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烟火里的褶皱 > 第12章 城中村画展事

烟火里的褶皱 第12章 城中村画展事

作者:奚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22:38:15

镜海市的城中村,像块被泼了浓墨又撒了把亮片的旧布。青灰色的天空压得很低,低得仿佛伸手就能摸到,几栋握手楼肩并肩挤着,楼缝里漏下的光,刚好落在太叔黻那间杂货铺的屋檐上。墙皮剥落得像老人脸上的皱纹,一道叠着一道,却被他硬生生刷上了层白漆,成了块长三米、高一米五的临时画板。此刻,画板上的颜料还没干透,红的像巷口王婶家晒在竹架上的尖辣椒,饱满得能滴出汁;黄的赛过正午顶头的太阳,晃得人睁不开眼;蓝的深得能溺死人——那是他昨晚熬了半宿画的城中村夜景,路灯的光晕里,飘着几缕被风吹散的炊烟,烟丝细得像棉线,在颜料里晕成了朦胧的灰。

空气里飘着股复杂的味儿,有隔壁修车铺老周拧螺丝时蹭出的机油味,带着点金属的腥气;有楼下李记包子铺刚掀笼屉时窜出的蒸笼香,肉香混着面香,勾得人肚子直叫;还有他刚打开的颜料盒散出的松节油味,清冽中带着点冲劲。这三种味道缠在一起,在巷子里打着旋儿,像首没谱的市井小调,咿咿呀呀地唱着日子。墙根下的野草探出脑袋,狗尾巴草、蒲公英、还有些叫不上名的碎草,叶片上还挂着晨露,圆滚滚的,被刚爬过楼缝的阳光一照,亮得晃眼,像撒了把碎钻。

“哟,这不是太叔大画家吗?”一个尖嗓子划破了清晨的宁静,像根生锈的铁丝刮过铁皮。艺术圈老炮挺着个啤酒肚,肚子上的肉把阿玛尼外套的扣子崩得紧紧的,那外套上沾着的油彩比他画过的画还多,紫一块绿一块的。身后跟着俩穿黑t恤的跟班,一个染着绿毛,一个留着寸头,吊儿郎当地晃到画前,绿毛还故意用鞋底碾了碾墙根的野草。老炮眯着眼扫了扫墙面,眼角的褶子挤成一团,嘴角撇得能挂个油瓶儿:“就这?幼儿园小孩的涂鸦都比你这强。也不看看这地方,墙皮掉得像癞痢头,配得上艺术俩字吗?”

太叔黻握着画笔的手紧了紧,指关节泛白,像块要裂开的石头。他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袖口磨出了毛边,头发用根红绳随便一扎,额前的碎发垂下来,遮住了半只眼睛,露出的那只眼却亮得很。听见这话,他抬起头,眼里的光比颜料还亮:“艺术在哪儿不能长?土里能长庄稼,墙头上就能长画。”

“呵,长?我看是烂吧。”老炮往地上啐了口唾沫,黄痰在地上滚了半圈,跟班们跟着哄笑,绿毛笑得最欢,嘴里的槟榔渣差点喷到画上。他往前凑了凑,伸手就要去摸墙上的画,指甲缝里还嵌着昨天的油彩:“让爷瞧瞧,这颜料是不是五块钱三管的地摊货?抹墙上掉渣不?”

“住手!”太叔黻猛地把画笔横在身前,笔锋上的红颜料“啪”地溅到了绿毛的手背上,像朵炸开的小毒花,在他苍白的手背上特别扎眼。绿毛“嗷”一嗓子跳起来,手背上的颜料蹭到了黑t恤上,他扬手就要打人,胳膊上的龙纹身随着动作扭曲着:“你他妈敢染老子?”

