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八零老太重生断亲,白眼狼傻眼了 > 第83章

八零老太重生断亲,白眼狼傻眼了 第83章

作者:三千凤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21:40:25

你不见我五年,跑的人都能跑回来了。

我这把老骨头不见得要你钱,但我不欠你理。”

宋之垣叹气,“妈,我也不好过。那时候生意赔光,手里连车费都没剩。

我想混出点样再回来,可……”

“可什么?可脸丢不起?”

沈若棠往前走一步,雨水从她发梢滴到脖颈,她一点没擦。

“混出样?混不出样也能回家。

你跑了五年,连封信都没有。

现在派个欠我钱的跑腿,你这算混得出样?”

宋之垣脸涨红,“妈,我错了行不行?”

“错不是嘴里说的,是理里改的。”

那话一出,空气像被割了一下。

宋之垣的声音压低,“您这几年心里得多记仇?

我哪有不孝心,我只是……不想让您再为我操心。”

“少拿孝心糊弄我。”沈若棠冷笑,“孝顺是干出来的,不是藏起来的。”

他急了,声音拔高,“我回来还不是想补偿?我带了钱!”

“钱留着买你脸。”沈若棠一抬手,打断他,“我沈若棠要钱有手,要命有命,唯独不要没理的补。”

他脸色彻底变了,喉结一抖,“妈,您这话真狠。”

“狠的是你跑的时候。”

雨又密起来,落在屋檐上,噼里啪啦。

宋之垣低着头不说话,半晌才哑声道:“妈,我那朋友不是有意的。他是真想帮我。”

“帮?他帮你还账,我替你丢脸?

我这辈子卖豆腐卖的是干净,你却让人看笑话。”

沈若棠转身,走到檐下,拉紧雨衣。

“别以为我不懂。

你今天来,不是为了道歉,是想问我手上还有没有钱。”

宋之垣的眼神一闪。

沈若棠冷笑,“果然。”

“妈,不是那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

“我厂那边新起步,缺点流动资金。等我赚了钱……”

“你再来孝顺我?”她的声音一冷。

“你记着,这门我可以开,也可以关。

你要钱,去挣;要脸,自己养。

从我这拿理的,得讲理;拿钱的,没资格提‘妈’。”

宋之垣愣在原地,脸上的水早分不清是雨是汗。

沈若棠从他身边走过,脚步没一丝犹豫。

她拉开伞,只留下一句话:

“该说的,我当面说完。

以后,谁要想拿我当借口,就先问问自己——

这张脸,还赔得起吗?”

风卷着雨,把她的伞刮得歪斜。

她稳着手,伞骨没断。

宋之垣怔怔地站在雨里,看着那伞远远走进黑暗。

他正想追,忽听身后有人低声说:“老宋,算了。她这脾气,你拗不过。”

他回头,是那个跑腿还账的朋友。

宋之垣握紧拳头,喉咙里挤出一句:“她真把我当外人了。”

那朋友叹气:“她要真当你外人,今晚就不会冒雨来。”

宋之垣没再说话,只抬头望着远处那盏灯——

灯火摇着,雨光乱晃,

沈若棠的影子早不见了。

院子里的水声哗啦啦地流,她蹲在井边洗衣。衣服一拧,水珠顺着她手腕滑下来,打在石板上,碎成细点。

她的眼神空着,像在看水,又像在看什么都没有的地方。

门外传来脚步声。

赵茹安拿着一袋糯米回来,神情小心:“妈,我去帮您洗吧。”

“不用。”沈若棠头也没抬,“你去生火。”

“您这一夜都没合眼。”

“理还没清,我睡不着。”

赵茹安想说什么,又止住。

沈若棠把衣服挂到竹竿上,一件件抻平。她的动作利落,像把昨晚的雨一并抖掉。

“茹安。”

“嗯?”

“你看着我昨晚那儿子那张脸,有啥想法?”

