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紫渊剑帝 > 第96章 帆影接星轨,新泥混旧香

紫渊剑帝 第96章 帆影接星轨,新泥混旧香

作者:云上黑海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2 21:51:02

“同源号”的船帆刚掠过孤舟岛的灯塔光域,甲板上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阿砚扶着船舷,看着灯塔的暖光在浪尖碎成金箔,忽然转身往货舱走——那里装着长街捎来的新物件,有李婶蒸的星麦馒头,有共荣库的星力零件,还有一坛坛封着红布的“故土泥”。

“阿砚哥,这些泥要搬到哪去?”小穗抱着个装着花籽的木盒,踮脚往货舱里瞧。舱内的木箱上都贴着纸条,“潮生园牡丹籽”“西陆火焰花根”“虚空星苔孢子”……最显眼的是个半人高的陶瓮,瓮口贴着张泛黄的纸,写着“长街老井泥”。

阿砚伸手拍了拍陶瓮,瓮身传来沉闷的回响:“这是李婶特意从长街老井里挖的,说混着岛上的火山泥种花,根能扎得更稳。”他指挥着船员把陶瓮抬下船,绳子勒得肩膀发红,却没松开手——这瓮泥里混着长街的青苔、砖缝里的草籽,还有孩子们玩闹时埋下的玻璃珠,是货舱里最沉的“念想”。

焰铁扛着个工具箱跟在后面,箱子上的铜锁晃得叮当响。“星明在灯塔那边调试新的聚光镜,让咱们先把花肥拌好,”他粗声粗气地说,铁靴踩在沙滩上陷出深窝,“说今天的星轨适合拌肥,种下去的花能顺着星力长。”

沙滩上已经堆起了小山似的火山灰,是焰铁昨天用鹤嘴锄从东侧火山岩下刨来的。阿砚指挥人把“长街老井泥”倒进木槽,又往里面掺了些同源湖的底泥——那是“同源号”特意从湖底捞的,带着水草的腥气和星砂的凉感。小穗则把各种花籽倒进陶盆,用指尖捻着拌匀,花瓣状的指甲缝里沾了不少紫黑色的泥土。

“焰朵姐说,牡丹籽要埋深点,火焰花根得挨着火山灰,星苔孢子得混着星砂撒,”小穗念叨着纸条上的字,忽然指着木槽里的泥笑出声,“你们看!这泥混在一起,像不像长街的晚霞?”

可不是嘛——老井泥的深褐、火山灰的赤红、湖底泥的青灰,在木槽里搅成一团,被阳光一照,真有几分长街黄昏时云霞翻涌的模样。阿砚想起小时候跟着李婶去井边挑水,夕阳把井水染成金红色,他总爱趴在井沿看水里的碎云,觉得那是天上的花掉在了水里。

“快拌吧,星明说辰时的星力最足。”焰铁抡起木桨似的拌泥板,手臂上的青筋像老树根一样鼓起来。木桨插进泥里,发出“咕叽”的声响,把三种泥土绞成你中有我的一团,连空气里都飘着股混杂的土腥气——有长街的烟火味,有孤舟岛的硫磺味,还有同源湖的水草味。

小穗蹲在旁边,把拌匀的花籽撒进泥里。她的发辫上别着朵刚开的三色花,是昨天从灯塔周围摘的,花瓣上还沾着星砂。“焰朵姐说这些花籽都是‘混血儿’,”她笑着说,“牡丹籽混了西陆的花粉,火焰花根缠过虚空的星藤,星苔孢子吸过同源湖的水汽,种下去准能开出新奇的花。”

阿砚往泥里埋牡丹籽时,指尖触到块硬硬的东西,挖出来一看,是颗半透明的玻璃珠,珠身上还留着孩童的牙印——正是当年他和长街的伙伴们埋在井边的“宝藏”。他把玻璃珠擦干净,塞进小穗手里:“把这个埋在花根下,算给新花留个记号。”

小穗把玻璃珠埋进土里,又往上盖了层混泥,拍着小手说:“等花开了,就知道哪株是带着长街记号的啦!”

货舱里的物件还在陆续搬上岸。星明踩着跳板下来,怀里抱着个黄铜仪器,镜片在阳光下闪着冷光。“这是新做的星力测向仪,”他推了推鼻梁上的护目镜,镜片后的眼睛亮晶晶的,“能测花开时的星力波动,还能记录花瓣开合的角度,以后就能知道哪种花最合星轨啦。”

仪器底座刻着细密的齿轮,是焰铁用共荣库的边角料打的;镜筒缠着星藤,是焰朵从长街带来的老藤发的新枝;刻度盘上的星符,一半是东域的“寸”,一半是虚空的“星距”,像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刚才在船上收到长街的飞信,”星明从怀里掏出卷羊皮纸,递给阿砚,“李婶说,潮生园的三色花结籽了,让咱们秋天回去取,说要在孤舟岛种一片‘长街花田’。”

