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潮涌苍茫 > 第1章 小时候的李塘村

潮涌苍茫 第1章 小时候的李塘村

作者:用户50268071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23:05:14

第一章

一九七〇年初夏,李塘村的河滩地,被一种独特的气息浸透了——甜丝丝,又带着勾人的微酸。那是熟透的李子香,独属于这片土地的恩赐。方圆三十里,只有这片河滩地能结出这般好果:个大,皮红得透亮,咬一口,蜜汁直淌。一河之隔的小郭村五年前也眼馋栽了二十棵,花照开,果照结,可那李子熟透了,依旧是又涩又苦,连猪都嫌弃地拱开。

汪满火肩上的空箩筐沉甸甸地压着,脚步却轻快得像要飞起来。四棵李子树就在眼前,枝桠被累累红果压得低垂,在晨光里闪烁着诱人的金光,仿佛挂满了碎金子。这金子,是汪家一年的指望,也是改变两个女儿命运、迎接新生命的第一块基石。只是汪满火不知道,这树下嬉闹的孩子里,有人的命运,早已像盘根错节的树根,深深纠缠在一起,未来将随着时代的浪潮,被推向连他都无法想象的远方。

老婆洪金花挺着滚圆的大肚子,和八岁的大女儿汪大凤一起,麻利地在靠近溪沟和禾田的地上铺开薄膜。二女儿汪小凤揉着眼睛,迷迷糊糊地跟在后面。汪满火举起长竹竿,对准枝头,“啪”地一声脆响,金灿灿的李子像下雹子似的滚落,砸在薄膜上噗噗作响。大凤猫着腰,小手飞快地拢着果子。小凤早忘了困,捡起最红的就往嘴里塞,汁水顺嘴角流下。

太阳爬上树梢,两只谷箩已装得冒尖,红艳艳的李子挂着晨露,新鲜得能掐出水。汪满火心里噼啪算着:五担李子!卖了钱,请蔑匠做麻垫箥萁;给金花和大凤、二凤扯花布做新衣;自己也能添条像样的短裤。最重要的,他瞥了眼妻子隆起的肚子,心里默念:“崽啊,爹给你攒学堂钱哩!”

大凤最盼这季节,守着树赶鸟防偷,是她的“重任”。爹爹说过,今年李子卖了钱,下半年就送她去学堂。她望向李子树旁那棵老樟树,眼神明亮,学堂是她梦里的光。

樟树另一边,是程德才家的李子树。程家老大程大水,十岁,像只猴子窝在自家树杈上。他百无聊赖,目光溜到玩石子的大凤身上。

“喂,大凤!”大水拖着长腔,带着促狭,“你妈是不是快生三凤啦?”

大凤烦他,头都懒得抬。

“大凤——,爬我家树上来呗?我家李子甜!”大水提高调门。

依旧不理。

“哎,大凤,”大水眼珠一转,坏笑,“把你家二凤给我家二水做老婆吧?嘻嘻!”

一股火“噌”地窜上大凤脑门。她抄起石子冲到樟树下砸过去。

大水翘着二郎腿,越发得意:“大凤,要不,你也给我做老婆算了?哈哈哈!”

大凤又羞又气,眼眶泛红。

看她真要哭,大水赶紧使坏:“哎呀!大凤!你家二凤要掉沟里啦!”

大凤吓得心一紧,慌忙跑回,却见小凤好好抠着泥巴。“大水你个老程拐个崽!”大凤跺脚咒骂,“你咋不在这树上摔死!”

“哈哈哈!”大水在树上乐得手舞足蹈,那笑声张扬又带着点自己都没察觉的得意,仿佛在宣告着什么领地。

日头毒辣,大水等弟弟二水换班,大凤盼爹送饭。

“大凤——!大凤——!”河对岸二水脆生生地喊,“你爹叫你赶紧回家呢!”

大凤听得真切,拉起小凤,一步三回头看着满树李子。

“走吧走吧!”大水吆喝,“让二水顺道帮你看两眼!丢不了!”

大凤这才放心跑回家。

家里热气蒸腾,人声鼎沸。奶奶喜气洋洋煮着鸡蛋面。爹爹汪满火笑开了花,散着“欢腾”烟。程德才也在。

“大凤!二凤!快来!”奶奶招呼,“你妈给你添了个弟弟!”

“哎哟哟,李塘村今年又是添丁进口的好年景!”垫脚聋子抽着烟,白胡子上沾着面汤。

“聋子叔,劳您驾,给我这大孙子起个名儿吧?”奶奶十二分敬重。

垫脚聋子捋长髯,沉吟片刻,目光炯炯,一字一顿:“此子生在午时当刻,又逢李子红熟,阳气正旺,火热阳刚。正所谓‘鲲北海,凤朝阳’,此子他日定能事业有成,鹏程万里!依我看,就叫——鹏程!”

