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潮涌苍茫 > 第119章 阿美产后难顾公司,大水独木难支

第一百一十九章

妻子还在做月子,必须让妻子好好休养几个月!

大水不忍心公司里的事再让妻子操心,努力强撑着局面临近1999年的寒冬,似乎比往年更加刺骨凛冽。宏海集团的厂区,笼罩在一片死寂的沉重之中,连往年此时机器轰鸣带来的微弱暖意也消失殆尽。空气中弥漫着铁锈、灰尘和一种近乎绝望的气息。

最大的耻辱和打击,莫过于江苏矿务局那个曾让大水孤注一掷的“大单”。产品早已发完数月,承诺的巨额回款却如同石沉大海。大水亲自跑了几趟江苏,从最初的信心满满到焦灼不安,再到最后的灰头土脸、无功而返。对方厂区一片萧条,负责人避而不见,办公室人去楼空,只留下一个冰冷的“经营困难,债务重组”的牌子。一分钱,哪怕一分钱,都没能收回来。这不仅是资金的巨大窟窿,更是对大水的判断力、威望和最后一丝侥幸心理的致命一击。

国内其他客户的清收,效果微乎其微。大水带着销售部几乎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换回来的,是财务室旁空地上堆积如山的“抵债资产”——几台油漆斑驳、型号老旧的挖掘机,一批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卖出去的矿用配件,甚至还有一批滞销的劳保用品。这些冰冷的钢铁和积压的货物,像一座座讽刺的墓碑,无声地嘲笑着大水曾经的“土办法”和“人情债”。它们占用着宝贵的厂区空间,却换不来一分钱的活水。

真正的危机在人心。工人工资已经拖欠了整整三个月。车间里空荡荡的,仅剩的几个骨干工人也无心干活,三三两两地聚在背风的角落,眉头紧锁地抽着劣质烟。偶尔有胆子大的老工人,会期期艾艾地走到厂长办公室门口,张望一下,又叹着气离开。财务室的门槛几乎被催款的供应商踏破。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尖锐刺耳,每一个都像是催命符——材料供应商的、能源公司的、物流的……言辞从客气的询问到严厉的通牒,最后变成了冰冷的律师函。甚至有几家已经正式提起了诉讼,法院的传票就压在大水那张宽大却凌乱的红木办公桌上,像几块烧红的烙铁。

最让大水心如刀绞的是中东那来之不易的订单。阿美挺着大肚子、顶着烈日、冒着风险开拓来的生命线,如今也濒临断线。生产线上,为中东客户定制的精密液压管件半成品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最后一道工序。然而,用于采购最后一批关键密封材料的钱,却怎么也挤不出来了。供应商明确表示:“宏海,现款现货,概不赊欠。”看着那些凝聚着阿美心血和公司最后希望的半成品,大水只觉得一股腥甜涌上喉咙。

唯一还在微弱运转的“心脏”,是研发部那个小小的角落。工程师小周带着仅剩的两个助手,还在灯光下调试着那台被视为未来希望的液压泵原型机。维持这点星火的,不是宏海账上早已枯竭的资金,而是阿美。她默默地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甚至变卖了一些从国外带回来的首饰,一笔一笔地支撑着研发部最低限度的运转费用,勉强支付着ISo9001认证顾问那点象征性的服务费,确保流程文件的整理没有彻底中断。这笔钱,杯水车薪,却是一个母亲、一个妻子、一个“海归”管理者在绝望中守护的最后火种。大水知道这事,羞愧得不敢看阿美的眼睛。

巨大的压力像无形的磨盘,一点点碾碎了大水身上那股草莽英雄的硬气。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烟灰缸里塞满了扭曲的烟蒂,浓重的烟雾几乎化不开。曾经挺直的脊梁佝偻着,布满血丝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空洞地望着天花板,或者桌上那张女儿满月的照片——照片里粉嫩的小生命笑得无忧无虑,更反衬出他此刻的无能与颓唐。胡子拉碴,头发油腻地贴在额角,西装皱巴巴地搭在椅背上。他像一头被困在陷阱里、筋疲力尽的雄狮,失去了所有咆哮的力气,只剩下沉重的喘息和无边的迷茫。束手无策,真正的束手无策。他感觉宏海这艘他亲手打造的船,正在他眼前无可挽回地沉没,而他这个船长,却连一块像样的木板都抛不出来。

