山前能再开几片荒地,种萝卜、白菜和蒲公英、金银花。既够梁山和村民用,紧急时也不愁没菜没药,农闲时弟兄们也有事做,不至于闲得慌。”

村里的张婆婆托送鸡蛋的孩子带了话,想修条 “石板路” 连接梁山和村子,用山里的青石板铺,下雨不踩泥,老人孩子来往安全。宋江立刻在麻布下方画条蜿蜒的线,标注 “石板路(梁山 - 村落)”。

我指着麻布中间空白处:“俺想在这儿建‘学堂’,用土坯砌墙、茅草盖顶,摆上木桌木凳。教弟兄和村里孩子认字、算算术,再教科学种植、草药识别。咱们不光会打仗种地,还得有文化,日子才能过得明白。”

“这个好!”007 掏出《简易科学手册》,翻到画着实验工具的一页,“学堂旁建个‘小实验室’,不用大,放些陶罐、烧杯就行。能研究新草药配方、改武器零件,还能教大家做指南针、竹壶,学些实用本事。”

王大叔眼睛一亮,赶紧说:“俺能去学堂教认草药、熬药膏!俺活了六十多年,认识的草药多,还知道不少土方子,比如艾草煮水泡脚治老寒腿。教给大家,小伤小痛自己就能处理,不用总麻烦药庐。”

宋江听着众人的想法,炭笔不停在麻布上勾画。简单的线条渐渐织出 “新梁山图” 的雏形:左下角是练兵场和武器库,上方是了望塔,中间是学堂和实验室,水泊边是码头和巡查站,粮草营旁是储物棚,山前有荒地,下方有石板路,每个区域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还得加个‘议事亭’!” 我突然开口,“现在商量事都在聚义厅,紧急时在外面议事更方便。在聚义厅旁建个木顶亭子,能遮风挡雨,平时聊天商量事,紧急时快速集合,不用挤在厅里。”

“对!加个‘晒谷场’!” 老周补充,“现在晒场太小,新收的粮食晒不开,阴天就得慌忙收。建个大晒场,铺竹席,能晒好几担粮。再按西西说的做个‘简易打谷机’,省力高效,不用再费劲用连枷捶。”

太阳慢慢升到头顶,金色的光把聚义厅照得透亮,“新梁山图” 终于绘成。麻布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像幅满是希望的画,每一笔都藏着对和平的期盼。宋江在麻布最上方写下 “新梁山图” 四字,字体苍劲,像座稳当的山。

“把图挂在聚义厅最显眼的地方!” 宋江声音激动,扫过在场弟兄,“以后按这图一步步来,建练兵场、盖了望塔、开荒地、修学堂,让梁山成大家安心的家,让村民跟着过好日子,把和平守得长久。”

“好!” 弟兄们齐声应答,声音震得窗户轻晃,连炭笔不小心划过麻布的 “沙沙” 声,都像在欢呼。

中午,伙房煮了一大锅饺子,白面皮裹着白菜猪肉馅,还熬了紫菜蛋花汤。大家围在聚义厅吃饭,李逵吃得最快,嘴角沾着油星:“等练兵场建好了,俺天天盯着弟兄们练,把他们都教成厉害战士,守好新梁山!”

时迁举起个迷你竹制了望塔模型,塔门能开、窗户能动:“俺先做小模型试手,没问题再建大的,保证结实好看,让大家都满意!”

饭后,弟兄们开始分工:林冲设计练兵场和了望塔图纸,标清木料尺寸;武松组织人清理水泊边场地,备修码头的材料;时迁带弟兄去山上砍老竹,准备建储物棚;老周勘察荒地,规划种什么作物。

我和 007 留在临时学堂整理教材,把 “科学种植法”“草药图谱”“算术基础” 分类,每一页都画插图 —— 画麦穗代表麦子,画叶子代表草药,方便不识字的人看。007 掏出个竹制指南针:“这是学堂第一个教具,教大家认方向,巡查探路不迷路。”

傍晚,我拿着教材去村里找张婆婆和李大爷,想听听他们对学堂的想法。刚到村口,就见几个村民拿绳子木尺丈量土地,是王大叔带他们选石板路路线。

李大爷放下木尺迎上来,笑着说:“选了条最近的路,从村头老槐树下到梁山门口,就两里地,一个月就能修好。以后送粮送菜不用踩泥,下雨天也走得稳。”

张婆婆从家里出来,手里提个蓝布包,里面是两个绣着花的布书包:“给学堂孩子做的,能装书装笔。以后孩子上学背着新书包,多精神!俺还想天天早上给孩子煮小米粥,让他们吃饱上课有精神。”

看着村民忙碌的身影,听着他们的期盼,我心里又暖又踏实。这张 “新梁山图”,不再是麻布上的线条,而是大家共同的希望,是对和平的坚守,是 “使命觉醒” 的承诺。我们要守着当下的安稳,更要亲手造更好的未来。

回到梁山时,夜幕已降,聚义厅里的 “新梁山图” 挂在显眼处,两盏灯笼把上面的标记照得分明。弟兄们还在忙 —— 有的整理建练兵场的工具,有的搬建了望塔的木材,有的讨论学堂开课时间,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眼里闪着光。

我和 007 坐在聚义厅前的石阶上,看着厅里的图,听着弟兄们的讨论,心里满是坚定。007 掏出 “梁山日志”,认真写下:“今日共绘‘新梁山图’,每一笔都是对和平的期盼,每一个规划都是对使命的践行。梁山的未来,是安稳的现在,更是充满希望的明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