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潮涌苍茫 > 第192章 奸商杨发木

潮涌苍茫 第192章 奸商杨发木

作者:用户50268071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23:05:14

第一百九十二章

远山镇地处山区,林多田少,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老百姓硬是在山洼陡坡、犄角旮旯里,一锄一镐地垦出零星小块田地。因此,这里的百姓惜田如命。不像邻近的李田乡,放眼望去皆是成片农田。远山村拥有全镇唯一一片丘畈田,共一千五百亩。解放前,这片田全归本地一个大地主所有,老百姓无田可耕、无米下锅,只能给地主当长工,受尽剥削压迫。红军一到,群众一呼百应,分田分地,远山暴动便是在这里爆发的。

县农业开发办在全县推动农田高标准示范化改造。远山镇作为县域面积最大的乡镇,县农开办便将远山村这片农田列为高标准项目,投资两千万元,计划年内招标、年底完工。

杨发木是本地有名的暴发户,手下有一支专接农业水利工程的施工队。这几年,他见国家对文物保护力度加大,不知用什么手段,挂靠了福建一家古建筑修缮公司,成立向阳县分公司。杨发木出手阔绰,据说每年光进货的中华烟和茅台酒都能装满一货车。也正因如此,向阳县的农田改造、水利建设、土地复垦等项目,一半都落到了他手里。

今年,杨发木一口气中了远山镇的三个项目:远山村15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磨山村150亩土地增减挂复垦,以及革命旧址保护维修——范溪坳工农兵大会旧址改造。

杨发木深谙“到一处地方,必须先打通一把手”的道理。他几次托人邀请镇党委书记汪鹏程吃饭,都被拒绝。汪鹏程对杨发木此人颇为反感。

这天,杨发木备了厚礼,直接登门拜访汪鹏程。他个子矮小,油嘴滑舌,一口因长期吸烟而发黄的暴牙,让人看了很不舒服。此人还好色,传闻曾过生日请来“十二金钗”贺寿,而这十二人都是他的情人。

汪鹏程连茶也没倒,直接问他有什么事。杨发木笑着说:“久仰汪书记大名,特来拜访。我在远山接了三个项目,还望书记多多关照。”汪鹏程淡淡回应:“谈不上关照,你按招标要求规范施工就行。”杨发木连声称是,随即放下一个袋子,里面是四瓶茅台、四条香烟,又塞过来一个厚厚的信封。汪鹏程脸色一沉:“拿走。”杨发木干笑几声,还想推辞。汪鹏程起身送客:“我马上要出门,不留你了。”杨发木仍不死心,非要留下东西,汪鹏程语气转厉:“杨老板,请你拿走!”

杨发木只得悻悻离去。

周一晚上召开例行党政班子会,汪鹏程在布置近期工作的同时,特别强调了杨发木那三个项目的质量监管问题。他安排分管农业、土管城建和文化宣传的三位班子成员分别挂点负责高标准农田、土地复垦和革命旧址维修项目。他对负责高标准农田的党委委员说:“远山村这些田是几千年形成的,不像李田乡那样一马平川,要因地制宜,保留丘陵田畈的特性,绝不能一推了之。要吸取山田乡的教训——杨发木把有坡度的田全推平,结果三十公分厚的肥土层被翻掉,底下没肥力的红土翻上来,表面好看,水稻却大幅减产。”

他又对负责土地复垦的党委委员、副镇长说:“磨山村那个废弃村庄复垦,是为了争取集镇开发的土地指标,这是好事,但必须认真做。废弃村庄本是肥地,要防止出现湖溪乡那样的情况——瓦砾石块没清,只覆一层薄土,中看不中用,农民根本种不了。”他要求挂点领导每周至少到现场督查一次。

