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 > 第113章 策论惊朝

赵宸帐中突现四位“古人”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一夜之间飞遍汴京。早朝的鼓点刚响过三叠,御史台的弹劾奏章就堆成了小山,最上面那本的封皮上,“妖术惑众”四个大字刺得人眼疼。

蔡京拄着玉笏,站在丹墀下,花白的胡子气得发抖:“陛下!赵宸勾结妖人,擅弄玄虚,此乃亡国之兆啊!那诸葛亮、关羽之流,史书早有定论,怎会复生?定是赵宸用了什么旁门左道,意图混淆视听,架空皇权!”

童贯紧随其后,尖嗓子在大殿里回荡:“陛下明鉴!那关羽自称‘汉寿亭侯’,赵云说曾‘七进长坂坡’,全是些糊弄三岁孩童的鬼话!依臣看,不如将这些‘妖人’拿下问斩,再治赵宸一个欺君之罪!”

文武百官窃窃私语,一半附议蔡京,说“当驱逐妖人”;一半面露犹豫,想起赵宸在汴河口的功绩,不敢妄下定论。徽宗坐在龙椅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椅臂上的龙纹,眉头拧成个疙瘩——他既怕真是“妖术”,又隐隐觉得,若那四人真有史书所载的本事……

“陛下,”李若水出列,声音朗朗,“臣以为,不妨先看看再说。赵将军若真有欺君之心,何必将此事闹得人尽皆知?不如召那诸葛亮上殿,看看他有何能耐。”

徽宗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宣诸葛亮。”

盏茶功夫,诸葛亮手持羽扇,缓步走入大殿。他未穿官服,依旧是那身月白长衫,步履从容,目光扫过满朝文武时,竟无半分怯色。蔡京刚要开口呵斥,却被他羽扇轻摇的动作截住了话头。

“陛下,”诸葛亮躬身行礼,声音不高却清晰可闻,“亮闻大宋积弊已久,特献《富国强兵策》一卷,愿为陛下分忧。”

内侍将策论呈给徽宗,厚厚的一卷,墨迹犹新。徽宗翻开首页,瞳孔微微一缩——开篇便直指要害:“宋之弱,非兵不强,乃税不均、粮不实、将不勇也。”

再往下看,屯田之法写得细致入微:何处可开荒地,每亩需多少种子,如何让士兵半农半兵,既保军饷又增粮食,连遇到旱灾如何引水、涝灾如何排洪都写得清清楚楚。练兵之策更是辛辣:裁汰老弱,提拔勇将,将禁军与边军轮岗,避免“京师兵骄、边地兵疲”,甚至连如何防止将领克扣军饷,都列了三条监察之法。

徽宗越看越心惊,手指在“以江南之粮养北方之兵,以西北之马壮东南之军”这句上反复摩挲。他当了二十多年皇帝,看过的策论不计其数,却从未见过如此切中要害、字字珠玑的文字——那些老臣只会说“陛下圣明”“体恤民情”,哪像这样,直接把药方开在了病灶上?

“这……这屯田之法,真能行得通?”徽宗抬头,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激动。

诸葛亮微微一笑:“亮在蜀地,曾亲率军民屯田汉中,三年便仓廪丰实。大宋沃野千里,远超蜀地,只需照方施行,不出五年,必无缺粮之患。”

蔡京见徽宗神色动摇,忙插嘴:“一派胡言!蜀地与中原风土不同,岂能照搬?此乃妖人惑主之言!”

“蔡大人可知,”诸葛亮转头看向他,羽扇直指户部方向,“去年江南水灾,百姓流离失所,而官仓却有三分之一的粮食因发霉腐烂被丢弃?亮的策论里,正写了如何改革漕运,如何晾晒储粮,蔡大人要不要听听?”

蔡京脸色一白——那些发霉的粮食,正是他的党羽监守自盗,怕被发现才故意毁掉的。

童贯还想发难,却被徽宗抬手制止了。徽宗合上策论,目光落在诸葛亮身上,第一次露出了真切的欣赏:“先生之才,远超朕的预料。不知先生愿为本朝效力否?”

诸葛亮躬身:“亮愿助陛下,更愿助大宋百姓。”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蔡京看着徽宗眼中的光芒,心里像被塞进了块冰——他知道,这道《富国强兵策》,不仅打动了皇帝,更可能让赵宸那伙人,在中枢站稳脚跟。

而站在角落里的赵宸,看着诸葛亮从容应对的身影,指尖轻轻叩了叩腰间的兵书。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中枢的风浪,才刚刚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