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龙八部之段氏春秋 > 第80章 大雄宝殿 焚香静影

天龙八部之段氏春秋 第80章 大雄宝殿 焚香静影

作者:戎马定关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2 19:28:36

嵩山古道上,月华如水,仿佛一条洁白的链带悬挂在夜空中。大理使团的仪仗队伍绵延半里,银饰与梵文经幡在夜色中闪烁着冷光,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少林寺的山门被晨雾笼罩着,尚未散去。那百八级青石台阶被春雨浸润后,变得湿滑如镜,反射着微弱的月光。山门处的铜钟余音袅袅,与山间的鸟鸣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韵。香炉中的青烟如蛇般盘绕,缓缓升腾。

段无咎身着大理太子礼服——苍洱龙魄,这件礼服以雪缎为底,靛蓝的扎染图案,勾勒出苍山十九峰的轮廓,峰顶则用银线绣着段氏祖训的梵文“唵嘛呢叭咪吽”。衣摆处的海浪纹,暗藏着洱海龙脉的走向,当他行走时,仿佛整个山河都在他的身上倾覆。

他头上戴着一顶五佛宝顶冠,纯银掐丝嵌着九枚蓝珀,冠顶立着一只金翅鸟的珐琅像,鸟喙中衔着一串星月菩提串,垂下十二道冰蚕丝缨络,轻轻拂过他的脸颊。

段无咎的左手佩着“苍龙锏”,右手佩着“洱海鞘”,这对锏是他身份的象征,也是他武艺的体现。他的颈间挂着一串 108 颗紫檀念珠,每颗念珠上都刻有微型的《楞严咒》,显示出他对佛法的虔诚。

段无咎身后三十六名身着银甲的护卫,手持苍山寒铁戟,戟头缀有孔雀翎,翎眼处镶嵌着漠北狼首镖,他们步伐稳健,如行云流水般地踏着“七星镇岳步”。发力时,每走七步,便会引动地脉,连山石都似乎与之产生共鸣。

使团队伍一路行来,终于抵达了少林寺的山门前。段无咎见状,稍稍上前三步,他左手扶着腰间的苍龙锏,这是大理太子的礼器,右手则平举着一封鎏金拜帖,拜帖上的雪缎袖口,暗纹随着晨光的流转而若隐若现。

段无咎朗声道:“大理段氏无咎,特携国书前来拜谒佛门圣地。因星夜兼程,恐有叨扰,还望玄慈大师海涵。”

玄慈大师站在山门前,双手合十还礼,他的袈裟在山风中微微飘动,仿佛也在回应着段无咎的到来。只听他微笑着说道:“段太子不辞辛劳,踏云而来,老衲未能及时清扫庭院,以迎贵客,倒是这满山的雀鸟,先乱了阵脚啊。”

段无咎嘴角含笑,优雅地侧身示意身后的仪仗队伍,然后说道:“这二十箱苍山普洱和九尊洱海玉佛,已经被送到了香积厨,权当是父王对少林赈济江南水患的谢礼了。”

玄慈微微一笑,他的指尖轻轻掠过那串檀木念珠,念珠上刻有救灾账目的暗码。他感慨地说道:“去年大理闹盐慌的时候,我们少林的三百武僧虽然也迅速前往驰援,但还是有些力不从心。不过,段太子您却能够掌控大局,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这可比诵读万卷佛经还要更胜一筹啊。”

段无咎听了玄慈的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自豪之情。他从侍从捧着的匣子里取出了一份枯荣手札,说道:“在我临行之前,枯荣师祖特别嘱咐我,一定要将这本《梵汉补注》交还到达摩洞。他说四十年前,他与少林的高僧们共同翻译这本卷册时,洞外的桃树才刚刚抽出新的枝条呢。”

玄慈接过手札,抚摸着上面的裂痕,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沧桑。他感叹道:“枯荣师叔总是说‘花开是劫,叶落为缘’,如今这桃树已经长得亭亭如盖了。段太子,您可知道当年为他扶梯递墨的那个小沙弥,如今已经成为了我们少林的知客首座了呢?”

