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灵泉神医:开局休夫后我成了首富 > 第113章 客至小店逢旧疾,药膳暖心结新缘

第113章:客至小店逢旧疾,药膳暖心结新缘

县城分店的木门刚卸下门板,晨光就涌了进来,落在擦得锃亮的木桌上。伙计们手脚麻利地摆上碗筷,空气中飘着刚熬好的小米粥香气,混着当归、茯苓的药香,引得路过的行人频频驻足。开业不过半月,“婉清药膳坊”的名头就在县城传开了,每天辰时刚过,店里就坐满了客人,有来吃早餐的书生,有订药膳的商户家眷,还有专门来买药皂的妇人,热闹得像集市。

“苏姑娘,您来啦!”圆脸伙计看到苏婉清走进来,笑着迎上去,“今早赵员外家的管家又来订了二十份安胎药膳,说要送给他家远房亲戚。”

苏婉清点点头,接过伙计递来的账本,翻了两页:“辛苦大家了,今天人多,注意别上错菜,尤其是定制药膳,一定要按客人的要求来。”她刚说完,就看到角落里坐着一个穿着青布长衫的男子——他看起来约莫三十岁,衣料普通却浆洗得干净,坐姿端正,手指修长,指节分明,虽没戴配饰,却透着一股与寻常百姓不同的沉稳气质,面前只摆了一碗小米粥,却没动筷子,只是偶尔抬手抿一口茶,眼神若有似无地扫过店里的客人,像是在观察什么。

“那位客人是今早刚来的,点了一碗小米粥,坐了快半个时辰了。”旁边的伙计凑过来,小声说道,“看着不像本地人,说话也客客气气的,就是脸色不太好,刚才我好像看到他捂了下肚子。”

苏婉清心里微微一动,正想过去问问,就见那男子突然身子一僵,双手紧紧捂住肚子,眉头拧成一团,额头上瞬间冒出细密的冷汗,脸色也变得苍白如纸,连放在桌上的茶杯都被带得晃了一下,茶水洒了出来。

“客人,您怎么了?”苏婉清快步走过去,声音温和。周围的客人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纷纷停下筷子,关切地看过来。

男子艰难地抬起头,嘴唇泛白,声音沙哑:“没……没事,老毛病了,忍忍就好。”话虽这么说,他的身体却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显然疼得厉害。

苏婉清蹲下身,不由分说地握住他的手腕,指尖搭在他的脉搏上——脉象沉细,节律不齐,明显是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的慢性胃病,刚才怕是吃了什么刺激性的东西,或是情绪波动,引发了急性发作。“您这是老胃病犯了,而且比上次发作更严重,再忍下去会伤胃黏膜的。”她松开手,语气肯定,“我这里有刚熬好的养胃粥,加了山药和茯苓,您先喝一碗,能缓解些。”

男子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这个看似普通的药膳坊店主还懂医术。他犹豫了片刻,实在疼得受不了,便点了点头:“那就……麻烦姑娘了。”

苏婉清立刻转身去后厨,特意用灵泉稀释水重新熬了一小锅小米粥——灵泉的温润能增强药效,再加入切得细细的山药丁和茯苓粉,小火慢熬,让药材的药性充分融入粥里。萧墨尘正好从仓库搬药材进来,看到她在熬粥,便走过来帮忙:“怎么突然熬粥?客人要的?”

“角落里那位客人胃病犯了,给他熬碗养胃粥。”苏婉清一边搅动粥锅,一边说道,“他看起来不像普通人,你多留意些,别出什么岔子。”

萧墨尘点点头,目光扫过角落里的男子,眼底闪过一丝警惕——他的站姿、眼神,都透着一股久居上位的沉稳,绝不是普通的行商或书生。但他没多说,只是帮苏婉清把粥盛进瓷碗,又拿了一双干净的筷子,递到她手里:“小心烫,我去门口看看,不让闲杂人进来。”

苏婉清端着粥回到角落,小心地递到男子面前:“您慢些喝,刚熬好,有点烫。”男子接过碗,指尖碰到瓷碗的温度,又看了看苏婉清关切的眼神,心里竟莫名生出一丝暖意。他吹了吹粥,小口小口地喝了起来——粥入口软糯,带着淡淡的山药清香,滑进胃里后,原本翻江倒海的疼痛竟真的慢慢缓解了,像是有一股温润的气流在胃里流转,熨帖又舒服。

半个时辰后,男子喝完最后一口粥,放下碗,脸色明显好了许多,额头上的冷汗也干了。他从怀里掏出几枚铜钱,递到苏婉清面前:“多谢姑娘的粥,这是粥钱,还有诊费。”

“粥钱就够了,诊费不用。”苏婉清笑着摆手,“不过是一碗粥,能帮到您就好。您这胃病是老毛病了,得慢慢调理,平时尽量别吃生冷、辛辣的食物,按时吃饭,要是方便,也可以常来我这里喝碗养胃粥,坚持一段时间,会好很多。”

男子看着她真诚的眼神,心里愈发惊讶——他这胃病已经十几年了,找过不少太医,开了无数药方,都只能暂时缓解,从没人像她这样,只用一碗粥就缓解了疼痛,还耐心地叮嘱调理方法。“姑娘的医术和药膳,真是令人佩服。”他收起铜钱,语气郑重了许多,“我姓赵,单名一个珩,是赵员外的远房亲戚,这次来县城是办事,没想到会突发胃病,多亏了姑娘。”

