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大名着穿梭记 > 第33章 科技显威:反光镜扰敌

四大名着穿梭记 第33章 科技显威:反光镜扰敌

作者:穿越空间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23:18:29

新弩刚在四个寨门部署妥当的第二天,梁山就被一层薄如蝉翼的晨雾裹住。水泊的波纹泛着朦胧的光,连聚义厅前的杏黄旗都飘得慢悠悠,可北门了望塔突然传来急促的哨声 —— 三短两长,是 “敌袭预警” 的紧急信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时迁趴在塔沿上,半个身子探出战栏,手里攥着块巴掌大的铜镜,镜面反射着微弱的晨光,他的声音带着急促的喘息,顺着风飘到城下:“宋头领!不好了!北边十里地的土坡上,有五十多个方腊的残兵,正猫着腰往北门挪,手里都拎着锈迹斑斑的刀和旧弩,看样子是想趁雾偷袭!”

宋江带着弟兄们往北门赶时,晨雾已散了些,远处土坡上能看见黑压压的人影,像一群贴着地面移动的蚂蚁。残兵们脚步放得极轻,脚踩在带露的草叶上,几乎没发出声响,显然是精心计划过,想借晨雾隐蔽行踪,打梁山一个措手不及。林冲握着长枪,枪尖在晨光里泛着冷冽的光,他眉头拧成疙瘩,盯着远处的人影分析:“他们刚吃了败仗,不敢硬攻,这是想探咱们的防御虚实!要是让他们摸清北门的弱点,以后肯定会带更多人来偷袭,得把他们拦在寨门之外,还不能暴露新弩的底牌。”

李逵扛着板斧跑在最前面,粗布褂子被晨露打湿,紧紧贴在后背,却丝毫挡不住眼里的怒火。他把斧柄往地上一顿,震起细小的土粒,嗓门比平时还响,震得周围的草叶都晃了晃:“俺去收拾这群龟孙!新弩刚部署好,正好让他们尝尝厉害,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来梁山撒野!” 说着就要往北门冲,手臂刚抬起,就被我伸手拽住 —— 晨雾虽淡,却还能模糊视线,新弩射程虽远,在雾里瞄准误差会变大,万一射不准,不仅浪费箭支,还会打草惊蛇,让残兵知道新弩的局限。

“别慌,咱们有更好的法子,不用硬拼。” 我按住李逵的胳膊,他胳膊上的肌肉还在紧绷,显然没消气。脑子里突然闪过课本里的 “光的反射原理”—— 之前试射新弩时,剩下不少打磨好的铜镜,那些铜镜镜面光滑,反射光格外刺眼。要是把这些铜镜按特定角度摆成阵,利用升起的阳光反射,肯定能晃得敌人睁不开眼,既不用浪费箭支,还能把他们吓退,守住北门的同时,还能保住新弩的威慑力。我转头看向 007,语速加快:“007,咱们之前磨的那些铜镜还在兵器库吗?用铜镜摆个反光镜阵,肯定能扰住他们,比硬拼管用多了!”

007 眼睛瞬间亮了,像突然想起关键答案,转身就往兵器库跑,脚步轻快得几乎带起风:“对!阳光已经出来了,晨雾也快散了,咱们把铜镜按 45 度角摆放,反射光刚好能照到土坡方向!上次试单个铜镜就够晃眼,这次十五个一起反光,亮度比之前的简易铜镜阵强十倍,保管晃得他们看不清路,连刀都握不稳!” 没一会儿,她就抱着一摞铜镜跑回来,铜镜边缘被细砂纸磨得光滑,没有一点毛刺,镜面用细布擦得锃亮,能清晰照出人的影子,连鬓角的碎发都看得清清楚楚。

