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烟火里的褶皱 > 第114章 菜场秤砣显良心

烟火里的褶皱 第114章 菜场秤砣显良心

作者:奚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2 22:38:15

镜海市老城区的“惠民菜场”,清晨六点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泼在青石板铺就的通道上。通道两侧的摊位支着褪色的帆布棚,红的、蓝的、绿的,被晨风掀得哗哗响。空气里混着新割韭菜的辛辣、刚剥壳毛豆的清鲜,还有水产区飘来的咸腥,裹着摊主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本地小黄瓜,三块五一斤”“刚杀的土猪肉,肥的瘦的随便挑”,连水泥地上的水渍都闪着亮,映着来往行人拎着的菜篮子,竹编的、塑料的,晃悠着五颜六色的新鲜蔬菜。

公孙龢蹲在父亲传下来的菜摊后,正用块蓝布擦那枚包着红布的老秤砣。秤砣是铸铁的,沉甸甸压在掌心,红布边缘磨出了毛边,露出里面暗褐色的铁,上面刻着的“公平”二字,被几十年的手汗浸得发亮。她今天穿了件浅灰色的工装裤,裤脚卷到脚踝,露出双沾了泥点的白帆布鞋,头发扎成个低马尾,碎发贴在额角,鼻尖沾了点早上搬运土豆时蹭的泥,倒显得比平时多了几分烟火气。

“龢丫头,给我称两斤西红柿。”隔壁卖豆腐的王婶拎着个竹篮走过来,篮子里已经放了块嫩白的豆腐,上面还滴着水。王婶穿着件碎花短袖,领口别着个别针,头发用根红绳扎在脑后,脸上的皱纹笑起来像朵菊花。

公孙龢应了声,起身从泡沫箱里捡了几个红透的西红柿,放在秤盘里。老秤杆是紫檀木的,被父亲和她摸了几十年,油光水滑,上面的秤星用黄铜钉着,亮得能照见人影。她提起秤绳,手指灵活地移动秤砣,眼睛盯着秤星,嘴里念叨:“您看啊,秤杆翘得高高的,足斤足两。”

王婶凑近看了眼,笑着拍了拍她的胳膊:“我还不放心你?你爸当年称菜,总多给我抓一把,说‘王婶家孙子爱吃’。”

公孙龢心里一暖,刚想回话,就听见身后传来个尖细的声音:“哟,公孙老板,这老秤还没扔呢?现在都用电子秤了,谁还信你这老古董,别是秤砣做了手脚,缺斤短两坑人吧?”

她回头一看,是菜场里卖水果的刘三,穿着件花衬衫,领口敞着,露出脖子上挂的金项链,头发抹得油亮,手里把玩着个计算器,嘴角撇着,眼神里满是不屑。刘三的摊位就在斜对面,总嫌公孙龢的菜摊挡了他的生意,平时没少挤兑她。

公孙龢眉头皱了皱,手里的秤砣攥得更紧了:“刘三哥,说话讲良心。这秤是我爸传下来的,几十年了,称的都是良心,从来没缺过谁一两。”

“良心?”刘三嗤笑一声,走过来用手指戳了戳秤盘,“现在谁还跟你讲良心?昨天我亲眼看见,你给张大爷称白菜,秤杆都没平,就敢说够斤两。要我说,你就是仗着大家念旧,故意用老秤糊弄人!”

周围买菜的人听见动静,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个穿西装的男人皱着眉说:“是啊,现在电子秤多准,老秤容易有猫腻。”还有个大妈小声嘀咕:“我上次买她的菠菜,回家称好像是少了点。”

公孙龢的脸一下子红了,不是羞的,是气的。她知道刘三是故意找茬,可架不住人多嘴杂,这些话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她想解释,可话到嘴边,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紧紧咬着嘴唇,手指因为用力,指节都泛了白。

就在这时,人群外传来个洪亮的声音:“都围着干什么?欺负一个小姑娘算什么本事!”