绝望滋生疯狂的念头。在一个被催债电话逼得几乎崩溃的深夜,一个以前混迹江湖时认识的“朋友”给他指了条“明路”——地下钱庄,高利贷。对方拍着胸脯保证能弄到“救急钱”,利息“好商量”。走投无路的大水,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看着桌上冰冷的法院传票,看着女儿天真无邪的照片,一股邪火夹杂着破罐破摔的念头涌了上来。他颤抖着手,抓起电话,拨通了那个号码……

“你疯了!大水!”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阿美挺着尚未完全恢复的身形,脸色煞白地冲了进来。她一把夺过大水手中的话筒,狠狠地砸在话机上。她的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是愤怒,是失望,更是深不见底的恐惧。“那是饮鸩止渴!是万丈深渊!借了那种钱,宏海就真的一点骨头渣都剩不下了!你想让女儿以后替你还一辈子阎王债吗?!”

大水像被抽掉了骨头,颓然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捂住了脸,指缝间溢出压抑的呜咽。“那你说怎么办?……怎么办?!工人要吃饭!债主堵着门!材料买不起!厂子……厂子就要完了!是我没用!是我……”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阿美的父亲李建设,还有一位让大水意想不到的人——他的前岳父,小娟的父亲胡子荣,以及宏海最早的创业元老,头发花白的老张师傅,一起走了进来。他们的脸上没有责备,只有沉重的忧虑和一种豁出去的决绝。

李建设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袋放在大水的桌上,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量:“大水,阿美,这是我和你妈攒了一辈子的棺材本,一百万。不多,先救急。”

胡子荣,这位自小娟离世后一直与大水很少走动、甚至有些隔阂的前岳父加师傅,也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整整齐齐的十沓百元钞,他声音有些沙哑:“大水,这十万,是我和老伴养老的钱。宏海…不能倒。看在宏开的份上。”

老张师傅粗糙的大手,颤巍巍地递过来一个存折,上面是五万块。“厂长…大水,”他叫着大水创业时的称呼,声音哽咽,“我老张没啥本事,就这点退休金攒的。厂子就是咱家,咱不能看着家就这么散了啊!当年咱在棚子里敲敲打打的日子都过来了,这回…这回也一定能挺过去!”

看着桌上那三份沉甸甸、凝聚着老人毕生积蓄甚至养老钱的“援助”,看着岳父李建设眼中的信任,看着前岳父胡子荣那超越隔阂的援手,看着老张师傅布满皱纹脸上滚落的浑浊泪水,听着那句“厂子就是咱家”……大水再也忍不住,泪水汹涌而出,这个曾经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在工人面前说一不二的汉子,此刻像个孩子一样,趴在桌上失声痛哭。

他颤抖着手,接过了那些钱,也接过了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和责任。收下后,大水想也没想,给周秋明的母亲汇去了一万元。

钱,暂时可以缓中东产品买密封材料之急切。依然远远不够填补宏海巨大的亏空。工人的工资窟窿、供应商的欠款、即将到期的银行贷款利息……依旧是压在头顶的几座大山。但这份在绝境中伸出、带着体温和血汗的援助,像黑暗中透进的一丝微光,烫醒了大水几近麻木的心。

巨大的迷茫并未消散:这点钱,杯水车薪,宏海该往何处去?是壮士断腕,还是苟延残喘?他望向窗外阴沉的天空,又望向身边憔悴却眼神坚定的阿美,再低头看看桌上女儿的照片,心中翻江倒海,前路,依旧一片混沌。这艘千疮百孔的船,到底还能不能驶出这片惊涛骇浪?他不知道。但他知道,他再也不能倒下,再也不能走那条毁灭的捷径了。剩下的路,再难,也得咬着牙,摸索着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