“我……我看他还是心疼您。”

“心疼?他心疼的,是他没拿到的那点钱。”

沈若棠叹气,“人啊,最怕的不是没良心,是良心有价。”

赵茹安轻声说:“可他是您儿子。”

“儿子能拿理当钱,我就当没这个儿子。”

她声音低,却带着一种压得死的冷。

赵茹安不敢接。

沈若棠转身,去灶边添柴。火刚点着,豆渣香又冒出来。她盯着火光看了会儿。

“理越硬,心越疼。

我这话你记着——

人要是舍不得疼自己,就得让别人来疼。别人一疼,就掏你骨头。”

赵茹安“嗯”了一声。

“我不怕他怪我。

怕的是他觉得我好糊弄。”

火苗一跳,柴末“啪”地爆出一星。沈若棠抬手挡了下,没躲。

“妈,您手——”

“烧不透。”她甩甩手,“我年轻时候,手都被豆浆烫过。

疼完就起皮,皮厚了,才不怕火。”

赵茹安靠在门边,看着她忙。屋里被火光映得一明一暗,沈若棠的影子在墙上晃,细瘦却不弯。

忽然,门外响了脚步。

赵茹安抬头,愣住:“妈,是他。”

沈若棠没回头,声音淡得听不出起伏:“哪个他?”

“宋之垣。”

她放下柴火,转身。那神情没有一丝意外。

“让他进来。”

门被推开。宋之垣站在门口,身上还带着湿气,脚边的泥点没擦干。

“妈,我昨晚睡不着。”

“我也是。”

两人都没坐。沈若棠往前走两步,隔着火。

“你说吧。”

“我错了。”宋之垣咬牙,眼神闪了闪,“昨晚的事,是我不对。”

“你哪错?”

“我不该让别人替我说话。”

“还有呢?”

“我不该五年都不回来。”

沈若棠点头,“这两条,我都认。”

“妈,您骂我一顿也行,可别不理我。”

“骂你没用。”沈若棠冷笑,“你要是真懂理,用不着我骂。”

宋之垣垂着头,“我知道您心里有气,可我这次回来是真的想和好。

那三百块我让人还了,可我不是为了钱,是怕您老一个人太辛苦。”

沈若棠抬头,盯着他看。

“你知道啥叫辛苦?

我辛苦不是因为穷,是因为把心都给了不知疼的。”

宋之垣的嘴张了张,又闭上。

屋里静得能听见火燃的声音。

沈若棠擦了擦手,淡淡地说:“昨晚那句话我再说一遍。

你要钱,去挣;要理,自己立。

我能生你一次,也能不再见你第二次。”

宋之垣眼圈一红,声音哑着:“妈,您就不能原谅我一次?”

“原谅是情,不原谅是理。

我现在这年纪,不讲情了。

我讲理——哪怕理比命硬。”

她走到门口,推开门,雨已经停了,天边透出一点白。

“走吧。你要真有心,以后别让别人代你说话。

你那点脸面,我给不起第二次。”

宋之垣站在门口,脚没动。沈若棠转身进屋,重新拾柴。

柴火“噗”的一声燃起。

她低头添了一把豆渣,火光重新亮。

宋之垣抬手,想再说一句,却被门板的“咔哒”一声截断。

那声脆响,在他耳边炸开。

他盯着那扇门看了很久,手指在裤缝上抖了两下,最后什么都没说。

灶门忽然被推开。

赵茹安探头,“妈,您昨晚没睡?”

“睡了两回,被风吵醒。”

“那宋之垣……”

“走了。”沈若棠擦擦手,“人走了,理没走。”

赵茹安咽了咽口水,不敢接。

沈若棠掀锅盖,热气扑面。她往锅里丢豆渣,声音平淡:“人情断得快,理烫得久。

有的人走得远,看着干净,其实脚下全是欠的泥。”

她这话刚落,门外就响起了脚步。

“沈婶——”

沈若棠手上动作一顿。

赵茹安一抬头,声音低下去:“妈,又是他?”

“不像。”沈若棠转身,目光扫过去。

门口站的是个穿浅灰外套的年轻人,手里提着个信封,神情拘谨。

“您是沈婶吧?我是宋之垣厂里的。

他让我给您带信。”

赵茹安惊了一下,“他又写信?”

沈若棠接过信,没开,问:“人在哪?”

“昨晚回去了。说厂里有事。”

沈若棠点头,没说话,把信放到灶台上。

年轻人犹豫了一下,从怀里又掏出个小包,递过去,“这还有点钱,说是让您买点好的,别太辛苦。”

沈若棠的目光落在那包上,眼神一点点冷。

“钱我不要。”

“沈婶,他让我——”

“我听见了。

你回去告诉他,欠理的人,再多的钱我也不收。”

年轻人一愣,“他还让我转一句话,说……说他欠的不是钱,是脸。

等他忙完这一阵,就回来当面认。”

沈若棠没动,只是笑了下,那笑意淡得像风。

“认理要靠人,不靠嘴。

他要真有那心,就别再让人带话。

我这门口,留给自己家人进,不留跑腿的。”

年轻人挠了挠头,不敢再多说。

“那我回去了。”

“嗯。”

他走后,屋里静得能听见柴火噼啪。

赵茹安忍不住问:“妈,您真不看信?”

