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烟火里的褶皱 > 第46章 墓园狗尾草生

烟火里的褶皱 第46章 墓园狗尾草生

作者:奚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22:38:15

镜海市宠物墓园,背靠黛色山岗,那山岗像头伏卧的巨兽,脊背在云雾里若隐若现。面朝的镜海更不必说,粼粼波光从天际铺过来,碎成千万片金箔,被春末的风一卷,便带着咸腥气扑进墓园。入口处那排褪色的木栅栏,每一根都带着岁月啃噬的斑驳,风过时整排栅栏都在“吱呀——吱呀——”地呻吟,像是有说不尽的陈年旧事。栅栏上缠着的塑料紫藤花早被海风与烈日熬得发脆,紫得发假的花瓣时不时飘落几片,混在脚边疯长的狗尾草里,倒像是给这野趣添了点不伦不类的装饰。

空气里飘着三重味道:新翻泥土的腥甜裹着草叶的清气,远处海产市场飘来的咸鱼味带着市井的嘈杂,还有亓官龢刚点燃的艾草香——青灰色的烟缕在他指尖打着旋儿,他用袖口擦了擦老花镜,慢悠悠道:“这东西能驱蚊虫,也能给‘老伙计们’醒醒神。”阳光把墓园里的石碑晒得发烫,碑面上镶嵌的照片在强光下泛着白,有金毛咧着嘴露出憨笑,舌头还俏皮地卷着;有橘猫蜷在窗台,眼神懒懒散散睨着镜头;还有一只三线仓鼠的模糊侧影,只能看出团毛茸茸的灰影,想来是主人实在找不到更清晰的照片了。

亓官龢蹲在一棵歪脖子柳树下,树影在他佝偻的背上晃悠。手里那把锈迹斑斑的小铲子,木柄被磨得油光锃亮,显然陪了他不少年头。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靛蓝色工装,袖口磨出的毛边像圈蒲公英的绒毛,裤腿上沾着深浅不一的泥点,有的已经结痂,有的还带着湿润的土色。头发是乱糟糟的鸡窝头,几缕灰白的发丝贴在汗湿的额角,鼻梁上架着副断了腿的老花镜,用红色的尼龙绳松松捆在耳朵上,镜片上还沾着片不知何时沾上的狗尾草叶,随着他眨眼的动作轻轻颤动。

“将军,今儿给你带了新邻居。”他对着面前一块新立的石碑喃喃自语,指尖在碑面上轻轻敲了敲。石碑上“忠犬将军之墓”六个字刻得遒劲,旁边嵌着的照片里,德国牧羊犬眼神锐利如鹰,耳朵直挺挺地竖着,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照片里跃出来,竖起尾巴等待指令。“这小家伙是昨天来的,叫毛豆——跟我以前那只一个名儿。”

他转头看向旁边那座更小的墓碑,碑面还带着新凿的痕迹,上面只有一个模糊的爪印拓片,连名字都没刻全,想来是主人匆忙间没能准备周全。“你俩可得好好相处,将军你是老兵,多让着点新来的。”他用铲子轻轻拨了拨碑前的土,“毛豆胆小,你多照拂着些。”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一阵拖沓的脚步声,“咚——咚——”像是有人用钝器敲着地面,还伴随着粗重的喘息,每口气都像风箱般拉扯着。亓官龢回头,看见退伍老杨拄着根枣木拐杖,一步一挪地走过来。那拐杖的顶端包着层铁皮,被磨得发亮,敲在地上格外响亮。老杨穿件褪色的军绿色褂子,洗得有些发白,胸前别着枚磨得发亮的军功章,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他的裤管空荡荡的,只用一根灰布条简单捆着,在风里轻轻晃荡——那是早年在边境执行任务时炸掉的左腿,每逢阴雨天,骨头缝里就像钻进了无数只蚂蚁。

“亓官师傅,忙活呢?”老杨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每说一个字都牵扯着嘴角的伤疤——那道月牙形的疤痕是弹片留下的印记,此刻正随着他说话的动作轻轻抽搐。他的头发全白了,稀疏地贴在头皮上,露出光洁的额头,额角有块月牙形的疤痕,在阳光下泛着青紫色,像是块嵌在皮肤上的老玉。

亓官龢赶紧站起来,膝盖“咔”地响了一声,他拍了拍裤子上的土:“杨大哥,您怎么来了?不是说这几天下雨,腿不舒坦吗?”