“怎么了怎么了?”几个扛着铁锹的农民工从巷口过来,铁锨头在地上拖出“哗啦”声。为首的钢筋刘把工具一扔,“哐当”一声砸在地上,挡在了太叔黻身前。他黧黑的脸上全是褶子,笑起来能看见两排黄牙,此刻却瞪着眼,眼珠子像要从眼眶里凸出来,像头护崽的老黄牛:“欺负人是吧?这画咋了?比你们那些挂在美术馆里的假玩意儿强多了!我瞅着这楼,这灯,就跟咱工地上的一模一样!夜里加班时,塔吊的灯照在水泥地上,就这色儿!”

“就是!”另一个戴安全帽的农民工接话,安全帽上还沾着昨晚的水泥点子,手里攥着半个馒头,馒头上的芝麻掉了俩,“太叔兄弟画的是咱的日子,是咱每天睁眼就能看见的楼,闭眼能闻到的味儿,你们懂个屁!”

老炮被噎得脸通红,像被煮熟的虾子,他指着钢筋刘的鼻子,指尖都在抖:“你们这群泥腿子,扛铁锹的料,知道什么叫艺术吗?知道什么叫构图、光影吗?”

“不知道。”钢筋刘挠挠头,从口袋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烟盒,烟盒边角都磨圆了,抽出支烟递给太叔黻,烟卷有点歪,“但我知道,能让人看了心里热乎的,能让人想起自个儿日子的,就是好东西。就像我婆娘做的糙米饭,不如饭店的香,可吃着踏实。”

太叔黻接过烟,没点燃,夹在耳朵上。他看着围过来的农民工,有的衣服上还沾着水泥点子,像幅抽象画;有的手上缠着胶布,胶布边缘露出点红肉;还有个年轻的,裤脚卷着,露出脚踝上被蚊子叮的红疙瘩。可他们都睁着亮晶晶的眼睛看着他的画,眼神里有惊喜,有认同,像看自家孩子得了奖状。突然鼻子一酸,刚才憋的气儿全散了,剩下的,是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暖,从心口往四肢蔓延。

老炮见人多势众,知道讨不到好,撂下句“等着瞧,有你哭的时候”,带着跟班灰溜溜地走了,绿毛走的时候还不忘踹了脚墙根的野草。巷子里爆发出一阵哄笑,笑声震得墙皮又掉了两块渣。钢筋刘拍着太叔黻的肩膀,巴掌大的手拍得他骨头“咯吱”响:“兄弟,别理那孙子。下午我带工友们来给你捧场,每人给你带瓶冰镇矿泉水,管够!”

太叔黻笑着点头,眼眶有点湿,赶紧低头假装调颜料。他转身想把昨晚没画完的炊烟补两笔,手机突然响了,铃声是他妈最爱的《最炫民族风》,在安静的巷子里格外响亮。

“小黻啊,我跟你爸来镜海市了,就在火车站出站口这儿,你过来接我们一下呗?”他妈那标志性的大嗓门,隔着电话都能震得人耳朵疼,背景里还能听见火车站的广播声。

太叔黻手里的画笔“啪嗒”掉在地上,颜料溅了他一裤腿,蓝一块黄一块的。他赶紧捡起笔,声音都发颤,像被风吹得发抖的树叶:“你们…你们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准备准备。”

“给你个惊喜嘛!”他妈乐呵呵地说,笑声里带着喘,“你爸非说要来看看你住的地方,顺便给你带了点土特产,你爸种的南瓜,还有腌的腊鱼。”

挂了电话,太叔黻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在原地转了三圈,裤腿上的颜料蹭到了白墙上,印出几个小脚印。他这破杂货铺,货架上堆着半卖半送的画框颜料,墙角还有堆没来得及收拾的废品,空酒瓶、旧报纸、硬纸壳,乱糟糟地堆着,爸妈看了准得心疼。更重要的是,他没敢告诉他们自己早就从艺术学院退学了,还在这种地方瞎折腾——他们一直以为他在窗明几净的画室里搞创作,将来能成个“正经画家”。

