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龙八部之段氏春秋 > 第267章 指月明心

天龙八部之段氏春秋 第267章 指月明心

作者:戎马定关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9:28:36

成了!段无咎难掩兴奋,一把抱住王语嫣转了个圈,语嫣,你看到了吗?那一丝银芒!那就是阳极生阴的雏形!

王语嫣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得轻呼一声,随即也跟着笑了起来。夜风吹拂着她的长发,与段无咎的衣袂交织在一起,在月光下如同一幅动态的水墨画。

夫君还需沉心静气。待段无咎将她放下,王语嫣整理着微乱的衣襟,柔声提醒道,《指玄本》中想必提到过,阳极生阴需水到渠成,强求不得。

段无咎深吸一口气,平复下激动的心情。他知道王语嫣说得对——武道修行最忌急躁,越是接近突破,越需要稳扎稳打。他望向天际那轮明月,忽然心有所感:

语嫣,你看这月亮。他指着天上的玉盘,表面清冷,内里却蕴含着太阳的光辉。这不正是阳极生阴的最好诠释吗?

王语嫣顺着他的手指望去,眼中渐渐浮现明悟之色:王爷是说...真正的纯阳无极,应当如同这月光一般,外表温润,内蕴至阳?

正是!段无咎眼中精光闪烁,我以往修炼一阳指,只知追求刚猛霸道,却忘了之真谛在于而非。他指尖再次凝聚出一缕金芒,这一次,那光芒温暖而不刺眼,如同冬日暖阳,这才是真正的凝一纯粹

王语嫣望着丈夫恍然顿悟的神情,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知道,这一刻的领悟,对段无咎而言意味着什么——那不仅是武学境界的提升,更是对武道本质认知的蜕变。从今往后,他的一阳指将不再只是杀伐之术,而是蕴含造化生机的无上妙法。

王爷。她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玉盒,这是妾身用雪莲、冰片等药材配制的清心丹,可助王爷在炼化火毒时平心静气,避免走火入魔。

段无咎接过玉盒,打开一看,里面是十二颗晶莹剔透的丹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他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王语嫣不通武艺,却总能用她独特的方式助他修行。这些丹药看似简单,却不知耗费了她多少心血研读医典、调配药材。

多谢夫人。他郑重地将玉盒收入怀中,忽然想起一事,对了,明日我们就要启程前往永昌,开始选拔天龙战队的弟子。你可准备好了?

王语嫣微微一笑,从石桌上拿起那本《楞伽经》:妾身已经标注了几处适合初学者的心法要诀。她翻开书页,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她娟秀的批注,文部弟子的教材也在准备中,包括《论语》《孟子》的精选,以及一些实用的算术、地理知识。

段无咎看着她认真的侧脸,心中感慨万千。这个曾经在曼陀山庄只知埋头书卷的才女,如今已成为他最重要的助力。她或许不会舞刀弄剑,但她那浩瀚如海的学识与洞若观火的智慧,却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他轻叹一声,将王语嫣揽入怀中。月光洒在二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融为一体。松风阵阵,梵呗声声,天龙寺的夜晚静谧而祥和,仿佛连时光都不忍打扰这对璧人的温存。

远处,洛十九抱刀倚在廊柱上,远远望着这一幕,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她本想来汇报明日行程的安排,见此情景,便悄然退去,将这片月光下的宁静留给那对沉浸在武道顿悟中的璧人。

夜色渐深,月影西斜。段无咎与王语嫣并肩坐在古松下,一个演练指法,一个从旁指点。他们时而争论,时而欢笑,完全沉浸在武学探讨的乐趣中。这一夜,在天龙寺的月光见证下,段无咎的一阳指完成了质的蜕变,而王语嫣也找到了属于她的、以智慧助夫君成就大业的道路。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段无咎指尖的金芒已经能够随心所欲地在刚猛与柔和之间转换。那轮由指力凝成的明月虚影,也在晨光中渐渐淡去,但它所代表的武道真谛,将永远铭刻在段无咎心中——纯阳非刚,造化无极;阳极生阴,指月明心。