大家回头一看,是住在菜场附近的李大爷,头发花白,背有点驼,穿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手里拄着根拐杖,拐杖头是铜的,磨得发亮。李大爷是菜场的老主顾,平时总在公孙龢的摊前买菜,和她父亲也是老相识。

李大爷走到公孙龢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后转向刘三,眼睛一瞪:“刘三,你小子别在这胡说八道。龢丫头的为人,我们这些老主顾谁不知道?她爸当年用这秤称菜,多给的菜比少的还多,你现在在这造谣,良心被狗吃了?”

刘三脸色变了变,强撑着说:“李大爷,我可没造谣,我是为了大家好,别被人坑了还不知道。”

“为大家好?”李大爷冷笑一声,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弹簧秤,“正好,我今天买了斤鸡蛋,刚在你那称的,你说是一斤,我这弹簧秤称出来,才九两五。你倒说说,是谁在坑人?”

刘三的脸瞬间变得惨白,手里的计算器“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周围的人一下子炸开了锅,纷纷拿出自己买的菜,用自带的小秤称,结果发现刘三的水果大多缺斤短两。

“好啊刘三,你竟然干这种缺德事!”

“以后再也不买你的水果了!”

“把钱退给我!”

刘三慌了神,一边捡计算器,一边往后退,嘴里念叨:“不是故意的,是秤坏了,我马上修,马上修。”说着,就想溜回自己的摊位。

公孙龢看着这一幕,心里的气消了点,她上前一步,对刘三说:“刘三哥,做生意讲究诚信,你这样下去,谁还敢买你的东西?今天这事就算了,以后你好好称菜,大家还能原谅你。”

刘三愣了愣,看着公孙龢真诚的眼神,脸更红了,低着头说了句“对不起”,就匆匆跑回了摊位,开始给顾客退钱。

周围的人见状,都纷纷夸公孙龢大气,又开始在她的摊前买菜。王婶笑着说:“我就说龢丫头是个好孩子,心善。”李大爷也点点头:“这孩子随她爸,有良心。”

公孙龢心里暖暖的,刚想给李大爷称菜,就看见远处有个人朝她跑过来,是她的堂妹公孙玥,穿着件粉色的连衣裙,头发扎成两个小辫子,脸上满是焦急,手里还拿着个信封。

“姐,不好了!”公孙玥跑到摊前,喘着粗气,把信封递给公孙龢,“爸刚才在医院检查,医生说情况不太好,让你赶紧过去一趟。”

公孙龢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她父亲前段时间查出了胃病,一直在住院,她每天早上来菜场卖菜,下午再去医院照顾。她接过信封,里面是父亲的检查报告,上面的字像蚂蚁一样爬进她的眼睛,“胃癌晚期”四个字,让她眼前一黑,差点栽倒。

李大爷和王婶见状,赶紧扶住她。李大爷说:“龢丫头,别慌,赶紧去医院,这里的摊我们帮你看着。”王婶也说:“是啊,菜我们帮你卖,你放心去照顾你爸。”

公孙龢强忍着眼泪,点了点头,把老秤砣小心翼翼地放进抽屉里,锁好,然后对周围的顾客说:“不好意思,今天的菜便宜卖了,大家随便拿,给钱就行。”说完,就跟着公孙玥往菜场外跑。

跑出菜场,阳光更烈了,照在脸上火辣辣的。公孙龢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滚烫的地面上,瞬间就蒸发了。她想起父亲小时候教她用老秤的样子,父亲握着她的手,教她认秤星,说“龢丫头,这秤杆上的星,就是良心,少一两都不行”。那时候的父亲,头发还是黑的,眼睛很亮,可现在,父亲却躺在医院里,生命可能只剩下几个月了。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她们面前,车窗降下,露出张熟悉的脸——是她大学时的男友,陆泽。陆泽穿着件白色的衬衫,领口系着领带,头发梳得整齐,脸上带着关切的神情。

“龢龢,怎么了?我刚才在菜场门口看见你跑出来,脸色不好。”陆泽的声音很温柔,和以前一样。

公孙龢愣了愣,她和陆泽分手已经三年了,因为陆泽的父母觉得她是个卖菜的,配不上他们的儿子。她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他。

公孙玥在一旁说:“陆大哥,我大伯病得很重,我们要去医院。”

陆泽脸色一变,立刻说:“快上车,我送你们去。”

公孙龢犹豫了一下,还是拉着公孙玥上了车。车里的空调很凉,和外面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陆泽一边开车,一边问:“叔叔在哪个医院?情况怎么样?”