“咋了兄弟?脸都白了。”钢筋刘还没走,看出他不对劲,蹲下来帮他捡刚才掉的画笔。

“我爸妈来了。”太叔黻哭丧着脸,声音里带着哭腔,“他们以为我还在学校上课呢,这要是让他们看着我在这儿刷墙……”

钢筋刘摸了摸下巴,胡茬子扎得手心痒,突然一拍大腿,震得地上的尘土都飞起来:“这有啥!多大点事儿!你赶紧把画收起来,就说你帮朋友看店呢,朋友临时有事回老家了。我让工友们先回避回避,去工地那边躲躲,等你爸妈走了再说。”

说干就干。农民工们七手八脚地帮忙,有搬梯子的,有找绳子的,小心翼翼地把墙上的画卸下来,卷成一卷塞进杂货铺里间的旧衣柜里,还不忘用件旧衣服盖上。太叔黻则把颜料盒、画笔一股脑塞进床底下,床板被压得“吱呀”响,又拎起墙角的抹布,蘸着水使劲擦墙上没干透的颜料印子,擦得满头大汗,汗珠顺着额角往下滴,滴在白墙上,晕开一小片湿痕。白墙被蹭出一块块灰印,横一道竖一道的,倒像幅谁也看不懂的抽象画。

刚收拾得差不多,巷口就传来了他妈的大嗓门:“小黻!小黻!妈在这儿呢!”那声音穿透了巷子,惊得墙头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

太叔黻深吸一口气,使劲搓了搓脸,挤出个笑脸迎上去。他爸背着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袋子上还印着“尿素”两个大字,边角磨破了,露出里面的布;他妈拎着个竹篮子,篮子边用红绳缠了两圈,俩人站在巷口,跟周围斑驳的墙、乱拉的电线格格不入。他爸穿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领口有点变形,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用发油抹过,苍蝇落上去都得打滑,脸上的皱纹里全是疲惫,眼泡是肿的,一看就没睡好。他妈穿件花衬衫,牡丹图案的,裤腿卷着,露出脚踝上的静脉曲张,像团盘着的蚯蚓,手里的篮子里,装着几个自家种的南瓜,圆滚滚的,上面还带着新鲜的泥土。

“爸,妈。”太叔黻接过蛇皮袋,沉甸甸的,压得他胳膊一沉,差点没端住,里面像是装了块石头。

“你这住的啥地方啊?”他妈皱着眉打量四周,鼻子嗅了嗅,眉头皱得更紧了,“咋一股怪味儿?机油味混着啥东西,呛得慌。”

“哦,这是我朋友租的杂货铺,他回老家探亲,我过来帮忙看几天。”太叔黻含糊其辞,把他们往铺子里领,手心里全是汗,“我住学校宿舍呢,条件好着呢,有空调有热水。”

他爸没说话,眼睛跟扫描仪似的扫过铺子,货架上的商品、墙角的扫帚、地上的脚印,最后落在太叔黻沾着颜料的手上。那手上的颜料洗了好几遍,还是留着淡淡的黄,像块洗不掉的疤。太叔黻赶紧把手背到身后,心里咯噔一下,像有块石头掉进去。

他妈倒是没注意,自顾自地打开篮子,拿出个最大的南瓜:“给你带了几个南瓜,你小时候最爱吃我做的南瓜饼,甜丝丝的。对了,你爸非给你攒了点钱,让你在学校吃好点,别委屈自己,买两支好点的画笔。”

他爸这才开口,声音沙哑得像磨砂纸擦木头:“嗯,钱不多,你省着点花。”说着,从中山装内袋里掏出个用手绢包着的东西,手绢是蓝格子的,边角都磨破了。他一层层打开,里面是一沓皱巴巴的零钱,最大的面额是五十,最小的是一块,还有几个硬币混在里面,凑在一起,估计有两千多块。钱上还带着点汗味,是爸妈揣在怀里焐热的。

