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天大厦六十八层的“灵犀”项目战区,气氛如同绷紧的弓弦。
并购后的整合工作千头万绪,技术对接、团队融合、知识产权梳理、市场策略调整……每一项都关乎这个核心项目的生死存亡。
巨大的压力下,每个人都步履匆匆,交谈声也带着几分焦灼。
冷月的隔间里,氛围则有些不同。
她面前摊开的不再是安保监控画面,而是一份份厚厚的项目文件、复杂的财务报表和冗长的法律条款草案。
她的眉头微微蹙起,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这是她遇到难题时的习惯性动作。
上午的跨部门协调会上,她第一次独立代表凌霄(因另一个紧急会议冲突)出席,议题是关于“灵犀”项目数据迁移至凌峰自有云平台的安全风险评估。
面对技术部门提出的专业术语和一连串看似矛盾的风险数据,她试图运用这段时间学到的知识进行质询,却在一个关于“分布式存储加密链路冗余备份机制”的细节上卡了壳。
对方的解释夹杂着更多她不熟悉的缩写和概念,让她一时难以完全理解其中的逻辑关联和潜在漏洞。
虽然凭借强大的气场和冷静的追问,她没有露出明显破绽,并果断将存在争议的环节推迟决议,要求提供更详尽的底层数据支撑,但那种无法完全掌控局面的感觉,让她第一次在商业领域感到了力不从心。
这与她在战场上或安全护卫中那种如臂使指、一切尽在掌握的自信截然不同。
“感觉如何?”
凌霄不知何时站在隔间门口,手里端着一杯咖啡。
他显然已经听说了上午会议的情况。
冷月抬起头,没有掩饰自己的困扰:“有些概念还是太生涩,反应不够快。
差点被他们用技术名词绕进去。”
凌霄将咖啡放在她桌上,自己拉过一把椅子坐下:“这很正常。商业和技术领域的知识体系庞大且迭代迅速,没有人能一蹴而就。
你今天处理得很好,没有不懂装懂,而是选择了暂停,要求更多信息。这是最理智的做法。
他的语气平和,带着鼓励,“记住,你的优势不在于成为技术专家,而在于你的全局视角、风险嗅觉和决断力。”
用你熟悉的思维模式去解构它,比如,把数据迁移想象成一次敌后物资转运,加密链路是运输通道,冗余备份是备用路线和安全屋,风险评估就是分析沿途可能遇到的伏击点和天气变化。
这个比喻让冷月眼睛一亮。
她瞬间找到了理解的切入点。是啊,万变不离其宗,核心都是风险评估与路径优化。
她重新拿起那份让她头疼的报告,目光变得专注起来,开始尝试用“军事后勤”的思维重新梳理那些复杂的数据流和节点。
凌霄看着她迅速进入状态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
他没有打扰她,安静地坐了一会儿,才起身离开。
走到门口时,他停下脚步,回头说:“下午法务部关于知识产权交叉许可协议的谈判,你和我一起去。
重点不是条款细节,是观察对方首席谈判代表的微表情和话术陷阱。
那是你的强项。”
“明白。”冷月点头,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
下午的谈判在集团高级会议室进行。
对手是一家以知识产权运营闻名的国际公司,派出的谈判代表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笑容可掬但眼神锐利的白人女性,名叫薇薇安。
谈判围绕“灵犀”项目中使用到的几项基础专利的交叉许可条件展开,过程异常胶着。
薇薇安经验老到,语速快,逻辑严密,时常在看似让步的条款中埋下极其隐蔽的限制性条件或未来追索陷阱。
凌峰的法务团队虽然专业,但有时在对方疾风骤雨般的攻势下,难免会忽略一些细节。
冷月坐在凌霄侧后方,如同蛰伏的猎豹,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薇薇安身上。
她屏蔽了那些复杂的法律术语,专注于对方的语气起伏、眼神变化、手势的细微停顿以及呼吸节奏。
当薇薇安提出一项关于“衍生技术定义”的条款时,她的语速有极其细微的加快,右手食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点了一下,虽然瞬间恢复自然,但冷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丝不协调。
“凌总,”冷月倾身,在凌霄耳边用极低的声音说,“对方在‘衍生技术’定义上语速有变,可能试图扩大解释范围,为后续权利主张铺路。”
凌霄目光微闪,立刻示意己方法务总监重点审查该条款。
经过仔细推敲,果然发现对方定义的模糊处存在将凌峰未来独立研发的某些相邻技术也纳入许可范围的潜在风险。
凌峰法务随即提出更严谨的限定表述,经过一番激烈辩论,成功堵上了这个漏洞。
整个下午,冷月数次这样精准的提醒,帮助凌霄团队识破了好几个隐藏的谈判陷阱。
她就像一台高精度的谎言检测仪,虽然不懂所有法律细节,却能凭借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异常行为的敏锐直觉,直指问题的核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