段无咎望向后山雾霭:“闻达摩洞西壁新刻了一卷《降魔偈》,不知可否借香火一观?”

玄慈拨动佛珠,珠串隐现血玉脉纹:“洞中阴寒,世子衣上苗疆霜气(指寒蝉蛊)恐受侵扰。待午时日照中天,老衲陪世子焚三炷‘迦南香’驱邪可好?”

段无咎在众人欢迎中进入少林主殿-大雄宝殿,只见主体为木结构重檐庑殿顶,面阔七间,进深五间,琉璃瓦覆顶,正脊饰以二龙戏珠陶塑,垂脊列仙人走兽。

殿前月台宽阔,青石铺地,四角立蟠龙石柱,柱础雕刻莲花纹,象征“步步生莲”。

中央供奉释迦牟尼佛鎏金坐像,高约六米,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两侧为药师佛与阿弥陀佛。佛像背光嵌七宝琉璃,刻《华严经》梵文偈语。

梁间悬挂三十六幅金线刺绣经幡,内容为《金刚经》节选;佛前供桌陈列青铜五供(香炉、烛台、花觚),各色制式,錾刻缠枝莲纹。

东西壁绘《五百罗汉朝毗卢》工笔重彩壁画,北壁为《达摩东渡》故事图,色彩历经百年仍鲜丽如初。

玄慈方丈居中趺坐蒲团,九名首座高僧分列三世佛像两侧:左四僧执紫檀木鱼,右四僧捧鎏金铜磬,玄难独持乌木犍槌立于钟鼓架前。

段无咎踏入殿门刹那,玄难轻叩钟架,青铜钟声如涟漪荡开,众僧齐诵《炉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

供桌正中立五足狮钮青铜炉,炉身錾《心经》全文,两侧分置白瓷净瓶(插新折柏枝)、鎏金八宝供盘(盛龙眼、红枣、香橼)。

段无咎雪缎礼服映着烛光,衣摆苍山洱海暗纹随步伐若隐若现,腰间玉带扣嵌的蓝宝石与佛目琉璃交相辉映。

段无咎屈右膝半跪于蒲团,左手托金丝楠木香盘,右手以拇指扣食指(佛门拈花印)轻捻三支迦南香。香头触长明灯焰时,玄寂击磬三响,磬声清越如裂冰。

青烟袅升,绕过释迦牟尼佛掌心莲花灯台,在“卍”字背光前凝成三道螺旋,玄慈手中菩提子突泛微光,似与烟迹共鸣。

初拜:额触青砖,雪缎广袖垂地如云,袖口银线绣的段氏族徽(金翅鸟衔莲)正对佛足。玄难敲响木鱼,节奏暗合《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句读。

二拜:起身时以大理皇室“叠山礼”手势举香过眉,香雾在其眉宇间蒙上薄纱。右列四僧铜磬齐鸣,磬面《法华经》刻文反光投于梁柱,似梵文流转。

三拜:俯身时长发扫过供桌边缘,一缕发丝缠住柏枝,玄慈见状拨动佛珠,珠串碰撞声竟压过木鱼,段无咎借势抬头,与佛像垂目视线相撞,眸中烛火摇曳如偈。

三拜结束后,段无咎缓缓地从蒲团上站起身子。他挺直了背脊,目光如炬地凝视着眼前庄严而慈悲的佛像。

段无咎双手合十,放在胸前,掌心相对,手指微微弯曲,仿佛捧着一颗珍贵的明珠。他紧闭双眼,沉浸在内心的世界里,开始虔诚地祷告。

在这一刻,时间似乎都静止了。段无咎的心中涌动着各种思绪和情感,他不知道自己是在为前生祈求一个答案,还是在为今生向上天问个明白。也许,他只是想在这个宁静的时刻,与前世做一个彻底的了断。

他的嘴唇轻启,默默念诵着心中的祈愿,声音低沉而又坚定。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呼喊,带着对未知的探索和对命运的追问。

佛像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倾听着段无咎的心声。它那慈悲的面容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