老杨咧嘴笑了笑,露出豁了颗门牙的牙床,风从缺牙的缝隙里钻进去,带着点漏风的嘶嘶声:“惦记着将军,过来看看。”他走到墓碑前,从怀里掏出个用红布包着的东西,层层打开——红布里裹着块啃得干干净净的牛骨,骨头上还留着几道深深的牙印,显然是被反复啃过的。“这是将军生前最爱啃的,我家那口子昨天特意炖的牛棒骨,剔得干干净净。”他说话时,指腹在骨头上轻轻摩挲,像是在触摸将军毛茸茸的脑袋。

他把牛骨摆在墓碑前,用袖子仔细擦了擦照片上的灰尘,连牧羊犬耳朵尖的细尘都没放过:“你说这狗东西,跟着我遭了一辈子罪,最后还替我挡了那一下。”老杨的声音突然哽咽起来,浑浊的眼泪顺着满脸的皱纹往下淌,在沟壑里拐了几个弯,才滴在军绿色的褂子上,洇出一个个深色的圆点,慢慢晕开。

亓官龢递过一块皱巴巴的手帕,那手帕的边角已经磨破,带着股艾草的清香:“杨大哥,别太难过了。将军是条好狗,比有些人都强。”

老杨接过手帕,胡乱抹了把脸,把眼泪和汗都擦在了一起:“我知道,我知道。就是……就是觉得对不住它。”他蹲下身,动作有些迟缓,用没拄拐杖的手轻轻抚摸着冰冷的石碑,指腹摩挲着“将军”两个字,像是在抚摸狗温热的头顶。“它救我的那天,也是这么个好天气,太阳毒得很,把沙子都晒得发烫……”他的声音渐渐低下去,眼神飘向远方,像是落进了回忆的漩涡里。

就在这时,墓园入口突然传来一阵汽车引擎的轰鸣声,“突突突”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像是头蛮横的野兽闯进了静谧的森林。一辆银灰色的面包车“吱呀”一声停在栅栏外,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格外刺耳,车门“砰”地被推开,跳下一个穿着黑色皮夹克的年轻男人。他留着寸头,头皮青森森的,耳朵上挂着银色的骷髅头耳钉,在阳光下闪着冷光。牛仔裤膝盖处破了两个大洞,露出苍白的膝盖骨,上面还沾着点泥星子。

“亓官老头,活儿干完了没?”男人扯着嗓子喊,声音里带着股不耐烦的痞气,在墓园里荡开回音。他嘴里嚼着口香糖,一边嚼一边往这边走,黑色的马丁靴踩在狗尾草上,发出“咔嚓咔嚓”的脆响,像是在故意践踏这片刻的安宁。

亓官龢皱了皱眉,眉头拧成个疙瘩:“赵老板,不是说好了下午五点来取骨灰盒吗?这才三点。”

被称为赵老板的男人嗤笑一声,嘴角撇出个嘲讽的弧度,他吐掉嘴里的口香糖,那团粉色的胶状物划过道弧线,准确无误地粘在旁边一棵小柏树上:“我这不是怕你偷懒吗?赶紧的,客户等着呢。”他瞥了眼老杨,眼神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像在看什么碍眼的东西,“哟,这不是杨瘸子吗?又来跟你那死狗说话呢?”

老杨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像被泼了盆滚烫的水,握着拐杖的手紧了紧,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几乎要嵌进枣木里:“你说什么?”

