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烟火里的褶皱 > 第120章 祠堂烛泪映稻穗

烟火里的褶皱 第120章 祠堂烛泪映稻穗

作者:奚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22:38:15

镜海市西郊,慕容氏祠堂坐落在半山坡上。青瓦覆盖的屋顶爬满深绿的苔藓,檐角垂落的铜铃被风撞得叮当响,声音裹着山间的湿气,黏在朱红的立柱上。祠堂前的石坪开裂处生着几丛浅黄的蒲公英,绒毛被风卷着,落在阶前那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上——树干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最新的一道是“慕容砚”,刻痕里填着金粉,在正午的阳光里闪着细碎的光。

祠堂门是两扇雕花木门,门板上的牡丹图案被岁月磨得模糊,唯有花心处还留着一点暗红,像凝固的血。推开门时,一股混着线香、灰尘与朽木的味道扑面而来,呛得人鼻子发酸。堂内光线昏暗,只有正上方的天窗漏下一束光,正好照在供桌上的烛台上——烛台是青铜质地,盘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龙嘴里衔着的烛芯刚燃到一半,蜡泪顺着龙鳞的纹路往下淌,在台面上积成小小的琥珀色山丘。

慕容?站在门槛上,指尖攥着那块从族谱空白处揭下的稻穗画。画纸边缘已经发脆,上面用炭笔勾勒的稻穗颗粒分明,右下角有个模糊的指印,像是当年画者匆忙间留下的。她今天穿了件藏青色的对襟衫,领口别着枚银质的牡丹胸针——那是祖传的物件,背面刻着“安”字,和她之前找到的清代荷包上的字一模一样。

“这祠堂,可有年头没这么热闹了。”

身后传来的声音带着点沙哑,慕容?回头,看见村里的老支书慕容山拄着拐杖站在石坪上。老支书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的皮肤上爬满褐色的老年斑。他的头发全白了,梳成一个整齐的发髻,用一根木簪固定着,簪子顶端雕着小小的槐花——慕容氏的族徽是槐花,据说当年祖先迁徙时,就是靠槐花辨认方向。

“山伯,您怎么来了?”慕容?把画纸小心地折好,放进衣袋里。

“听说你要续族谱,还把慕容砚的名字刻上了,”老支书慢慢走上台阶,拐杖笃笃地敲着石板,“村里的老人都炸锅了,说你这是要翻旧账。”

慕容?苦笑了一下,推开祠堂的门让他进来:“我就是想弄明白,当年他到底为什么被除名。”

堂内的供桌长约三丈,表面铺着一块暗红色的绒布,上面摆着二十七个牌位,每个牌位前都有一个小小的香炉,里面插着三炷香,烟雾袅袅地往上飘,在天窗漏下的光束里形成细小的尘埃柱。最左边的牌位是慕容氏的始祖,牌位上的字已经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出“慕容公讳...”的字样;最右边的则是空的,只有一个光秃秃的木座,上面刻着“待补”二字——那是慕容?特意留出来的,准备给慕容砚立牌位用。

老支书走到供桌前,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封面上写着“慕容氏家史”。他把书放在供桌上,手指在封面上轻轻摩挲:“这是我爷爷传下来的,里面记着当年的事。”

慕容?凑过去,看见书页上的字迹是用毛笔写的,墨色已经发灰。老支书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一段文字念道:“民国三十一年,岁次壬午,大旱。族中粮尽,慕容砚私开义仓,散粮与饥民,族长震怒,革其族籍,逐出家祠。”

“就因为这个?”慕容?皱起眉头,“开仓放粮是好事,怎么会被除名?”

老支书叹了口气,从布包里又掏出一张照片。照片已经褪色,边缘卷着毛边,上面是一群穿着粗布衣裳的人,站在祠堂前的石坪上。最中间的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身材高大,留着平头,嘴角微微上扬,眼神里带着一股倔强——那应该就是慕容砚。他的身边站着一个穿碎花布裙的女子,手里抱着一个婴儿,女子的眉眼和慕容?有几分相似。

“当年族长说,义仓的粮是给族里人留的,不能给外姓人,”老支书指着照片里的女子,“这是慕容砚的媳妇,姓柳,是外乡人。族长本来就不待见她,慕容砚开仓放粮后,他就说慕容砚‘胳膊肘往外拐’,非要把他除名。”

慕容?的手指落在照片里的婴儿身上:“这是他们的孩子?”

“是个女儿,叫慕容安,”老支书的声音低了下来,“后来慕容砚被赶走后,柳氏带着孩子在村里住了半年,最后还是走了,没人知道去了哪里。”

就在这时,祠堂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女人的哭喊。慕容?和老支书对视一眼,快步走了出去。

石坪上站着一个穿粉色连衣裙的女人,裙子上沾着泥点,头发凌乱地贴在脸上,手里攥着一个红色的钱包。她看见慕容?,像是看到了救星,跌跌撞撞地跑过来:“慕容小姐,求求你,帮帮我!”

