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大名着穿梭记 > 第4章 梁山风紧:气氛凝霜(一)

从聚义厅出来时,夜风突然转凉,裹着水泊的湿气往衣领里钻,像无数根细针,刺得脖子发僵。我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后颈的汗毛都竖了起来,连呼吸都带着股凉意,顺着喉咙往下滑,冻得胸腔发紧,哈出的白气在眼前飘一会儿就散了,像抓不住的焦虑,连脚步都跟着沉了几分。

007 把校服外套脱下来递我,自己只穿件短袖,胳膊上的鸡皮疙瘩看得清清楚楚,皮肤在月光下泛着冷白。她发梢沾着的烛火灰被风吹得飘起来,像细小的黑蝴蝶,樱桃发绳上的铃铛叮当作响,却没了平时的轻快,每一声都透着股紧绷的意味:“别冻着,你要是感冒了,明天没人算公式校准光网,咱们的防御就漏了窟窿,到时候方腊的毒箭钻进来,哭都来不及。”

我把外套裹紧,布料上还留着她身上淡淡的辣条味 —— 这是她穿越时带的最后几包,上次在西北坡测弩箭射程,她分给我半根,连油汪汪的包装袋都舍不得扔,说 “留着能想起学校的小卖部,下课抢辣条的日子”。现在这熟悉的味道竟成了定心丸,闻着就觉得身边有依靠,没那么慌了,连踩在石子路上的脚步都稳了些。

往帐子走的路上,原本该热闹的营地格外安静,连鞋底蹭过石子的 “咯吱” 声都显得格外清晰,像在敲着倒计时的鼓点,每一下都砸在心上。平时这个时辰,总有弟兄围在篝火旁喝酒,酒葫芦碰撞的 “叮咚” 声、说笑声能飘出半里地;王大叔还会在灶台旁哼着山东小调煮夜宵,红薯的甜香裹着烟火气,勾得人肚子直叫,连路过的大黄狗都要围着灶台转两圈,摇着尾巴等投喂。

可今天连个说话声都没有,只有火把燃烧的 “噼啪” 声,火星子偶尔溅起来,落在地上很快就灭了,在夜色里飘得很远,却暖不了这紧绷的气氛。几个巡逻的弟兄背着长枪走过,脚步比平时快了些,枪杆上的红缨随着动作轻轻晃,眼神警惕地扫过周围的草丛,连平时爱打闹的小兵都绷着脸,嘴唇抿得紧紧的,显然是被这大战前夕的压抑感裹住了,连呼吸都刻意放轻。

路过林冲组织演练的场地,远远就看见几十号人影在光网触发点周围走动,动作比白天慢了些,却格外规整,抬手、跨步的幅度都一模一样,显然是练了无数遍,肌肉都形成了记忆。他们的呼吸放得极轻,只有衣料摩擦的 “沙沙” 声,像风吹过芦苇丛,却没了那份悠闲,多了几分凝重。

林冲站在临时搭的高台上,手里举着火把,火光映得他铠甲上的旧疤格外清晰 —— 那是当年在野猪林被鲁智深救下时留下的伤,一道长长的疤痕从肩甲延伸到腰腹,像条狰狞的蜈蚣,皮肤翻卷的痕迹在火光下格外刺眼。平时他总用黑布裹着这道疤,说 “不想让人看见过去的狼狈,更不想让弟兄们想起被官府追杀的糟心事”,怕影响士气。

可今晚他却没遮,任由跳跃的火光把疤痕照得发亮,像是在无声地提醒大家 “战斗的代价从来都不轻松,咱们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能活着赢”。他声音洪亮地喊着,每一个字都像砸在石板上,掷地有声:“记住!绿色旗子以内是光网范围,战斗时谁都不能闯进去!要是误触了触发点,光网没了能量,咱们都得成方腊的箭靶子,到时候别怪俺的枪不认人!”