宋江走到铜镜旁,弯腰拿起一块,对着刚升起的太阳晃了晃,刺眼的光让他下意识眯起眼,赶紧把铜镜转向别处。虽然不懂 “光的反射” 是什么原理,却从我们笃定的眼神里看到了信心,他立刻做决定:“就按你们说的办!时迁,你去北门城墙上选位置,要能照到土坡,还得隐蔽,别让敌人提前发现;林冲,你带五个弟兄帮着摆铜镜,严格按西西说的角度来,差一点都不行,角度错了光就偏了;武松,你带着三个新弩手在城墙后面埋伏,要是他们不怕晃,还敢往前冲,就用新弩射他们的腿,别杀,留活口问消息!”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分工明确,没有丝毫拖沓。时迁像猴子似的在城墙上跳来跳去,脚踩在城墙的砖缝里,灵活得不像话。他选了十几个隐蔽的位置:有的在箭垛后面,只露出镜面的一小部分,从下面看根本发现不了;有的固定在旧灯笼架上,用带叶的树枝挡着边缘,伪装成挂在架上的普通物件;还特意用红绳在每个位置做了标记,方便后续调整角度。选好后,他趴在箭垛上喊:“这里好!阳光能直射到镜面,还不容易被敌人发现,他们肯定以为是咱们平时照用的普通铜镜,不会在意,等反应过来就晚了!”

我和 007 蹲在城墙上,先拿一块铜镜做示范,教弟兄们调整角度:“把铜镜的镜面对着太阳,然后慢慢转动镜面,直到反射光刚好落在土坡中间的位置。每个铜镜的反射点要错开,形成一片分散的光区,这样才能晃住更多人,不让他们有躲避的空隙。” 林冲学得最快,他常年练枪,对 “角度” 和 “瞄准点” 格外敏感,没一会儿就调好三块铜镜,反射光在土坡上形成三个明亮的光斑,像三颗迷你小太阳,在带露的草叶上格外显眼,连远处的雾气都被照得透明了些。

没过多久,十五个铜镜就全部调整到位。阳光透过洁净的镜面,反射出一道道刺眼的光,在土坡方向汇聚成一片耀眼的光区,那片光区亮得让人不敢直视,连周围的空气都仿佛被照得发烫。晨雾被光映得像一层金纱,轻轻飘在光区上方,连远处的草叶都被照得发亮,仿佛整个土坡都被镀上了一层光。时迁趴在箭垛后面,用手搭着凉棚往土坡方向看,眼睛眯成一条缝,看完立刻回头喊:“动了!他们开始往后退了!有几个人用袖子挡着眼,好像睁不开,队形都乱了!”

我们赶紧凑到箭垛旁,顺着时迁指的方向看 —— 土坡上的残兵果然乱了阵脚:有的用粗布袖子捂住眼睛,脚步踉跄,像喝醉了酒;有的蹲在地上,头埋得低低的,双手抱着头,不敢抬头看光;还有的已经转身往回跑,原本整齐的队伍变得七零八落,像一群没头的苍蝇。为首的残兵举着刀大喊,声音被风吹得模糊不清,却没人敢往前挪一步,显然是被突然出现的强光晃得没了方向,连敌人在哪都看不清,更别说偷袭了。

“再加把劲!把靠近土坡边缘的那两个铜镜角度调大些,让光更亮,把他们彻底逼退!”007 指着城墙上最东侧的两个铜镜,语速急促。她亲自跑过去,蹲在铜镜旁,慢慢把镜面角度调到 60 度 —— 角度变大后,反射光瞬间变得更刺眼,像一道金色的箭,直直射向土坡中央的残兵。土坡上的混乱更严重了,有几个人甚至没站稳,脚滑摔在地上,爬起来后连掉在地上的刀都顾不上捡,撒腿就往远处跑,再也不敢停留,生怕被这 “奇怪的光” 伤到。

“好!退了!他们真的退了!都往土坡后面跑了!” 李逵兴奋得大喊,把板斧往城墙上一顿,震得城砖都轻微晃动,尘土簌簌往下掉。他凑到一个铜镜前,好奇地对着自己照了照,刚看一眼就赶紧闭眼,使劲揉着眼睛喊:“哎哟!这光也太晃眼了!俺都看不清东西了,眼前全是亮影,别说那些残兵了,肯定晃得他们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

