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烟火里的褶皱 > 第166章 粮囤惊现异苗踪

烟火里的褶皱 第166章 粮囤惊现异苗踪

作者:奚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22:38:15

镜海市郊云栖村,十月的秋阳把稻田染成鎏金。谷穗沉得压弯了秸秆,风一吹就滚起金色波浪,裹着新米的清香往人鼻子里钻。田埂边的老槐树叶子落了半树,斑驳的影子投在土路上,像撒了把碎墨。村口那间青砖灰瓦的粮囤院最是惹眼,院墙爬满枯黄的牵牛花藤,木门上的铜环磨得发亮,推开时“吱呀”一声,惊飞了檐下两只灰雀,扑棱棱的翅膀声混着粮囤里“沙沙”的翻粮声,在秋空里荡开。

尉迟龢蹲在粮囤中央,指尖捻着粒饱满的稻谷。阳光从粮囤顶的透气窗斜射进来,在金黄的粮堆上投出光柱,浮尘在光里跳舞。他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结实的肌肉,指节上沾着稻壳,眼角的皱纹里还卡着点灰。“今年这稻子成色不错,就是抗寒劲儿还差着点。”他对着粮囤角落的阴影嘀咕,那里堆着几袋标着“试验种”的布袋,袋口露出的稻穗颜色偏深,穗尖还带着点不常见的暗红。

“尉迟叔!尉迟叔!”院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自行车“叮铃铃”的车铃声。村官孙子周小满推着辆二八自行车冲进来,车筐里装着个军绿色的帆布包,包角磨得脱了线。他穿件橙色的运动服,胸前印着“云栖村振兴”的白色字样,头发被风吹得翘起来,额角渗着汗,跑到粮囤边时扶着膝盖喘气,声音带着急茬:“叔,不好了!村西头王婶家的稻囤,今早发现少了半囤粮!”

尉迟龢手里的稻谷“啪嗒”掉回粮堆。他猛地站起身,粮粒从他的裤管往下掉。“你说啥?”他的声音一下子提了起来,皱纹里的灰仿佛都绷紧了,“王婶家那囤粮是留着给她孙儿交学费的,怎么会少?”

周小满抹了把额角的汗,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翻开时纸页簌簌响:“我刚去看过了,粮囤的木栅栏有个豁口,地上有车轮印,像是三轮车的。王婶都快哭晕了,说昨晚还去看过,粮囤好好的。”他顿了顿,压低声音,眼神往粮囤角落的试验种瞟了瞟,“叔,你说……会不会是冲着你的试验种来的?毕竟咱这抗寒稻种,上个月在镇上农业站露过面,不少人都盯着呢。”

尉迟龢的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走到粮囤角落,蹲下身摸了摸试验种的布袋,指尖能感觉到袋里稻粒的硬度。“不可能,”他摇了摇头,声音沉下来,“我这试验种都做了标记,每粒稻子都用紫外线照过,有隐形的‘云栖’二字,别人拿了也没用。”话虽这么说,他还是把试验种的布袋往粮囤深处挪了挪,帆布摩擦粮粒的声音在安静的粮囤里格外清晰。

就在这时,院门外又传来一阵脚步声,比周小满的更沉,还带着金属碰撞的“哐当”声。尉迟龢和周小满同时转头,看见个穿藏青色工装的男人走进来。男人个子很高,肩宽背厚,工装外套的拉链拉到顶,领口露出半截黑色的高领毛衣。他的头发是板寸,额前的碎发刚硬,脸膛黝黑,左眉骨上有道浅疤,从眉尾延伸到太阳穴。他手里拎着个银色的工具箱,箱角磕到门槛时发出“当”的一声,震得门檐上的灰簌簌往下掉。

“请问是尉迟龢先生吗?”男人开口,声音像砂纸磨过木头,带着点沙哑。他把工具箱放在地上,目光扫过粮囤里的稻谷,最后落在尉迟龢身上,眼神里带着审视,“我叫沈知微,是市农业局派来的技术员,负责检测各地的粮种质量。听说您培育出了抗寒稻种,想取样回去做个检测。”

尉迟龢心里“咯噔”一下。他没接到农业局的通知,而且眼前这男人的气质,怎么看都不像个技术员——技术员哪有穿得这么结实,还拎着个沉甸甸的工具箱的?他不动声色地往试验种的方向挪了挪,指尖悄悄碰到了粮囤边靠放的木锨柄,木锨的木纹硌着掌心,让他稍微定了定神。“沈技术员,”他扯了扯嘴角,尽量让语气显得自然,“检测粮种是好事,不过我没收到通知。您能不能出示一下工作证?”