喊完,他刻意顿了顿,目光扫过队列里几个年轻弟兄,语气突然软了些,像在跟自家晚辈说话:“都仔细着点,咱们不仅要守住梁山,更要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你们家里还有老娘孩子等着呢,要是出了岔子,他们可怎么办?俺们这些当哥哥的,得护着你们。”

这话像块浸了水的石头,砸在每个弟兄心里,连空气都安静了几分。几个年轻弟兄的肩膀明显颤了颤,握长枪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却没再像刚才那样发抖 —— 有了要守护的东西,就多了几分底气,眼神里的慌乱少了些,多了点坚定。

我停下脚步,看着那几个年轻弟兄 —— 他们大多是上个月刚加入梁山的,最大的也才十七岁,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下巴上的胡茬都没长齐,说话还带着变声期的沙哑。可他们穿着不合身的铠甲,边缘没来得及磨平,蹭得脖子发红,背着比自己还高的长枪,枪杆上的木纹都被握得发亮,站在队伍里却没掉队,像刚抽芽的小树,在寒风里努力站直。

007 拽了拽我的袖子,指尖有点凉,却带着暖意:“别担心,第一次面对这么大阵仗,紧张是正常的 —— 上次咱们对付官兵,你不也手抖着才算出光网轨迹嘛,算错了两个节点,还是武松哥及时提醒才改过来,现在不也能独当一面了?他们会慢慢适应的。”

她的话让我想起上次的狼狈 —— 那时我在聚义厅念公式,声音小得像蚊子叫,手心全是汗,炭笔都快握不住,写出来的公式歪歪扭扭。还是 007 把铁皮喇叭塞给我,说 “对着喇叭喊,没人能看清你手抖”,才没让场面更尴尬。原来成长就藏在这里 “犯错与改正” 里,不知不觉就变得更勇敢了。

正想说话,就看见林冲从高台上跳下来,动作比平时慢了些,落地时膝盖微微弯了下 —— 显然是白天忙了一天,从搬铜镜、搭缓冲墙到校准箭靶,没歇过一刻,累得腿都软了,却没说一句累。他径直朝我们走过来,长枪斜倚在肩上,枪尖沾着点泥土,没像平时那样擦干净,连枪缨的朱砂都显得暗沉。

“西西,007,你们来得正好 —— 刚才演练时,有弟兄问光网要是破了怎么办,你们有没有备用方案?” 他声音里带着疲惫,却依旧认真,“要是真破了,俺们得有法子顶上去,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方腊的人毁了梁山,让弟兄们白白送命。”

“有!” 我赶紧回答,指尖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青铜令牌,冰凉的金属触感让我更安心,“我在每个触发点都藏了‘备用公式’,写在油纸包里,塞在石头缝里 —— 油纸是王大叔给的,防水性好,就算下雨也不怕湿,到时候拿出来就能用,不用重新推导。”

我顿了顿,有点没底地补充:“要是光网破了,我能注入‘二次能量’,半炷香内就能重新织好,就是能量会弱些,只能挡普通弩箭,挡不住投石机的石头。得麻烦弟兄们用拒马和盾牌挡住敌人,别让他们靠近触发点,不然我没法集中精力。”

“没问题!” 林冲把枪杆往地上一顿,震得尘土飞扬,却没了平时的力道,怕惊着演练的弟兄,“俺会让弟兄们搭‘临时拒马’,用最粗的桑木和铁刺做的,桑木硬得能扛斧头,铁刺磨得尖尖的,就算骑兵冲过来,也得被扎个窟窿,你放心校准光网就行。”

他转身走回演练场,火把的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座稳稳的山,让周围的弟兄们都安定了不少。刚才还在发抖的年轻弟兄,握长枪的手渐渐稳了些,动作也更整齐了,显然是被林冲的笃定感染,没那么怕了。

继续往帐子走,路过水寨的方向,隐约能听见李逵的大嗓门,像惊雷似的在夜色里炸开,连水鸟都被惊得飞起来:“都给俺使劲挖!壕沟至少挖三尺深!不然石头掉下来弹起来伤了人,哭都没地方哭!谁偷懒,俺的板斧可不认人!”

跟着就是铁锹铲土的 “哗啦” 声,节奏整齐却透着股憋足的劲 —— 谁都知道,这壕沟挖得越深,明天活命的几率就越大,没人敢偷懒。连平时爱耍滑的小兵,都卯着劲往深了挖,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土里没一会儿就干了,只留下小小的湿痕,很快又被新土盖住。

我往水寨瞥了一眼,月光下能看见李逵光着膀子,黝黑的皮肤上满是汗水,像涂了层油,肌肉的纹路随着挥锹的动作绷得发亮。他没像平时那样喊着要喝酒,也没开玩笑,只是埋头指挥,时不时弯腰把挖得浅的地方踩实,脚踩泥土的 “咚咚” 声,像在给弟兄们鼓劲。