慕容?扶住她,闻到她身上有股淡淡的香水味,混合着汗水的味道,有些刺鼻。女人的眼睛红肿,脸上挂着泪痕,嘴唇因为过度紧张而泛着白:“有人抢了我的钱包,还把我推到了山下,我的孩子还在车里!”

“别急,慢慢说,”慕容?从口袋里掏出纸巾,递给女人,“你的车在哪里?”

“在山脚下的公路边,”女人接过纸巾,擦了擦眼泪,“我叫柳月,是来镜海市找亲戚的。刚才在山脚下停车买水,一个穿黑色夹克的男人突然冲过来,抢了我的钱包就跑,我追他的时候,被他推到了山坡上。”

老支书皱起眉头:“这几年山下不太平,总有人抢东西。”

慕容?看了看柳月的裙子,裙摆处有一道明显的撕裂口,露出的膝盖上擦破了皮,渗着血。她从包里拿出一个小药箱——这是她每次来祠堂都会带的,里面装着碘伏、纱布和云南白药。她蹲下身,帮柳月处理伤口:“你先别急,我们现在就带你去找孩子。”

柳月的眼泪又掉了下来:“谢谢你们,我的孩子才三岁,还在车里睡觉,我怕他醒了会害怕。”

慕容?处理好伤口,站起身:“山伯,您在这里等着,我带柳小姐去山下找孩子。”

老支书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把钥匙:“这是祠堂后门的钥匙,你们从后门走,能近一点。”

慕容?接过钥匙,插进后门的锁孔里。锁芯转了两圈,发出“咔嗒”的轻响。后门外面是一条狭窄的小路,两旁长满了齐腰高的野草,草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沾在裤腿上,凉丝丝的。

柳月跟在慕容?身后,脚步有些踉跄。她时不时地回头看,像是怕有人追上来。慕容?注意到她的右手一直攥着那个红色的钱包,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你的亲戚在镜海市哪里?”慕容?打破了沉默。

柳月愣了一下,眼神有些闪躲:“在...在市区,具体地址我记不太清了,我是第一次来。”

慕容?心里泛起一丝疑惑,但没有追问。小路蜿蜒向下,走了大约十分钟,就听到了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远远地,能看到一辆白色的轿车停在路边,车窗是黑色的,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柳月突然加快了脚步,朝着轿车跑过去。慕容?紧随其后,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就在柳月快要跑到车边时,轿车的后门突然打开,一个穿黑色夹克的男人从里面走出来,手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小男孩。小男孩穿着蓝色的连体衣,脸上带着浅浅的酒窝,看起来很可爱。

“放下我的孩子!”柳月尖叫着冲过去。

男人却笑了,他把小男孩抱在怀里,往后退了一步:“柳小姐,别这么激动,我们只是想跟你谈笔生意。”

慕容?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她握紧了口袋里的手机,准备报警。

“你们想干什么?”慕容?冷冷地看着男人。

男人上下打量着慕容?,眼神里带着一丝轻蔑:“我们听说慕容小姐手里有慕容氏的族谱,还有一块刻着‘安’字的银饰,只要你把这两样东西交出来,我们就放了这个孩子。”

慕容?心里一沉,他们竟然知道自己的底细。她想起那个银质的牡丹胸针,现在还别在自己的领口。

“你们是谁?为什么要这些东西?”慕容?试图拖延时间,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悄悄按了110。

男人却不耐烦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匕首,抵在小男孩的脖子上:“别跟我废话,要么交东西,要么看着这孩子死!”

小男孩被匕首的凉意惊醒,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柳月急得直跺脚,眼泪不停地往下掉:“慕容小姐,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

慕容?看着小男孩惊恐的眼神,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她知道,自己不能见死不救。

“好,我给你们,”慕容?慢慢从领口取下胸针,又从衣袋里掏出族谱,“但你们必须先放了孩子。”

男人想了想,对身边的一个手下使了个眼色。那个手下走过去,接过慕容?手里的胸针和族谱,仔细检查了一遍,然后对男人点了点头。

男人这才把小男孩放下来。柳月立刻冲过去,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不停地安慰着。

就在这时,公路的远处传来了警笛声,越来越近。男人脸色一变,骂了一句脏话,转身就想上车逃跑。

慕容?早就料到他们会耍赖,她趁男人不注意,冲过去一脚踹在他的膝盖上。男人吃痛,跪倒在地,匕首掉在了地上。慕容?捡起匕首,抵在男人的脖子上:“别动,警察马上就到!”