沈知微的眉头皱了皱,左手插进工装裤的口袋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个黑色的皮夹,打开后递过来。尉迟龢接过皮夹,借着粮囤顶的光线看——工作证上的照片是沈知微本人,盖着市农业局的红章,职务栏写着“高级技术员”。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工作证的边缘有点毛糙,像是被反复摩挲过,而且照片上的沈知微,眉骨上没有那道疤。

“尉迟叔,咋了?”周小满凑过来,看见尉迟龢捏着工作证的手指泛白,也紧张起来,手不自觉地摸向自行车的车把,“是不是有问题?”

沈知微的眼神沉了沉,右手悄悄按在了工具箱的锁扣上。“尉迟先生,”他的声音冷了点,“工作证没问题吧?要是耽误了检测,影响了抗寒稻种的推广,这个责任谁来担?”他往前迈了一步,脚踩在粮囤外的水泥地上,发出“咚”的一声,“我时间有限,麻烦您尽快取样,不然我只能联系村里的干部来协调了。”

尉迟龢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他把工作证还给沈知微,手指故意在皮夹边缘蹭了蹭,摸到点粘性——像是刚贴上去的照片。“沈技术员,”他笑了笑,往后退了半步,靠在粮囤的木栅栏上,“不是我不配合,是这试验种刚培育出来,还没到检测阶段。要不您先回去,等我跟村里报备了,再联系您?”

沈知微的脸色瞬间变了。他猛地掀开工具箱,里面根本没有检测仪器,而是放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弹簧刀,刀身是银色的,刀柄上缠着黑色的胶带。“别跟我装蒜!”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像炸雷一样在粮囤院里响,“我知道你把真正的抗寒稻种藏哪了!今天你要么交出来,要么我就把你这粮囤掀了!”

周小满吓得往后跳了一步,自行车“哐当”一声倒在地上,车筐里的帆布包掉出来,里面的笔记本散了一地。“你……你是劫匪!”他指着沈知微,声音都在抖,“我要报警!”说着就摸口袋里的手机,可手忙脚乱的,半天没摸到。

沈知微冷笑一声,手里的弹簧刀“唰”地弹开,刀尖对着尉迟龢:“报警?你试试!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等警察来,我早拿到稻种走了!”他往前冲了两步,刀刃在阳光下晃出刺眼的光,“尉迟龢,别给脸不要脸!你那抗寒稻种要是卖了,能值不少钱,你一个农民,留着也没用!”

尉迟龢没慌。他从粮囤边抄起木锨,双手握住锨柄,把木锨横在身前,锨头对着沈知微。“沈知微是吧?”他的声音很稳,眼角的皱纹里没了之前的松弛,透着股狠劲,“我不管你是谁派来的,想抢我的稻种,先过我这关!这稻种是我跟村里老少爷们一起培育的,是给云栖村留的念想,你想拿走,除非我死了!”

沈知微被尉迟龢的气势逼得顿了顿,但很快又凶了起来:“死到临头还嘴硬!”他举着弹簧刀扑过来,刀刃直刺尉迟龢的胸口。尉迟龢往旁边一躲,木锨“嘭”地拍在沈知微的胳膊上,沈知微疼得“嘶”了一声,弹簧刀掉在地上,发出“当啷”的脆响。

“小满,捡刀!”尉迟龢大喊一声。周小满反应过来,连滚带爬地冲过去,一把抓起地上的弹簧刀,紧紧握在手里,虽然手还在抖,但眼神里多了点勇气:“你别过来!再过来我就……我就用刀捅你!”

沈知微揉着被打疼的胳膊,眼神阴鸷地盯着尉迟龢:“行啊,老东西,还有两下子。”他往后退了两步,突然从工装外套的内袋里掏出个黑色的瓶子,拧开瓶盖,一股刺鼻的气味瞬间弥漫开来——是汽油!“你们别逼我!”他把汽油瓶举起来,瓶口对着粮囤的方向,“这粮囤里全是稻子,我要是把汽油倒进去,再点个火,你们云栖村今年的收成,就全没了!”

尉迟龢的脸色变了。粮囤里的稻子是全村人的希望,要是烧了,今年冬天大家都得喝西北风。他握着木锨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心里开始盘算——硬拼肯定不行,沈知微手里有汽油,万一真点火,后果不堪设想;可要是把试验种交出去,那他这几年的心血,还有村里人的期待,就全白费了。

周小满也慌了,手里的弹簧刀都快握不住了:“你……你别冲动!有话好好说!稻种我们可以商量,别烧粮囤!”他的声音带着哭腔,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他爷爷是村里的老支书,要是粮囤烧了,爷爷非气病不可。

沈知微看着两人的表情,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早这样不就完了?”他晃了晃手里的汽油瓶,汽油在瓶里晃出涟漪,“把试验种交出来,我立马走,不碰你们的粮囤。不然,咱们就鱼死网破!”

