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紫渊剑帝 > 第43章 青史落笔,新篇待书

紫渊剑帝 第43章 青史落笔,新篇待书

作者:云上黑海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12 21:51:02

深秋的青阳城,被一层淡淡的金雾笼罩。启明堂后的老槐树落了满地金黄,几个蒙学班的孩子正蹲在树下,用树枝在落叶上写写画画,嘴里念着凌若雪教的儿歌:“一笔横,写天地;两笔竖,立根基;三笔撇捺,护朝夕……”

林峰站在堂前的石阶上,看着这一幕,手里捏着一封刚送到的信函。信封上盖着七处镇魔司的联合印鉴,里面是各地送来的年度报捷——陨星谷的封印符文已蔓延出三里地,长出了能净化魔气的灵草;玄渊海的新渔场收获了第一网海鱼,肉质里带着淡淡的灵气;黑石城的防魔甲已普及到周边五城,连寻常猎户都能抵御低阶魔气的侵蚀。

“又在看报捷?”凌若雪端着一碗刚熬好的银耳羹走过来,鬓边别着一朵新开的秋菊,那是今早蒙学班的小姑娘们送的,说是“凌先生戴了最好看”。

林峰接过银耳羹,暖意顺着瓷碗传到掌心:“守心掌门说,玄心宗的镇魔阁已经收集了三百多种抗魔的法子,有修士的术法,也有百姓的土办法,他打算编一本《万灵护世录》,让各地的学堂都能传抄。”

“那正好,把我们蒙学班孩子画的‘防魔图’也加进去。”凌若雪笑着说,“你看小虎画的那张,把魔气画成了长着尖牙的小怪兽,用净化符一贴就哭着跑了,形象得很,孩子们一看就懂。”

正说着,王捕头大步流星地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个沉甸甸的木盒:“林公子,凌姑娘,这是五城联盟送来的‘青史笔’,说是要请你们来写开篇。”

木盒打开时,里面躺着一支通体莹白的毛笔,笔杆上刻着细密的云纹,笔尖是用玄渊海的鲛绡混合灵狐尾毛制成,蘸着的墨汁泛着淡淡的金光——那是用七种灵草的汁液特制的,写出的字能历经千年不褪色。

“五城联盟说,”王捕头挠了挠头,语气里带着激动,“这些年东域能安稳下来,都是靠大家一起拼出来的,这青史不能只记大人物,得把所有出过力的人都写进去,从苏长老到卖糖葫芦的李叔,一个都不能少。”

林峰拿起青史笔,笔尖的金光在他指尖流转,仿佛有无数声音在耳边低语——有苏长老临终前的嘱托,有老矿工们的号子,有鲛人勇士的歌谣,还有海啸中失去家园却依旧笑着重建的百姓的叹息。

“这笔太重了。”他轻声道,不是因为分量,而是因为承载的记忆。

“重才好。”凌若雪握住他的手,与他一起握住笔杆,“这样才不会忘了,我们写下的每一个字,都连着无数人的日子。”

两人走到早已备好的宣纸前。宣纸铺在启明堂最中央的长桌上,是用白城特产的灵竹纤维制成,能承载灵力,据说能随着岁月生长,不断增添新的篇幅。

林峰深吸一口气,笔尖落下,金光在纸上晕开,写下开篇第一行字:“东域历三百七十二年,魔渊裂隙再现,众生同心,共铸防线……”

笔尖滑动间,过往的画面一一浮现:

陨星谷的战场上,老掌门用拂尘缠住魔影的瞬间;玄渊海的浪涛里,鲛人勇士用身体堵住海眼的决绝;青阳城的街道上,李婶把最后一块米糕塞给守城修士的温暖;玄心宗的藏书楼里,守心掌门修补苏长老留下的玉简时的专注……

这些画面随着笔尖的金光,一一印在宣纸上,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带着温度的剪影——老矿工手上的厚茧,药姑围裙上的药香,孩童掌心的汗渍,都清晰可见。

“这里该写写小虎他娘。”凌若雪忽然停下笔,指着宣纸上的一处空白,“海啸过后她失去了丈夫,却每天带着孩子们去海边捡贝壳,串成平安符送给过往的船家,说‘不能打仗,就做点能让人安心的事’。”

