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灵泉神医:开局休夫后我成了首富 > 第3章 索要赔偿,桶金到手

第3章:索要赔偿,桶金到手

周文远捏着刚写好的和离书,指节泛白。他原以为苏婉清只是想换个“和离”的名头保住脸面,却没料到她竟得寸进尺,还敢提“补偿金”——在他眼里,苏婉清一个被休的农妇,能从周家脱身已是万幸,哪有资格跟他谈条件?

“和离书可以签,但聘礼必须还。”周母凑到儿子身边,三角眼斜睨着苏婉清,语气尖酸,“你嫁入周家时,我家给了你银簪子、花布,还有两石糙米,这些都是周家的东西,你凭什么带走?”

苏婉清靠在门框上,看着这对母子一唱一和,心里冷笑。她早料到周母会来这一套,当初原主嫁入周家,所谓的“聘礼”不过是些不值钱的零碎——银簪子是镀银的,花布是粗麻布,两石糙米还不够周母克扣的,如今倒好,周母竟想把这些东西要回去,算盘打得真响。

“聘礼?”苏婉清挑眉,声音清亮,“周母,你也好意思提聘礼?我嫁入你周家三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饭、喂猪、织布,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你儿子读书的笔墨纸砚,哪样不是我用织布的钱买的?你现在跟我要聘礼,怎么不跟我算这三年的劳务费?”

周母被怼得脸色涨红,指着苏婉清的鼻子就骂:“你个小贱人!吃我周家的饭,住我周家的房,做点活不是应该的吗?还敢跟我要劳务费?我看你是想钱想疯了!”

“我吃的是我自己织布换的米,住的是我娘当初陪嫁的老房子,跟你周家没关系。”苏婉清毫不退让,目光扫过周文远,“周文远,你摸着自己的良心问问,当初你要去镇上书院读书,家里没钱凑束修,是谁把陪嫁的十两银子拿出来给你的?是谁每天织布到深夜,给你换笔墨钱的?现在你考上秀才了,就想一脚把我踢开,还要讨回那点不值钱的聘礼,你觉得合适吗?”

周文远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怎么也没想到,苏婉清会把这些陈年旧事搬出来说。那十两银子确实是张氏的陪嫁,他也确实靠苏婉清织布的钱买过笔墨,这些事他一直刻意回避,如今被苏婉清当众点破,他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

“那十两银子是你娘自愿给的,又不是我抢的。”周文远强装镇定,“而且我也没让你织布,是你自己愿意的。”

“我娘是自愿给你读书,不是让你用来休妻的。”苏婉清语气加重,“我织布是为了帮你凑读书钱,不是为了让你考上秀才后,反过来嫌弃我‘无子且克家’的。周文远,你要是还有点良心,就该知道,你欠我的,欠我娘的,不是那点聘礼能抵消的。”

院墙外的议论声越来越大,有人忍不住开口:“周秀才,苏丫头说的是实话啊,当初你娘确实跟街坊炫耀过,说苏丫头娘给了十两银子……”

“是啊,苏丫头这三年在周家,确实没少受苦,每天天不亮就听见她织布的声音……”

“周秀才现在考上秀才了,可不能忘了本啊……”

这些声音像针一样扎在周文远的心上,他知道,要是再这样闹下去,他的名声就彻底毁了。他深吸一口气,看向苏婉清:“你到底想怎么样?”

“我要补偿金。”苏婉清语气坚定,“那十两银子是我娘的养老钱,你必须还;我三年的劳务费,就算按村里长工的工钱算,一年也得五两银子,三年就是十五两;我娘现在重病,需要医药费,就算五两银子,总共加起来是三十两。不过,我也不是不讲理的人,看在你刚考上秀才,家里可能不宽裕的份上,我可以少要一点,总共二十两银子,你给了银子,咱们就签和离书,从此两清。”

“二十两?你怎么不去抢?”周母尖叫起来,眼睛瞪得溜圆,“我家文远哪有那么多银子?你个小贱人,就是想讹诈我们周家!”

“我是不是讹诈,你心里清楚。”苏婉清目光锐利地看着周母,“你儿子考上秀才,县太爷赏了五两银子,镇上的乡绅又凑了十两贺礼,再加上你家这些年攒的,二十两银子应该不难凑。你要是不想给,咱们就闹到县衙去,让县太爷评评理,看看是我讹诈你周家,还是你周家忘恩负义。”

周母被说中心事,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确实藏了不少银子,儿子考上秀才后得了十五两赏钱,再加上家里之前攒的,凑二十两银子确实没问题,可她就是不想给苏婉清——在她眼里,苏婉清就是个丧门星,能从周家脱身已是万幸,哪有资格拿银子?