尉迟龢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神里多了点决绝。他放下木锨,往粮囤深处走了两步,弯腰提起一袋试验种。袋子很重,他提起来时腰都弯了点,稻粒在袋里“沙沙”作响。“这就是试验种,”他把袋子放在地上,声音沉得像压了块石头,“你拿了它,赶紧走。别再打云栖村的主意。”

沈知微的眼睛亮了,盯着那袋试验种,像饿狼盯着肉。他慢慢走过去,左手伸到背后,悄悄从腰带里摸出个东西——是个黑色的电击器,顶端闪着微弱的蓝光。“算你识相。”他冷笑一声,突然举起电击器,朝着尉迟龢的胸口就按了下去!他根本没打算走,拿到试验种,还要把尉迟龢和周小满都放倒,免得留下后患。

尉迟龢早有防备。他看似放下了戒备,其实一直盯着沈知微的动作。就在电击器快碰到他胸口时,他猛地往后一退,同时抬脚踹在沈知微的膝盖上。沈知微“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手里的汽油瓶“哐当”掉在地上,汽油洒了一地,刺鼻的气味更浓了。

“小满,快跑!”尉迟龢大喊。周小满反应极快,转身就往院门外跑,一边跑一边喊:“来人啊!抓劫匪!有人要抢稻种烧粮囤!”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村道上回荡,惊得远处的狗“汪汪”叫了起来。

沈知微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膝盖疼得钻心。他看着跑远的周小满,又看了看眼前的尉迟龢,眼神里满是狠戾。“老东西,你敢阴我!”他捡起地上的弹簧刀,再次扑向尉迟龢,刀刃直刺尉迟龢的肚子。

尉迟龢捡起地上的木锨,迎面挡住弹簧刀。“当”的一声,刀刃砍在木锨头上,火星四溅。他用力一推,木锨把沈知微顶得往后退了两步,正好踩在洒了汽油的地上,脚下一滑,又摔了个四脚朝天。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杂乱的脚步声,还有村民们的喊叫声:“在哪呢?劫匪在哪呢?”“敢来云栖村撒野,活腻了吧!”周小满带着十几个村民冲了进来,手里拿着锄头、镰刀,把沈知微团团围住。

沈知微躺在地上,看着围上来的村民,脸色煞白。他手里的弹簧刀掉在地上,浑身都在抖——他没想到,这个看似偏僻的村子,村民们的反应这么快。

尉迟龢喘着气,走到沈知微身边,居高临下地看着他:“沈知微,你以为你能跑掉?云栖村的人,护家的时候,比谁都狠。”他弯腰捡起那袋试验种,拍了拍上面的灰,稻粒的清香混着汽油味,奇怪地萦绕在鼻尖。

村民们七手八脚地把沈知微绑了起来,用的是晒稻谷的麻绳,捆得结结实实。“尉迟叔,这小子咋办?”一个穿灰色夹克的村民问,手里的锄头还没放下,眼神里满是怒气。

尉迟龢还没说话,就听见院门外传来汽车的“滴滴”声。一辆白色的SUV停在门口,车门打开,下来个穿白色衬衫的女人。女人个子高挑,衬衫扎在黑色的西装裤里,腰间系着条银色的皮带,头发挽成个低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她的脸上架着副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很亮,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走到尉迟龢面前,递过来一个证件:“您好,我是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李沐阳。我们接到举报,有人冒充农业局技术员,企图窃取各地的农业科研成果,沈知微就是我们要抓的嫌疑人之一。”

尉迟龢接过证件看了看,上面的警徽闪着光。他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长出了一口气,感觉后背都被汗浸湿了。“李警官,可算把你们盼来了。”他指了指被绑着的沈知微,“这小子刚才还想用汽油烧粮囤,幸好我们反应快。”

李沐阳点了点头,眼神冷厉地扫过沈知微:“辛苦你们了。这个人涉嫌多起科研成果盗窃案,我们已经追查他很久了。”她转头对身后的两个警察说,“把他带回去,好好审讯。”

警察把沈知微押上了车,沈知微还在挣扎,嘴里喊着:“我没输!我只是大意了!”汽车发动的声音渐渐远去,留下一尾气味。

村民们围着尉迟龢,七嘴八舌地问情况。周小满捡起地上的笔记本,拍了拍上面的灰,笑着说:“还是尉迟叔厉害,一眼就看出那小子是假的!”