太叔黻看着那沓钱,鼻子又酸了。他知道爸妈种地不容易,夏天顶着日头薅草,冬天冒着寒风施肥,这钱是他们起早贪黑,从牙缝里抠出来的,是卖了秋收的玉米、黄豆,一分一分攒下的。他张了张嘴,想说自己不需要,想说自己退学了,想说自己现在过得挺好,可话到嘴边,全堵在了喉咙里,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

“还愣着干啥?拿着啊。”他妈把钱往他手里塞,手背上的青筋凸着,“听话。”

太叔黻接过钱,攥在手里,硬邦邦的,硌得慌,像攥着块烧红的烙铁。他低着头,不敢看爸妈的眼睛,怕他们看出自己眼里的泪,那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快兜不住了。

就在这时,钢筋刘领着几个农民工从外面回来,手里还拿着几瓶矿泉水,瓶身上凝着水珠。看到太叔黻的爸妈,他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脸上堆起笑:“叔叔阿姨好!我是太叔的朋友,叫我老刘就行。这铺子是我的,太叔在这儿帮我看店,还帮我出主意搞点小生意,可能干了,脑子活泛得很!”

太叔黻的爸妈这才释然,他妈拉着钢筋刘的手问长问短,问太叔平时听话不,有没有受欺负。钢筋刘胡吹乱侃,把太叔黻夸得跟朵花似的,说他实诚、能干、有文化,还说要给他涨工钱。太叔黻站在一旁,心里五味杂陈,像打翻了调料瓶,酸的、辣的、苦的全涌上来了。

他爸趁这功夫,又在铺子里转了转。走到床底下时,不小心踢到了个硬东西,“咚”的一声。他弯腰一摸,摸出了个颜料盒,塑料盒边角都磕破了。他打开盒子,看着里面五颜六色的颜料,红的、黄的、蓝的挤在一起,像块调色盘,又看了看太叔黻,眼神里多了些什么,像解开了个谜。

太叔黻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大气都不敢喘,后背的汗把蓝布褂子浸湿了一片。

他爸没说话,把颜料盒轻轻放回原处,又从蛇皮袋里掏出个东西,用旧报纸包了三层,递给太叔黻:“这个,给你。”

是个用红布包着的木匣子,红布有点褪色,上面绣着朵牡丹,线脚都松了。太叔黻打开一看,里面是支毛笔,笔杆是紫檀木的,油光锃亮,一看就有些年头了,笔毛是狼毫的,尖儿还挺挺的。

“这是你爷爷留下的,他当年也是个爱涂涂画画的,农闲时就蹲在田埂上画麦子、画稻穗。”他爸的声音很轻,像怕惊着什么,“他说,人这一辈子,能有个自己喜欢的事儿,不容易,别管别人咋说,自个儿乐呵比啥都强。”

太叔黻握着毛笔,笔杆温润,像有股暖流顺着指尖,淌进了心里,熨帖得很。他抬起头,看着爸鬓角的白发,像落了层霜;看着妈眼角的皱纹,一道叠着一道,突然明白了什么——爸妈要的不是他成为“正经画家”,是他能活得踏实、开心。

“爸,妈,我……”

话还没说完,巷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有玻璃瓶砸碎的声音,还有人嚷嚷。老炮带着几个穿黑衣服的人又来了,手里还拿着根钢管,钢管上沾着点锈,气势汹汹地嚷嚷:“太叔黻!你给我出来!敢跟我叫板,今天就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太叔黻把爸妈往身后一护,捡起地上的根扁担,扁担是竹子的,被磨得光滑,他紧紧攥在手里,指节都发白了。钢筋刘和农民工们也围了上来,个个摩拳擦掌,有的抄起了铁锨,有的拎起了扳手,还有的把墙角的木棍扛在了肩上。

