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 > 第73章 赐字镇垣

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 第73章 赐字镇垣

作者:钢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2 22:36:26

江荣廷挑了挑眉,心里嘀咕这莫不是个算命先生?嘴上却道:“哦?这么说,您会相面?“

“相面二字,不敢当。“男子端起江荣廷推过来的茶杯,抿了一口,“只是年少时曾读过几年相书,略通皮毛罢了。敢问兄台尊姓大名?“

“在下江荣廷。“

“那字什么?“

江荣廷自嘲地笑了笑,指尖摩挲着粗瓷杯沿:“咱们贫苦人家,有个名儿就不错了,哪敢论什么字。“

男子放下茶杯,眼神诚恳:“如此,我斗胆赠你一个字如何?“

江荣廷来了兴致,身子往前倾了倾:“好啊,那就辛苦先生了。“

“不急。“男子抬手,“你把手伸出来我看看。“

江荣廷依言伸出左手,掌心的老茧像层硬壳——那是常年握枪、搬金砂磨出来的,粗粝得能硌疼人。对面的男子伸出食指,指尖带着茶盏里飘出的凉,轻轻点在他掌纹最深的那条线上,目光像钉在纸上的墨,一动不动。

茶馆外的庙会正闹得欢,卖糖画的铜铃声“叮铃”晃进来,混着孩童的嬉闹、杂耍班子的铜锣响,倒把这方寸茶桌围出的静衬得愈发分明。伙计拎着铜壶添水的“哗啦”声从邻桌过,男子指尖仍没挪,仿佛在他掌心读着什么旁人看不懂的字。

“好手相,真是好手相。”他终于抬眼,指尖从掌纹上挪开,捻着自己指节摩挲片刻,眉峰微蹙,像是在字里行间掂量着分量,“就字镇垣如何?镇守的镇,城垣的垣。”

“镇垣,江镇垣。”江荣廷垂眼瞅着自己的掌心,他抬眼时唇边已漫开笑,眼角那点常年绷着的锐气都柔了,“好听。”

男子指尖在茶盏沿划了圈,茶叶在水里浮浮沉沉,他捻着颔下稀疏的胡须,沉吟片刻才开口,声音比刚才沉了些:“这‘镇垣’二字,不是只图好听。”

江荣廷正把玩着刚磕开的瓜子,闻言停了手,眼里带了几分兴味:“愿闻其详。”

“‘镇’字,”先生屈起手指在桌上敲了敲,“左金右真,金主刚,真主诚。刚则能断,诚则能聚。你掌中有厚茧,指节粗大,想来是常握硬家伙的——握得住,更要镇得住。镇的不是一块地,是人心浮动时的那口气,是乱局里的那根桩。”

刘宝子在旁边听着,嘴里的瓜子壳差点喷出来,这先生没问过一句,怎么像亲眼见了似的?他刚想插嘴,被江荣廷一个眼神按住了。

先生又道:“‘垣’字带土,土是根基。城垣能挡风雨,也能圈住烟火气。你看这吉林城,四面城墙圈着,里头才有庙会的热闹,才有百姓的日子。可垣不是死的,得有人守,守垣的人,既要像城砖一样硬,又得像地基一样沉。”

他抬眼看向江荣廷,目光里带了点说不清的深意:“如今这世道,到处是墙塌了的地方,要么是没人守,要么是守的人自己先松了劲。你这手相,掌纹深如沟壑,是能担事的——镇得住乱,守得住垣,这才是‘镇垣’的真意。”

江荣廷心里一动。这人说的“硬家伙”,怕不是指别的,正是他腰间的枪;说的“守垣”,怕也不是指吉林城的城墙,是他护着的那些屯子、那些金工。可对方半句没提“民团”“剿匪”,只绕着“镇”与“垣”说,倒比直接点破更让人觉得深不可测。

“先生这话,听着像藏着些东西。”江荣廷笑了笑,往先生杯里添了些热茶,“莫非看我这手相,还能算出我营生?”

先生摆了摆手,拿起地上的包袱往肩上一甩,动作倒利落:“营生不必说透,横竖是‘镇垣’该做的事。金能固土,土能载金,你且记着这二字。”

江荣廷捏着那锭十两重的银子,指腹蹭过冰凉的银面,往先生手里塞:“先生,这银子您务必收下。萍水相逢能得您赠字点拨,已是天大的缘分,哪能让您白跑腿?”

先生却往后退了半步,蓝布长衫的袖子扫过桌面,带起些微茶沫:“江兄这就见外了。我虽穷,却不爱沾这铜臭气。方才说投缘,可不是虚言——你我祖籍同是登州府,这缘分比银子金贵多了。”他把银子推回去,指尖因用力泛白,“若真要谢,往后遇事能想起‘镇垣’二字,便是谢了。”

江荣廷见他神色坚决,便不再勉强,将银子揣回怀里,又问:“老兄尊姓大名?”

“免贵姓刘,单名一个绍辰,朝阳府人氏,祖籍正是山东登州府。”刘绍辰拱手笑道。

“哎呀!我祖籍也是山东登州府!”江荣廷眼睛一亮,嗓门都高了些,“家父当年从登州闯关东,落脚在齐齐哈尔。”

俩人越聊越热络,从登州的海味聊到关外的风雪,从甲午战争时吉林城的兵荒马乱,说到如今庙会的热闹。刘绍辰说他本是教书先生,战乱丢了馆地,正打算往奉天寻个营生;江荣廷也捡些民团护乡的事说,茶续了三壶,瓜子壳堆了半桌,竟生出些相见恨晚的意思。

直到日头偏西,刘绍辰才拎起包袱:“江兄,我得赶路了,再晚怕赶不上城外的客栈。”

江荣廷执意送到茶馆门口。巷子里的庙会已散了大半,卖糖画的担子正往回挑,糖稀在夕阳里泛着琥珀光。刘绍辰回头,往江荣廷手里塞了本磨破了角的书:“这是我手抄的几句《孙子兵法》,或许对江兄有用。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江荣廷捏着那本薄薄的书,看着刘绍辰的蓝布长衫消失在巷口,才转身往回走。

接下来的大半天,江荣廷和刘宝子几乎转遍了吉林城的大街小巷。从北关的粮行扎堆处,转到西关的集市,逢人就问“见过德盛粮行吗”,得到的不是摇头,就是“不知道”“没听过”。

刘宝子拖着灌了铅似的腿,往墙根一靠,掏出怀里的窝头啃着:“大哥,这城里粮行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偏就没个德盛的。依我看,八成是吴老头赔光了,不开粮行了。”

江荣廷蹲在旁边,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墙缝里的泥:“不能啊。吴德盛当年在齐齐哈尔也是个有头脸的,粮行开了快十年,他不开粮行能干什么?”他想起救命的窝头,心里堵得慌——若不是吴佳怡,他怕是熬不过那个冬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