城墙上的弟兄们都笑起来,连平时严肃得几乎不笑的林冲,嘴角都露出一丝浅浅的笑意。王大叔拄着拐杖,慢慢走到城墙边,他的脚步有些慢,却走得很稳。看着土坡上渐渐消失的残兵身影,又低头摸了摸脚边的铜镜,镜面还带着阳光的温度,暖暖的。他忍不住感叹:“这玩意儿真厉害!不用费力气,不用费箭支,就靠天上的太阳光,就能把敌人吓退,比老法子强太多了!以后守寨门,再也不用总让年轻弟兄们拼命了,俺们这些老人也能帮上忙。”

宋江走到我和 007 身边,看着远处渐渐恢复平静的土坡,又看了看城墙上整齐摆放的铜镜,语气里满是感慨:“以前总觉得打仗靠的是刀枪箭弩,靠的是弟兄们的力气和不怕死的勇气,打赢了也得折损人手。没想到几块普通的铜镜,利用阳光,也能成为防御的武器!你们带来的现代知识,真是帮了梁山大忙,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啊,比硬拼更聪明,也更安全,能少让弟兄们流血。”

吴用扇着羽扇,站在一旁点头称赞,眼神里满是赞许:“这反光镜阵不仅能扰敌,还能迷惑他们,让他们以为咱们有‘能发光的法宝’,以后肯定不敢轻易来偷袭。而且不用消耗箭支,不用折损弟兄,还能守住咱们的防御底牌,是最稳妥的防御法子,比单纯用武力压制更有长远用处。” 他说着,还伸手摸了摸铜镜的边缘,指尖划过光滑的金属面,像是在感受这 “科技武器” 的特别之处。

等残兵彻底消失在土坡后面,连影子都看不见了,我们才开始收铜镜。每个铜镜的镜面都还亮着,反射着阳光,像一颗颗散落在城墙上的星星,格外好看。我和 007 蹲在城墙边,把反光镜阵的关键参数一一记在本子上:“铜镜数量 15 个,最佳摆放角度 45-60 度,有效干扰射程 500 步,最佳使用时间上午 8-10 点(阳光充足,无云);遇到阴天或傍晚,可在铜镜旁加火把,用火光反射,虽然亮度稍弱,也能起到干扰效果,火把要离镜面三尺远,免得烤坏铜镜。”

时迁凑过来看我们记录,手指指着 “阴天方案”,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好点子:“这个好!以后就算没太阳,咱们也能用火光,让反光镜阵随时都能用!俺还能在每个铜镜旁边装个小木头架子,架子上刻上角度刻度,比如‘45’‘50’‘60’,调整的时候不用总用手比划,按刻度调就行,还能固定铜镜,刮风的时候也不怕倒!” 他边说边用树枝在地上画架子的草图,线条歪歪扭扭,却把关键结构都画了出来,样子格外认真。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在其他三个寨门都摆上了反光镜阵,还特意组织弟兄们学习操作方法,从调整角度到应急处理,一步步教,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操作。林冲考虑得更周全,在每个铜镜阵旁边加了 “触发绳”—— 绳子一端绑在铜镜的架子上,另一端拉到城墙内侧的隐蔽处,绳子上还系了小铃铛,拉动时会响,方便确认绳子是否被拉动。要是敌人突然靠近,不用人爬到城墙上调整角度,只要拉动绳子,就能改变铜镜的反射方向,既安全又快捷,还能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没过多久,出去打探消息的探马就带回了好消息 —— 方腊的残兵逃到附近的陈家庄后,到处跟村民打听,说梁山有 “能发光的法宝”,一照就能让人睁不开眼,连刀都握不住,再也不敢靠近梁山半步。周围几个村庄的村民们也都听说了反光镜阵的厉害,有几个村长还特意来梁山拜访,手里提着自家种的蔬菜和粮食,想学着用铜镜摆阵,装在自家村口,防止小偷和散兵骚扰,守护村子的安全。