公孙龢低着头,声音沙哑:“在市第一医院,医生说是胃癌晚期。”

陆泽沉默了一下,然后说:“别担心,我认识那里的院长,我帮你安排最好的医生。钱的事你也别愁,我来想办法。”

公孙龢心里一暖,又有些酸涩。她知道陆泽一直对她很好,当年分手,他也是被逼的。她抬起头,看着陆泽的侧脸,阳光透过车窗照在他脸上,睫毛投下淡淡的阴影,还是和以前一样好看。

到了医院,陆泽果然联系了院长,安排了最好的肿瘤科医生给父亲会诊。医生说,父亲的病情虽然严重,但还有手术的机会,不过手术风险很大,而且费用很高,大概需要五十万。

五十万,对公孙龢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她的菜摊每个月只能赚几千块,父亲住院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亲戚不少钱。她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看着来来往往的病人和家属,感觉自己像掉进了冰窖里,浑身发冷。

陆泽走过来,坐在她身边,递给她一杯热咖啡:“别着急,钱的事我来解决。我已经让公司转了五十万到医院的账户上,你放心给叔叔做手术。”

公孙龢看着陆泽,眼泪又掉了下来:“陆泽,谢谢你,可这钱我不能要,我们已经分手了。”

陆泽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很凉,他用力攥了攥:“龢龢,我知道当年是我对不起你,我没能保护好你。现在叔叔病了,我不能再让你一个人扛着。这钱不是给你的,是给叔叔治病的,等你以后有钱了再还我,或者,你就当是我借你的。”

他的手很暖,传来的温度让公孙龢的心渐渐安定下来。她看着陆泽真诚的眼神,点了点头,哽咽着说:“谢谢你。”

陆泽笑了笑,擦了擦她脸上的眼泪:“傻丫头,哭什么,叔叔会好起来的。”

就在这时,公孙玥跑过来说:“姐,大伯醒了,想见你。”

公孙龢赶紧站起来,跟着公孙玥走进病房。父亲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头发花白,看见她进来,虚弱地笑了笑:“龢丫头,别担心,爸没事。”

公孙龢走到床边,握住父亲的手,父亲的手很干,没有力气:“爸,医生说可以做手术,我们马上做手术,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父亲摇了摇头:“龢丫头,爸知道自己的身体,手术太花钱了,别浪费钱了。你把菜场的摊卖了,好好过日子,爸就放心了。”

“爸!”公孙龢哭着说,“我不卖摊,那是你传下来的,是我们家的根。钱的事你别担心,我已经想办法了,你就安心做手术。”

父亲看着她,眼里满是欣慰,又有些愧疚:“龢丫头,是爸对不起你,没能让你过上好日子,还让你这么辛苦。”

“爸,你别这么说,能陪着你,我就很幸福了。”公孙龢趴在床边,眼泪打湿了父亲的被子。

陆泽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心里也有些发酸。他轻轻带上门,让她们父女俩单独相处。

接下来的几天,公孙龢一直在医院照顾父亲,陆泽也每天都来,帮她处理各种手续,还带来了很多营养品。父亲看在眼里,心里明白了几分,有天趁陆泽不在,对公孙龢说:“龢丫头,陆泽这孩子不错,你要是还喜欢他,就别错过了。”

公孙龢脸一红,低下头:“爸,我们已经分手三年了。”

“分手了可以再复合啊。”父亲笑着说,“爸看得出来,他还喜欢你,你也还喜欢他。别因为以前的事,耽误了自己的幸福。”

公孙龢没有说话,心里却泛起了涟漪。她知道自己还爱着陆泽,这些年,她一直没有忘记他。

手术的前一天,陆泽带了个好消息来:“龢龢,我已经和我爸妈谈过了,他们同意我们在一起了,等叔叔病好了,我们就结婚。”

公孙龢惊讶地看着陆泽:“真的?你爸妈怎么会同意?”