“好!我的大孙子,就叫汪鹏程!”奶奶响亮应着,屋里快活的空气几乎要溢出来。这名字,像一颗种子,带着沉重的期许和光明的预言,落在了这个李香弥漫的农家小院。

大水和大凤终于有书读了。原因是汪满火到马桥大队当了会计,程德才到公社煤矿下井当了工人。有了半脱产的工作,这在农村已经是家境“殷实”了。汪满火是文革前的初中毕业生,在本大队十个自然村算是个知识分子了。

李塘村的村小设在村戏台上,老师是上海知青戚小玲,漂亮又善良。戚老师在李塘村教了两年,经她教过的李塘村学生到马桥完小成绩都挺好,这让李塘人很骄傲。更让李塘人感动的是,这个上海大地方来的年轻姑娘,吃派饭从不嫌弃,遇到揭不开锅的家庭炒菜没有放油的“红锅”菜,她也从不抱怨。

这天大雨后,22个学生早早到了戏台。调皮的红猫狸嚷嚷:“戚老师不来了,去抓鱼喽!”十岁的大水虽是一年级,但个子高,是班长,他呵斥:“红猫狸,莫捣乱!戚老师有事耽搁了!”

红猫狸不服:“你又不是戚老师的蛔虫?戚老师死要戚(吃饭),一定是去戚谷了!”

“你再乱哇我打你!”大水揪住他衣领。

“戚老师死要戚!”红猫狸哽着脖子嚷。

啪!大水一记响亮的耳光。激怒的大水把红猫狸按倒一顿揍。

戚老师及时出现,右腿膝盖沾泥,显然摔过跤。她拉开大水,扶起红猫狸:“王水发,没事吧?”她从不叫小名。

“程大水、王水发,下课留一下。”戚老师上课时看了大水一眼。大水脸上泛起红潮——那眼神,像妈妈。一种陌生的暖流包裹了他这个过早承担家庭责任的“小大人”。 前排的大凤没看见那眼神,却分明感受到后排班长那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戚老师待学生如子,掏钱买练字本。她每年清明都讲三百烈士岩的故事:1928年,306名百姓和红军被国民党用辣椒烟熏死在洞中。大凤的爷爷因夜哭被外婆抱出,幸免于难。这悲壮的故事和爷爷的幸存,像一道沉重的烙印,刻在孩子们心上。

1971年清明,戚老师带学生扫墓。大水作为班长,与有谷举着自制花圈,一路未换手,步履坚定,感受着无上荣光下的责任重量。

三百烈士岩肃穆庄严。祭扫后,学生排队入洞。洞厅宏伟,钟乳奇绝,但气氛沉重,无人惊叹。锈蚀的剪刀、菜刀、梭镖头散落地上,无声诉说着惨烈。

大水、大凤、有谷、四才排在一起。

“大凤、有谷、四才,听讲里面有十二关,敢不敢进去看看?”大水压低声音,眼中闪着挑战与探索的光,那是他骨子里不安分的因子在跳动。

“有手电筒,不怕!”大凤举了举手电,带着对大水的信任和对未知的好奇。

“听大水哥的!”有谷、四才响应。

他们悄悄脱离队伍。黑暗吞噬了电筒光,狭窄的通道、碰头的石头、越来越微弱的光源,每一步都充满未知的恐惧。水流声在黑暗中显得格外空洞。

“大水,我的电筒没电了。”大凤声音发紧。

“省着用!有谷、四才,轮流开灯!”大水命令,声音沉稳,努力压下自己的慌张。

两个电筒的光,如同黑暗汪洋中的两叶扁舟。四才的电筒也熄灭了。

“不能进了!原路返回!”大水果断决定,这是他第一次在真正危机中做出关乎同伴性命的选择。

但归途更险。灯光相继熄灭,彻底的无边黑暗裹挟着刺骨的凉风和潮湿,将他们吞噬。有谷、四才吓得哭起来,渐渐声弱力竭。

“抱紧我!别松手!戚老师会来救我们的!”大水低吼,像根柱子立在黑暗中央。

大凤瑟瑟发抖,紧紧抱住大水的腿,脸颊贴着他冰凉的裤管,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他身体传来的、支撑一切的坚韧力量。恐惧之外,一种奇异的依赖和安全感悄然滋生。

大水咬紧牙关,像一尊沉默的雕像,在绝望中竖起最后一道屏障。他凝神谛听,积蓄着所有力气,准备向任何可能的救援呼喊。

不知过了多久,几束亮光如同神谕刺破黑暗!

“大水!大凤!……”是戚老师撕裂般的声音!

“大凤!大水!……”是汪满火焦急的呼唤!

当他们被大人背出洞口,初十的月亮正追逐着薄云,清辉如洗,洒在四个劫后余生、紧紧相依的孩子身上。大凤伏在父亲背上,回头望去,洞口那棵老樟树在月色下沉默伫立,如同一个巨大的见证者。而大水,挣脱大人的搀扶,倔强地自己站稳,月光勾勒出他稚嫩却挺直的脊梁——这一刻,某种东西在他心底破土而出,再也无法回头。

月光静静流淌,洗刷着惊魂未定的李塘村。汪家屋里,新生儿汪鹏程在睡梦中咂了咂嘴。戏台下的黑暗中,那几棵沐浴过无数风雨、结出甜果也见证悲欢的李子树,枝桠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它们的根,在看不见的河滩地下,早已盘根错节,深深纠缠,如同树下那群孩子注定交织的命运——那些懵懂的情愫、兄弟的情义、商海的沉浮、政途的明暗,以及一个名叫“鹏程万里”的沉重期许,都在这个弥漫着李香的夜晚,悄然埋下了深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