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天刘平寇吃完早饭就背着平平、抱着安安往外走“走,找小姑做新衣裳去,咱家平平,安安要穿最俏的花布衫。”
康康伸着胳膊要抱,刘平寇摆摆手“你小子自己跑,跟着爷爷,别摔着。”
康康噘着嘴,跟在后面小跑“爷爷骑三个轮的车,不累。”
刘平寇又拐回家骑上三轮车,带着三个孩子往小九的店里走。
到了琉璃厂的裁缝铺,小九正低头裁布,桌上放着个印着牡丹的杯子,看着不是她常用的。
刘平寇心里犯嘀咕,嘴上却说“小九,给你这俩侄女做身新夏装。”
平平立马凑到布料堆前“小姑,我要红的,带小花的!”
安安也小声说“安安要蓝的,像天空一样。”
小九笑着摸了摸俩侄女的头“好,小姑给你们做最漂亮的。”
说话时,脸颊有点红,眼神也飘忽不定。
刘平寇瞅着她这模样,又瞥了眼那陌生的杯子,心里有了数,却没点破。
“你也别总忙生意,自己也该顾顾自己。”
小九低下头继续裁布,压根不好看刘平寇“爸,我知道,您别操心。”
刘平寇没再多问,陪俩孙女挑完布料就带着孩子准备回了家。
康康我还没挑呢,怎么就走了,赶紧跟上,跟着爷爷总比跟着姑姑强,姑姑老是捏他的脸。
“爷爷,等等我,我还没上去呢”
刘平寇回头看着康康抱上车,就回家了。
回到家跟林淼小声嘀咕了半天。
晚上吃饭时,刘平寇给林淼使了个眼色,林淼会意。
等收拾完碗筷,林淼就去了小九屋里,关上门拉起家常。
刘平寇坐在院里抽烟,竖着耳朵听动静,却只听见隐约的笑声。
过了半个多小时,林淼出来冲他挤挤眼,示意回屋说。
一进房,林淼就笑“你猜着了,小九是处对象了,那小伙子追了她好几年呢。”
刘平寇坐直身子,如临大敌“什么样的人?家里是干啥的?靠不靠谱?。”
一连三问,林淼笑了笑,不紧不慢的说“放心吧,小伙子是美术系毕业的,现在搞绘画,家里就是普通工人家庭,人踏实,对小九可上心了。”
刘平寇点点头“普通家庭好,没那么多弯弯绕。小九愿意就好,别委屈了自己。”
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打算抽空见见那小伙子,自己养的娇滴滴的花,不能就这么轻易的被端走了。
第二天一早,周明的电报就到了,说深圳工业园的厂房全弄好了,服装厂、饮料厂、箱包厂的设备都已到位,就等开工。
刘平寇看完大喜,立马回电:预留五间厂房咱们自己用,剩下的对外出租,找靠谱的商户,优先考虑资金雄厚的。
发完电报,小五就进来了,手里拿着个账本“爸,店里的货都补得差不多了,您看咱们还往外地开分店不?”
刘平寇想了想“开,这事你去办,跟四九城各个店里的店员说,谁愿意出去开分店,就找你报名,想去哪个城市自己选,名额和时间都不限。”
小五有点意外“时间这么松?城市还让他们自己选。”
刘平寇说“让他们自己选,才更有干劲。”
小五点点头“行,我这就去跟他们说。”
可过了一周,小五来汇报,说就两个人报名,一个想去天津,一个想去济南,都是家里有亲戚在那边的。
刘平寇早有心里准备“也正常,谁都舍不得家。没事,慢慢来,愿意去的就支持,不愿意也不勉强。”
他心里清楚,现在大家还没习惯背井离乡,等以后的外派的店长都赚到钱,自然有人愿意出去闯。
这天上午,刘平寇正带着平平在院里喂鸟,邮递员又送来电报了,是周明发来的,说小十那边的情况。
电报里说,小十每天忙着看店,早上开门,晚上盘点,忙得脚不沾地。
陈雪还在上学,白天不在店里,小十就跟店里的华人女店员多说几句,主要是请教英语。
小十自己也在努力学英语,每天收工后都抱着英语书看到半夜,虽然进步慢,但挺认真。
女店员偶尔会帮他纠正发音,没发现异常。
刘平寇看完电报,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骂道:这小子总算有点正事了,学英语就好好学,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完全把账不对的事忘了。
平平仰着小脸问“爷爷,小叔在学什么呀?能给平平买糖糖吗?”
刘平寇抱起她“小叔在学外国话,学好了就能给平平买外国糖吃了。”
平平立马拍手“那让小叔要好好学!”
安安也凑过来说“安安也要外国糖。”
刘平寇笑着答应“都有,都有!”
下午,刘平寇去了琉璃厂,正好碰到小九的对象来送东西,是个高高瘦瘦的小伙子,戴着眼镜,手里拎着个饭盒。
见了刘平寇赶紧问好“叔叔好,我叫赵磊,是小九的朋友。”
刘平寇上下打量他一番,怎么看都不顺眼,勉强说“进来坐,喝杯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