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大名着穿梭记 > 第51章 整队伍:按能分战队

四大名着穿梭记 第51章 整队伍:按能分战队

作者:穿越空间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23:18:29

击退鹰嘴谷残敌的次日午后,阳光像融化的蜜糖,把聚义厅的石阶晒得暖洋洋的。两百多名梁山弟兄整齐地站在院中,队列笔直,新缴获的镰刀和斧头用粗布捆好,整齐堆在角落,等着稍后归还给村民。宋江站在三级石阶上,手里握着泛黄的 “防御应急手册”,指尖划过纸页上的战术笔记,眼神扫过全场,带着几分凝重与期许。

经过昨夜的战斗,他更清楚地意识到,梁山需要一支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队伍。之前临时调配的模式,战时难免混乱,要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挑战,必须让每个人的本事都用在刀刃上。“弟兄们,昨夜击退残敌,靠的是大家齐心协力。” 宋江的声音沉稳有力,像敲在石板上的鼓声,院中的弟兄们瞬间安静下来,认真听着,“但也暴露出不足 —— 战时分工不够明确,有的弟兄不知该往哪去,有的任务没人接手,差点耽误大事。”

他顿了顿,抬高声音:“今天召集大家,就是要‘按能分战队’!把队伍分成五支小队,每队有专属职责,平时各司其职,战时协同作战,让梁山的防御更牢固,让每个人的长处都能派上用场!”

话音刚落,院中的弟兄们就小声议论起来,脸上满是好奇与期待。有的低头琢磨自己适合哪个岗位,有的和身边的弟兄低声交流,连平时最沉稳的林冲,都微微挺直了腰板,眼里闪着亮光 —— 之前临时调配的模式,确实容易乱阵脚,现在按能力分工,不仅能提高效率,更能让每个人的本事充分发挥。

“大家先安静,听俺细说战队职责。” 吴用扇着羽扇,上前一步,手里展开一张新画的战队分工图,麻布材质的图纸上,用炭笔清晰标注着五支战队的名称和职责范围,“第一支‘巡防队’,负责梁山周边日常巡查,包括山路、水泊、村落,及时发现险情;第二支‘防御队’,掌管连弩、反光镜等防御武器,负责寨门和关键点位守卫;第三支‘近战队’,由身手好的弟兄组成,负责近距离作战和支援;第四支‘后勤队’,分管粮草、医疗和物资,保障衣食和伤员救治;第五支‘侦查队’,负责探路、收集情报,为作战提供信息支持。”

每报出一支战队,院中的弟兄们眼神就亮一分。李逵性子最急,第一个举起手,粗声粗气地喊:“俺要去近战队!俺力气大,板斧耍得溜,近距离作战最合适!” 他的声音震得院中的老槐树叶子簌簌落下,周围的弟兄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紧张的气氛瞬间缓和了不少。

“好!黑旋风力气大、敢冲锋,近战队正需要你这样的猛将!” 宋江笑着点头,让文书在近战队的名单上写下李逵的名字,随即看向林冲,“林冲,你枪法精湛,作战经验丰富,近战队就由你担任队长,负责训练弟兄们的近战技巧,战时带领大家冲锋陷阵!”

林冲上前一步,双手抱拳道:“俺定不辱使命!一定把近战队训练成梁山的‘尖刀’,不管遇到什么敌人,都能冲得上去、守得下来!” 他的话掷地有声,院中的弟兄们都鼓起掌来,不少年轻弟兄眼里满是敬佩 —— 能跟着林冲学枪法,是他们早就有的心愿。

战队分工有条不紊地推进。武松身手敏捷、熟悉梁山及周边地形,被任命为巡防队队长,负责带领队员巡查山路、水泊和村落,防止敌人偷袭;他当即表态:“俺会把巡防路线细化,不留死角,保证敌人刚靠近就被发现!”