林峰点头,笔尖转向,金光勾勒出一个女子的身影,她蹲在沙滩上,身边围着几个孩子,手里的贝壳串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写到深夜时,长桌周围渐渐围满了人。王捕头搬来了自己珍藏的酒,说要给“写史的人”润笔;卖糖葫芦的李叔带来了刚做的糖人,是按照林峰和凌若雪的样子捏的;连玄心宗的守砚都赶来了,怀里抱着一堆抄好的名录,上面记着所有在封印战中出过力的人的名字,从金丹修士到烧火的小童,密密麻麻写满了三十页。

“这里漏了张木匠。”守砚指着名录上的一处,“当年他把自己家的门板拆下来,给守城的修士做了盾牌,自己拿着斧头就冲上去了,胳膊被魔影划了道大口子,现在还留着疤呢。”

林峰立刻在宣纸上添上一笔,画了个举着斧头的木匠,身后是光秃秃的门框,却透着一股豁出去的勇劲。

天快亮时,开篇终于写完。宣纸的边缘已经开始微微卷起,像是在舒展筋骨,上面的字迹和剪影都活了过来——老掌门的拂尘在纸上轻轻晃动,鲛人勇士的鱼尾溅起金色的浪花,小虎他娘串的贝壳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纸……活了?”王捕头瞪大了眼睛。

“是灵力在生长。”凌若雪笑着说,“这宣纸吸收了太多人的气息,已经成了有灵之物,以后每过一年,它就会自动长出新的篇幅,等着我们写下新的故事。”

众人围在宣纸前,看着那些鲜活的剪影,忽然都笑了。没有谁觉得自己是“青史留名”的大人物,只觉得像是把自家的日子,认认真真地记在了本子上,踏实又安心。

三日后,青史被供奉在启明堂新建的“念功阁”里。阁前的空地上,立起了一座石碑,碑上没有刻字,只嵌着一块透明的水晶,能映出青史的内容。过往的百姓路过时,都会停下脚步,看着水晶里自己或邻里的身影,笑着说:“看,那是我家小子送符纸的时候。”

这日午后,林峰和凌若雪正在念功阁整理新送来的名录,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走进来。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衫,背上背着一个旧布包,看到青史时,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

“终于找到了……”老者颤抖着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叠泛黄的纸,上面用炭笔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字,“这些是当年跟着张道长守青阳城的兄弟,后来都没回来……我找了三十年,终于能把他们的名字写进去了。”

林峰接过纸,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却能看出写的时候有多用力,不少名字上还沾着褐色的痕迹,像是血渍。他认出最上面的名字——是当年青阳城的猎户首领,张老头的老朋友,据说在第一次抵御魔渊教时,带着猎户们用弓箭守住了北门,最后全员战死。

“我这就加上。”林峰拿起青史笔,老者的手按在他的手上,两人一起写下那些名字。金光落下时,宣纸上立刻浮现出一群猎户的身影,他们背着弓箭,站在城墙上,对着远方的朝阳笑着,和老者记忆里的样子一模一样。

老者看着剪影,老泪纵横,却笑着说:“他们看到了,肯定高兴……”

夕阳西下时,老者颤巍巍地离开,背影却比来时挺拔了许多。林峰站在念功阁前,看着远处的炊烟,忽然明白,所谓青史,从来不是为了铭记功勋,而是为了守住记忆——记住那些曾经用力生活、拼命守护的人,记住那些平凡日子里藏着的勇气。

凌若雪走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张新画的剪影,是刚才那个老者的身影,他拄着拐杖,却像是在昂首挺胸地走着。“加进去了。”她轻声道,“以后有人看到,会知道曾有个老人,用三十年时间,为兄弟们找回了名字。”

暮色渐浓,念功阁的灯笼亮了起来,照亮了青史的每一个角落。那些鲜活的剪影在灯光下轻轻晃动,像是在互相打着招呼,说着这些年东域的变化——谁家的孩子进了镇魔司,谁家的姑娘嫁去了山海村,谁家的地里长出了抗魔的新庄稼。

林峰握住凌若雪的手,掌心的青史笔还带着余温。他知道,这青史的篇幅会越来越长,新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就像老槐树上的新枝,总会在春天冒出来。

而他们要做的,就是陪着这些故事慢慢生长,直到青丝变成白发,直到把这“守护”二字,写成东域大地上最绵长的牵挂。

夜风穿过念功阁的窗棂,带着老槐树的清香。青史的宣纸上,又悄悄长出了新的空白,像是在说:别停,还有很多故事,等着被写下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