“苏婉清,二十两银子太多了,我最多给你五两。”周文远咬着牙说,“这五两银子,既包括你娘的十两银子的补偿,也包括你的劳务费和医药费,再多一分都没有。”

“五两?”苏婉清嗤笑一声,“周文远,你是觉得我好欺负,还是觉得你那秀才名声不值钱?五两银子,连我娘的医药费都不够,更别说还我娘的十两银子了。你要是真想解决问题,就拿出点诚意来,别在这里跟我讨价还价。”

她往前凑了一步,目光紧紧盯着周文远,语气里带着一丝威胁:“我再跟你说最后一遍,要么,二十两银子,签和离书;要么,咱们就闹到县衙去,让所有人都看看你周文远的真面目。你自己选。”

周文远看着苏婉清坚定的眼神,又听到墙外村民的议论声,心里天人交战。他知道,苏婉清不是在开玩笑,要是他不同意,她真的会闹到县衙去。到时候,他的名声毁了,科举之路也会受到影响,得不偿失。

“好,我同意给你二十两银子。”周文远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但你必须保证,签了和离书后,不再纠缠周家,也不能对外说任何不利于我的话。”

“我可以保证。”苏婉清点头,“只要你给了银子,签了和离书,我苏婉清从此跟周家再无瓜葛,绝不会对外说半句不利于你的话。”

周母见儿子同意给二十两银子,急得直跺脚,却被周文远死死拉住,只能不甘心地瞪着苏婉清,眼里满是怨毒。

苏婉清没理会周母的眼神,对周文远说:“既然你同意了,那现在就把银子给我,咱们签和离书。”

周文远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递给苏婉清:“这里面是二十两银子,你点点。”

苏婉清接过钱袋,掂量了一下,入手沉甸甸的,应该没错。她打开钱袋看了一眼,里面是二十块银光闪闪的银子,每块一两,整齐地码在里面。她把钱袋重新系好,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然后拿起笔,在和离书上签下了“苏婉清”三个字——这是她第一次用这个名字签字,也是她彻底与过去告别,开启新生活的第一步。

签完字,周文远也签了字,按了手印,然后把其中一份和离书递给苏婉清:“好了,现在咱们两清了。”

苏婉清接过和离书,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才折好放进怀里。她看着周文远和周母,语气平静地说:“既然两清了,那你们就走吧,以后别再来打扰我们母子。”

周母还想说什么,被周文远拉了一把,狠狠瞪了苏婉清一眼,转身走了。周文远也看了苏婉清一眼,眼神复杂,有不甘,有恼怒,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最后也转身跟着周母走了。

看着他们消失在村口的背影,苏婉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的身体瞬间放松下来,差点瘫倒在地。刚才的对峙,她看似镇定,实则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和心力,现在只觉得浑身酸软,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

但她的心里,却充满了爽快感——这是她穿越过来的第一场仗,她赢了!不仅保住了原主的名声,拿到了二十两银子的补偿金,还狠狠打脸了周家母子,让他们知道,苏婉清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欺负的软柿子了。

“清儿……”屋里传来张氏虚弱的声音,“他们……他们走了吗?”

“娘,走了。”苏婉清扶着墙,慢慢走回屋里,走到炕边,笑着对张氏说,“咱们跟周家和离了,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欺负咱们了。我还拿到了二十两银子,足够给您治病,还能做点小生意,咱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张氏看着女儿手里的钱袋,又看了看女儿眼中的光芒,眼泪又流了下来,这次却是激动和欣慰的眼泪:“好……好……太好了……清儿,你长大了……”

苏婉清坐在炕边,握住母亲冰凉的手,轻声说:“娘,以后我会好好照顾您的。您先好好休息,我去给您熬点粥,再去买点草药,您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

她站起身,走到米缸边,打开盖子一看,里面果然只剩半碗糙米。她叹了口气,转身从怀里掏出钱袋,拿出一小块碎银子——这是她刚才从二十两银子里掰下来的,大概有五钱重,足够买两斤糙米和一些便宜的草药了。

苏婉清把钱袋重新藏好,然后拿起米缸里的半碗糙米,又从院子里的菜地里摘了几根青菜,准备给母亲熬粥。她刚走到灶台边,就看到灶台旁边放着半筐晒干的蒲公英和金银花——这是原主之前挖来想卖钱的,后来因为被周家虐待,一直没来得及卖。

苏婉清眼前一亮,蒲公英和金银花都是清热解毒的好药材,用来熬粥正好可以给母亲调理身体。她把蒲公英和金银花拿出来,仔细挑拣了一下,去掉里面的杂质,然后放进锅里,再加上糙米和青菜,慢慢熬了起来。

锅里的粥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散发出淡淡的草药香和米香。苏婉清坐在灶台边,一边看着火,一边在心里盘算——母亲需要长期调理,光靠买草药不够,必须赚钱。她会中医,又会做药膳,不如就做药膳摆摊卖,成本低、受众广,应该能赚到钱。