赵老板双手插在皮夹克口袋里,故意往前凑了凑,几乎要贴到老杨脸上,一股劣质烟味混着口香糖的甜味扑过来:“我说,你那死狗……”

“你他妈再说一遍!”老杨猛地站起来,枣木拐杖“咚”地戳在地上,震起一片尘土。他的胸口剧烈起伏着,像口风箱般拉扯,伤疤扭曲成一个狰狞的形状,浑浊的眼睛里迸发出惊人的亮光,那是被激怒的猛兽才有的眼神。

赵老板被他突如其来的气势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脚边的狗尾草被踩得倒下去一片,但很快又梗着脖子说:“我说错了吗?一条狗而已,死了就死了,还当祖宗供着?我看你就是脑子不正常。”

亓官龢赶紧挡在两人中间,张开双臂像只护崽的老母鸡:“赵老板,少说两句。杨大哥,您消消气,跟这种人犯不着。”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一阵悠扬的笛声突然从墓园深处传来。那笛声清越婉转,像山涧里流淌的泉水,叮叮咚咚地漫过心尖,又像月光下飞舞的萤火虫,带着点朦胧的温柔,瞬间抚平了空气中的躁动。

三人都愣住了,顺着笛声望去。只见墓园最里面那棵最大的柏树下,坐着一个穿着月白色长裙的年轻女子。她披着一头乌黑的长发,发梢微微卷曲,随着风轻轻飘动,像黑色的绸缎在流动。阳光透过柏树叶的缝隙洒在她身上,给她周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连飘落的灰尘都看得清清楚楚。她手里拿着一支玉笛,笛身莹润通透,手指纤细白皙,正专注地吹奏着,指尖在笛孔上灵活地跳跃。

“那是谁?”赵老板皱着眉问,语气里的嚣张气焰消了大半,眼神里多了些好奇。

亓官龢也摇摇头,眯着眼睛看了半天:“不知道,没见过。这墓园平时除了来祭拜的,很少有外人来。”

老杨的怒气似乎也被笛声抚平了,胸口的起伏渐渐平缓,他拄着拐杖,慢慢走到亓官龢身边,轻声说:“这曲子……真好听,听着心里头敞亮。”

笛声渐渐停歇,余音在空气里打着旋儿,慢慢消散。女子抬起头,露出一张清丽绝伦的脸。她的眼睛像秋水一样清澈,映着远处的海光山色,鼻梁高挺,嘴唇是自然的粉红色,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像含着朵未开的花。她看到这边的动静,站起身,抱着玉笛走了过来,裙摆扫过草地,带起一阵青草的香气。

“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了。”她的声音像她的笛声一样动听,带着点江南水乡的软糯,尾音轻轻上扬,像羽毛搔过心尖。

赵老板的眼睛都看直了,刚才的嚣张劲儿荡然无存,脸上挤出点僵硬的笑,反而有些结巴地说:“没……没事,挺好听的,真挺好听的。”

女子微微一笑,那笑容像春风拂过湖面,漾起圈圈涟漪。她的目光落在老杨身上,带着点关切:“这位大爷,您刚才好像很生气?”

老杨叹了口气,胸口又开始发闷,他指了指将军的墓碑,声音有些沙哑:“他说我的狗……”

女子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眼神里露出理解的神色,轻轻点了点头:“我懂了。狗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就像家人一样。”她顿了顿,又说,“我叫不知乘月,是附近新来的住户,就住在山那边的民宿里。”

“不知乘月?”亓官龢念叨着这个名字,觉得唇齿间都带着点诗意,“好名字,好名字。”

“对,取自李白的诗:‘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不知乘月解释道,她的手指轻轻抚摸着玉笛上雕刻的花纹,那花纹是缠枝莲的样式,细腻精巧,“我喜欢这里的安静,所以经常过来吹吹笛子,希望没有打扰到你们。”

赵老板这才回过神来,清了清嗓子,试图找回点之前的派头:“没事没事,你吹得挺好的。那个,亓官老头,我的骨灰盒呢?”

亓官龢这才想起正事,一拍脑门:“哦,在工作室呢,我这就去拿。”他转身往墓园旁边的小木屋走去,那木屋的屋顶铺着青瓦,墙面上爬满了牵牛花,是他的工作室兼住处。

老杨看着不知乘月,眼神里带着点感激,突然问:“姑娘,你吹的那曲子,叫什么名字?”