时迁爬高上低、擅长隐蔽侦查,自然成了侦查队队长。他蹦跳着上前,拍着胸脯说:“俺带弟兄们,保证把情报摸得明明白白,让敌人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咱们的眼睛!” 侦查队的队员多是身手灵活、擅长潜伏的弟兄,一个个眼神锐利,透着精干。

王大叔懂草药、会治病,加上 007 的现代医疗知识,两人共同担任后勤队医疗组负责人,掌管药庐和医疗物资,同时教弟兄们急救技巧;007 当场拿出刚做的 “草药识别卡片”,笑着说:“以后大家遇到小伤小痛,自己也能处理,不用总跑药庐!”

老周熟悉粮草管理,算盘打得精准,负责后勤队的物资组,保证粮草、武器的储备和分配;他捋着胡子点头:“俺会把物资登记清楚,保证战时不缺粮、不缺武器!”

“防御队的队长,俺推荐西西。” 吴用突然开口,羽扇指向我,语气笃定,“西西懂现代机械原理,改良的连弩、反光镜在多次战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防御队需要懂技术、能快速调整防御策略的人,由她担任队长,最合适不过。”

院中的弟兄们瞬间安静下来,有的惊讶地看着我,有的小声议论。之前我多是负责技术改良,很少直接带领队伍,不少人心里难免有些不确定。我也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想推辞 —— 带领三十人的队伍,责任重大,怕自己胜任不了,却被宋江按住了肩膀。

“吴用说得对。” 宋江的眼神里满是信任,声音坚定,“西西不仅懂技术,更有临战调整策略的能力。昨夜在鹰嘴谷,你快速制定反光镜和连弩的配合战术,还设下陷阱,这份沉着和智慧,足以担任防御队队长。弟兄们,你们信不信西西能带领防御队?”

“信!” 林冲第一个喊道,手里的长枪往地上一顿,发出 “笃” 的一声闷响,“西西改良的连弩帮咱们打赢了多少次仗?昨夜的战术更是帮咱们少流血,俺信她!”

“俺也信!” 李逵跟着喊,板斧在手里转了个圈,“西西虽然看着文静,可关键时刻不含糊,防御队交给她,俺放心!”

弟兄们的声音越来越响,“信” 字在聚义厅前回荡,像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我心里的不安。我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双手抱拳道:“多谢宋头领、吴军师,多谢弟兄们信任!俺一定好好带领防御队,把连弩、反光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守住梁山的每一道防线,不让大家失望!”

防御队的队员很快确定下来,共三十人,多是之前参与过武器改良、熟悉连弩和反光镜操作的弟兄。有的跟着我一起打磨过连弩的木托,有的一起调试过反光镜的角度,彼此熟悉,配合起来也会更顺畅。

战队划分完毕,宋江又详细讲解了各战队的职责和协同机制:“巡防队发现险情,第一时间用哨声传递信号 —— 一短代表发现可疑,两短代表敌人靠近,三短代表紧急支援;侦查队收集到情报,要在一个时辰内汇报给俺和吴用;防御队负责正面防御,近战队随时准备支援;后勤队保证物资供应,不管哪个战队需要,都要第一时间送到!”

他补充道:“平时各队自行训练,每月初一、十五进行联合演练,保证战时能无缝配合,不让敌人有可乘之机!”

为了让各战队更快进入状态,宋江让各队长立刻带着队员去熟悉岗位。我带着防御队的弟兄们来到武器坊,里面整齐摆放着二十架改良连弩、八架自动反光镜,还有刚做好的烟雾弹和尖木陷阱工具,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武器上泛着冷光。

“咱们防御队的核心,是‘以技御敌’。” 我指着连弩,给弟兄们详细讲解,“这连弩加装了精准瞄准标尺,有效射程三百五十步,弹仓能装五支箭,大家要熟练掌握上弦、瞄准、射击的流程,保证每分钟能射十支箭,形成密集箭雨;反光镜要会根据太阳位置和敌人方向快速调整角度,晃住敌人视线,为进攻争取时间;烟雾弹和陷阱要知道怎么快速布置,关键时刻能挡住敌人冲锋。”