尉迟龢笑了笑,摸了摸怀里的试验种布袋,稻粒的硬度隔着帆布传来,让他心里格外踏实。“不是我厉害,”他看着眼前的村民,眼神里满是暖意,“是咱们云栖村的人,心齐。只要心齐,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秋阳还挂在天上,把粮囤院照得暖洋洋的。金黄的稻谷在粮囤里安静地躺着,风一吹,又滚起金色的波浪,裹着新米的清香,飘向远处的稻田。尉迟龢知道,这只是个开始,以后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只要村里人像现在这样齐心,就没有什么能难倒他们。

他蹲下身,从试验种的布袋里抓出一把稻粒,放在手心。阳光照在稻粒上,泛着温润的光,那些用紫外线照过的“云栖”二字,虽然看不见,却像刻在他的心里一样清晰。他知道,这些稻粒,承载着云栖村的未来。

就在这时,他手心的稻粒突然动了一下——不是风刮的,是真的动了!他以为自己眼花了,仔细一看,只见其中一粒稻粒的穗尖,那点暗红突然亮了起来,像颗小小的红星,在他手心里闪着光。他心里一惊,赶紧把稻粒凑到眼前,却发现那点红光又消失了,仿佛刚才只是幻觉。

“尉迟叔,咋了?”周小满凑过来,看见尉迟龢盯着手心的稻粒发呆,好奇地问,“稻粒有问题?”

尉迟龢摇了摇头,把稻粒放回布袋里,心里却泛起了嘀咕。他刚才看得很清楚,那点红光不是幻觉。难道这试验种,还有他没发现的秘密?他抬头看向远处的稻田,秋阳把稻浪染得更金了,仿佛有无数颗小小的红星,藏在那些沉甸甸的谷穗里,等着被发现。

尉迟龢把那袋试验种抱得更紧了些,指尖反复摩挲着帆布表面,刚才稻粒上那点红光像是烧在了他心里,烫得他没法平静。“没事,”他对着周小满笑了笑,眼底却藏着琢磨,“就是看这稻粒长得瓷实,心里高兴。”

村民们渐渐散了,有的帮着把倒在地上的自行车扶起来,有的蹲在粮囤边检查木栅栏的豁口,院子里的热闹劲慢慢淡下去,只剩风吹过牵牛花藤的“沙沙”声。周小满把笔记本揣回帆布包,又绕着粮囤转了两圈:“叔,那王婶家丢的粮咋办?要不要我再去镇上派出所报个信?”

“先等等。”尉迟龢突然开口,他走到粮囤角落,蹲下身扒开表层的稻谷,露出下面压着的一块青石板。这块石板是他去年翻新粮囤时特意留下的,底下藏着个半尺深的暗格,平时用来放些账本和农药瓶。他掀开石板,借着透气窗的光往里看——暗格里除了账本,还多了个眼熟的布袋,布袋上绣着的碎花,正是王婶常用的布料。

“小满,你来看。”尉迟龢招手,声音里带着点意外。周小满凑过来一看,眼睛瞬间亮了:“这不是王婶家的布袋吗?里面装的是……”他伸手要拿,被尉迟龢拦住了。“别碰,先看看有没有记号。”尉迟龢小心翼翼地拎起布袋一角,从里面倒出几粒稻谷——每粒稻谷的穗尖都带着个小小的褐色印记,那是王婶每年晒粮时,特意用烙铁烫的记号,怕跟别家的弄混。

“这么说,王婶家的粮没丢?是被人藏在这了?”周小满挠了挠头,越想越糊涂,“可沈知微为啥要藏粮?他不是来抢试验种的吗?”

尉迟龢没说话,他把布袋放回暗格,重新盖好青石板,又用稻谷把石板埋严实。刚才那点红光的事,再加上突然出现的粮食,让他心里的疑团越滚越大。沈知微冒充技术员、带汽油、藏粮食,这些事凑在一起,不像是单纯为了抢稻种那么简单。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稻壳,突然想起刚才沈知微摔倒时,从他口袋里掉出来的一张纸片——当时场面乱,没人注意,后来被风吹到了粮囤底下。

他弯腰在粮囤边缘的缝隙里摸索,指尖很快碰到了一张皱巴巴的纸。展开一看,上面是用铅笔写的歪歪扭扭的字,只看清了“云栖村”“试验种”“红穗”几个词,后面还画着个奇怪的符号,像颗带尖的星星,跟刚才稻粒上亮的红光有点像。纸的右下角被撕了,剩下的内容没了踪影。

“叔,这纸上写的啥?”周小满凑过来,盯着那个符号看了半天,“我咋从没见过这种标记?”