“信能写出理?”沈若棠擦手,淡淡道,“理不在纸上。

他说得再好,干得不对,也白搭。”

她把信丢到火口,火苗一舔,纸边卷成黑。

赵茹安惊得一跳,“妈,烧了?”

“旧账不烧,新事难过。”

火光一闪,信封烧出一股焦味。沈若棠盯着那火,看不出情绪。

门外又响起一阵轻响。

赵茹安皱眉,“谁啊?今天怪了,一早来两趟。”

沈若棠走过去,推开门。

门外不是人。是一只小木匣,被人放在门槛边。

上面盖着一块油布,边角湿透,像是夜里淋过雨。

赵茹安探头,“妈,谁放的?”

沈若棠弯腰拾起,打开。

里面整整齐齐地叠着几张收据——每一张都是她当年借出去的钱。

最上面那张,是宋之垣的名字。

字迹是新的。

赵茹安捂着嘴,“他还的?”

沈若棠没答,只拿起那张,指尖一抖。

上头写着四个字:“理已清账。”

赵茹安轻声,“妈,您还生气吗?”

沈若棠盯着那字,半晌才开口:“理清了,人还在欠。

他以为一张纸能补?

这欠的,不是钱,是心。”

她把那张纸折好,放回盒里。

“收起来。等他真回来,我再还给他。”

“还给他?”赵茹安一愣。

“嗯。”沈若棠抬头,目光落在灰蒙蒙的天上。

……

沈若棠拿起那张写着“理已清账”的收据,盯着看了很久。纸边微卷,字却压得稳,一笔一画像压着气写的。

她的手指轻轻摩过那四个字,眼底的冷意没散。

过了不久,门外响起敲门声。

赵茹安在外头喊:“妈,是个送信的,说是从南镇来的。”

沈若棠擦擦手,开门。

送信的小伙子递上一封折得工整的信封。

“沈婶,这是宋之垣托我带的,他在南镇分厂那边。”

沈若棠点头,接过。

“他说啥?”

“说让您别生气,还说——‘等忙完这批货,一定回家亲口认账。’”

沈若棠没出声。她低头看信封,信口封得紧,像是怕被风偷看。

她没拆。只是把信搁回桌上,语气淡:“走吧。”

小伙子离开,院子又静。

赵茹安忍了半天,还是问:“妈,您真不看?”

“看啥?人要真认账,用嘴说,信能算数?”

赵茹安叹口气,“他要是这次真回来呢?”

“那我就听。

理欠在他身上,他不张嘴,我不揭。

他张嘴,我就问,看他嘴跟心能不能一个实。”

赵茹安笑,“妈,您是真厉害。”

“厉害不值钱,清楚才值钱。”沈若棠抚着那木匣,声音稳,“我就要他这回回来不拿钱,不写信,就一句话——那三百块,他拿理给我还。”

院外传来狗叫,声音断断续续。沈若棠抬头,看向门口的方向。

赵茹安跟着看,“妈,有人影。”

脚步一点点靠近,是个中年女人,披着青布外衣,肩上搭着布包。

“沈嫂子,在家不?”

沈若棠认得,是邻村的刘桂花,当年她家男人出事的时候,沈若棠借过她五十块。

刘桂花把包往前一推:“嫂子,那年的五十,我还您。”

沈若棠愣了下,半晌才道:“我都忘了。”

“我没忘。”刘桂花的眼圈有点红,“那会儿要不是您,我连棺材都凑不齐。

这些年我攒不下啥,就想着哪天来一趟。

今儿听人说,您家儿子回来了,我怕您不在家,特地一早赶。”

沈若棠接过钱,没数,只问:“这几年过得还成?”

“能吃饱。日子不快,可稳。”

两人对视一眼,都没再多话。

刘桂花叹气,“嫂子,这钱我还上,理也算结了。

可您这人……真有心气。”

沈若棠淡淡笑:“心气不多留给自己,早晚被人拿走。

理还干净,人就不脏。”

刘桂花走后,院里只剩风从晾衣绳里穿过去,带着布料的摩擦声。

赵茹安靠在门边,小声问:“妈,您那儿子要是真来了,您还说这话?”

沈若棠垂下眼,把那叠收据叠好,一张不落地放回盒子。

赵茹安看着她,正想再问,忽然听见院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沈若棠的手停在桌沿。

“妈,是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