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搬空物资去随军,我在西北当团宠 > 第62章 派人来视察了

男人的承诺,一下子烫在了孟昭南的心尖上。

她看着陆砚池,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上,此刻却写满了认真。

以后,我们家也天天给你做。

这大概是孟昭南这辈子听过,最动听的情话了。

她没再说话,只是低头,用勺子又挖了一大口鸡蛋糕,塞进嘴里,甜香的味道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心底,把那些劫后余生的惊惶和委屈,都冲刷得干干净净。

一碗鸡蛋糕,两人分着吃完了。

陆砚池收拾碗筷,孟昭南就坐在床边,看着他高大的背影在小小的厨房里忙碌。

屋子里很安静,只有水流的声音和碗碟碰撞的轻响。

这种安稳,是她过去二十年从未体验过的。

“陆砚池。”她忽然开口。

“嗯?”男人回过头,手里还拿着湿漉漉的抹布。

“明天我想去地里看看。”孟昭南晃了晃腿,膝盖上涂了红花油的地方火辣辣的,但已经不那么疼了,“我的黄瓜,应该又能摘一批了。”

她得去看看她的宝贝疙瘩。

那些黄瓜,是她的底气,也是她在这个地方立足的根本。

陆砚池擦干了手走过来,蹲下身,又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她的膝盖,确认只是些皮外伤,才点了点头。

“我陪你去。”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昨晚那场闹剧的余波,开始在整个营区里发酵。

白今语被罚写一万字检讨,并且暂时停了工地上所有的职务,这事儿像长了翅膀一样,一夜之间就传遍了。

跟着她去闹事的小杨那几个战士,也被各自的连长指导员叫去谈话,同样领了一万字检讨的任务,并且被警告处分。

一时间,营区里对孟昭南的议论,从“一个会种地的技术顾问”,悄然变成了“一个连师长都给撑腰的狠角色”。

王虎一大早就跑了过来,名义上是给陆砚池送文件,实际上是来传递第一手八卦。

“嫂子,你现在可是咱们营的名人了!”王虎压低了声音,脸上是藏不住的兴奋和崇拜,“外面都传疯了!说你一个人舌战群儒,把那个白……白同志说得哭都哭不出来,最后还惊动了陈师长,给你亲自主持公道!”

他越说越激动,冲着孟昭南竖起大拇指:“他们以前说嫂子你是卧虎藏龙,我看不是,你这是猛虎下山!太厉害了!”

孟昭南被他这夸张的形容逗笑了,摇了摇头:“我哪有那么厉害,就是被逼急了。”

“这还叫不厉害?”王虎咋舌,“你是没见着,今天早上白同志去领检讨纸的时候,那脸白的,跟纸一个色儿!听说她哭了一晚上,眼睛肿得跟核桃似的,估计这辈子都不敢再找你麻烦了!”

孟昭南只是笑了笑,没接话。

她不觉得白今语会就此罢休,那样的女人,就像是藏在阴沟里的毒蛇,只要不死,就总会想着找机会再咬你一口。

不过,眼下她确实没精力去应付白今语了。

大棚里的黄瓜藤又挂上了不少沉甸甸的果实,绿油油的,顶花带刺,看着就喜人。

孟昭南一进大棚,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她伸手摘下一根,用袖子擦了擦,递给陆砚池。

“尝尝,今天这个肯定更甜。”

陆砚池接过来,咬了一口,清脆的“咔嚓”声在棚里格外响亮。

“嗯,甜。”他言简意赅。

孟昭南自己也摘了一根,靠着棚架,慢悠悠地啃着。

阳光透过塑料薄膜洒进来,暖洋洋的。

她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也挺好。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就被打破了。

下午,一纸公文从师部直接下发到了基建团,然后又火速传达到了三营。

公文的内容,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师部决定,派一个“农业技术考察组”前来三营,对孟昭南同志的蔬菜种植技术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学习,以便总结经验,向全师乃至整个西北军区推广。

这消息一出,整个营区都沸腾了。

“天呐!嫂子的技术要被全军区推广了?”

“这可是天大的荣誉啊!咱们三营这回可要出名了!”

“我就说嫂子是个人才!这下好了,师部都下来人了!”

王虎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第一时间就跑来报喜:“营长!嫂子!大喜事啊!师部要派人来学习你们的技术!这是要给嫂子你记功的节奏啊!”

孟昭南拿着那份公文的复印件,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她的直觉告诉她,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徐夫人昨天才吃了那么大一个亏,今天师部就下来了这样一份文件。

时间上,太巧了。

而且,这公文的措辞,看似是表彰和推广,可“全面考察”这四个字,却透着一股子不寻常的味道。

陆砚池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的脸色沉了下来。

“考察组什么时候到?领队是谁?”他问王虎。

“文件上说,后天就到。领队是师后勤部生产科的刘科长,还带了两个从省城农业研究所请来的技术员。”王虎回答道。

省城农业研究所的技术员?

孟昭南的心里“咯噔”一下。

她的种植技术,全靠空间里的黑土地和灵泉水,根本经不起正规专家的考察。

这哪里是来学习推广的,分明是来挑刺找茬的。

看着孟昭南瞬间变得苍白的脸,陆砚池伸出手,握住了她冰凉的指尖。

“别怕。”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孟昭南慌乱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孟昭南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眼神重新变得锐利,“我倒要看看,他们能考察出什么名堂来。”

两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考察组抵达的这天,陈师长和团里的几个主要领导都亲自到场迎接,给足了面子。

领队的刘科长是个笑眯眯的胖子,看起来一团和气。

而他身后的两个技术员,却完全是另一副做派。

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表情严肃,浑身都透着一股知识分子的清高和傲慢。

另一个年轻些,跟在他身后,手里拎着一个看起来就很专业的皮箱子,一副助手的模样。

“这位是省农科所的张平同志,是咱们省里有名的土壤和种植专家。”刘科长热情地介绍道。

陈师长伸出手:“欢迎张专家,一路辛苦了。”

那个叫张平的专家,只是矜持地伸出手,和陈师长轻轻握了一下,便立刻收了回去。

“不辛苦,为部队建设服务,是我们地方科研人员应尽的义务。”他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感,“听说你们这里有位同志,在戈壁滩上种出了高产蔬菜,我们就是特地来看看,到底是用了什么高科技。”

“高科技”三个字,被他咬得特别重,带着明显的讥讽。

孟昭南站在人群后面,心里冷笑一声。

看来,今天这注定是一场鸿门宴。

简单的寒暄过后,一行人便直奔主题,浩浩荡荡地朝着营区后面的蔬菜大棚走去。

一路上,刘科长和张专家问了许多关于气候、水源和土壤的问题,陆砚池都一一作了回答。

当他们来到那片郁郁葱葱的菜地前时,即便是见多识广的张平,脸上也闪过了一丝掩饰不住的惊讶。

在这样一片荒凉的戈壁上,能看到如此生机勃勃的绿色,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这就是孟昭-南同志开垦的菜地。”团领导在一旁介绍道。

张平没有说话,他径直走到一个大棚前,弯下腰,从地上捏起一撮土,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又用手指捻了捻。

然后,他站起身,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站在陆砚池身边的孟昭南。

“你就是孟昭南?”

“张专家好,我就是。”孟昭南不卑不亢。

张平的视线,在她身上扫了一遍,最后,落在了她脚下那片肥沃的黑土地上。

他忽然冷笑一声,指着地里长势喜人的辣椒苗,用一种不容置喙的断然语气,对身旁的陈师长说道:

“陈师长,恕我直言,这片地的种植方式,存在严重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