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大名着穿梭记 > 第40章 扎根守:赋能新梁山

四大名着穿梭记 第40章 扎根守:赋能新梁山

作者:穿越空间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23:18:29

确定留在梁山的次日清晨,阳光像融化的金子,洒在 “赵伯之田” 的麦芽上,把嫩绿的芽尖染得发亮。我和 007 抱着厚厚的手册,脚步轻快地走进聚义厅 —— 自从昨夜定下 “扎根梁山” 的决心,我们一夜没睡,把 “赋能计划” 的细节补得满满当当,连灌溉路线的坡度都算了三遍。

聚义厅里早已热闹起来。宋江站在沙盘前,手里拿着小木棍,正在讲解春耕计划,沙盘上用不同颜色的石子标出了土地范围;林冲、武松、李逵等人围在旁边,手里都攥着粗糙的纸本子,是用树皮纤维做的,上面已经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看到我们进来,宋江立刻停下讲解:“你们来了!正好,大家正琢磨着怎么把梁山弄得更安稳,你们的想法肯定管用!”

我爸 “科学种植计划” 的草图铺在长桌上,纸张是用麦秆做的,韧性十足,上面用炭笔画着清晰的分区:“俺们想做三个‘赋能计划’。第一是种植赋能 —— 把山前的土地分成‘粮食区’‘蔬菜区’‘草药区’,按现代方法种。粮食区种麦子、玉米,保证大家吃饱;蔬菜区种萝卜、白菜,让大家能吃上新鲜菜;草药区种蒲公英、金银花,以后小伤小痛不用总跑药庐。”

007 接着展开 “防御升级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反光镜的转轴设计、新弩标尺的刻度:“第二是防御赋能。把之前的反光镜阵改成‘自动调节式’,用木轴和齿轮连接,能跟着太阳转,不用手动调整;新弩加装‘瞄准标尺’,按‘三点一线’原理刻上距离刻度,就算是新手,也能射中两百步外的目标。”

“第三是医疗赋能!” 我补充道,掏出刚写好的 “简易医疗手册” 初稿,“教大家认识常见草药、处理小伤口,比如划伤了用止血草嚼烂敷,头晕了用醒神花泡水喝。再把这些方法编成手册,每个寨门放一本,谁都能查。”

弟兄们都凑过来看,眼里满是好奇。李逵指着草药区的标记,粗声粗气地问:“俺能帮啥?俺力气大,翻地、挑水、扛麦子都能干!要是学会认草药,俺以后受伤了,是不是不用等王大叔,自己就能治?”

“当然能!”007 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负责翻地最合适,按手册上的‘行距一尺、深度五寸’来,用脚步量着翻,保证种子能扎稳根。等草药长出来,俺教你认蒲公英的叶子、金银花的花苞,以后你再划伤手,自己就能找草药敷。”

林冲则盯着自动反光镜的分解图,手指在齿轮标记上轻轻划过,若有所思:“这木轴和齿轮的齿数比是 1:3,转一圈刚好调 30 度,跟着太阳走没问题。寨里有三个会木工的弟兄,以前做过犁耙,只要图纸够详细,肯定能做出来。”

“图纸都标清楚了!” 我赶紧翻到分解图那一页,上面把木轴的粗细、齿轮的齿距都画得明明白白,“木轴用山核桃木,硬实耐用;齿轮的齿要打磨光滑,不然转不动。要是做的时候遇到问题,咱们再一起琢磨。”

宋江看着我们的计划,又看了看弟兄们眼里的期待,语气里满是欣慰:“就按你们的计划办!梁山能熬过方腊的进攻,全靠你们的现代知识;现在你们愿意留下,还帮梁山做长远打算,俺代表所有弟兄,谢谢你们!” 他说完,还对着我们拱了拱手,弟兄们也跟着点头,聚义厅里满是暖意。

接下来的日子,梁山上下都动了起来,三大赋能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

科学种植区里最热闹。李逵带着五个年轻弟兄翻地,他手里拿着根一尺长的木棍,每翻一步就用木棍量一下,嘴里还念叨着:“一尺!再一尺!不能偏!” 翻出来的土块被他敲得细碎,连小石子都捡出来,生怕硌着种子。

时迁则爬到旁边的梨树上,用树枝做 “灌溉标记”—— 在每块地的边缘插根树枝,上面绑着布条,布条垂到地面的位置就是灌溉的水位线:“这样浇水的时候,看布条湿到哪儿,就知道够不够,不会淹了麦子!”

王大叔负责指导播种,他把 007 教的 “浸种法” 记得牢牢的,先把麦种泡在温水里半个时辰,再捞出来晾干:“温水泡过的种子,发芽快还不容易生病。以前俺都是直接播,难怪有的发芽,有的不发芽,还是你们的法子好!”

防御升级这边,林冲带着木工弟兄在作坊里忙。他对照着图纸,用尺子量着木头的长度,每锯一块都要反复核对:“木轴要削成圆柱形,直径刚好两寸,不然齿轮套不上去。” 武松则跟着我给新弩加装瞄准标尺,他用小刀在弩身上慢慢刻刻度,每刻一道就用新弩试射一次,调整到最精准的位置:“现在俺就算闭着一只眼,也能射中两百步外的木桩!”