尉迟龢把纸叠好,塞进贴身的口袋里,眼神沉了下来:“说不好,但肯定跟沈知微的后台有关。他一个人,没这么大的胆子,敢来村里撒野,还提前踩点藏粮。”他抬头看向远处的稻田,风把稻浪吹得更急了,那些沉甸甸的谷穗在阳光下晃着,像是在跟他传递着什么信号。

就在这时,村口传来了汽车的鸣笛声,不是刚才公安局的SUV,是辆黑色的轿车。尉迟龢和周小满对视一眼,都走到院门口往外看——轿车停在老槐树下,车门打开,下来个穿米色风衣的男人,手里拎着个棕色的皮箱,径直朝粮囤院走来。男人看着三十多岁,戴着副无框眼镜,气质斯文,走到门口时,对着尉迟龢笑了笑:“请问是尉迟龢先生吗?我是省农科院的,叫陈默,专门来跟您对接抗寒稻种的推广事宜。”

尉迟龢心里“咯噔”一下,刚走了个假技术员,又来个农科院的,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纸片,没急着应声:“您有工作证吗?”

陈默倒是爽快,从皮箱里拿出个绿色的证件递过来,上面的照片、公章都清清楚楚,职务栏写着“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尉迟龢接过看了半天,没看出破绽,但还是没放松警惕:“陈研究员,我们没跟省农科院联系过推广的事啊。”

“是市农业局推荐的。”陈默推了推眼镜,语气温和,“您培育的抗寒稻种,在镇上农业站的检测里,耐寒性比普通稻种高三成,我们院里很重视,想尽快纳入省重点推广项目。”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粮囤,又补充道,“对了,刚才在村口碰到李警官,她说您这里刚抓了个冒充技术员的嫌疑人,让我多注意安全,有事先跟您通个气。”

提到李警官,尉迟龢心里的戒备松了点。他侧身让陈默进院,指了指粮囤里的试验种:“陈研究员,试验种就在那,不过还没完全稳定,穗尖偶尔会出现异常的红光,刚才就亮过一次,我还没摸清原因。”

陈默听到“红光”两个字,眼神明显亮了一下,他快步走到粮囤角落,蹲下身仔细看着试验种的布袋,手指在袋口的稻穗上轻轻碰了碰:“您说的红光,是不是像这样?”他从皮箱里拿出个银色的小手电,按了下开关,手电里射出一道紫色的光,照在稻穗上——那些暗红的穗尖突然亮了起来,不是之前的红星,而是连成了一道细细的红光,像条小蛇,在稻粒上绕了一圈。

尉迟龢和周小满都看呆了。“就是这个光!”尉迟龢激动地往前凑了凑,“陈研究员,这到底是咋回事?”

陈默关掉手电,红光瞬间消失。他站起身,表情严肃了些:“尉迟先生,您可能不知道,您培育的不是普通的抗寒稻种。这种稻种的穗尖里,含有一种罕见的光敏物质,遇到紫外线或特定波长的光,就会发出红光。我们院里研究这个物质好几年了,它不仅能提高稻种的耐寒性,还能抵抗病虫害,要是推广开,能让粮食产量提高近五成。”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这种物质很稀有,外面有不少黑市势力在找,沈知微背后的人,估计就是冲着这个来的。他们藏起王婶家的粮,可能是想制造混乱,趁机偷取试验种,没想到被您识破了。”

尉迟龢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培育的稻种里,藏着这么大的秘密。他摸了摸怀里的试验种布袋,手心又传来稻粒的硬度,这次却多了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么说,以后还会有人来抢?”

陈默点了点头,从皮箱里拿出个黑色的仪器:“我带了检测仪,先给试验种做个标记,以后除了您和我,其他人碰它,仪器就会报警。另外,院里已经联系了当地派出所,会安排人在村里巡逻,确保稻种和村民的安全。”

夕阳渐渐沉了下去,把粮囤院染成了暖橙色。尉迟龢看着陈默认真检测稻种的背影,又看了看口袋里那张带符号的纸片,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平静,那些盯着试验种的势力,肯定还会再来。但他不怕,有村里人的齐心,有警察和农科院的帮忙,还有稻种里那点会亮的红光,他一定能守住云栖村的希望。

他蹲下身,再次从布袋里抓出一把稻粒,放在手心。夕阳的光洒在稻粒上,虽然没再出现红光,但他仿佛能看到那些藏在穗尖里的“小星”,正跟着风的节奏,轻轻跳动着,等着在未来的某一天,照亮整个云栖村的稻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