男人的手下想过来帮忙,却被突然出现的几个村民拦住了。慕容?回头一看,原来是老支书带着村里的人赶来了。

“慕容小姐,我们来帮你了!”老支书拄着拐杖,大声喊道。

男人看着越来越近的警车,知道自己跑不掉了,他垂头丧气地坐在地上,嘴里还在嘟囔着:“没想到栽在了一个女人手里。”

警察很快就到了,他们把男人和他的手下都带上了警车。柳月抱着孩子,走到慕容?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慕容小姐,谢谢你,我真的不知道他们是坏人,我只是想找我的亲戚。”

慕容?笑了笑:“没事就好,以后出门要小心点。”

柳月点点头,抱着孩子上了自己的车。轿车发动起来,很快就消失在了公路的尽头。

老支书走到慕容?身边,看着警车远去的方向:“这些人,肯定是冲着慕容砚的东西来的。”

慕容?拿起地上的族谱和胸针,心里五味杂陈:“没想到慕容砚的故事,竟然牵扯出这么多事。”

老支书叹了口气:“当年慕容砚开仓放粮,救了很多人,村里的老人都记着他的好。只是族长当年太固执,才把他除名了。”

慕容?看着手里的族谱,突然想起了什么:“山伯,你刚才说慕容砚的女儿叫慕容安,对吗?”

老支书点点头:“是啊,怎么了?”

慕容?从衣袋里掏出那块稻穗画,展开给老支书看:“你看,这画上的稻穗,还有这个‘安’字,会不会和慕容安有关?”

老支书凑过去,仔细看了看画:“这画的风格,有点像当年柳氏的笔触。柳氏当年很会画画,经常在村里的墙上画稻穗,说稻穗代表着希望。”

慕容?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难道这块画,是慕容安画的?”

老支书摇了摇头:“不好说,当年慕容安走的时候才一岁多,不可能会画画。”

就在这时,祠堂的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钟声,“咚——咚——咚——”,声音在山间回荡,带着一种不祥的预感。

慕容?和老支书对视一眼,快步朝着祠堂跑去。

跑到祠堂门口,他们看见一群村民围在门口,议论纷纷。慕容?挤进去,看见祠堂里的供桌被打翻了,牌位散落一地,烛台上的蜡烛已经熄灭,蜡泪洒了一地。

“怎么回事?”慕容?抓住一个村民问道。

村民脸色苍白:“刚才我们听到里面有动静,进来一看,就变成这样了。”

慕容?走进祠堂,仔细检查了一遍。她发现供桌下面有一个小小的脚印,看起来像是孩子的。她又看了看散落的牌位,发现最右边那个“待补”的木座不见了。

“有人偷走了木座!”慕容?大声说道。

老支书也慌了:“那个木座是用千年楠木做的,上面刻着慕容氏的族谱密码,要是被坏人拿走了,后果不堪设想!”

慕容?想起刚才的那群劫匪,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还有其他同伙?”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号码。她接起电话,里面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慕容小姐,想要回那个木座,就来山后的废弃工厂,记住,一个人来,否则你永远别想见到它。”

电话挂断了,慕容?看着手机屏幕,心里明白,一场更大的危机还在等着她。她回头看了看老支书和村民们,深吸了一口气:“我去会会他们。”

老支书拉住她:“太危险了,我们还是报警吧。”

慕容?摇了摇头:“他们要的是我,报警只会让他们伤害木座。放心,我有办法。”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巧的匕首——这是她爷爷留给她的,刀鞘上刻着精美的花纹,刀刃锋利无比。她把匕首别在腰间,又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罗盘——这是她用来辨认方向的,在野外很有用。

“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很快就回来。”慕容?说完,转身朝着山后跑去。

山后的废弃工厂坐落在一个山谷里,厂房的墙壁已经斑驳,窗户上的玻璃大多已经破碎,露出黑洞洞的洞口。工厂门口杂草丛生,门口挂着一块生锈的牌子,上面写着“镜海市第二化工厂”——这里正是当年亓官黻发现旧文件的地方。

慕容?小心翼翼地走进工厂,厂房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化学气味,地上散落着废弃的零件和塑料袋,风吹过,发出哗哗的响声。

“我来了,把木座交出来!”慕容?大声喊道。

厂房的深处传来一个笑声:“慕容小姐果然有胆量,竟然真的一个人来了。”

一个穿灰色风衣的男人从阴影里走出来,手里拿着那个“待补”的木座。他的脸上戴着一个黑色的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眼神里带着一丝阴狠。

“你是谁?为什么要偷木座?”慕容?握紧了腰间的匕首。

男人笑了笑:“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木座里藏着慕容氏的宝藏密码。只要我拿到宝藏,就能成为镜海市的首富。”

慕容?心里一惊,她从来没有听说过慕容氏有什么宝藏。她想起老支书说过的话,木座上刻着族谱密码,难道所谓的宝藏,就是族谱里记载的秘密?