“《犬魂》。”不知乘月说,声音轻轻的,“是我专门为逝去的狗狗写的。我以前也养过一只狗,叫阿福,跟了我十年。”她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怀念,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漾起圈圈涟漪,“它走的时候,我也很伤心,后来就写了这首曲子,希望能安慰所有失去狗狗的人。”

老杨的眼睛湿润了,眼角的皱纹里又蓄满了泪:“谢谢你,姑娘。这首曲子,将军肯定也喜欢听,它活着的时候就爱听动静。”

就在这时,亓官龢抱着一个精致的木盒子从木屋里走出来。那盒子是用上好的紫檀木做的,颜色深沉,带着温润的光泽,上面雕刻着缠枝莲的花纹,每一片花瓣都栩栩如生,边角处还镶嵌着细小的铜片,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是星星落在了木盒上。

“赵老板,好了。”亓官龢把木盒子递给赵老板,动作小心翼翼的,像是捧着什么稀世珍宝。

赵老板接过盒子,掂量了一下,又打开看了看,里面铺着柔软的红色绒布,像团凝固的晚霞,放着一个小巧的骨灰坛,坛身上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猫咪,正蜷在月亮上睡觉。“嗯,还行,手艺没退步。”他掏出钱包,抽出几张百元大钞递给亓官龢,“不用找了,赏你的。”

亓官龢接过钱,数了数,又抽出两张递回去,手指因为常年干活而有些粗糙,却格外坚定:“说好的价格,一分都不能多。多了我拿着不安心。”

赵老板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还有人会主动退钱,他撇撇嘴,把钱接了过来,揣进兜里:“行,你牛,这年头还有跟钱过不去的。”他转身就要走,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回头对不知乘月挤眉弄眼地说,“美女,留个联系方式呗?有空请你吃饭,镜海市最好的海鲜楼。”

不知乘月只是淡淡一笑,没点头也没摇头,算是默认了拒绝。

赵老板讨了个没趣,悻悻地转身上了面包车,引擎轰鸣着离开了,轮胎卷起一阵尘土,落在栅栏上的塑料紫藤花上。

墓园里又恢复了宁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还有远处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哗啦——哗啦——”像首永恒的歌谣。

“这年轻人,真没礼貌。”老杨看着面包车消失的方向,不满地嘟囔了一句,吐了口唾沫。

不知乘月笑了笑,笑容像雨后的天空:“别跟他计较,不值得。对了,大爷,您的狗狗是怎么……”她没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

提到将军,老杨的眼神黯淡下来,像被乌云遮住的太阳:“它是条军犬,跟了我五年。最后一次执行任务,遇到了爆炸,它把我扑开了,自己……”他哽咽着说不下去,用袖子使劲擦了擦眼睛,把眼泪硬生生憋了回去。

不知乘月静静地听着,眼神里充满了同情,她轻轻叹了口气:“它是条英雄的狗,值得被好好记着。”

就在这时,亓官龢突然“哎呀”一声,拍了下大腿,声音里带着点懊恼:“光顾着忙活了,忘了给毛豆种狗尾草了。”他拿起那把锈迹斑斑的小铲子,走到那座只有爪印的墓碑前,蹲下身开始挖坑,铲子插进土里的声音闷闷的。

“毛豆也是条好狗。”亓官龢一边挖坑一边说,额角的汗滴进泥土里,“是个小姑娘送来的,说它是流浪狗,被车撞了。小姑娘哭得稀里哗啦的,说毛豆最喜欢啃狗尾草,在路边看到就走不动道。”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狗尾草的种子,那种子是灰黑色的,小小的,攥在掌心里像捧细沙。他小心翼翼地撒进坑里,又用铲子盖上土,轻轻拍了拍,像是在给孩子盖被子:“等着吧,过不了多久,这里就会长出一大片狗尾草,风一吹,像绿色的海浪一样,毛豆肯定喜欢。”

不知乘月走到他身边,蹲下来看着那片刚种上种子的土地,泥土里还带着新鲜的湿气:“狗尾草虽然普通,但生命力很顽强,撒在哪都能活,就像这些默默守护着我们的狗狗一样,看着不起眼,却有颗坚韧的心。”

老杨也走了过来,拄着拐杖站在旁边,看着那两座墓碑,一座高大,一座小巧,在夕阳下沉默地矗立着,眼神里充满了温柔:“是啊,它们虽然不会说话,但心里什么都懂。你对它好一分,它就记一辈子。”

阳光渐渐西斜,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投在墓园的草地上,像一幅安静的画。远处的海面上,一艘渔船正缓缓归航,船帆在夕阳的映照下,变成了温暖的橘红色,像块烧红的烙铁。