陆泽笑着说:“我跟他们说,你是个善良、有担当的女孩,我非你不娶。他们也知道自己以前做得不对,现在想通了。”

公孙龢的心里像开了花一样,又酸又甜。她扑进陆泽怀里,放声大哭,这些年的委屈、辛苦,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陆泽紧紧抱着她,轻轻拍着她的背:“好了,别哭了,以后有我在,不会再让你受委屈了。”

手术很成功,父亲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就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了。公孙龢的菜摊也重新开了起来,陆泽每天都会来帮忙,给她送午饭,陪她一起卖菜。周围的摊主和顾客都笑着说:“龢丫头,你真是好福气,找了个这么好的对象。”

公孙龢每次都会脸红,然后看着陆泽,眼里满是幸福。陆泽则会笑着说:“是我有福气,娶了个这么好的老婆。”

有天晚上,菜场关门后,公孙龢和陆泽坐在菜摊前,看着天上的星星。公孙龢拿出那枚老秤砣,放在手里把玩:“陆泽,你知道吗?这秤砣是我爸传下来的,他说,这秤杆上的星,就是良心。”

陆泽握住她的手,放在自己的胸口:“我知道,你的良心,比这秤砣还重。以后,我们一起用这秤,称出我们的幸福。”

公孙龢靠在陆泽肩上,脸上带着微笑。晚风拂过,带来菜场里残留的蔬菜清香,远处传来几声狗叫,一切都那么安静、美好。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可能还会有困难,但只要有陆泽在身边,有这枚老秤砣陪着她,她就什么都不怕了。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有人喊着“着火了!着火了!”。公孙龢和陆泽赶紧站起来,朝着声音的方向跑去,只见菜场旁边的一家杂货店冒出了浓烟,火光冲天,照亮了半边天。

“不好,王婶还在里面!”公孙龢突然想起,王婶今天晚上在杂货店帮忙整理货物,还没出来。她想冲进去,却被陆泽拉住了:“太危险了,我去!”

陆泽脱下外套,用水打湿,裹在身上,然后冲进了火场。公孙龢站在外面,心提到了嗓子眼,手里紧紧攥着那枚老秤砣,祈祷着陆泽和王婶都能平安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就在公孙龢快要绝望的时候,火场里传来了陆泽的声音:“龢龢,我们出来了!”

她抬头一看,陆泽抱着王婶,从火场里跑了出来。王婶已经昏迷了,陆泽的衣服也被烧坏了,手臂上还流着血。公孙龢赶紧跑过去,扶住陆泽,眼泪又掉了下来:“陆泽,你怎么样?有没有事?”

陆泽笑了笑,虽然脸色苍白,但眼神依旧明亮:“我没事,王婶只是呛到了,送医院就好。”

周围的人也都围了过来,帮忙把王婶抬上救护车。公孙龢看着陆泽受伤的手臂,心疼得不行,赶紧拿出随身携带的急救包,给他包扎。陆泽看着她紧张的样子,笑着说:“别担心,小伤而已,过几天就好了。”

公孙龢没有说话,只是更加小心地给他包扎着,眼泪滴在他的手臂上,又烫又咸。她知道,这个男人,是她这辈子最重要的人,她会用一辈子去珍惜他,守护他,就像守护这枚老秤砣一样,守护着他们的良心,守护着他们的幸福。

消防车很快就来了,扑灭了大火。杂货店被烧得面目全非,但幸好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王婶在医院住了几天,也康复出院了。

王婶出院那天,公孙龢和陆泽特意关了半天菜摊去接她。刚到医院门口,就见王婶拎着个布袋子站在树下,碎花短袖洗得发白,却依旧整洁,看见他们来,脸上的皱纹立刻堆成了笑:“哎哟,你们咋还特地来了,我自己坐公交回去就行。”

“那哪儿行,您刚康复,可不能累着。”公孙龢上前接过布袋子,里面装着医生开的药,还有几个没吃完的苹果,“陆泽特意开车来的,快上车。”

路上,王婶摸着胳膊上浅浅的疤痕,一个劲念叨:“要不是陆泽那孩子冲进去救我,我这条老命早就没了。龢丫头,你真是找对人了,这孩子心善,还勇敢,比我家那不成器的儿子靠谱多了。”

陆泽握着方向盘,笑着回头:“王婶,您太客气了,换成谁都会这么做的。再说,您平时那么照顾龢龢,我救您是应该的。”