阿砚展开羊皮纸,李婶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热乎气——“……把岛上的土带点回长街,把长街的籽撒到岛上,日子长了,两处的花就长得一样了……”他的指尖抚过纸页上的褶皱,忽然想起出发前,李婶往他包里塞了把长街的灶心土,说“带着家的火气,到哪都不怕冷”。

此刻那把灶心土就混在木槽的泥里,正被焰铁的木桨搅进孤舟岛的火山灰里,再也分不出彼此。

午后的海风带着点咸腥气,吹得灯塔的星力聚光镜转了个方向,把光斑投在刚种好花的土地上。阿砚蹲在光斑里,看着泥土里冒出的细小绿芽——那是星苔孢子发的芽,带着星砂的微光,像撒在地上的碎星。

“快看!长出来了!”小穗的声音惊飞了沙滩上的海鸟。焰铁和星明跑过来,只见绿芽周围的泥土在微微颤动,牡丹籽的壳裂开道缝,火焰花根上冒出了鲜红的须根,连空气里都飘着股清甜的草木气。

星明赶紧举起测向仪,镜片对准绿芽。仪器的指针疯狂跳动,在刻度盘上画出条螺旋的线——那是长街的星轨与孤舟岛的星轨交叠的轨迹。“成了!”他兴奋地拍手,“两种星力真的能合在一起!”

阿砚望着那抹新绿,忽然觉得眼眶有点热。这些花籽带着长街的记忆,在孤舟岛的土里扎了根,就像他们这些离开长街的人,带着故土的烙印,在新的地方发芽、生长,却从未真正与过去割裂。

货舱里的“三界酒”被搬了出来,坛口的红布一扯,醇厚的酒香混着泥土的腥气漫开。焰铁用小刀撬开坛盖,酒液“咕嘟”一声涌出来,盛在陶碗里,泛着琥珀色的光。四人围着刚冒芽的土地坐下,碗沿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敬长街!”阿砚的声音带着点哽咽。

“敬孤舟岛!”焰铁的嗓门震得海鸟又飞了起来。

“敬会开花的土地!”小穗举着碗,酒液洒在衣襟上,像朵绽开的花。

“敬连在一起的星轨!”星明的镜片反射着阳光,把四人的影子投在新翻的泥土上,叠成了一团。

海风卷着酒香掠过沙滩,吹得灯塔的聚光镜转了个圈,光斑在花田上缓缓移动,像只温柔的手,抚摸着每一寸混着新旧泥土的土地。远处的“同源号”正在卸货,船员们扛着长街的星木、西陆的合金、虚空的星晶,脚步踩在沙滩上,留下深浅不一的脚印,很快又被涨潮的海水抚平,只留下混着星砂的湿痕。

阿砚低头喝了口酒,酒液滑过喉咙,带着长街的麦香、孤舟岛的海盐味,还有点同源湖的水草甜。他忽然明白李婶说的“两处的花长得一样”是什么意思——不是花长得一模一样,而是根脉相连,气息相通,无论在哪片土地上,都带着彼此的印记,像这碗酒,像这坛泥,像他们此刻的心。

夕阳西沉时,花田上的绿芽已经长到半尺高,牡丹籽抽出了紫红的茎,火焰花根上结了小小的花苞,星苔则在泥土表面织出层微光,把沙滩染成了淡蓝色。星明的测向仪上,两条星轨的轨迹彻底重合,在刻度盘上画出个完整的圆。

“该给这片花田起个名字了。”焰铁用手指在沙地上划着。

“叫‘同根田’怎么样?”阿砚说,“长街的根,孤舟岛的根,都是一根上发的芽。”

小穗拍手叫好,星明则往测向仪里输入这三个字,仪器的屏幕上立刻跳出对应的星符,与花田上空的星轨映成了一片。

夜色降临时,灯塔的光再次亮起,比昨夜更亮了些。聚光镜把光束投在“同根田”上,绿芽在光里轻轻摇晃,像在跟着星轨的节奏跳舞。阿砚躺在沙滩上,看着天上的星斗——长街的星、孤舟岛的星,在夜空里连成一片,再也分不清哪颗属于故乡,哪颗属于远方。

他忽然想起共荣库的登记簿,今天的页码该记第九十六章了。他摸出炭笔,在羊皮纸上写下:“‘同源号’抵孤舟岛,携长街老井泥、潮生园花籽;混新土,种‘同根田’,芽生;星轨交叠,光连两岸。”

海风把纸页吹得哗哗响,炭笔字很快干了,带着点沙粒的粗糙感。远处的“同源号”还在卸货,灯塔的光在浪尖上淌,像条银色的路,一头接着孤舟岛的花田,一头连着长街的灯火,中间漂着混着新旧泥土的香。

阿砚知道,这片花田会一直长下去,就像他们的故事,会在星轨的指引下,往更远的地方铺展——带着长街的旧香,裹着新土的潮气,还有永不分开的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