不知乘月拿起玉笛,笛身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开。她对着夕阳调整了下呼吸,唇瓣轻抵笛孔,悠扬的《犬魂》再次响起。

这次的笛声里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有老杨追忆将军时的哽咽,有亓官龢埋种子时的虔诚,还有海风卷着浪沫的咸涩。音符像被拉长的丝线,缠绕着墓碑上的照片,缠绕着新翻的泥土,缠绕着天边那抹橘红,把整个墓园都裹进了温柔里。

亓官龢蹲在毛豆的墓碑前,手里不知何时又多了根狗尾草,绒毛蹭着掌心痒痒的。他跟着笛声哼起不成调的曲子,是年轻时哄自家毛豆睡觉的调子,哼着哼着就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朵菊花。

老杨靠在将军的墓碑上,独腿伸直了些,军绿色褂子被风吹得鼓起来。他闭着眼睛,手指在碑面上慢慢划着,像是在数将军耳尖的绒毛。笛声钻进耳朵时,他仿佛又看见那年沙漠里,将军叼着水壶朝他跑来,舌头耷拉着,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

不知乘月吹奏到动情处,指尖微微发颤。她想起阿福走的那天,也是这样的夕阳,老狗趴在她脚边,呼吸越来越轻,最后看她的眼神,温柔得像要把一辈子的依恋都装进去。玉笛上的缠枝莲花纹被指腹磨得发亮,像是阿福蹭过她手心的温度。

笛声渐渐低下去,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风里时,远处的渔船刚好驶过海平线,只留下道淡淡的船影。

“该回家了。”老杨慢慢站起身,拐杖在地上敲了敲,“老婆子该等急了。”他看了眼将军的墓碑,又看了眼毛豆的小坟包,“明天再来看你们。”

亓官龢也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草屑:“我送您到路口。”

“不用不用,”老杨摆摆手,“你忙你的,我自己能走。”他拄着拐杖,一步一顿地往栅栏口挪,军绿色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像段不肯弯折的脊梁。

不知乘月望着他的背影,忽然开口:“大爷,明天我还来吹笛子。”

老杨回头笑了笑,豁了牙的牙床漏着风:“好,我把将军的照片擦亮点。”

等老杨的身影消失在山岗拐角,亓官龢才转头对不知乘月说:“姑娘,天黑了,山路不好走,我送你出去吧。”

“谢谢亓官师傅。”不知乘月点点头,跟着他往墓园外走。晚风掀起她的裙摆,露出脚踝上条细细的红绳,绳上拴着枚小小的狗爪印银坠,在月光下闪着微光。

两人没再多说什么,只有脚步声踩在狗尾草上的窸窣声,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浪涛声。走到栅栏口时,亓官龢忽然指着那丛被赵老板踩倒的狗尾草:“过两天就站起来了,这东西贱命,压不死。”

不知乘月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有几株歪歪扭扭地昂着头,绒毛在晚风中轻轻摇晃。她忽然想起什么,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个小瓷瓶:“这个您拿着,是治跌打损伤的药膏,今天杨大爷怕是要疼上几天。”

亓官龢接过来,瓷瓶冰冰凉凉的,还带着股草药香:“这怎么好意思……”

“您替我给杨大爷就行。”不知乘月笑了笑,转身往山那边走去。月白色的长裙在夜色里像团流动的光,渐渐融进民宿的灯火里。

亓官龢站在栅栏口,捏着手里的瓷瓶,看了会儿远处的海面,又回头望了眼墓园深处。月光洒在墓碑上,照片里的将军耳朵依旧竖着,像是在替他守着这片安静的土地。

他转身回了小木屋,把瓷瓶放在桌上,又从墙角拖出块木板,借着月光在上面刻字。刻的是“毛豆之墓”,笔画慢慢悠悠的,刻完又觉得少了点什么,在旁边添了丛小小的狗尾草。

窗外的风还在吹,栅栏“吱呀”的呻吟混着海浪声,像首永远唱不完的安眠曲。墓地里的狗尾草种子在泥土里悄悄鼓胀,等着破土而出的那天,长成片绿色的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