公孙龢靠在车窗上,看着陆泽的侧脸,心里满是暖意。自从父亲手术成功,陆泽父母松口,再到这次火场救人,她觉得自己像是被幸运之神缠住了,那些曾经的苦,仿佛都成了如今幸福的铺垫。

回到菜场,远远就看见李大爷带着几个摊主在收拾公孙龢的菜摊。青石板上的水渍已经擦干,帆布棚被重新拉得整整齐齐,甚至还在摊前摆了两盆刚栽的绿萝,绿油油的,透着生气。

“龢丫头,你们可回来了!”李大爷拄着铜头拐杖走过来,指着菜摊,“我们几个闲着没事,就帮你收拾了收拾,还从家里搬了两盆花,给你这摊添点色儿。”

公孙龢眼眶一热,刚想说谢谢,就见刘三拎着一筐新鲜的草莓走了过来。他的花衬衫换成了干净的t恤,头发也剪短了,看着清爽了不少,只是面对公孙龢,还是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那个……龢丫头,之前是我不对,我给你赔个不是。这草莓是我今早刚进的,甜得很,你和陆泽尝尝,也给王婶带点。”

王婶笑着接过草莓,捏了一个放进嘴里:“哎哟,真甜!刘三啊,你早这样不就好了?做生意嘛,诚信最重要,你看你现在这样,大家不也愿意跟你打交道了?”

刘三红了脸,点了点头:“您说得对,以后我肯定好好做生意,再也不耍小聪明了。”

公孙龢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曾经的矛盾、误解,在一次次的互帮互助中烟消云散,菜场里的烟火气,不仅没被大火烧断,反而更浓了。

下午,父亲也坐着轮椅,由堂妹公孙玥推着来菜场了。他的脸色好了不少,虽然还不能多走动,但看见公孙龢的菜摊前围满了顾客,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爸,您怎么来了?医生不是让您在家好好休养吗?”公孙龢赶紧放下手里的秤,跑过去扶住父亲。

父亲拍了拍她的手,目光落在那枚放在抽屉上的老秤砣上,红布包着的秤砣在阳光下泛着暗褐色的光,“我在家待不住,想来看看你的摊,看看这些老熟人。你看,这秤还在,你的良心就在,爸就放心了。”

陆泽走过来,给父亲递了瓶温水:“叔叔,您放心,以后我会帮着龢龢一起守着这摊,守着这份良心。”

父亲看着陆泽,又看了看公孙龢,笑着点了点头:“好,好,有你们俩在,我什么都放心了。”

傍晚时分,菜场渐渐安静下来。公孙龢收拾好摊位,陆泽推着父亲,几个人慢悠悠地走在青石板路上。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晚风里带着新割韭菜的辛辣和刚剥壳毛豆的清鲜,还是熟悉的味道。

公孙龢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打开,里面是一枚新的秤砣,比老秤砣小一点,上面刻着“幸福”两个字,是她昨天特意去铁匠铺打的。

“陆泽,你看。”她把新秤砣递过去,“以后,我们就用这枚新秤砣,和老秤砣一起,称我们的日子,称我们的幸福。”

陆泽接过秤砣,放在掌心,沉甸甸的,像他们此刻的心情。他握住公孙龢的手,又指了指天上的晚霞,红彤彤的,像融化的金子:“你看,这晚霞多好看,就像我们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红火。”

父亲坐在轮椅上,看着他们,嘴角的笑容一直没停。公孙玥跟在后面,拿着手机偷偷拍照,想把这温馨的一幕永远记下来。

远处,菜场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光洒在青石板上,映着来往行人的身影。偶尔有摊主收摊回家,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声音里满是亲切。

公孙龢知道,生活或许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可能还会有风雨,但只要身边有陆泽,有父亲,有这些温暖的老熟人,有这两枚承载着良心与幸福的秤砣,她就有勇气面对一切。

因为她明白,最珍贵的幸福,从来不是轰轰烈烈,而是藏在这菜场的烟火气里,藏在每一次真诚的相助里,藏在每一个平凡却温暖的日子里。而这样的幸福,会像这菜场的烟火一样,永远燃烧,永远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