队员们听得格外认真,有的拿起连弩反复练习上弦,手指磨得发红也不吭声;有的围着反光镜,互相配合调整角度,直到强光能精准集中在一点;还有的拿着烟雾弹,在武器坊外的空地上反复投掷,琢磨怎么投掷才能覆盖更大范围。

一个名叫小石头的年轻队员,之前总射偏目标,在我指导下调整了瞄准标尺的刻度,又练习了三次呼吸配合,试射时居然射中了两百步外的木桩中心,兴奋得跳了起来:“队长!俺射中了!以后俺再也不会拖队伍后腿了!”

“这就对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心里满是欣慰,“咱们防御队不分新手老手,只要肯学,每个人都能成为厉害的守护者。以后咱们互相学习、互相帮衬,把防御队打造成梁山最坚固的‘铁壁’!”

另一边,林冲带着近战队的弟兄们在练兵场训练,长枪挥舞的 “呼呼” 声不绝于耳,弟兄们排成队列,跟着林冲练习刺、挑、劈、砍的动作,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却没人喊累;武松带着巡防队的队员熟悉山路,在关键点位用红布条做上标记,讲解遇到险情时该如何预警、如何拦截;时迁则教侦查队的弟兄们怎么隐蔽身形、怎么分辨不同的脚印,还演示了如何利用藤蔓在悬崖上快速攀爬,动作灵活得像只猴子;后勤队的王大叔和 007 在药庐整理草药,教医疗组的弟兄们识别毒草、处理伤口,007 还特意制作了 “草药识别卡片”,上面画着草药图案和用法,方便大家记忆。

傍晚,各战队的首次训练结束,弟兄们都带着一身汗水和泥土,却满脸笑容地聚在赛场上吃饭。伙房特意做了玉米饼和土豆炖肉,香气飘得很远。李逵端着一大碗红烧肉,大步走到我身边,大口吃着说:“俺们近战队今天练了长枪和板斧的配合,以后再遇到敌人,俺们能更快冲上去!你们防御队呢?连弩练得怎么样了?”

“挺好的,不少弟兄都掌握了瞄准技巧。” 我笑着回答,递给他一块刚烤好的红薯,“以后咱们近战队冲锋,我们防御队在后面用连弩掩护,保证敌人近不了身,让你们没有后顾之忧!”

时迁也凑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刚编好的竹哨,递到我手里:“这是俺给你们防御队编的信号哨,不同的哨声代表不同指令 —— 一长一短是调整反光镜,两长一短是连弩齐射,三长是布置陷阱,你们平时训练能用,战时也能快速传递消息,比喊口号方便多了!”

我接过竹哨,哨身泛着淡淡的竹香,做工精致,心里暖暖的。战队重组后,弟兄们不仅分工更明确,彼此间的配合和信任也更深厚了。以前大家只是 “一起打仗的弟兄”,现在更像是 “并肩作战的战友”,知道自己的背后有可靠的人支撑,心里也更踏实。

夜里,聚义厅的灯亮到很晚。我和 007 坐在桌前,整理各战队的训练计划。防御队的计划上,详细写了每日的训练内容:上午练连弩射击和反光镜操作,下午练陷阱布置和烟雾弹投掷,每周还要和巡防队进行一次 “险情应对演练”,模拟敌人偷袭时的防御流程。

“你看,这样分工后,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发挥出来,效率比以前高多了。”007 笑着说,手里拿着巡防队的训练计划,“武松把巡防路线分成了四段,每段安排四个人,每两个时辰换一次岗,还设置了交接暗号,再也不用担心有巡查死角了。”