之后,汪鹏程被抽调至省委党校乡镇书记班学习两个月。临走前,他特地叮嘱镇长每周必须调度项目进展。

在党校学习的前两周,汪鹏程每晚都给镇长打电话,询问镇里情况。镇长王海洋每次都回复“一切顺利”。两周后,汪鹏程改为每周联系两次。

所幸,这两个月镇里风平浪静,除了一起山林火灾,没出什么大事。镇长汇报说,杨发木的三个项目都进展正常。

学习结束,汪鹏程回到镇里,又赶上秋季计划生育服务活动月,以及五个新农村建设点收尾推进,其中还有一个是市委常委挂点项目。再加上市委组织部在远山镇开展了五天的基层党建调研,汪鹏程忙得连轴转。

直到十一月中旬,他才抽出时间,实地查看杨发木中标的三个项目。

第一站是远山村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整体看来,农田依地势而建,并未一律推平。但细心的汪鹏程发现,沟渠本应用钢筋混凝土浇筑,以防农田渗水。他随手翻开一处沟渠,指甲竟能抠开薄薄的水泥浆面,内层竟是红石堆砌。这样的沟渠,如何经得住夏季雨水冲刷?来年农民种水稻,田水岂不全部漏光?他立即致电县农开办,要求彻查所有沟渠,如都是这样,必须全部返工。

第二站是磨山村土地复垦点。汪鹏程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150亩复垦地表面平整美观,他拿起锄头随机挖了一处,仅五公分之下,全是瓦片和石头,有一处甚至还有原来废弃村庄的墙角石未清理。汪鹏程怒斥分管党委委员、副镇长:“我上次再三叮嘱,你为什么不去盯现场?”分管领导哭丧着脸说:“书记,我天天忙集镇建设,我交代了监理啊!”“交代监理有什么用?你不知道现在有些监理……”汪鹏程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没有证据,不宜多说。他叹了口气:“老弟啊,我们是远山镇百姓的父母官,得为他们负责。明天你带人多挖几处,如果都是这样,你自己去县土管局向局长解释!”

第三站是范溪坳工农兵大会旧址。汪鹏程更是哭笑不得——好好的祠堂地面,全被水泥覆盖了。他问随行的党委委员:“你看得出问题吗?”委员回答:“挺好啊,原来破旧的祠堂,现在窗明几净,多漂亮。”汪鹏程苦笑:“你不懂。文物修复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是‘修旧如旧’。上世纪三十年代,我们这个偏远山村,哪来的水泥?农村祠堂地面,都是用黄泥拌米浆夯实的。”“那怎么办?”委员问。“你联系县博物馆余小强,叫他通知杨发木整改!”

一周后,县农业开发办、县土管局、县文化局分别反馈,已向杨发木下发整改通知书。

这天,杨发木带着一群工人闯进汪鹏程办公室,指着汪鹏程说:“汪书记,你存心找我茬是吧?”

“好笑!我找你什么茬?”

“你到我们项目上,指手划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是找茬是什么?”

“杨发木,我是实事求是。你按要求做,我无话可说。你想干什么?”

“干什么?我还没见过像你这样油盐不进的!”

“什么叫油盐不进?杨发木,你别无理取闹。老老实实整改,才是正道!”

“正道?我告诉你,你再跟我过不去,以后有你好看!”

“杨发木,你威胁我?出去!别在这儿捣乱。你做得好,我自然不会为难你;做得不好,我照样查你!”

“你不怕我是吧?我没钱赚,你也别想好过!”杨发木眼露凶光。

“好笑!我行得正、站得直,怕你什么?”

“妈的,我捅死你!”杨发木说着就要冲上来。

旁边的镇党委副书记陈林峰赶紧抱住他,几个工人想冲上来,被其他镇干部拦住。

“陈林峰,别拦他,看他敢不敢!杨发木,你今天找错人了。告诉你,你杀我,我要是死了,是烈士;你是杀人犯!你试试看!”

一句话震住了杨发木,他愣在原地,呆若木鸡。

年底,杨发木的三个项目验收还有部分不合格。三个主管单位限期在次年四月一号前整改到位。他在外放话:“妈的,我在远山镇亏了四百万,这笔账,我迟早要找姓汪的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