她想起刚才在院墙外听到的议论声,村里的人大多都同情她,要是她摆摊卖药膳,应该会有人来买。而且镇上的人比村里的人更注重养生,要是能把药膳卖到镇上,生意应该会更好。

苏婉清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可行,她决定明天一早就去镇上看看,找个合适的地方摆摊。她相信,凭着她的中医知识和做药膳的手艺,一定能赚到钱,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不一会儿,粥就熬好了。苏婉清盛了一碗,小心翼翼地端到炕边,吹了吹,才喂给母亲喝。张氏喝了一口,眼睛亮了起来:“清儿,这粥真好喝,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喝了胃里舒服多了。”

“娘,这是蒲公英金银花粥,能清热解毒,对您的身体有好处。”苏婉清笑着说,“您要是喜欢,我以后天天给您熬。”

张氏点点头,又喝了几口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苏婉清看着母亲的笑容,心里暖暖的——只要母亲能好起来,再苦再累她都愿意。

喂完母亲喝粥,苏婉清又把剩下的粥热了热,自己吃了一碗。虽然粥里只有糙米和青菜,还有淡淡的草药味,但她却觉得这是她穿越过来吃的最好吃的一顿饭——这是她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是属于她的新生活的开始。

吃完饭后,苏婉清把碗洗干净,然后拿着那块碎银子,准备去村口的小药铺买草药。她刚走到门口,就看到村口的方向走来一个熟悉的身影——是村里的王大娘,王大娘为人善良,以前经常偷偷帮原主。

王大娘看到苏婉清,急忙走了过来,拉住她的手说:“清儿,你没事吧?刚才我在村口听到周家人跟你吵架,可把我吓坏了。”

“大娘,我没事。”苏婉清笑着说,“我已经跟周家和离了,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欺负我了。”

“和离了就好,和离了就好。”王大娘松了一口气,“周家人不是东西,你跟他们断了关系也好。你娘的病怎么样了?我刚才熬了点鸡汤,给你娘送过来补补身子。”

苏婉清看着王大娘手里的鸡汤,心里暖暖的:“大娘,谢谢您,您真是太善良了。我娘刚才喝了我熬的粥,好多了。”

“那就好,那就好。”王大娘笑着说,“清儿,你要是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别一个人扛着。村里的人都同情你,都会帮你的。”

“谢谢您,大娘。”苏婉清感动地说,“我现在要去药铺给我娘买草药,等我回来再跟您聊。”

“好,你去吧,路上小心点。”王大娘点点头,看着苏婉清走远,才转身回了家。

苏婉清走到村口的小药铺,药铺的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姓刘,大家都叫他刘大夫。刘大夫为人和善,以前原主生病,他经常会少收点药钱。

“刘大夫,我想买点退烧药和止咳药。”苏婉清走进药铺,对刘大夫说。

刘大夫看到苏婉清,愣了一下,然后叹了口气:“清儿,你跟周家的事我都听说了,你受苦了。你娘的病怎么样了?”

“谢谢您,刘大夫,我娘好多了。”苏婉清说,“我想买点柴胡、甘草和杏仁,给我娘熬药。”

刘大夫点点头,转身去抓药。他一边抓药,一边对苏婉清说:“清儿,你娘的病需要长期调理,光靠这些药不够,我再给你加点当归和黄芪,给你娘补补气血,这些药我就不收你钱了,你拿着吧。”

苏婉清感动得眼眶都红了:“刘大夫,谢谢您,您真是太好了。您放心,等我以后赚了钱,一定会把药钱还给您的。”

“傻孩子,跟我还客气什么。”刘大夫笑着说,“你娘是个好人,你也是个好孩子,好人会有好报的。你以后要是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能帮的我一定帮。”

苏婉清接过药,对刘大夫说了声谢谢,才转身回了家。她知道,在这个陌生的古代社会,还有很多像王大娘和刘大夫这样善良的人,只要她努力,一定能在这里立足,过上好日子。

回到家,苏婉清把药煎好,喂给母亲喝。张氏喝了药,没多久就睡着了。苏婉清坐在炕边,看着母亲熟睡的脸庞,心里充满了希望。她摸了摸贴身戴着的玉佩,触手温润,像是有一股暖流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让她原本疲惫的身体,竟有了一丝力气。

她知道,这枚玉佩是原主的念想,也是她现在唯一的精神寄托。她会好好保管这枚玉佩,也会好好活下去,完成原主的心愿,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苏婉清躺在母亲身边,闭上眼睛,开始规划未来的生活——明天去镇上找地方摆摊卖药膳,赚到钱后就给母亲买更好的草药,等母亲的病好一点,就把家里的房子修一修,再买几亩地,种上药材和蔬菜,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她相信,凭着她的努力和智慧,一定能实现这些目标,让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她也相信,她的新生活,一定会像这漫漫长夜后的黎明一样,充满希望和光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