医疗普及课每周开两次,聚义厅里总是坐得满满当当。007 站在前面,用树枝在地上画草药的样子,教大家认止血草的锯齿叶、醒神花的白色花瓣:“止血草嚼烂了敷在伤口上,能止住流血;醒神花泡水喝,头晕的时候喝一碗,很快就好。”

王大叔则在旁边搭把手,现场煮了一锅止血汤,分给大家尝:“你们看,这汤是淡绿色的,喝着有点苦,却管用得很。上次俺切菜划伤了手,喝了一碗,再敷上止血草,第二天就不流血了。” 弟兄们都端着碗,小心翼翼地尝着,脸上满是新奇。

一个月后,梁山变了大模样。

科学种植区里,麦子长得齐腰高,绿油油的一片,风吹过,麦浪翻滚,像一块柔软的绿地毯;蔬菜区的萝卜冒出了翠绿的叶子,白菜也卷了心,看着就让人欢喜;草药区的蒲公英、金银花长得茂盛,弟兄们谁要是划伤了手,就自己去采点草药,再也不用麻烦药庐。

城墙上的自动反光镜也安装好了。铜镜跟着太阳转,反射的光从清晨到傍晚都能照到远处的山坡,时迁趴在了望塔上,手里拿着望远镜 —— 是我们用镜片做的,笑着喊:“现在就算没人守着,反光也能晃住敌人,比以前省心多了!”

新弩加装瞄准标尺后,命中率提高了不少。之前总射偏的小兵阿木,现在能射中三百步外的木桩,他举着新弩,兴奋地跑遍了整个梁山:“俺也能像林教头一样准了!以后有敌人来,俺肯定能多杀几个!”

“简易医疗手册” 也编好了,每个寨门都放了一本,封面用粗布包着,防水耐用。有次李逵砍木头时,不小心被木屑划伤了手,他按着手册上的方法,找了些止血草,嚼烂了敷在伤口上,还煮了碗止血汤喝,没过两天伤口就结了痂。他拿着手册,逢人就炫耀:“这手册比啥都管用,俺以后再也不怕受伤了!”

麦收那天,梁山像过节一样热闹。天刚亮,弟兄们就拿着镰刀,在麦田里集合。宋江带头割下第一捆麦子,笑着说:“今年的收成肯定好,咱们不仅够吃,还能存些粮,冬天再也不用愁了!”

李逵割麦最快,他弯着腰,镰刀 “沙沙” 地冻,割完一捆就扛到打麦场,还不忘喊:“快来!这麦子沉得很,今年肯定够吃!” 时迁则爬到树上,用树枝做了个稻草人,还给稻草人身上挂了个小铃铛:“风吹铃响,鸟就不敢来啄麦子了,咱们的收成又能多不少!”

我和 007 坐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心里满是踏实。宋江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刚打好的麦饼,递到我们手里:“尝尝,这是用新麦做的,比以前的麦饼香多了。你们的‘赋能计划’真好,不仅让梁山有了吃的,有了安全的防御,还让大家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这才是长久之计啊!”

林冲也走了过来,他的伤口已经完全好了,手里拿着一把加装了瞄准标尺的新弩,笑着说:“俺用这新弩试过了,能射中三百五十步外的木桩,比以前准多了。以后就算有敌人来,咱们也能轻松应对,再也不用怕他们的土炮了。”

夕阳西下时,打麦场的麦堆像小山一样,金黄的麦子在夕阳下泛着光。弟兄们围坐在麦堆旁,手里拿着新麦饼,喝着王大叔煮的草药茶,聊着梁山的未来。

李逵啃着麦饼,含糊不清地说:“明年俺要种更多的麦子,把山后的空地也翻了,让周围的村民也能吃饱!” 武松则说:“俺要教更多的人用新弩,让每个弟兄都能守护梁山,再也不让敌人欺负咱们!” 时迁晃着手里的铃铛,笑着说:“俺要去更远的地方探路,把梁山的好消息告诉更多人,让大家都知道,梁山现在有多好!”

我和 007 坐在旁边,看着弟兄们的笑脸,突然明白 —— 我们留在梁山,不是放弃了 “归乡”,而是找到了更有意义的 “归乡”;我们用现代知识赋能梁山,不是单纯的 “帮助”,而是和弟兄们一起成长,一起把这里变成了真正的家。

夜里,我翻开 “武器改良手册”,在最后一页写下:“赋能非外力,扎根即成长。梁山的土地,因耕耘而肥沃;梁山的弟兄,因同心而强大;我们的归乡途,因守护而圆满。”

007 也在 “梁山医疗手册” 的最后,画了一幅小小的画 —— 画面里,弟兄们在麦田里收割,聚义厅的灯亮着,后山的墓碑旁开满了黄色的小花,下面写着一行字:“此心安处,即是吾乡;此心守处,即是吾责。”

月光洒在聚义厅前,洒在打麦场的麦堆上,洒在梁山的每一个角落 —— 寨门的木柱、城墙上的反光镜、山前的麦田,都被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银辉。我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 “现代赋能?绝境成长” 的新开始。

以后,我们会和弟兄们一起,种更多的地,改良更多的武器,教更多的人学医疗;会一起看着麦子一年年丰收,看着梁山一天天变强,看着弟兄们的日子越来越安稳。因为我们终于懂得,真正的成长,不是回到过去,而是扎根现在,用自己的力量,让身边的人过得更好;真正的归乡,不是回到某个地方,而是找到一群值得守护的人,和他们一起,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幸福的模样。

梁山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们的成长,也还在继续。而这份扎根守护的决心,这份同心同行的温暖,会永远留在梁山的土地上,留在每一个守护者的心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