有个年轻小兵挖得慢了些,脸色发白,胳膊都在抖。李逵走过去,没像平时那样骂人,只是接过小兵的铁锹,帮他挖了两铲,喘着气说:“俺知道你累,这是保命的活,再坚持会儿,挖完俺请你喝甜汤,王大叔煮的,放了冰糖,能解乏。”

那小兵红了眼眶,抢过铁锹又挖了起来,比刚才快了不少。我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 —— 平时粗枝大叶的李逵,其实比谁都心疼弟兄,只是不擅长说软话,只会用行动表达,像个不善言辞却默默付出的大哥,让人觉得踏实。

到了帐子,我从床底下拖出个杨木箱子,边缘磨破了,露出里面的木板,还能看见我用炭笔写的 “能量物资” 四个字,笔画都磨淡了,却依旧工整。箱子里装着闪光粉,用牛皮纸包成小包,上面写着 “每包用三次”;还有炭灰和干草,用麻绳捆得整齐,怕受潮还垫了层油纸 —— 这是王大叔特意给的,说 “浸过桐油,能隔潮气”。

007 帮我把干草分成小捆,用粗布包起来,手指被干草的硬刺划了道小口子,渗出血珠,却没在意,只是用嘴吸了吸,又继续包:“这些‘能量包’得用油纸裹好,不然被露水打湿,燧石粉点不着,光网就撑不住,弟兄们的辛苦就白费了。”

她把能量包整齐地摆进箱子,每个包都系了三道死结,连摆放的间距都一样。我看着她指尖的血珠,想找布条帮她包,翻出块绣着 “安” 织的布条 —— 这是柳如烟给的,说 “待着能平安”。她却摆摆手:“没事,小口子,别耽误时间,咱们得赶紧弄完,不然天亮了来不及检查触发点。”

我们正忙着,帐帘突然被掀开,时迁探进个脑袋,脸上沾着泥,额角还有块淤青,衣服破了个大洞,露出渗血的擦伤,头发上挂着干枯的芦苇,显然是刚从方腊营地回来,连伤口都没来得及处理。

“西西,007,俺们回来了!武松哥在外面守着,怕有人跟着,让俺先跟你们说情况。” 他声音压得低,却带着兴奋,眼睛亮晶晶的,像发现了宝藏,“方腊的营地在东边十里地的山坳里,投石机摆了十架,都对着咱们梁山,箭手藏在铁皮盾牌后面,还埋了陷阱,上面盖着草,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我赶紧让他进来,顺手把帐帘拉严实,怕风吹灭烛火。007 掏出止血膏,是用蒲公英和艾草调的,上次李逵受伤就用这个敷好的。她小心翼翼地帮时迁擦伤口,动作轻得像怕碰疼他:“慢慢说,投石机的角度多少?陷阱埋在哪些位置?有没有看到他们的粮草营?”

时迁坐下,喝了口我递的水,才慢慢说:“投石机的角度大概三十度,距离咱们八里地,俺用你给的指南针测了,落地点应该在聚义厅前五十步,还有水寨旁三十步。陷阱主要埋在营地周围的小路旁,上面盖着新鲜的草,跟真的一样,俺差点踩进去,还好武松哥拉了俺一把。”

他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营地布局:“这是俺偷偷画的,粮草营在营地西边,守得不严,只有五个兵,要是能烧了他们的粮草,他们肯定撑不了多久。不过粮草营旁边有口井,他们取水方便,咱们要是偷袭,得绕开井边的哨探。”

我掏出草纸和炭笔,飞快地计算起来,指尖因为熬夜有点发麻:“三十度角,八里地,换算成步是 1333 步,按抛物线公式算,落地点大概 59 步,和时迁说的差不多。水寨的壕沟现在在二十步的位置,得让李逵往南挪二十步,挖到五十步,再挖深半尺,不然石头会砸到水寨的船。”

刚算完,就听见帐外传来武松的声音,低沉却有力:“时迁,情况说清楚了吗?该走了,天快亮了,再不走容易被发现。” 时迁赶紧站起来,把图纸塞给我:“俺跟武松哥先去报宋江哥哥,你们赶紧通知李逵挪壕沟,别耽误了。”

他轻手轻脚地掀开帐帘,和武松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里。我和 007 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紧迫感 —— 时间不多了,得赶紧去通知李逵,还要检查触发点,不能出一点差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