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道向上延伸,陡峭而狭窄,冰冷的金属扶手锈迹斑斑,每一次抓握都感觉会剥落下碎屑。老吴打头,动作却出乎意料地敏捷,对这条隐秘路径熟悉无比。陈凡紧随其后,感知力提升到极致,警惕着前方和身后的任何异动。张浩搀扶着脚踝肿痛的王钊,艰难地跟在最后,沉重的喘息在通管道内回荡。
空气不再像深处那样冰冷陈腐,渐渐多了一丝泥土和草木腐烂的气息,虽然依旧浑浊,却带来了外界的感觉。向上的坡度逐渐平缓,前方出现了微弱的天光——不是哨站冷白的人造光,而是自然的、灰蒙蒙的光线。
老吴在一处略微宽敞的平台上停下,上方是一个被蔓藤和锈蚀金属网格遮挡的出口。他示意众人噤声,自己则小心翼翼地将耳朵贴在冰冷的洞壁上,仔细倾听了半晌,又透过网格缝隙向外观察。
“外面暂时安全。”他压低声音,开始用随身工具拧开固定网格的锈蚀螺栓,“出口在一个干涸的溪谷裂缝里,很隐蔽。出去后,跟着我,别乱跑。”
螺栓终于被拧开,老吴用力推开沉重的金属网格,一股冰冷而清新的、带着雨后泥土和腐烂植物气息的空气瞬间涌入,让所有人精神一振。
老吴率先钻了出去,陈凡立刻跟上。
外面天色灰蒙蒙的,正值黎明前夕最黑暗的时刻,雨已经停了,但乌云依旧低垂,压得人喘不过气。他们身处一道狭窄陡峭的岩石裂缝底部,两侧是长满苔藓和灌木的湿滑岩壁,脚下是堆积的枯枝败叶和碎石。裂缝向上延伸十几米,才能看到灰暗的天空。
“这边。”老吴辨认了一下方向,指着裂缝一端较为平缓的斜坡,“从那里可以上去。”
他动作熟练地开始攀爬,陈凡示意张浩和王钊跟上,自己再次断后。攀爬过程有惊无险,很快,四人相继爬出了裂缝,踏上相对平坦的地面。
眼前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荒芜景象。他们似乎位于一片丘陵地带的高处,脚下是泥泞的土地和枯黄的草丛,远处是起伏的山峦轮廓,笼罩在浓重的晨雾之中,看不真切。更远处,隐约可见一些人类文明的残骸——坍塌的房屋、断裂的高架桥、锈蚀的车辆骨架,如同巨兽的尸骸散落在大地上。空气中弥漫着潮湿、腐烂和一种万物衰败的沉寂。
这就是末世真正的模样,广阔、死寂、令人绝望。
“我们……出来了?”王钊喘着粗气,看着眼前陌生的荒芜,脸上却没有多少喜悦,反而是一片茫然和无措。离开了相对“安全”的哨站,面对这无边无际的危险世界,他感到更加脆弱。
张浩也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努力平复剧烈的心跳,警惕地环顾四周:“这里安全吗?会不会有丧尸?或者……那些怪物?”
老吴没有立刻回答,他蹲下身,仔细检查着地面的痕迹和周围的植被,又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似乎在辨认方向和天气。“暂时没发现大规模活动的痕迹。但荒郊野外,从来都不安全。跟我走,我知道一个临时落脚点。”
他从背包里拿出一个老旧的指南针和一张边缘磨损严重、手工标注的防水地图,对比着辨认方向。“西北方,大概三公里外,有一个战前的地质观测站,废弃很多年了,但结构还算完整,应该可以暂时歇脚。”
陈凡走到他身边,目光扫过那张精细的地图,上面标注着许多未被标准地图记录的细节:可能的危险区域、水源点、废弃设施、甚至还有一些奇怪的符号。“这就是‘守夜人’的地图?”
老吴瞥了他一眼,将地图收起:“一部分。活下去的基础是了解环境。走吧,天亮前赶到那里。”
他不再多言,选定方向,迈步前行。步伐坚定,仿佛对这片死寂的世界了如指掌。
陈凡示意大家跟上。新的跋涉开始,疲惫和伤痛依旧伴随着他们,但离开了地下那令人窒息的封闭环境,至少精神上轻松了一些。只是团队中多了一个心思难测的“盟友”,前路更加莫测。
老吴确实经验丰富,他选择的路径尽量避开开阔地,沿着丘陵的背脊和干涸的河床行走,充分利用地形掩护。他时常突然停下,示意众人隐蔽,自己则仔细观察远处或倾听动静,确认安全后才继续前进。他的谨慎数次让他们提前发现了远处游荡的零星丧尸和小型变异兽,得以提前规避。
陈凡默默观察着老吴的一举一动,学习着他的荒野生存技巧,同时也在不断评估这个人。老吴对危险的敏锐直觉、对地形的熟悉、以及那份沉静下的偏执,都显示他绝非常人。
大约行进了两个小时,天色渐渐亮了一些,但乌云依旧厚重。他们翻过一道山梁,老吴指着前方山谷中一片黑黢黪的建筑轮廓。
“就是那里。地质观测站。注意,靠近时尽量保持安静,不确定里面有没有‘东西’。”
观测站规模不大,几栋低矮的平房围着一个类似小型雷达站的圆形建筑,外围有一圈破损的铁丝网。院子里散落着一些科学仪器残骸和报废的车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