“兄弟们,抄家伙!”钢筋刘大吼一声,声音震得房梁上的灰都掉了下来。

一时间,巷子里鸡飞狗跳。颜料盒被打翻,红色的颜料溅在墙上,像朵盛开的血花,还顺着墙缝往下流;钢管碰撞的声音“哐当哐当”响,像敲锣;叫骂声、脚步声、还有他妈吓得尖叫的声音,混在一起,成了首混乱的交响曲,吵得人耳朵疼。

太叔黻的爸突然往前一步,挡在了太叔黻身前。他手里没拿任何东西,背挺得笔直,就那么直挺挺地站着,像棵在田埂上站了几十年的老槐树,风吹雨打都没弯过腰。老炮的钢管挥了过来,带着风声,眼看就要砸到他身上——

“住手!”一声苍老却洪亮的喝声炸响,太叔黻的爸愣是没躲,浑浊的眼睛直勾勾盯着老炮,那眼神里没有惧,倒有股庄稼人侍弄土地时的执拗,像在看地里捣乱的野狗,非要把它赶跑不可。

老炮的钢管在半空中顿住了,离太叔黻爸的头只有寸许。他活了大半辈子,见惯了耍横的、装怂的,却没见过这样的眼神——那里面没有怒火,也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近乎固执的平静,像秋日里结了冰的池塘,表面看着沉寂,底下却藏着能冻裂石头的硬气。

老炮的手开始不受控制地抖,钢管的锈迹蹭到他手心,刺得他心里发毛。他突然想起自己刚学画时,父亲拿着藤条站在身后的模样,也是这样,不说话,就那么看着,却比任何打骂都让人发怵。

“你…你个老东西想找死?”老炮色厉内荏地吼着,声音却劈了叉,像被踩住的猫。

太叔黻他妈不知哪来的劲,原本被吓得缩在太叔黻身后,这会儿突然扑上去抱住老炮的胳膊,尖利地喊:“不许打我当家的!有啥冲我来!我老婆子一把骨头,不怕你们这些混小子!”她裤腿还卷着,露出的静脉曲张在挣扎中更显突兀,像团盘着的老树根,却死死钳住老炮的胳膊,指甲几乎要嵌进对方的肉里。

这当口,钢筋刘抄起地上的铁锹,“哐当”一声杵在地上,震得地面都颤了颤:“动一下试试!真当我们农民工好欺负?今天让你们知道,这城中村的墙结实,我们的骨头更结实!”周围的工友们也都举起了手里的家伙,扳手、钢管、甚至还有刚从包子铺抢来的擀面杖,黑压压一片,眼里全是火。李记包子铺的老李还拎着笼屉跑出来,站在门口喊:“老刘,用得上蒸笼不?我这刚蒸好的,烫死这群龟孙!”

老炮带来的人有点怂了,那个留寸头的往后缩了缩,拉了拉老炮的衣角:“炮哥,要不…算了吧?”

老炮看看太叔黻爸挺直的脊梁,那脊梁骨像根老松木,看着干瘦,实则硬挺;看看他妈豁出去的架势,那双手虽然布满老茧,却攥得比铁钳还紧;再看看周围怒目圆睁的农民工,他们衣服上的水泥点子、手上的裂口,此刻都成了最锋利的武器。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阿玛尼外套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子。

他猛地把钢管往地上一摔,“哐当”一声,惊得墙根的野草都抖了抖。“晦气!”他啐了口唾沫,转身就走,跟班们赶紧跟上,绿毛路过太叔黻爸身边时,还想瞪一眼,被那眼神一逼,赶紧低下头,几乎是跑着离开的。

巷子里爆发出一阵哄笑,笑声震得墙上的白漆又掉了两块。钢筋刘拍着大腿笑:“这群怂包!还以为多大能耐呢!”