“赵先生客气了,举手之劳而已。”苏婉清心里一动——赵员外?难怪他会来这里,原来是赵员外的亲戚,看来不是坏人。

赵珩看着她,眼神里多了几分欣赏:“我这胃病困扰了我多年,太医都束手无策,姑娘一碗粥就有这么好的效果,可见医术高明。以后我要是再犯胃病,怕是还要来麻烦姑娘。”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一块刻着“赵”字的木牌,递了过去,“这是我的信物,要是姑娘以后在县城遇到什么难处,拿着这块木牌去‘悦来客栈’找刘掌柜,他会帮你。”

苏婉清接过木牌,入手温润,是上好的桃木,上面的“赵”字刻得遒劲有力,显然不是普通的信物。她心里明白,这位赵先生怕是身份不一般,却没有追问,只是笑着道谢:“那就多谢赵先生了,以后您要是来县城,随时来店里坐。”

赵珩站起身,又看了一眼店里的布局,目光在墙上挂着的“药膳功效表”上停留了片刻,才对苏婉清抱了抱拳:“那我就不打扰姑娘做生意了,改日再来拜访。”说完,他转身走出店门,脚步沉稳,很快消失在人流中。

“这位赵先生,看起来不简单啊。”萧墨尘走过来,看着赵珩的背影,语气里带着几分考量,“他刚才看你的眼神,像是在考察什么。”

“他是赵员外的远房亲戚,应该是来县城办事的。”苏婉清把木牌收好,笑着说道,“不过他倒是个懂礼的人,还留了信物,以后说不定真能帮上忙。”她没说的是,刚才赵珩提到“太医”时,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想来他的身份绝不止“赵员外亲戚”这么简单,只是现在不是追问的时候。

周围的客人见没什么事,又继续吃起饭来,还纷纷称赞苏婉清的医术:“苏姑娘不仅药膳做得好,还会看病,真是厉害!”“我家老头子也有胃病,下次我也来买碗养胃粥给他试试!”

苏婉清笑着回应,心里却在盘算——赵珩的出现,或许不是偶然。赵员外之前说过,他有个远房亲戚在京城做事,这次赵珩来县城,又提到太医,说不定和京城有关。而他们正要应对太师的巡查使,要是能有京城的人脉帮忙,无疑会多一分胜算。

当天下午,赵员外的管家来取药膳时,苏婉清特意问起赵珩:“赵管家,早上有位姓赵的先生,说是赵员外的远房亲戚,来店里吃了碗粥,您认识吗?”

管家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姑娘说的是赵珩先生吧?他确实是我家老爷的远房亲戚,在京城做事,这次是特意来县城考察的,老爷还叮嘱我们多照看些。赵先生没给姑娘添麻烦吧?”

“没有,赵先生很客气。”苏婉清笑着摇头,心里却更确定了——赵珩的“考察”,恐怕不只是考察县城的民生,更可能是冲着太师在地方的势力来的,毕竟太师在京城权势滔天,地方上肯定也有不少党羽,赵珩作为京城来的人,查这些事也合情合理。

傍晚时分,分店打烊后,苏婉清把赵珩留下木牌的事告诉了萧墨尘。“这位赵先生身份不简单,说不定能帮我们应对太师的巡查使。”她把木牌递给萧墨尘,“不过我们现在还不能急着找他,先看看巡查使的动静,要是真遇到难处,再用这木牌联系他也不迟。”

萧墨尘接过木牌,仔细看了看,点头同意:“你说得对,现在还不清楚他的立场,贸然联系反而可能暴露我们。先按原计划来,等陈武传来巡查使的消息,我们再做打算。”他把木牌还给苏婉清,又拿起她的手,轻轻揉了揉她的指尖——她今天熬粥、算账,手指都有些发红了,“累了一天,早点休息,店里的事有伙计们帮忙,不用事事都亲力亲为。”

苏婉清靠在他怀里,心里暖暖的:“有你在,我就不怕。以后咱们不仅要把药膳坊开好,还要查清太师的罪证,让你能堂堂正正地做自己。”

夜色渐深,分店的灯渐渐熄灭,只有门口挂着的灯笼还亮着,映着“婉清药膳坊”的招牌,温暖而坚定。而远在悦来客栈的赵珩,正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婉清药膳坊店主苏婉清,医术高明,善用药膳,与赵员外交好,似与太师党羽无牵连”,他看着纸条,嘴角微微上扬——这次微服私访,本是为了查太师在地方的势力,没想到还能遇到这样一位有医术、有仁心的女子,或许,她会成为扳倒太师的关键助力。

这场看似偶然的相遇,实则是命运的伏笔。苏婉清不知道,这碗养胃粥不仅缓解了赵珩的胃痛,更让她与一位能改变局势的贵人结下了缘分,为后续对抗太师、进军京城,埋下了最关键的人脉根基。而县城里的其他商户,已经开始留意这家生意火爆的药膳坊,尤其是老牌酒楼“悦宾楼”,看着婉清药膳坊日渐红火,心里早已生出了嫉妒,一场针对苏婉清的刁难,正在悄然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