晨光刺破云层,将官道上的尘埃染成流动的金沙。段无咎勒马驻足在高坡上,墨色劲装紧裹着精悍的身躯,肩头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他俯瞰着下方逐渐苏醒的永昌城——斑驳的城墙浸沐在淡金色的曦光里,青灰色屋瓦连绵起伏,早市的炊烟与晨雾缠绵升腾,勾勒出一幅边陲小城独有的烟火画卷。

指尖下意识地在冰冷的玄铁马鞍上轻叩,段无咎感受着体内奔流的真元。自从在天龙寺悟透了“凝一纯粹”的真谛,融合了语嫣点破的“火毒炼化”之法,丹田深处那轮纯阳核心便如地底岩浆般沉凝厚重,每一次心跳都推动着蕴含南疆灼烈气息的真元在奇经八脉间奔涌,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与力量感。若非肩上担着为大理遴选火种的重任,他恨不得立刻觅地闭关,将这蜕变彻底夯入骨髓。

“王爷,”影一如同融化的墨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马侧,“永昌府已布置妥当。四通商行连夜张贴告示,此刻城门口人头攒动,皆为应选而来。”

段无咎微微颔首,目光掠过官道尽头那座喧嚣渐起的城门:“传令:应选者,无论绫罗或鹑衣,皆可试之。首重根骨之韧、心性之坚、耐力之固。若有璞玉,即刻引至本王驾前。”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山峦般的威严穿透晨风。

“诺!”影一抱拳,身影几个闪烁便融入官道旁摇曳的树影之中。

段无咎回头望向坡下那辆简朴却隐隐透着皇家气韵的马车,唇角牵起一丝温煦的笑意。昨夜语嫣灯下为他详解《黄帝内经》阴阳互济之理的场景历历在目,她那纤纤玉指点在泛黄书页上的细微声响,仿佛还萦绕在耳畔。这份以智慧相助的深情,比任何灵丹妙药更令他心神激荡。

永昌城门口,人声鼎沸如开锅之水。“天龙学院”四个朱砂大字书就的告示前,早已挤得水泄不通。从绸缎加身、仆役环伺的富家公子,到赤脚蓬头、衣衫褴褛的寒门少年,无数双眼睛里都燃着火苗,贪婪地盯着告示上那句足以改变命运的话:“天赋异禀者,入武部,得段氏真传;智谋超群者,入文部,习安邦定国之策!”

“肃静!排队!一个个来!”四通商行的大管事赵德全声若洪钟,镇住稍显混乱的场面,“第一关,举石锁!按年龄选重量,八十斤为限,举过头顶者留,力怯者退!”

凉棚角落,几个身着杭绸直裰的地主老爷凑在一处,摇着折扇,脸上是毫不掩饰的鄙夷。

“太子殿下此举…啧,未免有失体统!”满面油光的陈员外捻着唇上两撇鼠须,尖声道,“习武修道何等清贵?岂是这帮泥腿子配觊觎的?瞧瞧那边那个,指甲缝里的泥垢怕是比我家花匠的锄头还厚!”

“陈兄有所不知,”旁边瘦削的李员外压低了声音,眼中却闪着精明的光,“听闻太子在金国前线见识了蛮兵的凶悍,这是急着要培植自家根基呢!只是…”他摇摇头,“练武讲究根骨根基、丹药滋养,这些贱民连饭都吃不饱,筋骨早被熬干了,能成什么气候?白白糟蹋了王爷的米粮!”

“李兄此言差矣,”另一位捻着玉扳指的孙员外嗤笑,“我看太子是千金市马骨,做做样子收买人心罢了!真传?段氏一阳指何等精妙?岂会传给这些下贱胚子?”

尖刻的议论如细针,刺破喧嚣,精准地钻进段无咎的耳中。他端坐于凉棚主位,面色沉静如古井,唯有搭在扶手上的指尖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金芒。金国铁浮屠冲锋时,大地震颤的轰鸣;蓟州城头,普通士卒面对重甲骑兵时绝望的眼神…这些画面瞬间掠过脑海。大理若想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中存续,若想庇护这西南一隅的安宁,就必须砸碎这陈腐的门第枷锁!他要的不是锦上添花的点缀,而是能与他一同浴血的基石!

“嘿!快看那个烧炭的!”场中忽然响起一阵刺耳的哄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