“你别做梦了,慕容氏根本没有什么宝藏,”慕容?试图说服他,“那个木座只是用来立牌位的,没有什么密码。”

男人却不信:“你别骗我了,我已经查过了,当年慕容砚开仓放粮,就是为了筹集资金寻找宝藏。只要我拿到密码,就能找到宝藏。”

慕容?知道,跟他多说无益,只能想办法夺回木座。她环顾四周,发现厂房的横梁上挂着很多废弃的铁链,或许可以利用这些铁链。

“既然你不信,那我们就来赌一把,”慕容?故意拖延时间,“如果你能打赢我,木座就归你;如果我赢了,你就把木座还给我。”

男人愣了一下,然后笑了:“就凭你一个女人,还想打赢我?真是不自量力。”

他把木座放在地上,摆出了一个打架的姿势。慕容?也不含糊,她想起爷爷教过她的一些防身术,虽然不精通,但对付一个普通人应该没问题。

男人率先冲了过来,一拳朝着慕容?的脸打去。慕容?侧身躲开,同时一脚踹在他的肚子上。男人吃痛,后退了几步。

“没想到你还真有点本事,”男人揉了揉肚子,眼神变得更加阴狠,“不过,你以为这样就能赢我吗?”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弹簧刀,刀刃“唰”地弹开,在昏暗的厂房里泛着冷光。“既然你不识抬举,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男人猛地扑过来,刀刃直逼慕容?的胸口。她早有防备,侧身绕到废弃的铁架旁,伸手抓住一根锈迹斑斑的铁链,用力一扯——铁链带着顶端的铁钩砸向男人,正打在他的手腕上。男人吃痛,弹簧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慕容?趁机扑过去,想捡起地上的木座,却被男人死死拽住了衣角。“想跑?没那么容易!”男人喘着粗气,另一只手抓住她的胳膊,把她往墙角推。

后背撞到冰冷的墙壁时,慕容?摸到了腰间的匕首。她咬着牙,猛地抽出匕首,在男人面前虚晃一下——男人下意识地后退,她趁机挣脱束缚,抬脚踢向男人的膝盖。男人膝盖一软,单膝跪倒在地,慕容?立刻抓起地上的木座,转身就往厂房外跑。

“拦住她!”男人嘶吼着,从阴影里突然冲出两个穿黑色衣服的人,堵住了厂房的大门。慕容?心里一紧,刚要转身换方向,却听见厂房外传来熟悉的声音:“慕容小姐,我们来了!”

是老支书带着村里的年轻人赶来了!他们手里拿着锄头、铁锹,冲进厂房就和那两个黑衣人扭打起来。老支书拄着拐杖,走到慕容?身边:“我就知道你一个人来不安全,赶紧把木座收好!”

慕容?把木座紧紧抱在怀里,心里一阵暖流。穿灰色风衣的男人见势不妙,想从后门逃跑,却被一个年轻村民用铁锹挡住了去路。“想跑?把木座留下!”

男人还想反抗,却被几个村民合力按在地上。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警笛声——是老支书来之前悄悄报了警。

警察把男人和他的同伙押上警车时,男人还在不甘心地嘶吼:“慕容氏的宝藏一定存在!你们别想独吞!”慕容?看着他癫狂的样子,摇了摇头,转头对老支书说:“山伯,看来这木座比我们想的更重要,以后得好好保管。”

老支书点点头,目光落在木座上:“这木座上的族谱密码,其实记载的不是宝藏,是当年慕容氏先祖开垦荒地、种植稻穗的方法。慕容砚当年开仓放粮,也是想让更多人学会种稻,不至于饿肚子。”

慕容?愣住了,她低头看着怀里的木座,又想起那块稻穗画,突然明白了——所谓的“希望”,从来不是什么金银财宝,是能让百姓吃饱饭的稻穗,是像慕容砚那样心怀善意的人。

夕阳西下时,慕容?和老支书一起把散落的牌位重新摆回供桌,把那个“待补”的木座放在最右边。她点燃烛台上的蜡烛,看着蜡泪顺着龙鳞纹路慢慢流淌,心里默默念道:“慕容砚前辈,您的故事,我们会永远记着;您的善意,我们会继续传承。”

祠堂外的老槐树上,最后一缕阳光落在“慕容砚”的刻痕上,金粉闪着温暖的光,像是在回应她的话。风穿过檐角的铜铃,叮当声裹着山间的稻香,在祠堂上空轻轻回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