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雾山“静心苑”返回凌天大厦后,整个集团核心层的气氛如同被拉满的弓弦,表面平静下涌动着压抑的紧张。
温泉山庄的监视事件如同一记警钟,敲碎了短暂的休憩幻象,清晰地宣告着唐先生的触角无孔不入,威胁迫在眉睫。
凌霄的办公室成了临时的战略指挥中心,厚重的窗帘半掩,隔绝了外界的天光,只有几盏射灯在巨大的电子沙盘和显示屏上投下冷峻的光晕。
冷月站在沙盘前,上面标注着凌峰集团核心资产、已知的唐先生关联节点(包括已暴露的王总、赵伟,以及那个神秘的“灵犀科技”空壳公司)、资金可疑流动路径,以及近期异常事件的发生点。
她的目光锐利如刀,在错综复杂的连线间穿梭,大脑高速运转,试图从碎片化的信息中拼凑出对手的全貌和真实意图。
凌霄坐在一旁的沙发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凝重。
他将冷月提出的“将计就计、设下诱饵”的思路与几位绝对核心的智囊(高岩、CFO赵明、法务严律)进行了闭门商讨。
方案极具风险,但也是打破目前被动局面的唯一途径。
“诱饵必须足够真实,足够诱人,才能让唐先生这条老狐狸上钩。”
凌霄沉声开口,打破了沉默,“我们要放出的消息,需要包含几个关键要素:第一,‘灵犀’项目确实遇到了‘难以逾越’的技术瓶颈,这个瓶颈要具体,指向其核心算法的某个关键模块,比如……动态环境下的实时数据流优化效率达不到预期,导致应用场景受限。
第二,因为这个瓶颈,项目前期投入巨大,回报周期拉长,给集团现金流造成了‘实质性压力’。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凌峰内部因此产生了‘分歧’,部分股东和高管对继续投入持悲观态度,正在秘密接触‘潜在的战略投资者’,甚至考虑‘部分技术转让’来缓解压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这些信息,半真半假。
技术瓶颈是任何尖端研发都可能遇到的,现金流压力在大型项目中也是常态,内部有分歧更是司空见惯。
但‘秘密接触外部投资者’和‘考虑技术转让’,则是我们抛出的核心诱饵。唐先生觊觎‘灵犀’已久,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消息传递的渠道呢?”
赵明推了推眼镜,谨慎地问,“赵伟这条线已经暴露,王总也不可靠。
必须找一个看似偶然、实则能被对方捕捉到的‘漏洞’。”
“渠道我来解决。”高岩接口,眼神冷冽,“我们会精心设计一个场景,让某个经过筛选、背景‘干净’但行为模式已被我们掌握的中层管理人员,在一个‘非正式’但容易被监听的场合(例如某个行业论坛的茶歇间隙,或是一次看似私密的商务餐叙),‘无意中’向一个我们怀疑与唐方有间接联系的角色透露这些信息。
整个过程会做得天衣无缝,像是酒后失言或是压力下的抱怨。”
“信息的控制是关键。”冷月补充道,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所有细节必须严格限定在极小范围,甚至在座各位,也需要表现出对此‘分歧’的焦虑和不确定,以增加真实性。
同时,我们要在‘灵犀’项目的真实研发和数据安全上,设置双重甚至三重反向监控和陷阱。
一旦对方试图利用这个‘机会’采取行动,无论是资本介入还是技术窃取,我们都必须能第一时间察觉并反制。”
她的思路缜密,将战术欺骗与实战防御紧密结合。
凌霄赞赏地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就按这个方向部署。
高岩负责渠道设计和监控,赵明和严律负责准备对应的财务和法律预案,制造真实的内部压力迹象。
冷月,”他看向她,目光中带着不容置疑的信任,“你负责全局协调,特别是‘灵犀’项目核心区的安全防御升级和反向陷阱的设置。
你有最高权限,可以调动一切必要资源。”
“明白。”冷月简练应答,肩上的责任又重了一分。
这不仅是一场商业博弈,更是一场心理战和情报战,她必须调动全部的经验和直觉。
计划迅速启动。
接下来的几天,凌峰集团内部悄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几次高层闭门会议后,流传出一些关于“灵犀”项目遇到挑战、资金吃紧的模糊传闻。
CFO赵明在某个半公开的财经峰会上,被问及集团投资战略时,言辞间透露出几分审慎和压力,与以往信心满满的形象略有不同。
法务部门也开始频繁接触一些关于技术授权和知识产权转让的法律文本范本,动作虽隐秘,却逃不过有心人的眼睛。
冷月则几乎常驻“灵犀”项目核心研发区。她与技术总监一起,对核心服务器的访问权限进行了重新梳理,设置了多层虚假的“敏感数据”区域,并植入了特殊的追踪代码和逻辑炸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