我站在北门城墙上,看着远处平静的水泊,阳光洒在城墙上的铜镜上,反射出一道道耀眼的光,像一道无形的防线,默默守护着梁山。心里突然明白:现代赋能不只是改良武器,还能利用身边最普通的东西,通过科学原理,把它们变成守护家园的工具。一块原本用来照人、整理衣冠的铜镜,因为懂 “光的反射”,就能变成扰敌的利器;一个简单的角度调整,就能让防御变得更安全、更省力,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是课本里枯燥的理论,在实战中绽放出的光彩。

007 从城下走上来,手里拿着一块刚烤好的红薯,红薯皮烤得焦香,还冒着热气,是王大叔特意为我们烤的,知道我们忙着调铜镜没顾上吃饭:“快吃吧,刚才调铜镜站了半天,肯定饿了。你看,咱们以后还能改良反光镜阵 —— 比如找更大的铜镜,镜面越大,反射光越强,干扰范围也更广;或者把铜镜装在可以转动的转轴上,调整角度更快,还能做成‘移动反光阵’,不管敌人从哪个方向来,都能快速把光对准他们,让他们无处可躲!”

我接过红薯,剥掉焦黑的外皮,金黄的薯肉露出来,还冒着热气,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暖流顺着喉咙往下滑,暖了整个胸口,也驱散了站在城墙上的凉意。城墙上的铜镜还在反射着阳光,光落在远处的草叶上,像撒了一层碎金,格外好看。我知道,这次用反光镜阵扰敌,不仅成功吓退了残兵,守住了北门,更让弟兄们真正相信了 “非武器类现代赋能” 的力量 —— 以前大家只觉得新弩这样的硬武器厉害,现在却明白,只要懂科学原理,身边的任何东西都能变成防御的法宝,都能用来守护家园。

傍晚,我和 007、吴用一起把反光镜阵的部署方法、使用技巧、应急方案都整理成 “反光镜阵实战手册”。手册里画了详细的铜镜摆放图,标注了不同时间段的最佳角度表,比如 “上午 8 点 45 度、上午 9 点 50 度”,还加了 “遇到大风怎么固定铜镜”“遇到敌人破坏怎么快速替换” 等应急措施,甚至写了 “铜镜日常保养方法”,比如 “不用时用布包好,避免落灰生锈”。武松还特意在手册末尾加了一条实战建议:“反光镜阵可与新弩配合使用,先用水雾或烟幕掩护摆阵,再用反光晃敌,趁敌人混乱时,新弩手集中射击,双重保障,万无一失。”

月光洒在城墙上的铜镜上,反射出淡淡的银辉,像一个个温柔的守护星,静静地守着北门,守着梁山。弟兄们还在聚义厅里讨论怎么优化反光镜阵,有的说要找铁匠打造金属镜架,更结实耐用,不怕风吹雨淋;有的说要在铜镜上刻上细小的花纹,让反射光变得更分散,干扰范围更广;没人再觉得 “现代知识” 是遥不可及的东西 —— 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每一块铜镜里,在每一次角度调整中,在每一次用智慧守护家园的努力里。

我站在月光下,手里握着厚厚的 “反光镜阵实战手册”,心里满是踏实。在 “现代赋能?绝境成长” 的路上,我们不再只依赖传统的刀枪箭弩,而是学会了用科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会了把课本里的知识变成守护家园的力量。以后不管遇到多强的敌人,不管面临多险的绝境,我们都有信心用智慧、用科技、用团队的团结,守住梁山,守住这个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家。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强大,不是拥有多少锋利的武器,而是拥有把普通事物变成 “法宝” 的智慧,拥有彼此信任、共同成长的勇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