我点点头,抬头看向聚义厅里挂着的 “新梁山图” 和刚贴好的 “战队分工图”,心里满是坚定。这次队伍重组,不仅是 “按能分工”,更是 “以信任凝聚力量”—— 宋江和吴用能看到每个人的长处,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各队队长能带领队员认真训练,明确职责;弟兄们能信任彼此,协同配合,这才是梁山真正的 “战斗力”。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东方刚泛起鱼肚白,各战队就开始了新一天的训练。防御队的弟兄们在武器坊前的空地上练习连弩射击,箭雨整齐地射向远处的木桩,“噗嗤” 声此起彼伏;近战队在练兵场挥舞着长枪和板斧,喊杀声震耳欲聋,充满力量;巡防队的队员们背着水袋和干粮,开始了清晨的巡查,脚步声在山路上回响;侦查队的弟兄们钻进山里,练习隐蔽和探路,身影很快消失在密林深处;后勤队的人早早地在伙房忙碌起来,炊烟袅袅升起,药庐里也传来了熬药的咕嘟声。

我站在武器坊前,看着眼前忙碌却有序的场景,心里突然明白 ——“按能分战队” 不仅是队伍的重组,更是领导力的体现。宋江和吴用的知人善任,让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各队队长的以身作则,让训练高效推进;弟兄们的齐心协力,让团队的凝聚力越来越强。这种 “人尽其才、协同高效” 的状态,比任何精良的武器都更有力量。

中午,宋江召集各队队长在聚义厅开会,讨论接下来的联合演练计划。他展开梁山地图,手指在水泊边的寨门位置划过:“三天后,进行第一次联合演练!模拟敌人从水泊方向偷袭,巡防队先发现信号并传递,侦查队快速探清敌人数量和路线,防御队在寨门设伏,近战队在侧后方准备支援,后勤队保障物资和医疗,各队要无缝衔接!”

“大家要提前和队员们沟通好流程,明确各自职责,保证演练时不出差错。” 宋江眼神严肃,“演练的目的是发现问题、磨合配合,只有平时练得扎实,真正战斗时才能少流血、少牺牲,守护好梁山!”

我们都郑重点头答应,心里满是期待。这次演练,不仅是对各战队训练成果的检验,更是对团队协同能力的考验。只有通过一次次演练,才能让五支战队真正融为一体,形成无懈可击的战斗力。

傍晚,我带着防御队的弟兄们进行最后一次连弩齐射训练。夕阳把大家的影子拉得很长,三十架连弩同时发射,箭雨密集地射向远处的靶位,命中率比第一天提高了不少。一个队员擦着汗说:“队长,有咱们防御队在,有其他战队的弟兄们在,俺觉得不管遇到什么敌人,咱们都能守住梁山!”

他的话得到了其他队员的齐声附和,我看着眼前这些充满信心的弟兄,心里满是感动。这就是团队重组的意义 —— 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价值,让每个人都相信团队的力量,让 “信任” 成为比武器更坚固的防线。

夜里,月光洒在聚义厅前,各战队的训练计划整齐地摆放在桌上,上面的字迹虽然稚嫩,却都透着一股认真和坚定。我知道,这次队伍重组,只是 “团队优化?协同赋能” 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们,还有更多的训练等着我们去完成。

但我不再担心,因为我知道,只要我们坚持按能分工、协同作战,只要我们彼此信任、互相支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守护不了的家园。在 “团队支撑?使命觉醒” 的路上,我们已经从 “松散的聚义” 成长为 “高效的战队”,从 “单纯的弟兄” 凝聚为 “可靠的战友”。

这份凝聚力,会支撑着我们应对未来的每一次挑战,守护好梁山的每一寸土地,让 “替天行道” 的杏黄旗,永远飘扬在水泊上空,永远飘扬在每个守护者的心里。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在聚义厅的 “战队分工图” 上时,梁山的各战队又开始了新一天的训练。武器坊的连弩声、练兵场的喊杀声、山间的巡查脚步声、药庐的熬药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力量与希望的画面 —— 这是梁山的新面貌,是团队重组后的新希望,是信任凝聚后的新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