闹剧收场,太叔黻的妈腿一软,瘫坐在地上,捂着心口直喘气,脸色白得像纸。太叔黻赶紧蹲下去扶她,手还在抖,指尖触到妈冰凉的手,心里针扎似的疼。他爸却像没事人一样,弯腰捡起那支掉在地上的紫檀木毛笔,用袖口仔细擦了擦笔杆上的灰,连笔毛里卡着的一点颜料渣都剔了出来,才递给他:“拿好,别再掉了。你爷爷当年宝贝这笔,跟宝贝命似的。”

太叔黻接过笔,指尖触到爸的手,粗糙得像砂纸,全是老茧,指关节因为常年劳作,肿得像个小馒头。他再也忍不住,眼泪“啪嗒啪嗒”掉在笔杆上,混着刚才溅上的颜料,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像朵开在木头上的花。

“爸,妈,对不起。”他哽咽着,声音里全是愧疚,“我早就从学校退学了,我没好好画画,我就在这儿…在墙上乱涂…我骗了你们这么久…”

他妈这才缓过劲,拉过他的手,看着上面洗不掉的颜料渍,那颜色像长在了肉里,突然就哭了:“傻孩子,退学了咋不跟家里说?受了多少委屈啊…你以为你爸没看出来?你每次打电话说在画室,背景里都有汽车喇叭声,学校画室哪有这动静?”

“哭啥。”他爸拍了拍太叔黻的肩膀,声音还是哑的,却透着股力量,“我刚才看了,你藏在衣柜里的画,比墙上贴的年画好看。你爷爷当年在田埂上画麦子,不也被人说瞎折腾?可他画得乐呵,蹲在地里能画一下午,太阳晒得后背脱皮都不带动的。”

他顿了顿,指了指那面被擦得乱七八糟的白墙,墙面上红一块蓝一块,还有刚才溅上的颜料印,像幅被揉过的画:“这墙是糙了点,但挂得住你的画。比美术馆那玻璃框子,接地气,也接人气。”

钢筋刘在一旁听着,挠了挠头,突然一拍大腿:“叔叔说得对!太叔,我看这墙擦得跟花猫似的,不如咱重新画!下午我让工友们都来当模特,王婶家的辣椒、老周的修车铺,全画上!咱搞个真正的城中村画展!”

“对!画我修自行车的样子!”隔壁修车铺的老周探出头喊,手里还举着个扳手,“我给你摆个最帅的姿势!”

“还有我家的辣椒!”巷口的王婶也凑过来说,手里拎着串刚摘的红辣椒,“给你当道具!”

太叔黻看着爸妈,他妈虽然还在抹眼泪,眼里却没了刚才的担忧,反而多了点心疼;他爸脸上的皱纹舒展开,露出点笑意,像雨后的田埂,看着踏实。阳光从握手楼的缝隙里漏下来,照在那面斑驳的白墙上,照在散落一地的颜料上,也照在他手里那支温润的毛笔上,笔杆上的紫檀木纹路在光线下清晰可见,像流淌的河。

他突然笑了,抹了把脸,把毛笔插进后领口,捡起地上的画笔,蘸了点红色的颜料,在墙上重重画了一笔。那颜色饱满得像要滴下来,像朵花,又像团火。

“画!”他大声说,声音里带着哭腔,却透着股豁出去的劲,“今天咱画个热闹的!把这巷子的人、巷子的事儿,全画上去!”

他妈破涕为笑,从篮子里掏出个南瓜,南瓜上还带着新鲜的泥土:“画完了,妈给你们做南瓜饼!用大铁锅烙,外焦里嫩,让工友们都尝尝!”

他爸则蹲下身,帮他收拾散落的颜料盒,把挤扁的管子一个个捋直,动作慢悠悠的,却很认真,像在整理地里的禾苗。

巷子里又热闹起来,机油味、包子香、松节油味混在一起,这次听着,像首挺好听的歌,有滋有味的。太叔黻站在画前,手腕一抖,黄色的颜料在红色旁边晕开,像正午的太阳,把城中村的影子,照得亮亮堂堂。墙根下的野草被风吹得晃了晃,叶片上的露珠滚落,滴在地上,溅起一小点尘土,像为这幅画,添了个不起眼却踏实的注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